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陈素:五四与妇女解放运动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22日09:52   中国青年网

  第一次的世界大战,带给了全人类以极大的灾害,成千成万的人民都无辜地被驱向死亡,因之各交战国的劳动力感到缺乏,使欧洲各国妇女不得不都来参加生产事宜及前后方各种工作。在工作成绩中,显示了妇女伟大的力量,给了自法国革命以来妇女解放的理论一个事实的证明。在俄国十月革命以后,妇女之被重视,妇女地位之被提高,更振动了全世界,影响了世界各国的妇女运动。这种影响也很快的传到了中国的思想界与妇女界。

  另一方面,因为当时资本主义已在中国抬头,纺织工业以及其他轻工业工厂,已在吸收大批妇女离开家庭,去参加生产,自谋生路,打破了几千年的成规。

  因此,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起来的时候,民主思想,“博爱”、“平等”、“自由”的口号,给予被奴役了几千年的妇女特别深的启示;科学思想,“打破迷信”、“打倒礼教”的口号,对在礼教践踏下的妇女,也来得更亲切,妇女运动也就用着英勇的姿态出现了。

  在五四运动中,知识妇女,以勇往直前的精神,高举起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和亲日汉奸的旗帜。当时在北京以及全国各地,无论哪一个示威运动中,女学生从不后人。在军阀的逮捕威迫之下,军警的鞭笞之下,她们和男青年一样地英勇斗争,不得不使军阀卖国贼胆寒,帝国主义者震惊。她们也和男学生一样的成群结队到民间去唤醒民众,使五四运动的种子,如燎原之火,蔓延全国。

  在反对宗法社会的黑暗束缚上,妇女来得更关切、更勇敢。

  她们要求和男子受同等的教育。要求“大学开女禁”的运动,从上海至北京、天津等地,广泛的展开了。妇女们一方面从事宣传,一致向各大学一再呈文请求。私立岭南大学、南京高等师范、北京大学等校,在一九一八年至一九一九年间,先后招收女生,实行男女同校。一九二○年秋,各大学及专门学校都已开放女禁;北京女子师范学校也升为女子高等师范。女子求学的机会,从此大为增加。运动所及,女子入学人数的增加,也有“一日千里”之势。

  而且,当时的思想界、教育界,认为男女才智愚庸既无差异,教育即不应因男女而别。因此,女校重美术、轻科学的风习为之大变;家政科也降低了它的地位,慢慢由必修科变成选科了。

  她们更要求“社交公开”与“婚姻自决”。因为“礼法”是几千年来桎梏妇女的枷锁,奴役妇女的教条,妇女要求解救自己,必须打破这种枷锁。当时到处上演〈娜拉》,高叫着“不做玩物”、“要人格”、“要自由”的呼声。她们从事宣传鼓动;许多前进的妇女,并以行动,勇敢地冲破了旧有的藩篱。风气所及,使那些“士大夫”、“道德家”也只能向隅叹息。一九二○年的杂志上这样报道着女校的情形:自五四运动以来,男女同学交际的机会很多,外面同学来会人的,校内办事人也不能阻止。所以以前那种奴隶式的校规,到了后来也就无形取消了。由毛坑里逃走,摆脱买卖式的旧婚姻,反抗封建家庭的故事也发生了。

  由此,更提出了“改造家庭”的任务。因为封建的旧家庭,的确是妇女解放的障碍之一,尤其在婚姻与社交上,对妇女的压力来得更大。当时北京、上海等地,有了家庭研究社的组织,企图以合理的方法,讨论关于家庭的各项问题,以谋具体改造。

  在这许多实际的斗争中,妇女更步上了组织的道路。跟着学联的产生而产生了妇女联合会。向来是各不相干的妇女们,此时已有集体的组织,为着共同的利益而奋斗。

  在这次运动中,中国民族解放运动,空前的获得了新的革命的生力军--妇女参加。这无可否认的是五四运动中的收获之一,也是中国妇女最大的光荣。

  这光荣传统,给予以后妇女运动的影响,也是相当伟大的。

  一九二一年的妇女参政运动。妇女组织参政同盟会,要求与男子享有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广东的妇女曾为此举行示威运动。北京妇女为争取在宪法上加上男女平等的条文而进行了斗争,各地响应,声势颇为浩大。虽然当时除湖南已获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四川仅获选举权而外,以全国范围来说,尚没有多大收获,但在这种斗争中,一方面已种下妇女参政的理论的种子;另一方面也教育了广大群众,尤其是妇女本身。以至有后来一九二四年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宣言中“于法律上、教育上、社会上确认男女平等的原则”的规定,以及在北伐中妇女参加战斗的普遍与积极,这都是五四中妇女运动的承继与前进。  

  《群众》1942年5月第7卷第8期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