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代表委员纵论社会经济十大热点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9日00:16  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南焱  王红茹  宋雪莲  张伟  汪孝宗  侯隽/两会现场报道

  又是一年春来到。

  承载着13亿人民的重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和全国政协第十一届二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

  世所罕见的全球金融危机使中国经济正遭逢前所未有的考验,这注定今年的全国两会必将镌刻出非比寻常的历史印迹。

  回顾2008年,这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中国的表现世界赞叹。在这一年里,中国全面夺取抗击特大自然灾害的重大胜利;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圆满完成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物价总水平涨幅得到控制;财政收入6.13万亿元,增长19.5%;粮食连续五年增产,总产量10570亿斤,创历史最高水平。

  展望2009年,这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的关键一年,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无疑是今年“两会”最核心的主题。那么,延伸开来,哪些议题将是今年“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呢?《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两会”现场进行了采访、调查。

  ——扩大内需,力争“保八”。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由“防过热、防通胀”,迅速调整为扩内需、保增长。2008年第四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6.8%,创下9年来同期最低季度增长速度。而今年要实现8%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任务相当艰巨。但中国保增长的目标不能动摇。只有实现保增长目标,才能消化和缓解就业、社保等诸多社会矛盾。

  ——就业安置,任务艰巨。2000万失业农民工,600万新增大学毕业生,此外还有城镇新增失业者以及非应届待岗大学生。事实上,国内的城镇失业率在进一步攀升。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国家正全力主导经济增长模式向内需型转变,但无法保障稳定的就业也就无以促进内需的有效增长。对于我们而言,保增长、促就业已变得日益迫切。

  ——医疗改革,稳步推进。3年各级政府将投入8500亿,中央财政投入3318亿元,医改新方案将在“两会”之后公布。一系列措施,给广大百姓透露出了积极的信号,“看病难、看病贵”终将成为历史。对于深化医疗改革而言,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充分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努力建成覆盖全国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仍将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社会保障,加速前行。在历经十多年反复酝酿之后,涉及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险种的社会保险法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半个多月收到意见超过7万件。一时间,“老有所养”谁来养?这个问题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从而保障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全体公民老有所养、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住有所居,消除百姓后顾之忧,提升信心、增强消费,促进中国经济保持长期健康稳定发展。此时,稳步推进各项保障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食品安全,立法护航。从未被置于如此之高的关注度。从三聚氰胺“结石宝宝”到《食品安全法》跨越两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历时三年、经历四审的艰难通过。中国的食品安全到底怎么了?各行各业如何进一步加强全方位质量和安全管理;如何进一步强化重点行业安全生产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以及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和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召回制度;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等等问题依然摆在大家面前。

  ——收入分配, 以民为先。这是一直困扰我国多年的体制痼疾。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群体之间的收入悬殊,分配不公,是中国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重大羁绊。近期国家正采取多项举措,缩小收入差距的“数字鸿沟”:建立职工收入正常增长机制,提高个税起征点,退休人员养老金持续增长,让更多人拥有财产性收入这些措施将大大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让越来越多的人体会到收入分配中的公平性。

  ——农民增收,多方促进。农民收入已连续5年持续高增长,去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61元,比上年增加621元,创年度增长额历史新高。但受金融危机影响,今年农民收入预期有下降趋势,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及时提出稳粮、增收等农村改革发展主题。国家提前下拨今年的粮食、农资等专项补贴,并提高了小麦、水稻的最低收购价,增加主要农产品储备,加强农产品产销衔接,适当调节进出口,等等措施都将在促进农民增收中发挥重要作用。

  ——企业融资,加大支持。这次金融危机中,受影响最大的是有“就业机器”之称的中小企业。在我国有70%以上的劳动力在中小企业就业。为了维护中小企业的存在和发展,确保劳动力有业可就,如何通过财政、金融的支持来扶植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发展,是当下经济发展必须思考的问题。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国家金融部门解决了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中国的企业就一定会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中国的经济就会出现新局面。

