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部分委员称高校校长短任期催生大学急功近利

  针对高校行政化、校长“官员化”带来的诸多问题,参加“两会”的多位政协委员纷纷给予“炮轰”,而这些委员大都本人就是大学校长或顶级学者,包括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中科院院士、四川大学长江数学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刘应明,内蒙古农业大学副校长侯先志等,而昨天发表大会发言的邵鸿也曾担任南昌大学副校长。

  现象1 校长换岗

  从去年底开始,北大、吉大、山东大学等多所重点大学的副部级校长轮岗易帅。据称,大学校长轮岗有的是出于工作需要。

  当“官”应专职搞服务

  侯先志说,“副部级”大学校长频换,实际上反映了大学教育中过于浓厚的行政化管理色彩。“现在很多人当校长,第一概念是关心自己是封了个副部级,还是厅级,而不是在办教育。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侯先志举自己学校例子说,学校引进的博士,第一目标是竞聘‘处长’,不是做学问。“但也不能怪别人,是我们的制度问题。因为当了官才有资源,那他的实验室肯定是最好的。这让大家形成了思维定式,认为要想干好研究,首先得当官。”

  侯先志认为,“当‘官’就应该专职搞管理,做好服务。让做学问的人拿最多的经费,有最好的实验室,给予最好的待遇。”

  现象2 “短期校长”

  民革重庆市委在给全国政协委员的一份提案材料显示,此次轮岗涉及到的几位校长平均任期为5.9年。

  大学竭力向上挤滋生浮躁

  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委员介绍,国外名校校长很少有经常换的。哈佛大学的一个校长要当二三十年,耶鲁大学的校长也一样。一项资料显示,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校长任期平均为12.2年。在20世纪100年中,哈佛只有7任校长。

  委员们指出,我国高校校长的短任期,一定程度上催生大学急功近利。某些学校领导为在短期获得突出政绩,大搞校园建设、形象工程等,大学校园里难免出现功利和浮躁的情绪。

  “短期校长”现象也与我国当前高校格局有关。全国政协委员、西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谢德体说,国内大学存在多个阶梯圈层,如“981”、“211”等等。“大家都在竭力向上一个圈层挤,这样就有更多的利益,使得高校越来越浮躁”。

  现象3 官员当校长

  除大学本身行政化色彩越来越浓厚外,目前,一些政府部门官员也被任命为大学校长。

  校长应体现独立大学精神

  民盟四川省委副主委、四川省监察厅副厅长赵振铣提出,大学的精神是需要长期积累的,校长则担负着大学精神的传承。比如,很多大学校长都是著名教育家,如蔡元培、马寅初等,他们体现的就是一种独立的大学精神。

  顾秉林则认为,一个好校长至少应符合三点要求:一是应得到师生员工的拥护,二是要有能力从社会、政府得到支持和资源,三是要真正有理想、有抱负。”

  “副部级校长当然也体现国家对知识的尊重。”刘应明介绍,现在的大学普遍过分专业化,校长不一定非要其专业和他管理的学校对口,更重要的是具备综合性的“校长素质”,而这与行政待遇是没有任何关系的。本报记者 唐小涛 谢佳君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