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小康》联合报道 记者胡晓生 全国政协委员谢京干练、精神。在接受采访时,她简练、生动的语言,黑与白搭配的职业套装,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年,她向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提交了四个提案,分别是呼吁中央财政支持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议国家加大对黎族刺绣技艺的保护力度、关注农村女高中生流失状况以及修正有害工种目录等。她特别提出,改造城市棚户区,不光解决居民居住条件,更能拉动内需、解决就业,以及建设黄金地段的商业街区。
她对《小康》记者说,城市的棚户区改造应该纳入国家四万亿投资、拉动内需的范围中去。城市棚户区多是在“先生产,后生活”的历史条件下的“遗物”,或是在城市规划不完善和没有进行城市规划时由城市中低收入者、外来者建立,或是城市化早期郊区村镇逐步自然形成的,棚户区也被形容为“城中村”。棚户区内的卫生、绿化、公交等生活环境相对较差。棚户区也是一些无业者、外来者聚集的场所,容易造成社会治安隐患。因此,改造“城中村”非常必要,让居民搬迁到新的安置小区是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
拿海口市的城市状况来说,因为主城区的不断扩大,“城中村”越来越多。“城中村”的居民一般来讲,素质相对较低,生存技能低,就业比较困难,“城中村”区域犯罪率也比较高。以海口市为例,由于近年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仅急需改造的“城中村”就有八十多个片区,涉及拆迁人口22万,拆迁涉及规划面积1063公顷,拆迁所需金额228亿。
谢委员说,这些改造成本对地方财政而言相对困难。希望中央财政能够予以资金上的支持。据她了解,武汉和长沙等地的“城中村”改造基本花费在600亿的资金左右。
这种“城中村”改造如果能顺利、及时进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都将非常好。谢京委员介绍,中央的四万亿资金主要目的是拉动内需,那么改造“城中村”能够很大程度地振兴建筑相关行业,这就是最大的拉动内需。此外,解决“城中村”居民低水平的居住条件,在短时间内解决一部分就业问题,都是非常重要的民生工程。
更为重要的是,“城中村”因为历史原因,一般占据着城市比较重要的商业地段,如果能够成功改造,在解决居住条件的同时,能够创造一些商业机会,更能提供优质的商业地段,为城市建设、解决就业提供基础。
因此,谢委员建议,在垦区、矿区和农场的棚户区改造纳入中央财政预算支持后,把省会城市棚户区改造也纳入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中央财政预算,同时中央代发的地方债中重点支持省会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议出台有关政策加大对省会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的贷款、贴息等金融扶持,重点投向财力较弱、棚户区改造困难较大的省会城市。(《小康》杂志 记者胡晓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