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赵效沂:闽垣五四别记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21日17:44   中国青年网

  一般人追述五四运动故事,多数着重北京,其次宁沪,对其他城市很少有详细的记述。现在写“我”,写“福州”,或可补缀其他记述之不及。所以写“我”者,乃记身历其境,易于存真也。

  我那年不过13岁,肄业于私立法专附属中学一年级,何以会在当时游行队伍中,有“横冲直撞”的机会?事缘我们同班同学三十余人,突然兴起组织童子军(并非学校主动),当时福州并无童军正式组织,仅教会学校苍前山英华学校(正式校名为英华书院)有一大队,计分三小队,队长马育才(?)服装整齐,行动机敏,使我们羡慕不已。因之我们就请马君任编组教练之责。课余操练不已,穿着童子军服装,到处亮相,煞有介事。

  五四运动爆发,北京等地军警大捕学生,福州各校立时响应,罢课游行。我们和英华学校童子军,便理所当然地负起“交通”、“联络”工作。一大清早,穿起童军制服,手持木棍,夹杂在各校长蛇般队伍之间。

  福州临近日据台湾,日本浪人既多,日货更充斥市面,因是示威游行之外,还宣传抵制日货。队伍走到任何出售日货的商店便派人劝说,不听者多予严词斥责。日本浪人尚不敢出面滋事。

  当地有名的巨商黄瞻云,资本雄厚,在南台闹区开设一家绸缎铺,兼营华洋杂货。货品中95%为进口日货,成为游行队伍“检查”“取缔”的总目标。到了该店,店门紧闭,店员走避一空。大队人马一时性起,破门而人,不知如何有那么大的傻劲,遇物即毁,见布即撕,不及半小时,被撕毁的布匹,堆积达四五尺的高度,我们行动均须攀登“布丘”而过,两脚软棉棉,有登云驾雾的感觉,为我生平仅有的一次蛮干。

  一连三进大商铺的货品全部捣毁之后,正要拔队离去,这时突闻一位学生惊呼:“黄瞻云惨杀同学,藏尸墙角啦!”大队学生,年少不更事,既不多加思考,也不查明究竟,此时又有人高呼:“到地方审判厅(即地方法院)控告去!”于是一行队伍齐赴地方审判厅,数千人在门外广场席地而坐,推学生会长谢翔高(此人后来被暗杀,始终未查出凶手,成为疑案)入内请见检察官,要求签发拘票,拘捕黄瞻云兄弟。检察官满头雾水,搞不清怎么回事,双方争持不下,闹得不可开交。此时督军李厚基突派出大批北洋军队前来围捕。迫近黄昏,突降大雨,景象凄清。在“秀才遇着兵”的情况下,一个个只好被押到省立一中拘禁。我们身为童子军,还在押运的行列中,维持交通秩序。

  全市商人听说数千学生因爱国游行被捕,群情愤激,立时罢市,并派代表送来糖粥、光饼、征东饼(上述三种食物,在福州销售极为普遍。所谓“光饼、“征东饼”,相传为戚继光征倭时所制,可以贮存月余日不变质)以及其他食物、水果,慰劳被捕学生。我们席地或坐或卧,大吃慰劳品。糖粥是用大水桶一大批送来的。有人又呼:“大家不要吃!粥中有人下毒!”一时相惊怕有,此与在南台误传黄瞻云杀死学生的事,同属子虚。于是医专被捕学生出面声言先要“化验”。其实既无仪器,又无试药,如何化验!纷扰片刻,大家因饥渴照吃不误。

  “一宿无话”,督军李厚基终不敢触犯众怒,悬铃解铃,一手为之。下令将被捕学生全部取保释放。事实上,不必找保人,大家一哄而散。

  回家后,被母亲痛骂一顿:“游行彻夜不归,害得我们一夜不能合眼!”父亲倒能判断情况:“我早说不用瞎操心。几千人被集体拘捕,还怕李厚基不放!”母亲又对我说:“以后不要再干什么童子军了!”父亲再反驳:“这一次被捕的,才有几个童子军?最多数还不是不穿童子军制服的大中学生?”他总算给我撑腰。

  如今事隔60年,我也经历了多少次大小动乱,冷静剖析:凡是国家有难,可爱的青年无不振臂奋起,发为救国运动,场面均极为感人。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