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王锡锌:广东挑战中央决定权威性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27日00:04   CCTV《新闻1+1》

  主持人:

  您考虑我们分析一下,接下来地方政府会怎么办?

  王锡锌:

  我个人认为,如果从这样一个通知下发的效果,以及它的影响力来看,地方政府当然已经得到一个明确的答复,那就是不行,因此在行动上,这一次所谓的曲线恢复的计划肯定是要停止。

  主持人:

  我觉得真是进入两难的境地了。地方政府想尝试,而且通过媒体向外公布了,那就是地方政府的政令,现在中央政府说了,这么做不行,必须按照我严格统一的规定,现在如果听的话损失的是地方政府的权威,不听的话损失的是中央政府的权威,这事接下来该怎么办?

  王锡锌:

  这样一个博弈到了这个阶段,的确我们看到的确是两难,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我也可以说,国务院办公厅发出这样一个通知,它也是情非得已,因为本来2009年都已经规定好了,我再发出一个通知,实际上必须要去回应某一个有可能违背我这个通知的试探行为,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国办这个通知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主持人:

  您说广东省这么做,因为我们都知道我们处在这么一个大经济环境下,地方政府都纷纷想办法能够提振自己的地方经济,广东这么做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

  王锡锌:

  关于经济的问题,刚才蔡教授已经讲了,因为我自己这方面并不懂,所以我不想多说,广东这么做,之所以遭到国务院用这种发问的方式用明确否定性的一个回复,至少可以看到,从依法行政的角度来说,既然我前面关于年节和纪念日的放假办法,已经明确说了,我要统一,你这种变相的拼凑或者排列组合的方式,实际上还变成我原来的规定,我要维持这种统一性或者中央决定的权威性。从广东这方面来说,它是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挑战了这样统一和权威性。

  主持人:

  就像刚才蔡教授说的,当时之所以取消黄金周,就是中央政府想把七天的假期打散成三个小假日,现在我不管你是否叫黄金周,但是你的做法就是把这三个假期又拼起来了。

  王锡锌:

  对,这个就要考虑到2007年节假日调整的时候有一个规定就是要打散,但是其实当时发改委在报告中明确讲,调整节日的三个理由中,其中一个就是原来的所谓长假过于集中,所以我才要打散,现在地方政府考虑出台的方案其实是用其他排列组合的方式,将这样一种被打散的长假再恢复。

  主持人:

  刚才国务院的通知里面提到,要严格遵守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我们不妨来看一下第一条,“为了统一全国年节及纪念日的假期制定本办法。”我们特别要注意这个词“统一”,我们怎么去理解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年节和纪念日?

  王锡锌:

  年节纪念日的放假办法之所以强调统一,可能是基于经济、社会这两个主要的理由,从社会这方面来说,放假可能会带来大量的社会活动。如果不统一,可能假日在很大程度上会造成一些不方便,比如我去拜访一位亲戚,他在放假,这时候实际上节日使双方的社会活动很难对接,另外从经济角度来看,我们现在经济协作关系非常强,跨区域非常明显。因此,如果各个地方的节日不能统一,可能会对经济活动产生负面的影响。

  主持人:

  咱们先设想一下,如果广东省的黄金周推行了,深交所怎么上班?

  王锡锌:

  导师说了,深交所不是七天休假,我看到材料好像是三天,它其实也考虑到了经济方面可能带来的一些影响。

  主持人:

  其实它考虑的应该还不止深交所,你放假了很多地方却没有放假。

  王锡锌:

  当然了,比如说学校、银行,银行金融这块要不要跟别的地方对接,我们知道它是高度网络化的,其实这一块就像一个很大的网络,如果有一块,我说我现在暂时断一断,那整个网络的效率可能会受到影响。

  主持人:

  其实我们国家很大,各个地方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条件都不大一样,如果各地按照自己独特的地理位置、人文的历史条件,设定出自己的假日,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整个国家会是一个什么样?

