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17位渡江战役老战士昨重逢忆峥嵘岁月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18日02:43  扬子晚报

  60年前,他们冒着枪林弹雨渡过长江解放南京,今天,他们都已在耄耋之龄。昨天下午,南京市及下关区民政局组织全市军休系统纪念渡江战役胜利暨南京解放60周年座谈会,17位参加过渡江战役的离休老战士深情回忆峥嵘岁月,以亲身经历表达对祖国的忠诚、对人民的感恩、对未来的期盼。老干部们的平均年龄为80岁,其中最大的88岁,最小的78岁,其中还有4位女同志。

  整整一个团鸦雀无声过了江

  1949年4月23日随35军104师311团从浦口渡江到南京的张效杰老人回忆,他当时在团政治处民运股。23日晚在南京浦镇集合待命,江对面就是著名的中山码头。“当时虽然部队人很多,但集合速度非常快。队列整齐开到浦口码头,战士们在渡船上挤得满满的,连转身都困难。”张老说,当时他所在的队伍,整整一个团严守纪律,鸦雀无声!“渡江过程中没有遇到敌人的强势阻截,只听到零星枪声,到了对岸中山码头,上级发布队伍即刻进城的命令。”张老还记得当时他看见的情景:道路两旁到处是欢迎的市民,他们更多的是年轻学生,手里拿着小彩旗,唱着“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还有不少市民在打着腰鼓。天亮时,张效杰随部队走到如今的三牌楼休息片刻,继续行军走到现在的湖南路,没有遇到一枪一炮就接管了原国民党中央党部即现在江苏省军区。

  我也“主演”过“渡江侦察记”

  现在雨花台区干休所休养的于德贵老人,曾参加过平都、海关、莱阳等阻击战,1949年4月随31军从靖江八圩渡江。“我当时是31军39师228团机炮连副连长,1948年参加过淮海战役后,我们接令向长江进军。”于老清晰地记得,部队在江苏泰兴黄桥休整后,我们向长江进发。但是长江位于靖江段的八圩港,有一支国民党部队在防御,渡江必须过这个障碍。于德贵当时负责侦察敌军情况:“化装成老百姓,晚上戴着礼帽穿上大褂到八圩据点去。那就是渡江侦察记啊!”就这样连续多次,他们冒着危险摸清了敌军炮兵团具体人数、方位等。

  大街上到处丢着整麻袋的钞票

  王俊生原在华东野战军情报处工作,参加过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渡江战役刚开始,王俊生担任三野四纵队警卫连三班长。1949年4月23日上午,作为大部队的第二梯队,王俊生带着100多人坐小火轮渡江。“当时真的很危险,我们随时要提防敌人的炮弹过来。途中,我们真的遇到了4艘英国军舰向小火轮开炮,同志们的伤亡很大。”王老说,奇怪的是,到了江阴后部队在两岸看不到人,但能听见枪声,原来是国民党逃跑了。“大街上到处是没来及带走的用银行的麻袋装着的国民党钞票。”

  老百姓争着为解放军当舵手

  马哨国是17位老同志里最年轻的,他是地道的南京人,1949年入伍,不仅参加过渡江战役,还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他回忆,1949年4月21日他们的大部队正由泰州七圩向前推进。当时渡江急需木船以及舵手,掌舵是个技术活,战士中很难找到这样的人。当地百姓自告奋勇掌舵,而战士们则用锹配合划船。船走到江中央时,从南京方向下来的国民党炮艇对木船进行拦截,战士们边战斗边划船,舵手冒着枪林弹雨坚持掌舵。“如果没有这么勇敢的舵手,如果舵手因为害怕而跳水,整艘船上的战士就会束手无策。”马老说,正因为有当地百姓的帮助,战士们一路解放了常州奔牛。

  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雍玉国介绍,目前全市参加过渡江战役的退伍军人共有59位,“我们一定要照顾好。” 通讯员 胡益民 练红宁 实习生 姚雨馨 马晓迅 本报记者 董婉愉 宋 峤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