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翻译家降边嘉措回忆50年前译西藏民主改革令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24日23:14   CCTV《新闻会客厅》

  CCTV《新闻会客厅》3月24日播出《降边嘉措:我翻译了“西藏民主改革令”》,以下为节目实录:

  李小萌:欢迎来到《新闻会客厅》。50年前,也就是1959年3月28号,周恩来总理签署的一道国务院令,宣布解散西藏地方政府,它的职能是由当时的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来行使,这一份重要的文件被要求是以汉藏两种文字向西藏地区和全国发放,这个翻译的工作就变得非常紧迫和重要,今天我们就请到了当时参与翻译工作的,也是非常著名的翻译家降边嘉措老师,也算是历史的见证人了,欢迎来到我们的节目。这是五十年前的一项重要的工作,您现在还能记得那一份国务院令里边大致的内容吗?

  降边嘉措:记得很清楚,当时我们是正在准备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我们都集中了,集中在现在东单前面的北极阁宾馆,为了翻译筹备第二次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结果我们在筹备过程中,说拉萨出事了,达赖喇嘛出走。不久以后,领导就交给我们一个任务,说是要翻译周总理,就是国务院命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命令,当时文件不太长,主要内容就是说,西藏上层反动集团发动反革命叛乱,劫持达赖喇嘛,在达赖喇嘛出走期间,任命班禅额尔德尼代替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的任务,然后职责让他来负责,来进行西藏的平叛斗争和民主改革。

  李小萌:这个内容这么多,翻译起来有哪些是比较不太好翻译,必须得字斟句酌才行的?

  降边嘉措:整个内容,文字并不复杂,但是每一句话都分量很重,所以当时体制是这样,当时我们翻译了,为人大翻译,为两会做准备,两会秘书处下面设立翻译组,当时翻译组组长就是大会秘书组的副秘书长,我们中央民委副主任是萨空了,就是我们出版社的总编辑,是个蒙族学者,是很有才华的一个人,很有名的抗战时候的记者,他是国家民委副主任,也兼任我们藏语组组长,他就把我们招去,说有个重要的任务,现在要保密,把我们集中起来,要赶紧翻译。翻译的时候,当时说准备大概二十七八号要公布,我们二十五六号拿到这个文件。

  李小萌:就两三天的时间。

  降边嘉措:就两三天的时间,当时难处主要难在什么呢?当时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中有18个委员参加叛乱,周总理下命令撤销他们的职务,这是一个。然后任命了新的16位委员担任职务,所以任命有些我们熟悉,但是有些人名子我们不知道。再一个,他写的是汉文,我们拿到的命令是汉文,藏文怎么来表述,汉族同志的名字,我们要和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所使用的名字要一致。当时没有传真,电话也不太通,后来我们领导上让我们到中央民委的办公厅和他们打,我们打了以后,说你们就照那个翻译就行了,办公厅的负责同志也是一个汉族同志,后来我们把这个情况讲了以后,说,好,我们赶紧找,很负责,我们就翻译。翻译完了以后,当时也没有电脑,当时主要是铅字排印,铅字排印以后翻译的人都是我们藏文室的一些专家们,我们也参与了,但是最主要是他们来审稿定稿,他们又写的草字,因为藏文跟汉文一样,有正楷,有印刷体,有草书,有楷书,他们一般书写就是楷书和草体写,草体写出来以后,工人不认识,工人就是按照字一样排铅字,我们把它抄成正楷,我们在东单,就是北极阁宾馆集中,我们民族印刷厂在魏公村,平时情况下我们年轻,也是骑着自行车,坐公交车就走了,那时候为了保密,专门给我们配了一辆车,就把材料送到那儿排,排完了以后校对,校对了以后拿回来,再打成清样,我们藏文室的那些专家们,室主任审定,反复几次。

  李小萌:翻译成第一稿到最终这个定稿中间经历了几次变化?