  王锡锌:

  统一我认为应该是相对的,我们强调的统一不是所有的,不论任何情况都要考虑整齐划一,其实放假办法里面也考虑到这种情形,那就是在少数民族地区,比如它有专门的文化习惯、专门的一些特殊情形,可以考虑有一些地方特色,在通常法定节日的情形下,这个统一我觉得还是有一定的合理性。

  主持人:

  今天我们演播室关注的是“五一”黄金周的存废讨论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地方政府有自己的看法,其实各个方面,包括专家,包括网民,包括政府机关一些领导都有自己的看法,我们的节目稍候继续。

  (播放短片)

  解说:

  广东曲线恢复“五一”长假,把人们的视线再次聚焦到了公民的休假权问题上。对于围绕着假期展开的各种争论来说,“五一”假期的存与废可以算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而展开争论的各方可以看出都是从不同的出发点,站在不同的角度,各执一词。

  刺激经济派,是以打旅游牌为主的经济派,被称为坚定的“保皇派”,他们认为假期的存废应该与经济直接挂钩,旅游对于扩大内需、刺激消费见效最快,对就业的拉动力也很强,一个人旅游可以拉动五个人就业。并且根据旅行社有关资料表明,在2008年之前,旅行社一年的营业利润中,“五一”长假的旅游收益占到20%到30%,因此,恢复长假对旅游业来说有重大利好,虽然有学者认为,黄金周拉动经济,刺激经济,其实是一种错觉,但经济派仍然坚持认为,在目前经济危机背景之下,恢复“五一”长假是具有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振兴经济的特殊意义。

  弘扬传统文化派:提倡取消长假,但并不直接针对于假期本身。他们认为应该要保护像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这样的传统节日,应该列为法定假日来弘扬传统文化。而端午节和清明节离“五一”长假比较近,因此他们认为,有必要把长假取消,把假期设在传统节日里,并认为这样做有利于保护传统节日,继承优良传统。但很多网友对此认为,从一年的实施情况来看,效果也就一般般。

  带薪休假派:他们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全国的人口如果都在同一时间出行,会造成交通堵塞和人满为患,解决这个矛盾的唯一办法就是减少统一放假的时间,同时推出带薪休假。其实自从全国去年1月正式实行带薪休假制度以来,大概有40%左右的企业推行了带薪休假,但由于许多企业和单位目前是采用绩效考核制度,职工休假后势必会影响到收入,让很多员工对带薪休假望而却步。

  刺激经济派的代表人士曾对带薪休假发表看法说,带薪休假对于中国的社会现实来讲,可以说是理想照进现实,就是说虽然我们看到了曙光,但是理想还远远不能代替现实。

  众多派别众多理由,各方的理由看似都很充足,都可以成立,但彼此之间都有矛盾冲突,都存在问题,长假归去来兮,除了经济考量、民意考量之外,我们还应该考量些什么,为假期立法的着力点到底应该在哪里?

  主持人:

  王教授,关于“五一”长假的存废我们听到太多的声音了,我觉得这一次不能忽视的是一些专家的声音,尤其是有一些政府背景的专家声音。比如说前面一个短片我们提到,发改委有自己的建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报告也有建议,国家旅游局也有自己的声音,各种各样的声音在里面,专家的声音我们听还是不听。

  王锡锌:

  有各种各样的声音首先我觉得是一件好事,因为我们前面谈到了,假日一旦法定以后,我们一定是要严格的依法去做,但是如果法定的事情做起来很费力,可能还需要考虑定法到底怎么定的。刚才您问到了,有专家出来,我们现在讲专家论证,特别是这里有民间的专家,有各种各样官方背景的专家,我觉得专家的声音当然有他们的技术理性这方面的一个优势,但是专家我们也要注意不能把它化、神化,比如关于长假能够拉动经济的说法,各种专家有不同的观点,我们到底听谁的,现在问题不是听不听的问题,而是有的时候声音太嘈杂,每一个看起来都很权威。

  主持人:

  我不知道谁的问题。

  王锡锌:

  没有办法听。

  主持人:

  我之所以问不同的声音听谁的,是因为不同的声音代表不同的利益,而“五一”节长假的存废能不能考虑民意,到底谁的声音能代表民意,专家的声音是其中一部分,地方政府说了,我之所以要延长“五一”假期,我也是替老百姓考虑,我想让老百姓有更多的休闲时间,希望能提振本地的经济,让老百姓有更多的钱,地方政府的考虑能不能代表民意?

