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西方民主为何“水土不服”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26日14:56  人民论坛杂志

  ——对俄罗斯民主化进程的思考

  葛新生 《人民论坛 》(2009年第6期)

  一种民主制度是不是适合某个国家,我们可以从其施行那种制度的实际效果来判断;俄罗斯的民主化进程正好印证了 这一观点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俄罗斯的民主化进程先后经历了戈尔巴乔夫时期、叶利钦时期和普京时期三个阶段。 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对西方民主盲目追求,结果使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超级大国轰然解体;作为苏联继承国的俄罗斯进入叶 利钦执政时期之后,开始引进西方民主,在现实政治运行中俄罗斯的发展趋于“寡头资本主义”,其结果是国家日渐衰弱、几 乎处于半解体状态,对外敞开资源的大门,肆意盗窃和无耻贪污横行,社会成员迷失方向;普京执政时期,提出和确立了俄罗 斯特色民主——“主权民主”,治国成效令世人瞩目,俄罗斯回归大国地位。

  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民主道路

  普京上任后,意识到俄罗斯缺乏民主所需要的真正能对当局各项制度进行监督的公民社会,大的、负责任并有自主能 力的政党,有活动能力的议会,秉持客观的媒体以及公正条件下的选举制度。于是,普京在国家体制不成熟的条件下决定使用 “手动方式”,结束车臣战争,消除分裂势力,削弱寡头政治,强化对政府、新闻媒体和商界的监管和控制,改善人民生活。 普京执政期间,政治、社会稳定,经济实现了7%的年增长,贫困人口减半,中产阶级人数增加。在2005年3月的民意调 查中,对于“哪个时代最民主”的回答,认为叶利钦时期的是9%,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是11%,而认为普京时期的是29% ;88%的人认为秩序比民主更重要。

  2005年4月,普京在《向俄罗斯联邦会议提交的2005年国情咨文》中明确提出了自己的民主价值观。他指出 ,讲民主、自由“必须顾及俄罗斯历史”,“从本国的地缘政治和国情出发”,“民主原则和民主标准不应导致国家解体和人 民受穷,而应使国家更加安定团结,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在建设何种民主的问题上,“俄遵从的不是外国伙伴的态度 ,而是本国的现行法律”。

  2005年5月,主管意识形态的俄总统办公厅副主任弗·苏尔科夫提出了“有民主,但更要主权”的思想,把普京 对民主的理解定位为“主权民主”,认为为了使俄罗斯成为繁荣昌盛的国家,必须要有民主与主权来保证它的长期稳定发展, 俄将成为主权民主国家。

  2006年,统一俄罗斯党将“主权民主”作为自己的意识形态,赢得了2008年的大选。

  主权民主较量西式民主

  主权民主的提出是俄罗斯执政党在国家主权面临威胁的情况下,对20世纪80年代后期盲目追求西方民主模式、9 0年代以别国模式实行民主的反思和否定。正如俄罗斯政治调研所所长马尔科夫所指出:“‘主权民主’是对那些在民主化幌 子下建立依从性政治制度的颜色革命的原则性回答,也是对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按别国模式实行的那种‘低劣民主化’的 回答。”主权民主的提法,反映了俄罗斯力争俄式民主的权利和要求,也反映了俄罗斯与西方在民主问题上的差异和较量。

  2008年9月29日,俄罗斯《侧面》杂志刊载了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维诺格拉多夫研究员题为《中国共识》 的文章。这位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模式是一个值得学习和参考的发展模式。他说:“全球发展情况表明,一个非西方化的发展 阶段即便尚未到来,至少已经临近。在这一发展阶段,当代东方的特征将发挥特殊的作用。西方的霸主地位在催生出优越感的 同时,也让人们看到了其咄咄逼人的侵略本质所能达到的极限。只有具有了与高物质文明水平相适应的、反映社会关系的精神 文明,和谐才能够得到重建。”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俄罗斯东欧研究室副主任)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