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郝如玉代表:解决轨道交通带来的噪音扰民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2日22:16  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3月12日电 (记者 朱丹)随着中国轨道交通建设的高速发展,在给人民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噪音震动等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全国人大代表、首都经贸大学副校长郝如玉呼吁尽快解决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

  郝如玉表示,噪声是一种环境污染,是仅次于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第三大公害。由于我国当初没有充分考虑到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所带来的震动和噪音,以至引发了群众性抗议事件问题。居住在轨道交通周围、饱尝噪声之苦的群众投诉一直困扰当地政府。在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营造安居环境,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长远的意义。作为解决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轨道交通是各大城市优先发展的公共基础设施,但对沿线居民的生活和工作产生的巨大噪音污染,必将制约轨道交通的发展。希望政府有关部门从全局出发,考虑交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郝如玉代表通过现场调查发现,从我国现行情况来看,轨道交通建设虽然有国家规定的环境评价标准,但相对滞后,并且存在误区。一是在已经建好的铁路两边增设屏障及轨道下支撑橡胶扣件来达到减震降噪目的,现已经被国内外统一否定,原因在于增设屏障不能隔断轨道交通所产生的震动,并且会引起周围结构物的二次震动及噪声;实践证明,轨道下支撑橡胶扣件减震也没有预期明显,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难于更换。第二个误区是,在规划阶段两侧没有建筑物的地段建设铁路不设减震降噪措施,历史表明,铁路交通沿线地区在铁道铺成后五年,住宅、办公,医院、学校等建筑物的变更规划建设就在铁路沿线迅速发展起来,而运营中的轨道已无法彻底改进铁路的减震降噪措施了。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轨道交通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必须解决噪音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据了解,国际相关技术已经可以很成熟地解决此类问题,如日本的梯形减震轨枕技术和德国的浮制式减震技术等。但由于造价略高于普通轨枕,国内建设单位在“省钱”还是“扰民”的抉择上,大多选择前者。郝如玉代表呼吁国家重视整治噪音污染,尽快召集各轨道规划、环评及建设单位,组织并听取国内外专家意见,对在建或规划中的轨道交通进行集中普查,采取强制措施,确保环保降噪全线达标,改善居民环境,为群众健康带来远期效应。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