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南京的解放,许多人都会联想起当年那位出身入死,战斗在敌人心脏的我党南京地下市委书记陈修良同志,这位巾帼英雄在抗战胜利后,即深入“虎穴”南京与文化名人沙孟海四弟沙文威密切配合,为迎接南京的解放,演绎了一个又一个惊险的传奇故事。
身世
1907年,陈修良出生在宁波一个大家庭,她原名陈逸仙,1926年改名陈修良。在少女时,就师从著名文化名人沙孟海学习书法。悟性极高,是沙孟海最得意的女弟子,她性格坚强,思想活跃,15岁时考入宁波女子师范学校,学习特别努力,国文成绩名列前茅,是当地“新学会社”书店(共产党人创办)的常客。她的母亲思想开明,同情革命,早期著名共产党人张秋人、罗亦农、赵世炎都在陈家住过。“五三”运动中,陈修良被同学们推举为女师代表到“学联”去,与沙孟海四弟沙文威同为宁波地区学生运动中最活跃的领袖人物。1926年,她加入了共青团,并考上了上海的国民大学,继而在是年下半年和沙孟海二弟沙文求进了广东大学文学系。从此,得与正住在当地东山的周恩来、肖楚女、张秋人等著名共产党人接触,不久,成为两广团区委刊物《少年先锋》的编辑。1927年4月,她被组织调往武汉,参加团的“四大”后,任中共汉口市委宣传部负责人向警予秘书,5月转正式党员。7月15日,汪精卫撕下“左派”面具后,党组织转为地下,陈修良赴苏联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在此认识了陈伯达、陈昌浩、章汉夫、冯定、叶剑英、董必武、林伯渠、徐特立、杨之华等人,并与沙孟海三弟沙文汉相遇,两人结为终生伴侣。
1930年夏,陈修良与沙文汉回国,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后由于出了叛徒,二人逃亡日本,1934年复回上海与党组织接上关系。抗战中,刘少奇准备让她担任华中局妇委书记,但妇委未成立,陈毅委派她担任《新华报》总编辑,抗战胜利后,华中分局副书记谭震林找她谈话,由于斗争需要,任命她为南京地下市委书记。
深入虎穴
1946年4月中旬,陈修良脱去军装,换上旗袍,从淮北南下。她与丈夫兼上级的沙文汉分手时,不觉脱口吟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沙文汉也口占一首七绝相赠:“男儿一世事横行,巾帼岂无翻海穷鲸?欲得虎子须入穴,虎穴如今是金陵。”
在镇江火车站乘上了上海至南京的火车,陈修良看到窗外渐渐移近的钟山,不禁感慨万端,她想起了1931年4月在南京牺牲的青年导师、中共五大中委恽代英及曾任江苏省委组织部长、1932年7月在南京牺牲的黄励,还有前任中共南京地下市委书记孙津川、恽雨棠,共青团市委书记史砚芬……他们都为党献出了生命,不禁默咏起恽代英那首豪迈的诗:“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个千秋,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
在地下党员马文林护送下,陈修良安全进入了“虎穴”南京,挑起了地下市委书记的重担。开始,她住在地下党员朱启銮家,后来以“姑妈”的身份,搬到中正路武学园3号一对地下党员的夫妻家中,就在这里指挥起南京的地下斗争来。那时内战已经爆发,情报工作特别重要,有一次,一位地下党员告诉陈修良,他有个亲戚是军统人员,近来把一包军用密码放在自己家中的箱子里,不知这包密码有没有用,陈修良一听,立刻嘱咐他设法取来看看,那位同志很顺利地将密码取出,原来是一包绝密的电台密码,陈修良立即抄了一封送往上级,结果中央回电嘉奖:在军事上起了重大作用。
在陈修良领导下,南京市委又根据党的“把人民爱国民主运动大大向前推进”的方针,利用各种合法机会,发动学生和市民掀起“反饥饿”、“反内战”争取民主权利和言论自由的请愿、示威、罢课、游行的斗争。特别是“五·二○”运动,政治影响极大,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高度评价。
1949年1月,由于内部出现叛徒,陈修良又一次搬到中华路85弄内,其公开身份是华得电料行大股东,直到南京解放。
震惊国统区的三次倒戈事件
淮海战役后,国民党败局已定,人民解放军举行了大反攻,为了减少解放军流血,顺利占领南京,陈修良加紧了策反工作,于是,南京解放前夕,出现了三起震惊国统区的倒戈事件。
1948年12月的一天,市委组织策反工作的史永(沙文威)向陈修良汇报了一个重要情报:南京空军医院的军医,我党地下党员林诚的挚友,国民党空军八大队飞行员俞勃等人要求驾机起义。陈修良非常高兴,立即批准了这次起义计划,并亲自乘火车到上海,向上海局作了汇报,商定降落地点和联络信号。随后,又马不停蹄返回南京,通知了史永、林诚、俞渤等人。12月16日夜晚,俞渤、郝桂林、周作舟、陈九英、张祖礼5人成功地驾驶飞机上空,原计划轰炸总统府,但因故未能实施,炸弹落在燕子矶附近,国民党政府紧张的全城戒严,并派出飞机追击,但一无所获,俞渤等安全着落于石家庄解放区。接着,上海、西安、杭州、香港等地陆续有飞机起义,投向解放区。
1949年2月25日,国民党“重庆号”巡洋舰在上海吴凇口外发动武装起义,一时,震惊中外。
原来,金陵大学有一学生地下党员叫王毅刚,一次,他得知“重庆号”有人来暗中找他哥哥王淇(进步青年,原海军少尉)要求找共产党,投奔解放军,则将此事报告了党组织,陈修良马上找来史永商量。第二天,史永就和王淇在金陵大学见了面,史永鼓励王淇尽快去上海和“重庆号”秘密联系,陈修良接着也亲自赴沪对起义工作做了具体安排及提醒注意事项,她满怀感慨地说:“我希望‘重庆号’能成为苏联‘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经过半个月紧张的串联、准备工作,“重庆号”上已形成了三、四十名骨干为核心的起义人员,周围又团结了一批人,这段时间内,陈修良和史永又先后两次赴沪,加紧起义的布置工作,并将此事交给了上海局统一领导。2月25日,“重庆号”巡洋舰终于成功起义,驶向烟台解放区。
国民党45军97师是首都警卫师,南京解放前夕驻在板桥。其师长王晏清的舅舅邓昊明及其妻都是邓演达的第三师成员,早年参加过朱德领导的湘南暴动,邓昊明有位挚友陆平,是我党地下党员,从邓昊明口中,陆平得知王晏清深感国民党政府腐败,经常收听解放区广播,是位思想进步的军人。陈修良听了史永和陆平的介绍,觉得是个好机会,就嘱咐陆平,一有机会就和王晏清谈形势。经过几个月的接触,双方关系渐渐融洽,最后陆平公开了自己的身份,王晏清高兴地表示,决心投向人民的一边,陆平及时向陈修良和史永作了汇报,市委再次派史永和王晏清面谈,觉得他正直可信。分手后,市委根据中央指示,与王晏清共同着手起义准备工作,不料由于缺乏经验,王晏清不慎暴露了起义企图,虽然仓促地将队伍拉过了江,但广大士兵缺乏思想基础,敌人又用飞机撒下许多传单要部队回去,结果,王晏清只带了一个特务连平安到达解放区。这次起义虽然没按原计划完成,但在人们心中投了一颗炸弹:御林军倒戈了,蒋家王朝肯定完蛋了。(文章来源: 南京档案局 作者:赵子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