  ——教育改革,体制创新。教育,不但关切百姓民生,更关系中国未来公民社会的成长。迈入2009年的门槛,我国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工作公开征求意见,内容涉及教育热点、焦点、难点问题。截至2月底第一轮征求意见结束,社会各界人士通过各种渠道发表意见、建议超过200万条。从这,我们除了看到高层的清晰判断和大力推动外,也看到政府引入更广泛社会意见的决心。

  ——环境保护,任重道远。金融危机让我们看到高消耗、重污染、低效益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在给我国经济带来高速增长的同时,留下了严重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也使我国的经济处于脆弱的状态,抵御外来风险的能力弱,发展后劲不足。数年来,国家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严审污染项目、加大环保投入等举措,中国环境破坏呈现放缓,但切不可因保增长、保就业之当前需要而重蹈覆辙。

  综上2009年社会经济十大热点,代表、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努力着。我们谨以此,聚信心、迎挑战、化危机、促发展,让2009年成为中国历史上值得铭记的一年。

  十大热点之一:扩大内需 力争“保八”

  《中国经济周刊》编辑部

  扩大内需,注定将成为贯穿2009全年乃至更长时期内的中国经济热点词汇。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由“防过热、防通胀”,迅速调整为扩内需、保增长。今年的GDP增长目标已确定为8%,但去年第四季度中国GDP同比仅增长6.8%,在全球性的经济萧条环境下,完成“保八”目标,必须在短期内迅速增加国内需求的支持。

  早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肆虐之时,扩大内需就被国家列为经济工作重点之一。200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实现经济较快增长的根本之策是扩大内需。然而,在随后的几年中,国内消费在国民经济中始终没有发挥主导作用。究其原因,一是中国的外贸并未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沉重打击,二是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直接投资以及房地产业的迅速兴起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而当今,外部需求急剧萎缩、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内的房地产业也面临着空前的尴尬。尽管从政策效果看,通过政府投资来刺激经济往往见效较快,而以增加收入、减税等促进消费的方式来拉动内需存在时滞性长的弱点。但是,在当前的结构调整压力下,仅仅依靠投资来带动,并不能有效解决此次经济迅速回落中所暴露出来的对于投资的过度依赖、以及产能过剩等问题。如此,确实有效的刺激国民消费已显得尤为重要。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今年2月23日下午进行的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中,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强调,今年要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以拉动经济增长。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3月5日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扩大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继续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增加政府支出用于改善民生、扩大消费的比重,增加对城镇低收入群众和农民的补贴。”由此可见,让国民消费作在扩内需、保增长中发挥更主要的作用,已在决策层达成共识。

  2009年,如何通过扩大内需,进而保证能在经挤平稳较快增长中度过这个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我们拭目以待。

  徐光春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委书记:撬动农村消费市场

  扩大内需尤其要大力开发农村消费。目前城乡消费差距较大,河南情况也是如此。河南2100万农民一年外出务工带回来的资金是1600多亿,如果说这1600多亿都投入消费,拉动经济效果将非常明显。要扩大农村消费,一是农村消费观念要改变;二是消费环境也需要改变;三是消费政策也需要进行调整。目前国家采取“超市下乡”和“家电下乡”的办法非常有效。

  河南是国家实施“家电下乡”的三个试点省之一,河南的经验非常成功。不仅拉动了消费,而且又带动了企业的生产,其中河南的新飞冰箱厂的冰箱70%都下乡,这些年的销路很好,就是得益于“家电下乡”的政策。所以在河南试点的基础上,我们征求农民的意见,要进一步拉动消费、撬动农村消费市场。根据我们的调查,农民要求:第一,“家电下乡”的品种要进一步增加;二,“家电下乡”的品位要提高;三,希望“家电下乡”补贴能够进一步增多。农民还提出希望电脑也能够下乡。实际上,这些年来农业经济、劳务经济的发展,使农民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要适应这种变化,满足农民的消费需求,才能真正地撬动农村非常大的消费市场,才能更好地拉动内需。

