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邓曾骧:广州学生五四运动记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21日17:41   中国青年网

  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举行了一个规模巨大的爱国示威运动,风起云涌,全国响应。广州的青年学生,也在这场斗争中留下一页光辉的史诗。兹分叙如后。

  前后四个学联会组织的经过

  广州中等以上学校的学生,在五四革命运动过程中,前后组成过四个学生联合会。一是广东省会学生联合会(以下简称省会学联会),以广东高等师范学校的学生为基本队伍,以该校的李朴生为首,联合岭南大学、省立女子师范及南武、培英、培道、真光等中学共同组成。它散播什么“学成救国”,不主张从事现实的斗争。一是广东中等以上学生联合会(以下简称中上学联会),以广东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广东第一甲种工业学校的学生为发起单位,及时组织起来,为声援北京、天津、上海各地运动,提出读书不忘救国的口号,是为广州的爱国青年学生所拥护的共同组织。参加的有广东光华医药专门学校、广东公立医药专门学校、韬美医药专门学校、公立医药专门学校、私立广州法政专门学校、教忠、番禺、八桂、培正、岭海、圣心、岭峤、潮州八邑、中德德文、育才英文等中学及妇孺产科学校的学生。还有明达、志诚二间小学的学生,由于此二校赴义若渴,作为特殊情况参加。一致推选张启荣、周其鉴任正副会长并选出阮啸仙、刘尔松、陈肇燊、云逢瀛、邓曾骧、符明昌、马福年等分工负责,领导活动。1920年冬,运动经历过一个暴风雨般的阶段。此后,为使更能符合于“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本旨,适应运动行将转入长期斗争的情况,乃将中上学联会进行改组,分为广东学生联合会和广州学生联合会,前者会长为李惠民,后者会长为邓曾骧,莫京、杜济荣副之。

  广州学联会组成前,曾邀请省会学联会合并组织,但没有结果,故仍门户分立,各走各的路。

  运动始末

  广州的教育界与各中上学校的学生,一闻北京五四运动的消息,便发出同声相应的要求。学校不分界限,几经共同开会,以南武中学校长何剑吾为首,同谋共策,筹划斗争。每次到会数千人。做过事项:(1)致电挽留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2)拍电巴黎和会要求归还青岛;(3)力争取消与日本所订之二十一条密约;(4)举行学生示威游行;(5)组织调查劣货会(当时名日货为劣货以避日本领事干涉)。其后不久,北京的中等学校以上的学生联合会总会派出方豪为代表,到粤与中上学校的学生联络,后又派朱广陶、陈肇燊为指导员(后以刘青阳代朱广陶)。当时方豪代表假座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召集市内中上学生开会,在会上作了讲话。他首先说明五四运动的原因与焚曹殴章(即惩处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之经过情况;并说明日本以中国为其倾销商品之市场,将其倾销所得充作军政费用,劝导同学极力抵制劣货。划分劣货为必要品、次要品和普通品,分别对待,普通品势在必禁,即如日本以海产税养海军,若果我们不买日本海味,这就成为他们的致命伤。说时声泪俱下,全场感动。可是,就此以后,意见分歧,南武中学的校长何剑吾,包括高师、岭大等校,认为如此主张和做法过于激烈,容易惹生事端,他们另有主张,那就是和平将事;公立法政、甲种工业等校认为他们等同畏缩,不是热血青年之所为。因而不及两月,中上学校的学生便形成两派。前一派组成省会学联会,后一派成立广东中上学联会,各有主张,各行其道。中上学联会成立后,首先发出通电宣言,标明旗帜;排演街头剧,分组到街坊宣传,张贴标语,散发传单,刊印“国耻”、“国货月刊”、“殷鉴”(写朝鲜所受日本的苛政)等小册子,专人负责打五更等(即应急醒起之意),扩大宣传活动;水陆检查日货,开设国货陈列所,使国货与日货并列,俾免鱼目混珠;创办平民义务学校,灌输爱国主义思想;举行罢课、罢市,不断进行示威游行,大有震撼山岳之势。其中以焚毁和安泰商号的日本洋纸事件、反抗先施公司摧残学生案事件最为剧烈,规模大,影响深(下文另述)。

