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广网北京3月9日消息(记者 邓文华)日前,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长黄华华在广东代表团驻地接受中外媒体集体采访,就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加强粤、港、澳合作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以下是采访现场实录。
记者: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对周边的地区会有哪些影响?
黄华华:党中央国务院以世界的眼光,以全国发展的高度实施了珠江三角区地区改革发展的规划纲要。那么这个规划纲要为我们广东在新时期,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大发展,大提高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也为我们广东实践科学发展观,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指明了前进方向。它是我们广东,特别是珠三角地区经过相当一段时期改革发展的一个纲领性文件,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好这个规划纲要。这个规划纲要刚才这位记者提到了如何带动周边的问题,贯彻落实这个规划纲要主要讲应该有三个重点工作,一条主线、三个重点。主线就是科学发展,三个重点,一个是珠三角,九个市本身要搞好自身的改革发展,先实行自我转型升级。第二个重点就是加快推进珠三角地区一体化进程,第三个重点则是带动周边,特别是环珠三角的改革和发展。所以我们珠三角来带动周边,环珠三角改革和发展,这本身就是我们这个规划的其中用意之一。
黄华华:怎么带动呢?主要发挥一个是服务作用,还有一个辐射作用,还有一个就是带动作用,三大作用,服务、辐射、带动。具体来讲就是五个方面,五个重点,一个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贯通珠三角和周边环珠三角地区,所谓环珠三角实际上是广东省除了九个市之外的其它所有市都是环珠三角,所以就是广东其它地方。我们首先要加强整个珠三角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贯通珠三角和环珠三角地区,包括泛珠三角的交通,重点是高速公路和铁路。第二个就是在产业辐射方面,珠三角是重点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实行双轮驱动,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在我们的东西两翼,沿海地方重点还是发展沿海产业带,在山区要发展作为珠三角先进制造业的这么一个配套基地。所以我们在产业的辐射上形成一个优势互补的这么一个格局。第三我们还是要建立一种挂钩扶贫机制。
黄华华:珠三角的九个市跟山区,跟东西两翼进行挂钩扶贫,形成这么一个机制。第四我们要促进珠三角和泛珠三角之间基本公共服务的这么一个。第五个方面我们就是在整个环保生态建设上进行带动。
记者:在过去的一年当中,我们也碰到不少台资企业倒闭,是否引发了一连串群众事件,游行、上访这些事情?
黄华华:刚才你讲到的这次金融危机当中一些企业倒闭,关停破产也引发了一些群众性的问题。应该这么说这次金融危机冲击,我刚才讲了对我们企业,特别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冲击是比较大。冲击比较大的话,所以我们也关闭、停产、破产一些企业,大概去年我们整个广东,重点还是在珠三角,主要是关闭、破产,还包括一些搬迁,外向型的企业有四千九百多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两千四百多家。这个比正常年份要多一些,但是总体上它还没有形成关闭潮、倒闭潮。
黄华华:去年广东整个企业,国内企业1002户,整个企业增加了七千多户,最后关停的、新建的,最后还增加了七千多户,大概增加了0.7%。外资企业最后关停、破产、新增的,最后还是增加了506户,增长0.5%。现在在珠三角三资企业大概是90600户,大概九万多户吧。所以总体来讲它比平常年份严重一点,但是总体说来还是处于正常范围。对于这么一些通过企业关闭、破产,去年四万九千多家当中涉及到的失业人群大概是59万。对这些事情我们怎么处置?广东党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一些企业的关停、破产问题,和一些因为关闭破产而失业的问题。所以我们一方面对企业,我们刚才讲了省里面专门加大力度来支持企业渡过难关,对于帮助一些被淘汰的企业转产、转生,维护企业的稳定发展。
