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帝国主义对华经济侵略史料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22日10:08   中国青年网

  财政部检送欧战期间中央及各省订借日款详表函稿

  (1919年3月5日)致外交部函 八年财字第四百九十九号

  迳复者:准贵部函开:准本部陆总长自巴黎电称:外报载欧战期内中国借日款二万七千余万,确否?究竟已用若干,未收到者若干,某项借款以某项为抵押,请详细开一清单电复。等因。函请查照从速开单函复等因到部。查欧战期内,中国所借日本债款,就本部有案可稽者: 由中央订借之款三十起,计日金二万一千六百九十八万七千一百六十四元十五钱、规元二十八万两、银元三十六万二千五百元。各省订借之款二十五起,计日金二千八百四十万元、银元二百万元、小洋四百十万元、港币四十万元。兹特分开详表二二份,所有债款名称、债额、用途以及订借年月、担保品各项,均经详细填列,其有已经还清及已付过一部分各款,亦均依据最近报告,分别说明。相应检同原表::二份,函送贵部查照办理可也。

  驻日公使馆关于日本对中国担保不确实借款报告书①[此件系北洋政府驻日公使馆向关税会议所提出之报告。原标题为“驻日本使馆向关税会议报告之十六--《日本对中国之担保不确实借款共计二亿六千万元》”。]

  (1925年)

  日本对中国之担保不确实借款共计二亿六千万元。大藏省调查中国之担保不确实内外债总计约十亿元。日本占担保不确实借款总额之四成强。

  据最近大藏省之调查,中国之担保不确实内外债约有九亿元,再加遗漏未查得者约一亿元,总计约达十亿元之数。其中外债约占六成,而日本之对华借款中担保不确实,应于此次关税会议中要求整理者总计二亿六千万元,竟占中国担保不确实内外债总额之四成三分三厘强。是列国之对华借款中日本之债权占第一位也。试分别表列于下:

  甲、政府所有

  一、参战借款(西原借款之内)二千万元

  二、交通银行第二次借款(西原借款之内)二千万元

  三、兵器借款三千万元

  四、九六公债三百万元

  小计七千三百万元

  乙、民间所有

  五、有线电信借款(西原借款之内)二千万元

  六、吉会铁道借款前垫(西原借款之内)一千万元

  七、满蒙四铁道借款前垫(西原借款之内)二千万元

  八、山东二铁道借款前垫(西原借款之内)二千万元

  九、吉黑两省林矿借款(西原借款之内)三千万元

  十、利息借款(西原借款关系)二千万元

  十一、九六公债 二千七百万元

  十二、邮电部公债 二千万元

  十三、售出品代金等 一千万元

  小计一亿八千七百万元

  总计二亿六千万元

  〔北洋政府外交部档案〕

  外交部与财政部欢迎美国重返银团往来咨

  (1917年10-11月)

  (1)外交部咨(10月24日)

  咨 行字第五二一号

  外交部为咨行事:接准美芮使函称:贵国财政总长迭向本公使谈及借外款改市制之事,以中国现商该项问题,愿知本国政府之意,美国是否襄助一部分借款等因。业经本公使请示本国政府去后。兹准本国政府令饬本公使向贵总长说明本国政府意旨如下:查一千九百十一年四月十五日改良币制借款合同,美国银行团原在其内。但除该银行团彼时干预外,在本国政府观之,此事亦有本国政府干预之理。缘一千九百零四年中国政府曾请本国政府襄办,并于一千九百零三年、零四年曾与美国专门师精琪议商,且一千九百十年中国政府迳请本国政府借与改良币制之款,并非商之资本家,实系与政府议商。所以中国政府如欲办成此事,应与本国政府议商。盖此等干预之理,本国政府并未抛置。等语。现在改良币制借款合同,业已展限,由本年本月十四日缓至明年四月十四日,所以现在甚有从容时间,颇可议商。将来本国政府定有何项意旨,即由本公使再行达知。等因。相应咨行贵部查照可也。此咨财政总长

  外交总长汪大燮

  中华民国六年十月二十四日

  (2)财政部复咨稿(11月16日)

  财政部为咨复事: 准贵部咨称:接准美芮使函称:照叙至相应咨行查照。等同。查美国资本家重入银团,我同政府甚表欢迎,一俟核国资本家派有代表到京,自可会同英、法、俄、日各银行团代表迳与本部接洽。相应咨复贵部,即希据复美国驻京芮公使可也。此咨外交总长

  〔北洋政府财政部档案〕

  外交部转告美愿与日商议对华币制借款公函

  (1918年7月3日)