  中上学联会下设总务、宣传、检查、教育四个科,分头活动起来了。总务科负责人为陈肇燊;宣传科由杜群英、沈传礼、陈英勉、曹传缵、李六更等人负责,并由邓钧、梁泽民二人负责国货陈列所的工作;检查科长邓曾骧兼任检查队长,队员有蔡沙棠、黄应球、温大经、冯启恕、陈式熹、陈衍松、黄立勋、张殿邦、冯世英、黄仲河、文兴、曾祖武、谢汝诚等人;教育科兼义学负责人有黄宪公、高慕德、陈爱珍、杜济荣等。

  在正义浪潮的冲击下,省会学联会的基干队伍内——广东高等师范学校中,引起了学生内部的分化。该校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如周启祥、刘万镒、林卓夫、余鸣銮、蒙卓凡、黄开光、苏文、黄佩伦等人,从他们自己的学联会所标榜的“学成救国”的迷魂药中苏醒过来,以周启祥为首参加到中上学联会这方面,因而中上学联会的声势更加雄壮。

  在罢市活动中,中上学联会曾派出代表到各行业商店作了恳切的要求,邀约他们贯彻执行罢市措施,并填具志愿书不再购人日货。曾要求广东全省商会会长陈勉畲策动全省商界举行大罢市。但除布匹、瓷器等三数行业外,其余俱系一时应付,不能持久。

  中上学联会自始即遭军阀广东督军莫荣新、广东警察厅长魏邦平之忌。会名牌额固被无理拆毁,即每有集会亦被横加压迫。迫得利用外国人之韬美医院、博济医院及沙面域多利酒店等处召集会议和进行各种活动。托庇外人,事似自卑,但为求事成,遂不计小节。

  莫、魏军阀对于凡有接受中上学联会委托承印文告的印刷商号,一经查出,即行封铺拿办。因而不得不在自己的学校中——公立法政学校印刷处打主意,要求他们承担出版印刷品的任务。在个别教职员中,曾有过借口急待印刷讲义上堂,而加以推诿,迫得以武力(喊打)对待之。当时的省署以公立法政学校过于纵容学生,改派政学系之何沣文长校,何带同警察保护接任,还饱受学生之砖石迎击,不敢再来。(当时中上学联会曾通过一项议案,在运动中不得更易校长,何接长公立法政被学生所拒,亦与此议案有关;在同一时期,广东公立医药学校亦换陈彦长校,但陈同意学生运动,以先答允学生要求为条件,故能安然接事。)结果将同学符明昌、云逢瀛递解文昌原籍(由陆路按县递送),交县署管束。但不久,即摆脱拘禁,潜回省垣,勷助运动,士气益振!时人有“高师穷、法政翁、岭南富、真光猪”的俗号,法政学生至此,一洗过去“法政翁”的绰号了。

  抵制日货是此次运动的主要内容。因为当时认为:(1)我国是日本货之最大销场,若能坚决杜绝日货,日本的工商业必大受打击而发生内变,由此可以获致取消二十一条条约;(2)抵制日货使得北洋政府穷于内外应付,必然更多露出丑态,以此作为打倒卖国贼的手段之一。广州的先施、大新、真光三间公司中,日货充斥,不受劝导,继续沽售,所以人们呼之为三大亡国公司。他们的面目暴露以后,每次示威游行,必围集其门前,高呼“打倒三大亡国公司”、“抵制劣货、坚持到底”、“打倒卖国贼”、“取消二十一条条约”、“警惕5分钟热度”(日人说我们不过5分钟热度)等口号。在游行示威和检查日货的过程中,时对横加弹压的军警予以回击,挺身搏斗!