  王锡锌:

  地方政府的考虑如果说要代表民意,当然不能首先由他自己说,我这种选择、决策代表了民意,民意的反映,我个人认为应该是一个程序,一个开放的程序,让各种各样的有利益关系的民众参与进来,包括我们讲专家可能代表不同的利益,所以我们首先要强调,专家不能神化,就是要看到他们背后的利益,真正的各种各样的民众是自身利益最清楚的了解者,应该让他们发出自己的声音。

  主持人:

  您说到听听民众的声音,现在民众的声音呼喊得最响亮的,最容易被捕捉的往往是来自网上的声音,我们不妨看一个网络调查,这是最近做的,一共26万多人参与,题目是:你是否支持恢复“五一”黄金周?我们看到支持的比率占到了将近9成,您觉得网民的声音能不能代表民意?

  王锡锌:

  网民的声音我觉得也需要理性和客观地来看,网民的积极参与现在成为我们了解民意的一个很重要的渠道,但是如果你看,现在网络调查,其实我们不妨看一看两年前发改委要改革节假日的时候,也做了网意调查,而且它说超过八成的民众都是支持的。我觉得网络调查这一数据为什么原来是赞成调整,现在又赞成恢复,这里面让我们深思,网络要是有时候可能涉及到问卷者对问卷的设计,有时候它设计的题目让你不管怎么选,可能都是能够达到调查者的目的,而不是真正地反映民意。所以我有时候看到网络调查可能是一个技术的圈套,因此它代表一部分民意,但是可能这样的民意我觉得还需要与其他的因素结合起来。比如我们上一次调整的时候,关于网络调查者的身份没有农民,换句话说只是在城市里面这些人,我想如果我们从休息权、公民的休闲福利这个角度来说,可能需要考虑到社会公平,而这种社会公平我觉得也要从参与者的各种层次、各个群体这方面来考虑。

  主持人:

  这次大讨论给人的感觉就是一场混战,每个人就是扯足了脖子喊,看谁的声音最响亮。

  王锡锌:

  我觉得您刚才概括的这句话非常对,混战最核心的一个问题就在于,虽然各种参与者都纷纷登台了,但是参与的程序的有序性、有效性还远远不够,比如假如我们有各种各样的渠道,有各种各样利益的,比较有组织化,让它能过滤掉一些声音,把不同的提出来,把相同的集中起来,看起来争论可能会更加清晰有序一些。

  主持人:

  有没有这样一个渠道呢?

  王锡锌:

  应该说我们一直在强调这样一个有序地参与,有序参与在理念上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真正在参与的渠道上,比如收集民意的办法我们很多时候是借助于网络,网络问政于民当然是必要的,但网络的参与我们刚才说了,可能本身网民受到这种问卷本身的限制。另外其他渠道可能还存在有人想参与,但参与不进来。第三,参与的声音发出来以后,我到底有没有认真去听,比如上一次的调整也有参与,参与以后有一些不同的声音,特别是关于“五一”长假来看,争议非常大,决策部门到底做出了什么样的回应,决策没有采纳这些回应的时候,它又给出了什么解释?

  主持人:

  中央反复强调要问需于民,这样一个跟民生有如此密切联系的话题,就是“五一”长假的存废问题,问民所需可能正是这个政策制订的一个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所以刚才您说各方面的意见要有序地参与,我觉得可能一下要求不能太高,参与是第一位的,有序参与是第二位的。

  王锡锌:

  对。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 央视新闻1+1

更多关于 五一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