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经济改革将“四箭齐发”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9日07:59  长江商报

  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的改革是停滞不前,还是破浪前行?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事业单位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从政府工作报告看,至少有十项改革已排上了今年日程表。这些改革会怎样触及传统体制,破除发展瓶颈,改变百姓生活,增强应对危机的能力?

  经济领域改革:“四箭齐发”

  政府工作报告显示,今年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上将“四箭齐发”: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和支持非公经济发展。

  今年1月开始,酝酿多年的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已经顺利推出,国内成品油价格实行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有控制的间接接轨。“这是一个突破。”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石化公司董事长戎光道说,“长期以来套在我们头上的紧箍咒终于松绑了。”

  以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为起点,今年中央还要继续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包括继续深化电价改革,适时理顺煤电价格关系,积极推进水价改革,加快建立健全矿产资源价格有偿使用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等。

  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背景下,今年还将大力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在经济改革方案里,民营经济可以看到更多发展机遇。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工商联副主席王均金比喻:“只有让民营企业飞翔的天空更高,领域更广阔,中国经济发展才更富有激情。”

  国企改革今年也有新动作,其中包括加快铁路、电力等行业改革,制定出台电信体制改革配套监管政策等。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评价说:“国有垄断行业的改革是长期存在的难点,必须尽快突破,并让民间投资者更多地进入,能极大地激活投资和经济发展的活力。”

  社会领域改革:破两大难题

  高昂的择校费、片面的应试教育、越来越难的毕业生就业……教育领域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百姓心头的一块心病,亟待得到根本性解决。这也成为制约居民消费、影响国民健康和素质的根本性问题。

  今后3年,各级政府拟投入8500亿元,以保证医改顺利推进。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市市长赵建才认为,政府投入是这次医改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王一鸣认为,“如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得到了真正落实,如果教育实现了公平,那么将会打消百姓消费的后顾之忧,释放出来的消费能量是巨大的,扩大内需尤其是扩大消费需求政策就会落到实处。”

  越是危急时越要深化改革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电气重工集团总裁吕亚臣举例说明当前行政审批的效率低:“我们有一个项目,原本打算花一年时间建成投产,结果走完所有程序,就花了8个月。”吕亚臣代表的发言立刻引起同组代表的热议。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侯建国说,在经济形势严峻的时刻,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暴露出来,人们推动发展的思想认识比较统一,“恰恰是推动改革的好时机”。

  “战胜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困难,要靠直接的应对之策,但根本上还要靠改革。”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指出。

  可以看出,2009年已经成为改革的“重头年”。

  据新华社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 2009年全国两会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