  7月16日,我们检查队在西堤省港船码头外检查日货时,警察游击队(即公安队)闻风驰至,勒令解散,并用枪托殴击学生。同学怒目相对,其中以张殿邦、蔡沙棠、冯世英、黄应球等反抗至力。警察游击队旋将张等九人押赴警厅,中上学联会闻讯之下,星夜集合各校学生前往围困警厅,要求释放被捕同学。警厅恐学生冲拥入内,亦在四周警戒森严,相持不下将达两日之久。起初,张等押在警厅侦缉室,傍晚,由该室讯问一次,继提到楼上厅长办公室,由厅长魏邦平亲自讯问。魏大发雷霆,张以柔制刚,申述杯葛日货是爱国行动,厅长是中国人,国之兴亡,不能与厅长无关;厅长本应领导我们进行抵制日货,今反出此,这于情于理似有不合。魏闻言后辞色稍霁,和声讯问,卒于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才由一些教育行政负责人出面劝解,要张等在他们写好的悔过书上签名释放。

  10月某日,运动正在走向高潮,我们游行队伍经过先施公司门前,奸商与军警勾结一起又进行了一次残暴的弹压。当时捕去张殿邦等学生11人,并以游击队一个班押往南石头惩戒场扣押。解送时绕道大沙头转用船只运送,以避免群情愤激不平和学生拦途抢人。事情经过了七八天,警厅厅长魏邦平在群众压力下,才示意保释,经广东省教育会派会员高师校长金曾澄、南武中学校长何剑吾等三四人前往保释。张等要求以后不能再有同样事件发生,金氏不能答,先走;后经何氏力劝,张等乃出。

  运动持续了将近二年之久。鉴于当时各方面的形势发展,学生家长顾虑其子弟在学业进修上有影响,有些家长不能长此供给其子弟在社会活动方面的费用,且运动在取得一定成效后群情亦稍宁静,当时广东省教育会正会长锺荣光、副会长陈其瑗劝导学生不要长期脱离学校课堂,专搞社会活动,谓这对学业进修是有碍的,中上学联会乃提出改组,分开组成广东全省学生联合会和广州学生联合会两个组织单位;在各种活动方法上也有变更,如将过去采用昼夜逡巡检查日货的办法,改变为奖励举报者的办法。1920年底,广州五四革命运动强烈的斗争形式从此结束,把这一运动转入到长期深入的斗争中去。中上学联会结束前,曾组织一次大游行,发出宣言,勉励市民奋斗到底。宣言中提出:“中上学生会今者结束,能发能收,端在自觉……”等语。

  两大事件

  1919年9月下旬某日,据报日本三井洋行运载白报纸两船,为避免学生的检查,准备午夜运往佛山与天庆上街之和安泰商号交易。检查队长邓曾骧闻报马上召集会议,讨论对付办法。当时有人主张星夜乘船往截;有人谓道经鹰沙附近土匪披猖,主张天明才去,讨论结果决定星夜往截。认为如土匪,可晓以大义,土匪亦有义侠气,未必肯下毒手;并在船上挂一对“广东中等以上学生联合会公干”的红黑字灯笼(以前的红黑字灯笼是公干所用),使土匪知所识别。连夜跟踪追赶,到天明才把这两船洋纸截回来,靠泊长堤天字码头。其时日本领事竟行文与莫荣新,说有土匪将他的三井洋行白报纸两船从佛山抢去,现停泊天字码头,要他负责追回。莫即命令魏邦平照办,魏乃着清道伕到来起运洋纸,终为同学们所说服而去。同学们以为他们不复再来,即登岸午膳,只留下少数人在船上看守。岂知警厅再令警察游击队率同徒手喽啰赶到,在同学众寡不敌的情况下,洋纸被搬往商会。

  但是,事情并不就此罢休。我们即派人到佛山活动,一面向和安泰周旋,劝他向警厅具结领回洋纸,一面与佛山学生会密商协助。和安泰当时提出条件,要我们派出同学护运洋纸货船回到佛山,我们佯为答应,以便该商号堕入彀中。该商号勾引日领出头,引狼人室,诚为爱国青年所切齿愤恨!佛山学生会(负责人王孙江淮)对此,当然大力支持,特别是华英中学的学生,热情洋溢,在协助活动和关怀同学们生活各方面,都做得很周到。

