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她还是渡江部队宣传队里的一个小姑娘,如今已是90岁的高龄,住在南京市下关福利院。作为宣传队的一名女干事,她没有直面炮火,但是也感受了战斗的激烈,她曾在浦口的芦苇荡里呆了三天三夜,等到南京彻底解放后才渡江。在西祠胡同“爱之源”版主戴智龙同学的帮助下,本报记者找到了这位亲历渡江战役的女兵陈景云。
出身“地主”家庭的疯丫头
陈景云说,自己是山东人,出身于“地主”家庭,从小就是一个“疯疯傻傻”的小丫头。上小学的时候,这边送去,那边她就爬墙跑了,和几个丫头一起去山上爬树勾柿子。母亲给她裹脚,到了山上她就用石头把裹脚布锯断。每每干了坏事,哥哥就跟父亲告状:“你看她,哪像个女孩子,上学就跑到山上玩,裹脚布扔得到处都是,裹了也是白裹。”为此,陈景云没少挨父亲的嘴巴子。就是这个“疯疯傻傻”的小丫头却瞒着父亲,和几个小丫头一起跑出来参加了八路军。之后,陈景云被分到了宣传队,开始识文断字,跟随部队为士兵们唱歌跳舞演话剧。敌人来扫荡的时候,他们就躲到山里的石头洞里。等敌人走后,他们再出来活动。
芦苇荡里等了三天三夜
渡江战役时,先头部队在前面打仗,宣传队要等到南京解放以后才能渡江。从4月20日起,陈景云就在浦口的芦苇荡里开始等,一直等了三天三夜。“那时候条件真苦,一天吃几个窝窝头,晚上还有蚊子咬。江风吹来,冷得瑟瑟发抖。宣传队30个人大家你靠我、我靠你,缩在一起取暖。困得不行了,就枕着战士的背包打瞌睡。”
“除了身体上的饥寒交迫,精神上也是高度紧张,每个人的脸上都神色凝重。”陈景云笑着说,直到4月23日,红旗插上总统府,南京彻底解放了,浦口这边才终于宣布开船。(本报记者 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