  降边嘉措:当时我们真的是连夜在搞,大概是25号拿到稿子,拿到稿子以后,大概就是两天,两天两昼夜,来回跑。

  李小萌:通过什么样方法能够保证藏族同胞看到这份藏语的文件,它和汉文的文件传达的意思是一丝不差的?

  降边嘉措:翻译的基本原则基本就是信、达、雅,再一个来说,我们通俗来说就是八个字,忠实准确,通顺流畅八个字,当时我们领导上也很重视,但是民委和统战部的领导又不懂藏文,但是最后他们要负责,他们把我们所有的汉文稿子全部收走,然后让我们拿着藏文稿子,就让我们两个,一个叫图旺的同志和我给他们汇报,他们拿着,你们念,还原成汉文,然后我们就按照藏文逐字逐句地翻译,翻译成汉文,他们就说差不多了。

  李小萌:就是来回翻一次。

  降边嘉措:来回翻,大概到26号晚上,已经深夜了,26号深夜的时候萨空了亲自到宾馆来,跟我们说,你们翻译得怎么样,我们大家都说,包括我们的主任,说翻译得比较准确了,他说比较不行,要绝对准确,他说绝对准确,他说那我就签字付印了,我要签字付印,我们要对中央负责,你们要对我负责。

  李小萌:您当时怎么说?

  降边嘉措:我们都说是绝对保证没有错误,后来萨空了笑一笑说,我们也相信你们,我们放心,最后他马上就签字,他签字以后当天,夜里就送到新华印刷厂,当时民族印刷厂还没有这个条件,新华印刷厂第二天就用飞机运到西藏和其它各地,是汉藏两种文字,就是汉文和藏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签署)命令。

  李小萌:您刚才说老专家们写的是草书,由你们这些年轻一辈,您当时才二十出头。

  降边嘉措:21岁,还不到21岁。

  李小萌:真年轻,现在想起来是小孩子,做这么重要的工作。

  降边嘉措:五十年前的事儿了。

  李小萌:由你们这些年轻一辈把它抄成楷体,藏语的草书和楷书是什么样的差别我们能看一下吗?

  降边嘉措:当时草书是这样的。

  李小萌:您这个写的是草书。

  降边嘉措: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就是这样的。这样的话工人不认识,工人他们就知道排字,按照这一个字,我们把它抄成什么?一个字不能错,错一个字,藏文也是一样,像拼音一样,三十个字母。

  李小萌:这是一个字母是吧?

  降边嘉措:这是一个,中国,这是一个,比如国务院。

  李小萌:这个楷书跟草书差别还挺大的。

  降边嘉措:楷书一般是成了印刷品,跟汉字一样,汉字印的书,过去也是木刻的。

  李小萌:这两个是一样的意思。我发现您这个都在一条直线上。

  降边嘉措:这要在一条直线上,字根在这儿,上加字、下加字,这个要一条线。

  李小萌:所以您楷书的书法写得应该是相当好的对不对?

  降边嘉措:还可以吧。

  李小萌:应该还有很多词其实汉语里有的藏语不一定有,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做这个翻译?

  降边嘉措:一般翻译的词汇,用我们的术语就是说,创、借、挖,创就是创造词汇,比如说干部、社会主义、帝国主义,什么大跃进、分裂主义、爱国主义,这些都是过去藏语里没有的,要用藏语的词汇组成新的,这叫创。再一个就是借,借用,比如藏语不能准确地表达,比如中央也好,中国、中华,藏语里怎么表达都不能准确地表达汉语丰富的内涵和它的政治意义,这样中央人民政府,中央就是借词。

  李小萌:就是音译。

  降边嘉措:音译,这就叫借词,音译叫中央,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共产党都是借词。

  李小萌:中央电视台怎么说?

  降边嘉措:中央(藏语),中央是借词,(藏语)是电视,台是(藏语)。

  李小萌:那费不少脑子,创词可不容易,现在如果做翻译工作的话,你们当时创的这些词都可以借用了,当时来讲的话怎么样来创一个词?

