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许仲秋代表:参考义务兵役制度实施教师役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3日10:05  红网-潇湘晨报

  本报记者周华平 北京报道

  一方面,大量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中西部农村教师匮乏。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机油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工程师许仲秋注意到了这个现象。怎么解决呢?他联想到了义务兵役制度,并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实施“教师役”的建议》。他认为,通过组织和自愿的方式,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和边远地区任教,可以大大缓解就业难,也可以锻炼这些刚走进社会的就业者。

  根据调查,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和农村中小学教师严重缺乏的矛盾越来越明显。

  许仲秋介绍,从城乡情况看,农村学校的外语、音乐、体育、美术和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严重不足、相关课程难以开齐。2006年,全国有508个县每县平均5所小学不足一名外语教师;西部山区农村小学平均10所才有一名音乐教师;中西部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初中音乐、美术、信息技术三门学科教师平均每校都不足一人,部分学校无法正常开设规定课程。

  “近10年来,国家虽然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建了新学校、改善了学校设施,但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一直困难重重,主要原因是,没有人愿意去贫穷和落后地区教书。”许仲秋说,与此相对的是,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今年就有600多万大学毕业生面临严重就业困难。

  “教师役”能够一举三得

  “根据这些现象,我参考各国实行的义务兵役制,提出关于“教师役”的构想。”在许仲秋看来,实施“教师役”制度能一举多得,解决当前不少社会问题。首先,它可以大大缓解目前甚至将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使大学生可以先到最艰苦的地方获取工作经验。同时,它还可以解决目前农村和边远地区教师短缺,尤其是英语、音乐、美术和信息技术方面教师短缺问题。“当代的大学生知识丰富,信息量宽广,他们去农村任教,可以给农村封闭的教育体系带来新鲜的知识和信息。”

  许仲秋认为,实施“教师役”制度,还可以提高大量“独生子女”大学生的个人素质。这也是目前城市家庭对独生子女的最大担忧,他们从小娇生惯养,自我意识很强,缺乏任劳任怨、艰苦奋斗的精神。通过服“教师役”,可以给他们一个学习和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学会坚强。“他们在施教的同时也在被教,这是个双赢的过程。”

  要制定“教师役”保障方案

  “‘教师役’制度开始实施时,可以采取有组织和自愿的原则,可以在中西部教育欠发达的城市和地区试点。”许仲秋建议,教育部门应先做好统计和调查,确定希望教师援助的地区和人数。同时,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应共同做出实施“教师役”制度的财政方案(该方案可以和教育贷款、奖学金等制度来统一规划),并明确“教师役”完成后学生的优惠就业条件(教育部应建立就业平台,让企业支持参与“教师役”的高校学生就业)。

  许仲秋提醒,如果“教师役”的设想能够顺利实施,那必须考虑好学生到农村后的生活保障问题。因为,缺教师的地方大多条件比较艰苦,而去从教的教师大多是城市孩子,所以要为他们考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此外,“教师役”的时间一般定为一年,一年以后,第一批教师离开,第二批教师来,要充分考虑课程的衔接和教学质量,因此,教育部要针对这类教师提供严格的“课程教学大纲”和短期的教育培训。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