  越二日,洋纸货船运抵佛山,该地学生会便依计行事,阻止劣货登岸。正当商学双方同往佛山商会谈判问题之际,我们即乘机将这两船洋纸拖回广州,一早就在南堤东园门前旷地焚毁,以免再生意外的枝节。随即散发传单,大事宣传,以儆效尤。烧毁洋纸时,观众人山人海,无不鼓掌称快,大呼奸商应有此下场!由于该纸已由和安泰具结承领,已非三井洋行所有之货物,日领至此,也只得哑口无言,无所施其技了。这是惊动一时的“烧毁和安泰劣纸”事件。

  抵制日货是复杂的、艰苦的斗争,广州日领和我国官僚买办,对此极尽威迫利诱之能事。张启荣曾说:三大亡国公司使用金钱拉拢学生,有些人受其收买,专到公司里面去装作顾客伪为购物,同时大降货价,谋求招徕,以为这样可以使人误认中上学联会的同学被其收买,好像风潮平息,可以平购劣货,其计可谓至毒。不料仍然门可罗雀,生意萧条,该三公司乃又另出一套手法:声言如矛头不再指向他们,那就可以供给两个同学往欧美留学的费用,或捐款一万元充作会费,但我们不为所动。

  自和安泰事件发生后,我们继续组织大规模的示威和检查日货游行,在检查日货和示威游行的斗争中,因与军警搏斗受伤致死者有范曾养(范因积劳成疾,复被刺伤殒命)、李某等(忘记姓名)四人。10月中旬,我们在南堤八旗会馆门前旷地举行追悼大会,群情愤激,高举着范、李等四人遗像,再度展开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游行队伍进至先施公司门前,即大呼“誓为死难同学复仇”等口号,拉出先施公司的负责人,各在胸前挂上写有“先施亡国公司凉血司理马璇德”及“先施亡国公司凉血部长区耀”的白布条,使人们在游行中认清奸商面目,并在门前摄照影片留作罪证资料。这时,突然出现大批军警蜂拥而来,挥舞刺刀枪托向手无寸铁的学生乱撞乱刺,并且开枪射杀,施行其残酷弹压的手段。我们男女学生义愤填膺,与军警展开搏斗,缴获了马枪五支,同学中受伤者10余人(总领队邓曾骧执旗指挥,首先被刺受伤,其余有陈式熹、蔡沙棠、温大经、黄应球、刘贻德、马师贽、冯启恕、陈衍松、符明昌、陈英勉等),还把在格斗中进入该公司里面的数百名学生关闭起来,从中逮捕学生代表11人(见上述),禁绝送进衣裳、食物等,妄想借此以压服学生,减低斗争情绪。

  但由于反动政府的血腥弹压,引起各界人士很大的同情,纷纷派出代表组成慰问团,分别到广东公立医院和南石头惩戒场慰问受伤和被捕的学生,赠送彩旗、鲜花、食物等等。正义感人,于此可见。

  反动政府终于在社会舆论压力之下,不得不将囚在公司内饿了三天的同学释放出来。释放前还逞淫威,借搜查失去马枪为名,使用刺刀挑起女学生的衣裙,其兽性举动,殊令人发指,女同学陈慕德、陈英勉、陈爱珍、严静宜等又被他们痛殴一场。这又是一个重大事件,是反抗先施公司摧残学生案事件的严重斗争!

  几种影响

  全国中上学联合会曾派代表刘青阳等来穗指导,继又指派刘青阳与广东中上学联会陈肇燊会同前往海外东南亚各地募捐,以维持学联经费和扩展平民义学。

  香港大学学生会曾派冯子恭等二人来穗慰问。美洲、加拿大、南洋、马来亚、西贡等地的华侨团体,均发电来勉励。

  省会学联会方面的如广东省立女子师范、岭大、培英、培道等校均派出代表恳切慰问与军警冲突受伤之同学。

  南来的国会议员当时多数住在先施公司隔邻之东亚酒店,他们也挂出白布长条一幅,墨书“国会议员不入亡国公司”。

  学生中也有些败类充当军警方的“暗探”,指望从一些轻率的同学口中得到情报。故我们的行动往往被警厅所侦悉。(黄英图纪录整理)

  (1961年12月)

  (原载《广州文史资料》第五辑,转载时稍有删节)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