黄华华:第二就是因为企业关停、破产的一些工人,我们帮助他们再就业,拓宽就业门路,特别是发挥服务业、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等等这些吸纳就业的能力,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同时我们还鼓励他们自主创业,返乡回乡创业,通过创业来解决就业,还有完善就业方面的公共服务,譬如免费地进行信息公布,还有免费进行职业介绍,还有免费进行就业指导,总之多方创造条件来帮助解决就业问题。所以整个去年应该说就业问题解决比较好,去年新增就业岗位198万,占了全国六分之一,广东城镇的失业率只有2.56%,是全国最低的。所以我们应该说在这个问题上还是解决的相对比较好,所以目前广东的整个就业局势是稳定的,也并没有因为关停破产的问题大规模的发生群体性事件,没有发生这个事件。对一些人为关停、破产而失业的工人的基本生活,我们当地政府都给予了妥善安排。比如去年东莞合俊玩具的破产,有几千工人,后来我们当地政府就拿出两千多万解决了他们那几个月的工资问题。
记者:前不久广东推出了全民休闲旅游计划,请省长介绍相关情况。
黄华华:广东是国家开展国民旅游休闲的一个试点,试点省。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一些带薪休假可以弹性安排,现在我们按照国务院的一些文件规定,工作五年以下的每年大概有五天的假期,五年到十年的有十天假期,十年以上的有十五年假期。像这些带薪休假期可以弹性安排,所以我们广东根据这些情况,现在不是扩大内需吗?我刚才讲了扩大内需其中有一个就是旅游市场,四大市场之一旅游市场。根据过去以往的经验黄金周对旅游,对整个内需拉动效果非常明显,像今年春节很多外国人就认为金融危机的冲击,可能不怎么看好。但是今年春节我们的旅游消费市场旺得很,火爆得很,所以扩大内需对消费拉动非常明显。
黄华华:所以我们考虑能不能相对集中,在广东根据试点省的权限,授予我们权限相对集中,像在五。一我们相对集中能形成这么一个黄金周。它不是法定假,而是倡导可以集中相对在五。一来休息,那么十天假期你可以减掉那么两天,然后把拿两个假期拿来,加上法定日就形成七天的黄金周。我们有这么多设想,准备五一也这样实施。还有其它的旅游市场我们反正都在进行积极努力,争取把旅游市场成为真正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市场。
记者:现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第二个问题就是跟进问题,如果说老的转走了,新的没有进来,您有没有这种担心?
黄华华:去年省委省政府做了一个决定,就是实行产业和劳动的双转移,是什么概念呢?就是珠三角里面的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山区,东西两翼进行转移,农村的劳动力向城市,就是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同时山区劳动力向珠三角地区转移,双转移就是这么转移。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决定呢?这也是根据需要,现在珠三角越来越突出,土地非常有限,现在世界产业在转移,都看好中国,看好广东。但我们珠三角没有土地了,很多都被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了,所以你要再请世界先进性产业转移过来,所以我们必须腾笼换鸟,把这个笼子腾出来,再来接新的养。劳动密集型我们不是采取硬性推的办法,是自愿为主,是采取引导的办法。我们三季度分别在东西两翼采取一些优惠政策,比如说电价,电价可以低一毛钱左右,还有土地成本,还有劳动成本,这样的话吸引劳动密集型向山区、东西开始转移。把珠三角这个地方腾出来让先进产业进来,实际情况看这个效果很好。
黄华华:现在我们在周边办的29个省级产业转移园,已经有很多企业转到那里去了。珠三角很多劳动密集型产业搬到那里以后都感觉到好处很多,比原来在珠三角利润还高,成本更低,利润更高。珠三角就腾出了很多地方,劳动力有五十几万转到了珠三角,农村劳动力转到了珠三角。所以双转移效果很好,现在珠三角腾出这些地方又可以吸引国际先进产业进来。现在国际产业看好中国,看好广州,中国是一枝独秀,广东也是一枝独秀,这样的话很多产业纷纷进来。去年实际利用外资是192亿,这么困难,我们增长了百分之十一点几,192亿美元呀,不是人民币呀,所以珠三角好多地方有项目,没地方,现在还处在这种情况。
记者:请介绍粤澳合作的最新情况。
黄华华:粤澳合作每年都有联席会议,去年粤澳合作应该说可圈可点的亮点也挺多。比如一个是民生合作,去年跟澳门的民生合作,一个是供电,一个是供水,供电的话我们已经解决澳门的实际问题,原来由于高压线、电站这些设施,后来我们全部进行改造了,现在整个供电充力供给澳门,澳门的老百姓很满意。供水,原来每当咸潮来临,喝淡水就有问题了,在靠近海边的时候一到涨潮的时候,咸朝一进来就全蓄咸水。所以这几年广东在供水方面共同努力,一个是改造了原来的水管,水管的口径比原来翻了番,这已经彻底解决掉澳门的供水问题。现在正在珠海建一个水库,建一个大的水库来进行淡水解决澳门的供水问题,澳门的老百姓也是非常满意。所以说去年和澳门的民生合作应该说有很大得劲占。
黄华华:还有像其它的基础设施方面的,高速公路的合作,还有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去年珠三角的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把很多粤澳合作的很多内容都放到纲要里面去了,所以下来我们也跟澳门正在商量在新的时期贯彻好这个纲要,来促进我们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