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中美“无暇”号事件,中美两国外长已经在会晤中同意双方将努力避免类似事件再度发生。但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迈克·马伦却依旧指责中国战略意图不明,并声称“无瑕”号有权在公海活动,中国大陆渔船的举动是“不负责”的。不过马伦也承认,中美两国都不希望升级目前的局势,必须尽力避免类似事件再度发生。
称中国渔船干扰无理
3月1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与中国外长杨洁篪会面。针对近日发生的南海舰船对峙风波,奥巴马强调提升中美军事对话层次和频率,以避免将来再发生意外。
但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伦13日在接受美国公共电视台访问时表示:“上周日(8日)刚发生的,是我们在海上发生的最严重的事件,一些渔船迫近过来,我所说的迫近,大概是离我们的船只25到40英尺(约7.5米到12米),当时是在国际水域,完全符合国际法,这样做是毫无理由的。”
中方早已驳斥美说法
马伦再次谈到中美两国对于该事件的分歧。他表示,中方认为事发生地属于中国专属经济区(EEZ)所规定的200海里内区域,但美国认为有权利进入这片水域,“这里不是领海,领海只有12海里,经济专属区有200海里,任何一个国家都有权利进入这里。”马伦说。
事实上,中国国防部发言人黄雪平此前的表态已经驳斥了这一说法。他说,美国军事测量船未经中方许可,在中国专属经济区进行非法测量活动,违反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海洋科学研究管理规定》的相关规定。据环球时报
中美南海摩擦将长期存在
中国在南海先后与一些东南亚国家和美国发生冲突,两者性质和规模不同,但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即都涉及到南海,而且在中国与东南亚的主权争议中也似乎可以看到美国的影子。虽然中美高层已基本达成共识,未来将尽力避免舰船冲突事件,但中国在南海问题上如何与美国因素展开互动,却值得人们思考。
中美舰船在南海的冲突,与8年前中美军机相撞事件如出一辙,虽然事件的程度轻很多,而且覆盖事件的框架也明显不同,但从中折射出的中美两国的互动逻辑并未发生根本改变。而中国在南海主权问题上与周边国家的争端,其背后也有美国的影子,是中美竞争的另一个反映。
在这一背景下,此次事件中围绕专属经济区或驱逐手段等的争论都仅反映了事物的表层,更多的冲突将在今后长期存在。当然,由于中美已经建立了相对较为完善的沟通机制,因此每一次冲突只要不导致重大人命灾难,总会经历一个冲突—沟通—解决—再冲突—再解决的循环过程,直至中美关系的态势基本明朗和稳定。
对中国来说,未来需要在微观与宏观背景上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从宏观上看,作为地区间正在崛起的大国,中国必须从与美国互动的角度来审视南海主权争端;如何从争取东南亚国家的宏观战略上,而不是一时一地的得失上来看待南海主权争端,这应该成为一个新的战略视角。
从技术层面上看,对于联合国限期各国在5月13日前须提交海域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划界方案的申请,中国也不能袖手旁观,必须利用这一机会争取未来南海主权解决的法律制高点。
邱震海 作者为凤凰卫视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