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华社:不在场的网络民意得到重视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1日23:01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11日电 题:“不在场的民意”同样得到重视

  新华社记者陈欣、应坚

  【新华社记者陈欣】不管是在两会之前,还是两会之中,无论是国家领导人、共和国的部长、还是代表委员,他们都对来自网络的“不在场的民意”给予了高度关注。通过网络表达诉求,建言献策,正在成为普通民众参与公共事务的一种有效形式,通过网络及时了解舆情,与网民直接沟通,已经成为中国政坛的新风。

  【解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当晚8点,来自北京、辽宁、广东、广西和重庆5个省区市的发改委主任走进大会新闻中心历史上首次设立的“网络访谈室”,通过新华网、人民网等10家网站回答网民的提问,访谈还未开始,网民就已经提出千余条问题。

  会议期间,多位人大代表相继在这里就人大立法和监督工作、履行代表职责、司法公正等一系列热点话题与网民在线交流,广泛听取民声了解民意。

  【新华网网友“绝山依谷”提问】地方立法,如何在不与上位法冲突的同时,做到与地方实际相结合?

  【中国新闻网网友“守望汶川”提问】灾区现在怎么样了?我老家是四川的,大地震快一年了,家乡父老的生活怎么样?

  【解说】要更多地透过网络了解社情民意,同样成为越来越多代表委员的共识。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黎明】我觉得这是民主的一大进步,因为我们对网民的力量不可忽视,所以我非常高兴也非常愿意和网民进行这样的交流。

  【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发言人赵启正】中国的网民在8年间扩大了30倍,现在已经超过3亿,这在世界上看也是数量很大的,也说明中国人很喜欢这个网络。

  【解说】3月2日,2009年两会的首场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赵启正的面前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摆放鲜花,取而代之的是一台笔记本电脑,新华网等3家网络媒体轮番提问大会发言人。

  【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发言人 赵启正】我们新闻组将尽量鼓励网络所要求的网上采访。

  【解说】不断增加的网民数量使得网络传递的“不在场的民意”越来越有代表性,这一新的民意传递通道日益被广泛接受。今年的两会更是把这条通道,拓展得更加畅通。这种广开言路的新做法,将政治文明建设的新气息迅速释放出来。

  2月28日,“带着诚意来”的温家宝总理走进了新华网与中国政府网的直播间,“用心回答”着每一个同样带有诚意的提问。两个小时的在线交流,共和国的总理首次实时直接通过一个特殊的渠道与民众进行直接对话,充分体现了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广为纳谏的政治胸怀。

  【全国政协委员孙南雄】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温总理对台湾南部的一个网民的提问,我当时觉得就非常好。这个海峡对岸的问题由温总理直接回答,这种形式本身就非常好。

  【解说】两会前夕,新华网等各大网站相继推出的“总理请听我说”、“我有问题问总理”、“为省部委建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征集”等互动平台,吸引了数以亿计的网民积极参与。

  【全国政协委员杨元庆】一个非常好的渠道,把高科技的手段运用上了,网络是一个双向的交流,可以保障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整个社会的意见、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都能够带到人大、政协的平台上面来,进而能够让政府的各个部门能够听到。

  【解说】网络媒体把“不在场的民意”带到两会中来,不仅成为国内众多媒体关注的焦点,也吸引了外国媒体的注意。

  【日本亚洲通讯社记者】今天有一个很大的亮点就是赵主任面前的这台红色电脑,我采访两会好多年,第一次看到记者招待会上有这样一台电脑,这是否说明中国政府正在极力推进网络的社会化?

  【新华社记者陈欣】在今年的两会上,更多的社情民意搭乘互联网的直通车汇入人民大会堂,为国家的决策提供了依据,也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同时也为代表委员有效履行职责提供了便利。在信息时代,民意通过新的形式与工具得到了体现。这,也是民主的细节。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