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安东的普通话带着比较重的地方口音,但不管是在人代会全团审议时还是在分组审议时,他的“家常话”常常能说到人的心里。11日中午,陕西代表团刚审议完两院报告,安东就被邀请到“华商报、华商网全国‘两会’北京直播室”接受采访。
“我非常反对衙门作风”
记者:安院长,有些老百姓不敢跟法院打交道,您怎么看这一现象?
安东:这既有传统文化上的原因,也有目前法院基层工作中的原因。我非常反对衙门作风,法院是人民的法院,群众害怕的话,就证明我们的工作在某些方面没有做好。我到陕西工作后,去了53个县,跑了一些农村和社区。一个群众代表的话对我触动很大,他说家常话最容易说到当事人和群众的心里去。我感到我们的司法工作,确实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要考虑贴近群众。要学会和老百姓说家常话,让大家能听懂、能理解、能信服。
当事人有理没理都要认真听
记者:我发现很多上访的案子都是小事情,却越闹越大,如何避免这种情况,把小矛盾化解到基层?
安东:上访的案子中,的确有一些情况并不复杂,而是在一些环节上使群众有了隔阂,造成他心里解不开疙瘩。所以要把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当事人有道理我们要认真听,即便没有多少道理,也得认真听完,听完了再去研究、分析,根据情况做工作,这样往往可以取得群众的信任,有些矛盾可能就化解了。去年中央政法委交给我们的案件,大部分都不上访了,说明大多数群众都是通情达理的。
好法官就是要公正
记者:您认为什么样的法官才是好法官?
安东:我觉得一个高度负责、联系群众、理解群众、用心办案的法官是称职的。
法官还得有一定的思想境界。法律的精神说起来似乎玄,其实并不玄。我原来给他们举过一个例子,我说农村有些明白人、有些长者,村里人喜欢找他们说和矛盾,看起来方法简单,但是矛盾化解得很好,和这些人接触后,我总结了三条:第一,这些人能一碗水端平,谁的错就是谁的错;第二就是他在一个地方、区域长期居住,了解张三什么性格,李四什么品行;第三,这些人都是热心人,村里人把他们看作公正的化身。
说到底,就是一个公正。群众的感受是很朴实的,有些话你说起来可以,但下一个定义得费很大的劲,可是你让他一感受,他就可以感受得到。
请有些当事人不要跟法官搞不正常关系
记者:法院工作如何做到司法公正?
安东:司法公正只是对一个法官的基本要求。今年我们要搞一个审判质量管理年,就是针对社会各界关注的案件,群众长期上访、申诉的案件、复杂的案件,我们进行重点评查。
从今年3月1日起,全省法院搞廉政监督卡,对当事人也提出了要求,请他们不要请我们吃饭,不要送东西,不要随便打听案情,不要跟法官搞什么不正常的关系。 本报特派北京记者 王晓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