  降边嘉措:当时创,一个是创这个词地整个翻译工作极大地丰富了,当时建国初期,比如帝国主义、社会主义这样一些词儿都没有,这些都没有,这样以后都是从原来的借用原来藏语的词汇来翻译新的词汇,然后就说汉藏,我们翻译工作极大地丰富了现代藏语的词汇,后来我们民族出版社出版过一个汉藏对照词汇,就是新的汉语词汇和藏语词汇,大概有十万多条。

  李小萌:当时1959年的这份国务院令真的印刷出来以后,向全国发布,您看到那个文件的样子了?

  降边嘉措:那当然感到非常欣慰,一个是那个命令本身,再以后接着周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其它的文件,在那些文件里,像这几本书里寄托着我们的心血,当时我们作为一个藏族干部,也寄托着我们的心愿、理想和追求,一个新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新西藏就会出现在世界屋脊之上,满怀喜悦的心情。

  短片:

  今年七十一岁的降边嘉措是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和藏族当代文学的研究和翻译。

  1981年就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的降边嘉措,在当时创造了一项纪录,他成为了我国第一位藏族副研究员。

  在此之前,从1956年到1980年的二十五年里,降边嘉措一直在中央民委翻译局和民族出版社,专门从事藏文翻译和编辑出版工作。曾先后为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和藏族著名高僧大德和民族宗教界上层人士担任翻译。

  降边嘉措出生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巴塘县,多民族聚居的环境让降边嘉措从小就有了学习汉语的条件。

  1950年,小学毕业的降边嘉措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并随部队进军西藏。

  那一年,他刚刚年满十二岁。

  李小萌:您小时候上学实际上只上到小学,12岁就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现在您现在是博士生导师,这种变化应该也是一个传奇的经历。

  降边嘉措:传奇说不上,反正变化比较大。

  李小萌:当时为什么12岁就成了一名解放军战士?

  降边嘉措:是这样,我们家乡当时是靠近西藏,原来叫西康省,现在是甘孜藏族自治州,金沙江一江之隔,过去国民党在我们那儿办了学校,办了小学,但是名字很大,就是国立巴安小学,那时候学校的条件比较优越,可以管吃,给发服装,不要交学费,主要是要在那儿普及汉族文化,要巩固它的政权。

  李小萌:所以从小您就是一个双语人才。

  降边嘉措:我们那个地方就是多民族、多文化交汇的地方,那样以后,刚才说的,我只读了四年小学就跳班,二年级成绩比较好,把三年级读完了,就调到四年级,四年级把五年级的读完了,五年级读完就到六年级,跳到六年级以后就解放了,1950年,我小学刚毕业解放了,解放了以后,没钱,家里很穷,要到康定来上中学,没钱,刚好解放军又来了,然后我哥哥就说,跟着解放军走吧,哥哥参军比我早一点,1950年6月份,解放军到我们家乡,我8月份就参军了。

  李小萌:当时哥哥说跟着解放军走吧,您就跟着一起走了?

  降边嘉措:对。

  李小萌:这么小的年纪在部队里能做什么呢?

  降边嘉措:做不了什么,我当兵的时候,我们还没步枪高,所以就是说部队有个文工团,我也没什么艺术细胞,不会唱歌,不会跳舞,但是学校为了培养我们这些人,就办了一个藏族学员的学习班,就让我们学习汉语和藏语,但是当时我们的任务还是很重,当时我们部队领导说称我们是宝贝,为什么?因为部队大部分,像毛主席说的,部队到西藏完全是一个全新的地区,那里基本上老百姓不懂汉语,而解放军同志又不懂藏语,然后我们这些就成了宝贝,领导讲话要我们,要我们翻译,司务长,部队上叫司务长,买一些粮食,买一些牛肉,买一些什么东西也需要翻译,所以我们这些。

  李小萌:您等于从十几岁就是一个小翻译。

  降边嘉措:就是翻译,就是担任翻译。

  李小萌:包括像战士执勤、站岗都是有时候需要翻译人员。

  降边嘉措:需要翻译,他们比如发生一些矛盾,发生一些误会,或者是干什么之后,就要我们去,所以我们随叫随到,所以当时就觉得。

  李小萌:那时候有没有感觉到自己承担起一个沟通的桥梁,这个感觉挺棒的?

