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扶贫基金会传递爱心20年惠及人群700万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30日13:46   中国扶贫基金会

  传递爱心二十年 惠及群众七百万

  ——中国扶贫基金会20年发展历程介绍

  2009年3月13日是中国扶贫基金会成立20周年的纪念日。20年来,基金会共筹措并投入扶贫资金和物资23.97亿元,累计实施200余项扶贫项目,受益贫困群众达718万,并于2007年被民政部评为5A级基金会。

  1989年,基金会在成立之初,只有农业部拨给10万元启动资金,经过20年的发展,如今基金会已经成为拥有5亿元总资产,年均筹资额3亿,年均受益人口50多万的全国性大型公益组织。

  回顾基金会20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用前后两个阶段来概括:前十年:艰苦创业、努力探索;后十年:继承改革、发展创新。

  第一部分   艰苦创业、努力探索的前十年

  消除贫困是全人类共同的理想。中国政府为此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从80年代开始,随着大多数中国人温饱问题的解决,政府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扶贫工作。根据当时的统计,有1.2亿中国农民生活在温饱线以下。仅靠政府的力量扶贫,很难完成在20世纪末基本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目标。

  改革开放使国门大开。国际上一些慈善机构和企业集团表示愿意捐款支持中国的扶贫事业。按照国际惯例,捐款一般都交给慈善机构或基金会运作。1989年3月13日,经国务院领导批准,并在民政部注册登记,中国扶贫基金会在北京正式成立。

  一、没有基金的基金会

  世界上著名的基金会,如洛克菲勒基金会、诺贝尔基金会等,都是有了一大笔基金后才成立起基金会的,其任务就是如何把钱用于社会公益事业上。但是,中国扶贫基金会不同,不是先有了钱,再来计划如何把钱花出去,而是把筹集资金作为基金会的首要任务。

  “中国扶贫基金会是一个没有基金的基金会。”这是项南对基金会初创阶段的形象描述。农业部拨给10万元启动资金,基金会就挂牌办公了。

  然而,基金会从事的慈善扶贫工作得到了党政领导的积极支持。基金会的首任名誉会长是李先念,会长是项南。1996年换届以后,荣毅仁任名誉会长,杨汝岱任会长。

  二、努力探索的创业者

  基金会成立初期,唯一的办公地点是在北京官园租的一间办公室。第一次理事会是在项南会长的家里召开的,工作经费最少时只剩下4万元。然而如此艰苦的工作环境,并没有吓走基金会甘于奉献的人们。10年中,基金会的工作人员流动性并不是很大,很多人都在为中国的扶贫事业做着默默无闻的贡献。

  第一任名誉会长李先念同志十分关注基金会的扶贫事业。临去世的前几天还在听取基金会的工作汇报。他流着热泪对会长项南说,战争年代,陕南老区人民把所有东西都给了我们,连猪娃子都让我们吃掉了,革命成功了,千万不能忘了他们。

  第二任会长杨汝岱同志每次出差考察,都要专门安排时间到贫困乡村、贫困家庭看望处境仍然困难的父老乡亲。每次见到有成就的企业家,都向他们介绍他所看到的情况,动员成功的企业家到贫困地区投资办厂,帮助贫困人口早日过上幸福生活。

  基金会的许多理事,都是从高级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同志。他们去贫困地区考察,总是尽可能不惊动地方领导,轻车简从,能省一分钱则省一分钱。而对老百姓的疾苦,他们却时刻记挂在心上。1995年春节,项南、何载等几位老会长到河北阜平县最贫困的老路渠村看望乡亲们。他们不约而同地从家里带去了大包衣服和现金。乡亲们接过这些“年礼”,拉着几位领导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他们总是说,过去闹革命就是为了救穷人,如今还有人受穷,没法儿去见马克思啊!因此,他们总是想在有生之年为贫困群众多做点事,千方百计为贫困地区的发展出谋划策,牵线搭桥。

  革命老前辈李富春的女儿李特特,在基金会创建之初,冒大雨骑着自行车送来5000元捐款。从此,年逾古稀的她就与扶贫结下了不解之缘,身边经常带着反映贫困农民生活面貌的影集,走到哪里宣传到哪里,为贫困地区争取帮助。一直到现在,80多岁的她,还在为扶贫事业奔走呼吁。

  三、千方百计筹集资金

  中国扶贫基金会是一个以扶贫济困为宗旨的基金会,千方百计募集扶贫资金成为当时基金会的首要任务。

  项南会长当时刚从福建省委第一书记的职务退下来,凭借着他的工作魄力、活动能力、聪明才智、福建省与港台地区的密切关系和他在海外华侨中间的影响和感召力,很快筹集到一大笔善款,基金会的工作迅速、健康地开展起来。

