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石化前总裁王基铭:石油储备抄底时机来临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0日01:22  21世纪经济报道

  随着国际油价自每桶140美元水平大幅回落到40美元左右,呼吁中国“逢低吸纳”、增加石油储备的呼声不绝于耳。而这个议题也成为“两会”上的热点议题。众多代表、委员提交了相关提案、议案。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前总裁、中国石油化工集团科学技术委员会顾问王基铭就提出了《抓住国际低油价机遇,努力降低资源成本》的提案。

  王基铭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恰逢难得的油价超低位时期,应该利用这个机遇加大我国石油战略储备。而具体的做法,除了充分利用目前已经建成的一期国家原油战略储备基地,抓紧建设二期储备基地之外,能源企业和民间原油储备的积极性也要充分的调动起来。

  而在长远来看,则要在加大原有战略储备的同时,继续推进石油化工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才是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途径。

  油价超低位机遇

  《21世纪》:目前我国石油战略储备的情况是怎样的?

  王基铭:我国是一个油气资源相对较缺乏的国家,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增量国。2008年我国进口原油17888万吨,对外依存度48%,使用外汇1293亿美元。

  目前,美国石油储备量大幅增加,创历史最高水平。截至2009年2月初,美国石油战略储备超过7亿桶,商业原油库存达3.5亿桶,可以使用150天,创了历史新高。欧佩克为保值,截至今年1月底,也估计有7000万桶至8000万桶原油储存在海上约40艘巨型油轮上;俄罗斯也增加库存1600万桶。而我国目前的战略储备只可以使用大概一个月的时间。

  《21世纪》:我国原油战略储备达到什么程度比较适合?

  王基铭:我国的储备在3个月左右是比较合理的。为此,有关部门也已经及时采取了措施。目前,中国已建成的一期4个国家原油战略储备基地已经开始投入使用,开展储油。同时,二期的8个石油储备基地建设也将尽快启动,这都是十分得当的。

  《21世纪》:为什么现在是扩大原油战略储备的好时机?

  王基铭:在2008年,国际原油价格出现“过山车”般大幅震荡,2008年7月国际原油价格高达147美元/桶,达历史最高价位。金融海啸发生以后,油价开始出现大幅下降。自去年11月至今,全球油价在33美元/桶-45美元/桶区间震荡。这是十分难得的油价超低位时期。

  对我国大多数油田来说,目前国际油价已远低于勘探开发成本。据大多数机构预测,今年平均油价将在50美元/桶~70美元/桶之间,上半年油价处于低位,下半年将回升。因此,抓住国际低油价的机遇,是我们降低资源成本的难得良机。

  另外,我国的外汇储备目前也比较充足,可以拿一部分钱出来,一方面帮助石油石化企业“走出去”,另一方面要加大原油储备。

  扩大石油储备空间

  《21世纪》:要加大原油的储备,就必将对我国现有的石油战略储备提出更高的要求,要达到这些要求,可以有哪些途径?

  王基铭:首先还是要尽快完善我们现有的石油储备基地。目前我国已经建成的一期4个国家原油战略储备基地已经投入使用,大概总数有1500万立方米。现在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加快建设二期战略储备基地。二期目前的规划大概是4600万立方米,建成之后,两个储备基地就可以达到使用3个月左右的储备量。

  同时,目前也是钢材等原材料的低价时期,更有利于加快储备基地的建设。现在的策略应该是一期要充分利用,二期要加快建设,争取在近两年能源价格还较低的区间内建成使用。

  《21世纪》:除了国家的石油储备基地之外,能源企业可以参与到储备行动中来么?

  王基铭:是的,除了石油储备基地之外,还要加大企业商业储备量,除了原油罐库容外,重油罐也是可以存放原油的。随着原油加工深度提高,重油量大幅减少,原来重油罐库容是有富余的。像中石油、中石化这样的企业,完全可以把商业的储备充分利用起来。

  在当前的油价区间内,不必特别注重国内原油产量的增长,可加大进口原油的量以弥补国内消费的需要。例如,中石化目前原油平均成本约38美元/桶左右,因此,在40美元/桶左右阶段原油多进口是合适的。因此,我建议短期内减少高成本、边缘油田的开发和生产,这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高原油供应安全性都有利。

  另外,也可启动民间原油储备,即所谓的“藏油于民”。但是这操作起来有一定困难。因此,一定要在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的情况下才可以推行。例如国家可以通过租赁民营油企闲置的储油罐,来进行石油储备,所有权是国家的,企业不可以随意支配,而国家也会支付相应的代储费。这是一个比较可行的途径。

  能源行业需及时调整结构

  《21世纪》:加大石油战略储备和我国石化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是否相违背呢?

  王基铭:完全不是相违背的,反而应该是“用两条腿走路”,短期内应该抓住机遇,加强石油战略储备,而从中长期来看,走出去,拓宽资源,这才是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途径。而当前全球金融危机造成的资产缩水、货币流动性差的机遇,也是我们加强“走出去、引进来”战略的力度和步伐的良好时机。

  《21世纪》:有代表提出的“建立海外能源风险勘探基金”的提议,你有什么看法?

  王基铭:海外能源风险勘探基金可以设立,有这样的一个基金当然很好。但是从企业的角度来讲,目前进行海外能源风险勘探等项目最大的困难并不是资金方面的,而是激烈的竞争。包括跟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的竞争。因为同样的一个项目招标,会引起很多国家的注意。

  《21世纪》: 在当前的形势下,除了加大国家能源战略储备之外,对于石油化工行业,最主要的任务是什么?

  王基铭:对于石油、石化行业,目前的关键是看市场的需求,看轻工、纺织、钢铁、汽车等行业的终端消费是否可以上来。终端消费在国家4万亿投资的刺激下肯定会上来,但不是一蹴而就的。我觉得今年上半年还比较难,下半年三季度以后会有起色,明年会更好。

  在目前的形势下,行业应当把更多的精力放到结构的调整上来,利用这个机会加大调整结构的力度。对民营企业也是如此,如果不注意结构调整,依旧按照以前的模式,以贴牌加工为主,走出卖劳动力的路子,那么即使给他们投资,也就相当于打了一针强心针,并不能够彻底解决他们的问题。关键是要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因此,我认为,现阶段石油石化行业的发展,应该避免急功近利的思想,而是要把握机会,保持清醒,及时调整结构。 记者 王晓明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