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北京3月7日电 (记者董伟) 全国工商联在全国政协会上递交了一份名为《我国房价为何居高不下》的大会发言说,其房地产商会去年就全国9城市“房地产企业的开发费用”的调查显示,在总费用支出中,流向政府的部分(即土地成本+总税收)所占比例为49.42%。其中,三个一线城市中,上海的开发项目流向政府的份额最高,达64.5%;北京为48.28%;广州为46.94%。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市长韩正今天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说,不知全国工商联的数据怎么来的,肯定有误。不过,他没有透露自己掌握的数据。
他强调,上海市在旧城改造中是免收土地出让金的,“大家可以找土地规划部门核实。”
近几年,房价暴涨,民众不堪重负,房地产商在民众心中的形象江河日落。全国工商联的报告试图为房地产商解围。报告提出,“土地财政”让政府成了房产开发最大的受益者——在房地产开发成本中,政府所得部分是刚性的。这使得近年来房价居高不下,从而相对降低了公众的购买力。
这被视为地价和房价争论的继续。早在2004年,房地产商任志强等人就提出,房价畸高,根源在地价飙升。作为房子的上游材料,土地的需求是必需的,而政府垄断了它的供应,并且利用招拍挂大幅提高地价。2007年,地王不断被刷新。北京、上海等城市拍出的有些地价,每平方米就接近万元,房价自然不会低于此数。
不过,地价和房价的争论在有关部门的声明中逐渐销声匿迹,再加上当时房地产市场火爆,政府和开放商都赚了个钵满盆满,如何分肥虽然重要,但也相安无事。如今眼看房地产市场风险日增,政府在公众压力和风险评估下也不能贸然“振兴”,全国工商联与此时公布房地产成本的报告被认为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