  此后,广交朋友,加强联络,努力争取海内外各界人士对扶贫事业的理解和支持,成为基金会不断拓宽募资渠道的主要方式。

  10年中,基金会通过召开研讨会、组团出访、邀请回访、与海内外享有声望的人士交往等多种方式,与海外的60多个非政府组织及其驻华机构建立了比较经常的联系。

  1994年,国家颁布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为配合这一计划的实施,中国扶贫基金会于1994年7月和1995年1月两次召开扶贫行动大会,向社会发出《大家都来参加扶贫行动》的倡议。

  四、“一次受助、长期受益”的扶贫项目

  中国扶贫基金会在创始之初的十年中,先后为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累计提供资金和物资6亿多元,使16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受益。实施的扶贫项目强调增强农户自力更生能力、自我发展能力,使农户得到一次资助、可以长期受益。当时实施的主要扶贫项目有:东西部干部交流、贫困地区干部培训、新闻扶贫、科技扶贫、教育及医疗设施援建、贫困农户自立工程等。

  1. 东西部干部交流

  组织江苏和陕西两地干部交流,是基金会成立之初所做的最有影响的一件事。那时的基金会没有什么基金,但又不能等有了钱再去扶贫,于是经老同志牵线,开始了江苏、陕西两省146名干部的对口交流。这项工作开展一年就为陕南引进项目200多个,引进资金1000多万元,引进各类人才500多名。由交流干部提供信息和帮助,陕南向沿海及国际市场销售近百种产品,价值达7000多万元。

  这种方式经中央组织部和国务院扶贫领导小组支持和推广,很快发展到全国29个省(区),参加的干部有1万多名。这项工作被当时的国家领导同志誉为“扶贫工作的一项创举”。

  2. 贫困地区干部培训项目

  10年中,扶贫基金会竭尽全力,动员社会各种力量参与到扶贫事业中来。动员、组织劳模办扶贫培训班的做法也收到了很大的成效。从1994年起,中国扶贫基金会支持吴仁宝、仉振亮、史来贺、常宗琳等劳模,在江苏华西村,北京窦店村,河南刘庄,江苏张家港、无锡,山东潍坊、牟平、龙口,福建厦门等地举办县、乡、村干部培训班40多期,培训4000多人。

  3. 新闻扶贫

  中国扶贫基金会所倡导的民间扶贫事业,还得到了新闻界的广泛参与。基金会从1994年起,每年与新闻媒介合作举行一些集中的宣传活动,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1994年以来,扶贫基金会与新华社半月谈杂志社共同组织每年一度的全国十大“扶贫状元”评选,该活动一共举办了7届,评选出了70位扶贫状元。

  4. 科技扶贫

  邀请专家深入贫困地区,着力推广“短、平、快”的致富项目是基金会科技扶贫的主要特点。基金会先后推广的农村致富技术包括菌草技术、龙氏养猪法、南德温牛(澳牛)、小尾寒羊等养殖技术。

  其中菌草技术是改变用木材生产食用菌的传统方式,采用各种野草、海草、农作物秸杆栽培食用菌、药用菌的综合技术。这项技术的发明者是福建农大林占熹教授,他把这项技术捐献给基金会。基金会很重视这项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并在福建农大、北京大兴县、四川成都建立了培训基地。基金会先后举办菌草技术骨干培训班70多期,培训骨干4800多人,遍布全国29个省区328个县,使35500户菇农受益。

  基金会还与日本笹川和平基金会合作,连续5年在贵州施秉县进行乡土人才培训,讲授种植和养殖新技术;美籍华人李玲玉捐资1000万元,由基金会组织贫困地区的初中生到中专技校读书,使他们学到一技之长,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骨干。

  5. 教育及医疗设施援建

  致富先治本,治穷先治愚。实施教育及医疗设施援建项目是当时基金会扶贫活动的重要内容。基金会先后在贫困地区修建中小学58所,使25000名学生的就学条件得到改善。基金会的教育援建项目有很多创新之处,如陕西延长县光华中学综合援建项目,除了援建学校的硬件设施,还注重学校建成之后的管理制度建设;基金会还利用暑假期间,组织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的学生作为志愿者到贵州贫困地区进行支教活动,对当地的中小学教师进行短期培训,并向贫困、学生捐赠部分学习文具等。

  6. 贫困农户自立工程

  中国扶贫基金会实施的“贫困农户自立工程”项目有三个:西南石山区搬石造地项目、西北干旱地区饮水项目、四川大凉山彝族住房改造项目。西南石山区项目主要是资助西南石山区的贫困农户通过工程方式,炸石垒埂,运土造地,在山上建造保水保土保肥的基本农田。项目共改造农田2万亩,使3万人人均增加粮食50公斤,增加收入44元。西北饮水项目主要是资助西北干旱地区的贫困农户建造家庭用小型蓄水设施,通过收集,储存雨水,解决人畜饮水问题。四川大凉山住房改造项目主要是资助四川大凉山彝族贫困农户改变人畜混居的状况。这三个贫困农户自立工程项目,花钱不多,效益较好,贫困农户得到一次资助即可长期受益,增强其自力更生、自我发展的能力。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