  外交部公函 七年和字第四○五号

  迳启者:准驻美顾公使上月 二十九日电称:钧以近年美拟助华各举,多成画饼,故与美政府当局私谈,每示可惜之意。日前与副外部谈,尤为剀切,彼颇动态,当允竭力设法。今晤美外部,彼言拟商同日本先从币制借款著手,本部已派员会同财政部委员往纽约与银行商议积极办法云云。知注先闻。等因。相应函达贵部查照可也。此致

  财政总长

  中华民国七年七月三日

  〔北洋政府财政部档案〕 

  顾维钧关于美拟对华进行大宗借款致外交部电

  (1918年7月20日)

  顾借款事十四日电计达。顷据东方股长言:国际新银团不久当可成立,前与银行会议时,虽谈及币制、烟酒及粤汉铁路等借款约计五千万美金。然中国究竟需款若干、作何用途、给何抵押均未经中国提出,颇难进行,请密示一切,俾告银行筹备商议,以促进行。并南银行注意生利借款,如烟酒包卖税,据某银行调查,稍加整顿,每年收人可比盐款尤富,故银行深愿承办。现北京与日本所商烟酒借款,最好暂先停议云。钧意此项大宗借款,磋商地点当以北京为善。然美为发起人,所请先示计划大概,亦中情理。可否请政府筹划电示,俾转告以副其厚意。再Williams已定九月一日辞职,闻继任者为现驻朝鲜总领事素□日本之密勒氏,并另派熟习中国者为帮办。并闻。钧。二十口。

  〔北洋政府财政部档案〕

  财政部泉市司为美注意币制借款及聘阪谷为顾问付

  (918年8月22日)

  泉币司为移付事:准外交部函称:准驻美顾公使电称:报载我国已与日本签订币制借款日金八千万元,举办金本位,以日钞币充准备金,留存东京。先试发金币钞票二十四万,犹〔由〕于欧战期内,不能兑现。等语。美政府与银行均甚注意,并询是否拟聘阪谷,是否属实,统乞查示。等因。应如何答复之处,相应函达贵部查照,希迳复顾公使并函复本部备案可也。等因。到部。查我国订借日款八千万,并无其事,币制顾问现未聘定,除业由本司主稿电复顾公使并咨复外交部外,相应付请贵司查照。嗣后贵司如有关于此项案件,亦请付知本司为荷。此付

  公债司

  民国七年八月廿二日

  〔北洋政府财政部档案〕

  外交部关于英日反对实业借款并交新银行团密函

  (1918年9月26日)

  外交部公函 七年和字第六○八号

  迳密启者:关于美国提议组织新银行团事,顷准驻日本章公使复函并抄录英外部极东部长与本多公使谈话要领附送前来,相应照录原函暨附件密达贵部查照可也。此致

  财政总长

  附件

  中华民国七年九月二十六日

  照录驻日本章公使公函 九月二日

  迳密启者:美国提议组织新银团事,八月八日接准财政部主稿大部来电,经向后藤外务大臣声明去后。惟后藤回答语气颇隐约不尽,因向他方面探听,遂搜得珍田大使八月十五日由伦敦发与日外部密电,内洋数日前本多公使(前参事官)与极东部长谈话,核与顾使来电正相反对。兹特饬译送阅,请即查照为荷。再此项密件原文,务请勿泄,至盼。此致

  英外部极东部长与本多公使谈话要领

  一、国务省通牒日、英、法大使关于该省与银行家间往来文件,虽难明了,然据此次归国礼勤大使报告,则谓美国政府欲将实业借款并为新借款团之共同事业,果尔则英国政府实难同意。盖英国政府认对支借款之事业,应与实业借款两相分离。其重要原因,实以英国之对支投资,不过资本家中之一部分。兹各以政府之支持援助,使此一部分之资本家为英国团体,向独占投资,则以政府之地位,对于国民不无违反公正主义之嫌。倘使国内一切之资本家,全部加入于现在之英国团体,事实上又不可能。故以英国之国情,自应绝对维持一九一三年九月四国团决议之趣旨,使此实业借款委诸自由竞争也。

  二、国务卿交与银行家之文件中, 虽有“借款条件如有毁损支那政治之统御权(Political control)或减杀支那之主权,美国政府不予同意”之文句,惟借款之收支及担保之税源监督,本为保护债权者利益所必要之条件,故对支借款团历来保持之为根本条件。如现在之改革借款,亦据此根本条件,于盐税之改革及其监督,在〔或〕或〔在〕范围以内,借款团收其权利。设如美国政府之意,对此根本上当然之条件,犹欲加以排斥,则又英国政府所至难同意者。故关于此节,欲就国务卿之意旨,求其为确切之说明。

