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人民时评:我们为何如此关注政府工作报告?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8日00:59  人民网

  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

  这是我们熟悉的中国表情,凝重、深刻,这更是一次集体倾诉、举国检阅,共和国总理在认真地作报告,我们每个人都是倾听者,每个与会的代表都是聆听者、审阅者。

  我们为什么关注政府工作报告?原因在见仁见智。沉入其中就会发现,政府工作报告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都是在场的当事人,政府这一年乃至未来几年的政策走向都在政府报告里毕现无遗。关注政府工作报告,就是关注我们自己,就是关注公民的点滴权利,就是关注这个国家的既往和未来,就是关注民众的生存状态。因此,当我们都以权利者的身份去观测、阅读这份报告时,就可以窥见权力走向,体味权利旨归,就会觉得报告的沉甸甸重量。

  政府工作报告是展示,也是昭示。阅读报告,一串串翔实的数据扑面而来: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物价总水平涨幅得到控制;财政2008年收入6.13万亿元,增长19.5%;粮食连续五年增产,总产量10570亿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城市由上年的88个增加到317个,参保人数增加7359万,总计达到1.17亿……有展示就有昭示,瑰美而壮丽的成就属于过去,今年政府的责任更重,要应付国际金融危机,要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就需要大手笔——大规模增加政府投资,大范围实施调整振兴产业规划,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政府工作报告立足民主,聚焦民生。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绩。正如总理在报告中所称:“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关注民生,越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增长与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无论是“使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庄严承诺还是“2009年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的良好预期,无论是关注医改还是鼓励企业不裁员、不减薪、不欠薪,无论是加大社会保障力度还是住房改革,乃至于要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 ……哪一点不以民生为重?就业是民生之本,就学是民生之基,就医是民生之急,社会保障是民生之盾。聚焦民生不是轻飘飘的权力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政策归属,这些民生议题有了民主作内核,民生才能具化为每个人身上的权益和福利。

  政府工作报告是权力和权利相交融的载体。权力与权利的结合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政府工作报告本身即是问计于民、问策于民、听政于民的集体结晶,“中南海的大门是面向广大群众的”的温情表白言犹在耳,再往前追溯,2月6日至13日,温总理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五次座谈会,征求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与会者包括各行各业。二是在举世瞩目关注下,在亿万国人注目下,温总理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报告,提请大会审议,让全国人大代表审议。三是政府工作报告处处以还原和保障公民权利为目标。

  政府工作报告既有宏大历史叙事也不乏温情的个体叙事。我们看到,总理提出,中央财政今年再安排1300亿元灾后重建基金;我们还听到,总理在谈到2009年教育工作部署时说:“要把学校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话音甫落,掌声雷动,全场为何沸腾?不言自明。在这个神圣的日子里,我们没有忘记汶川大地震,没有忘记死难同胞,没有忘记每一个幸存者。避免历史悲剧重演,让灾区民众温暖地活下去,让孩童健康、安全地成长,这是一个国家的承诺,这是13亿人的心愿。

  当前,金融危机仍在继续,“信心比黄金还重要”,只要葆有信心,只要权利得到实现,政府工作报告所展示的中国抱负便会精彩绽放。为此,我们每个公民都应该参与其中,以昂扬公民权利的名义,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