  降边嘉措:这个有,当时领导上也给我们说,后来说我们是个金桥,汉族、藏族之间的联系的一个金桥,后来我们到了西南民院以后,我们校队名字就叫金桥球队,我们觉得作为翻译是很光荣的,作为一个促进汉族和藏族之间,解放军和老百姓之间,汉藏团结、民族团结这样一个搭了金桥,所以我们的球队就叫金桥球队。

  李小萌:我知道在您的家乡,当时其实农奴制基本上已经废除了,就是您小的时候已经没有了,然后参了军,走出了家乡,反而倒看到了很多农奴制是什么样一个真实的情况是不是?

  降边嘉措:我们家乡实际上也还有农奴制的残余,就是说江东藏区,就是现在四川藏区和青海藏区,因为我们在清朝末年,清朝政府实行改土归流,所谓改土归流就是改革土司制度,派流官,所以我们那里进入了封建时代,有地主经济,但是过了江以后是完整的整个农奴制度。所以当时我们进军西藏就是说,我们是1950年参军,1951年根据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向拉萨进军的时候,一路之上,我在文工团,但是主要任务还是翻译,所以接触的面,那些土司头人、大牧主,因为路上我们从藏北走,然后农奴的苦,当时那个贫穷,的确是非常残酷。

  李小萌:在1959年以前还没有实行民主改革,那您是1950年参军,这一路上也碰到很多看不过去的事儿,解放军管不管,怎么管法?

  降边嘉措:那时候解放军是想管,不能管,为什么呢?当时按照协议,当时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不是社会制度的改革,而是要领土主权的完整,当时提出反帝爱国,要驱逐帝国主义势力出西藏,当时我们进藏的口号就是进军西藏保卫国防,但是内部的制度,按照《十七条协议》规定,西藏人民自己提出愿望,而且西藏上层经过协商改革,所以解放军他本能地同情贫苦农奴,然后就要为农奴得到翻身解放,但是当时由于很多条件不成熟,还不能进行民主改革,所以很多解放军真是反对气愤,看到农奴主残害农奴,那时候就非常义愤。有一次当时到了拉萨,解放军到拉萨以后的第一个藏历年,1952年的2月份过藏历年,藏历年当时要执勤,维护社会治安,解放军和藏军共同组成巡逻队,巡逻队要翻译,我当时就给巡逻队去当翻译,当时一些大翻译,一些同志他们是给达赖班禅翻译,我们就是给最基层的战士,巡逻队在拉萨巡逻,我们在拉萨八角街巡逻的时候,当时有铁棒喇嘛,他过来,铁棒喇嘛在整个藏历年期间,他要主管西藏,因为政教合一的,在那儿,我们在那儿走过去的时候,有个穷人女孩子在前面跑过去,跑过去,他说是对铁棒喇嘛不尊,他下面的打手就活活地用棍子把她打死了,我们亲眼看见,亲眼看见的时候,当时我是没有枪,因为我是翻译,又小,解放军战士就要拿着枪要打,后来要打那个铁棒喇嘛,后来那个指导员命令他们,不要动。

  李小萌:看了,气在心里,又不能管,您当时能理解吗?

  降边嘉措:我们还不是太那个,就觉得可恶,反正我自己是穷人,我对穷人农奴非常同情,希望改变这种,因为我自己解放了,当了解放军,人身自由了,我也希望我们的同胞早日获得解放,要求早一点进行民主改革,这种愿望有。

  李小萌:好,谢谢您。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西藏 民主改革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