  陈绍基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主席:扩大内需不是“掏腰包”

  扩大内需,不能简单看作是促成老百姓把手中的钱拿出来消费的“掏腰包”行为,而是要建立一整套社会制度,促进社会从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为此,必须把社会建设作为根本着力点,做好四项工作:一是着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只有老百姓解除了养老、医疗、教育等后顾之忧,才敢花钱。二是着力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还未能有效转变为居民收入,造成了“繁荣而不富裕”的局面。必须切实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加大公共财政对三农的补贴,实施新的减税计划,真正让利于民、藏富于民。三是着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逐步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化公共服务体制,以真正激活农村市场。四是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要把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作为重点来抓。

  蔡奇

  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市市长:发放消费券扩大消费

  杭州市今年推出了消费券,主要是面向困难群众和中小学生,困难群众每人200块,中小学生每人100块,总共发放2.2亿元,主要是为了拉动本地的消费,同时也是为了改善民生。我们感到消费券是特殊时期的特殊办法,是拉动本地消费的一种尝试,毫无疑问对刺激消费、改善民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当然消费券肯定还有不完善的地方,我们还需要不断改进。下一步我们还准备再发6亿,主要面向外地旅游消费券,还有面向本地企业职工、大学生和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券,目的就是让外地游客能够到杭州旅游。让我们大学生、城镇人员、农民工能够参与培训,以更好地适应今后的就业。

  李东生

  全国人大代表 、TCL集团董事长:“家电下乡”仍待完善

  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的规定和要求,并结合企业自身在家电下乡工作实践,针对生产、采购、流通、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特别提出以下建议,以完善整个家电下乡工作,推动全国家电下乡这项惠民工程的顺利实施:进一步扩大政策受益人群,扩展政策受益范围 ;及时落实“家电下乡”补贴,简化政策受益流程;加强“家电下乡”政策的引导宣传,提高网点和经销商的积极性;加强农村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重视农村家电市场的环保节能工作;加强对定点生产企业的质量监督管理,重视先进制造企业在“家电下乡”中的示范作用。

  张近东

  全国政协委员、苏宁电器董事长 :建议重启“五一黄金周”

  节假日消费是一种特别的消费方式,由于我国处于经济发展中期,消费心理仍不成熟,人们习惯以节假日消费为主,包括商品购物、旅游、休闲、交友、团聚、服务等,恢复“五一黄金周”,可以提高全国资源集聚效应,扩大国内消费,拉动经济发展。

  2008年之前人们担忧的黄金周产生的运输紧张、服务能力跟不上的问题,现在已经能够解决。从我国目前的交通能力和服务能力看,完全可以满足黄金周需要。此外,全国商业服务设施明显改善,各地增加了各种休闲娱乐设施,开设了新的服务类别,人们可以选择多种服务休闲方式,避免单一的旅游消费方式,可以分散客源,避免过度集中消费现象。这些都为缓解交通服务压力、恢复“五一黄金周”提供了基础条件。

  赵林中

  全国人大代表、富润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应降低、取消购车税费

  汽车消费是拉动内需的重要市场,为了让汽车消费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建议国家实质性改变限制轿车消费的政策,降低、取消和合并一些税费,创造一个宽松的汽车消费环境。

  据统计,在中国,一辆汽车的车价实际上只占消费者购车费用的60%左右,消费者购买汽车需要负担的增值税、消费税、车辆购置税和关税以及各地不同的各项费用竟占到了40%以上。在美国,有不少州不收汽车购置税,最多的州也只收6%,欧洲只收增值税,其中德国是15%,意大利是20%,英国是17.5%,法国是20.6%,而我国达到了40%,居世界最高水平。虽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今年发布通知,从2008年9月1日起调整汽车消费税政策,但目前消费者购车还要承担1%至40%的消费税,还要交纳购置附加费(为车价的10%)、验车费、车辆牌照费和车船使用税等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 2009年全国两会

更多关于 两会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