  三、国务卿之文件中,有“四国团体关于对支借款之选择权(Option)交付于支那政府或新借款团一事,美国政府当予以周旋”云云。交付于支那政府一语之文意,固不能明了。要之美国方面之意旨,乃谓组织新借款团之各国团体,应将各团已有之借款优先权,全部交付于新四国团即谓应使各四国团体间合为共同投资 (Poolin一 之义。惟英国对此之态度,则当以下列两点究属于何点为先决问题。(一)新借款团之事业,是否与现在相同,专限于行政借款?(二)包合实业借款而言乎?苟乃属于(一)者,则英国现有币制改革借款之优先权,曾已交付于现在之借款团。盖关于行政借款选择权之共同投资 (Pooling option)本无异议也。但美国提案之意旨,如属于(二)者,即关于铁道及其他之实业借款优先权之共同投资 (Pooling),亦包含其中,则英国政府不能同意。

  四、以目前之情势,应除俄国由日、英、美、法之四国组织之,是为最适于时宜者。惟改造借款团之时,应将比利时为独立之团员使其加人。此本客年中、日、英、法间合意之结果,并将交涉完结之经过,告知同国政府。现以美国政府之地位,对于此项经过,似万不能度外置之。

  极东部长最后对本多公使并有附言:谓在英之米国大使对于英国政府,亦已将本件国务卿与银行家往复之要领,另行照会前来。此项回答之文,现正在起草。其内容开首脑,固先对美国组织新四国团之决定,表示满足。同时则以对于美国提案中之二、三点,请其再为明示之意为前提,列记前述各意见。等语。

  〔北洋政府财政部档案〕

  外交部关于与美洽商重组新银行团密函

  (1919年1月16日)

  外交部公函 八年心字第二十三号

  迳密启者:查美政府与美银行商议中国借款由英、法、日、美四国从新组织国际银行团一事,去年六、七月间迭准驻美顾公使电陈办理情形,均经本部函送贵部查照在案。兹复同时接准该公使七年七月二十一日及十一月二十日两次函陈详细情形,并将美政府与美银行交换文件,及美外部原送照会,说帖抄送前来。再查原函所称九月十五日函陈办理情形一节,亦经本部于七年十月二十八日函达贵部查照在案。相应照录原函及附件,函请贵部查照接治可也。此致财政总长

  附件

  中华民同八年一月十六日

  照录驻美顾公使来函 七年七月二十一日

  敬启者:美政府与美银行商议中国借款,由英、法、日、美四国从新组织国际银团各情形,业于上月二十九日及本月初六、十四、二十等日电陈在案。窃查我国于前清时与六国银团订定大宗借款,条件甚严。嗣美国威总统登任,以该条件有损中国政权,殊不谓然,即饬美银行退出该团范围,足见美政府秉公持平之美意。惟我国自改革以来,变故迭乘,不能不借大宗之借款以资应付。 而美银行因退出银团后,颇怀意见,从此我国向美商借,该银行每从中作梗,以致五国银团益肆其操纵之权,而要挟更甚。迨自欧战发生后,五国银团止有日本尚有商借之地,但我举办新政,需款甚巨,自难借一国之资,以图发展。虽美之利益坚顺及芝加哥各银行曾亦有小数借款,所济究属有限。且美国自加入欧战以来,金融吃紧,美政府态度不变,即小数借款,美银行亦不愿承办。故钧与美政府要人谈,每以惜美不肯投资我国,致中国每受垄断之害,在中国固属不利,而美亦未尝不为失策,且美迩来所拟协助中国之盛意,亦未由表见等语以动之。日前与美副外部谈及,尤为婉切,彼即动容,允为设法相助。果于上月杪,晤美外部,据称本部已派员会同财部委员往纽约与银行商议中国借款事宜,自必积极进行等语。其会议一切办法,已于各电陈明,兹不复赘。昨准美外部抄送美政府与美银行交换文件各一份,嘱为转达我政府密存。理合照录随函附送请鉴核并转致财政部为祷。(山而)此,敬颂钧绥。

  照译美外部致本馆照会

  为密送事:查贵公使前曾承贵国政府训令,与本部人员商议组织国际银团借款中国一节,兹将关于此事之纽约、芝加哥某某等银行本年七月八日来函以及本年七月九日本部复函各抄送一份,以资接洽,并请密达贵国政府为荷。为此照会

  中国驻美公使顾

  兰莘 一千九百十八年七月十日

  计附银行来信及本部复信抄件各一份

  照译摩根银公司等致美外部函

  总长钧鉴:敬启者:钧座前在美京所提借款中国一节,业由同人等详切市量。兹请首先声明同人等有意为此事尽力,并协助设法以求达政府之意愿。同人等于讨论此事时,均以下列各节为有根本关系,即:

  (一)此种办法为图长期借款者,同人等以为其基础必须择用其最广者,庶几投资之人,可得最完善之保护。且正当根基一经设立,自可彼此信托而无疑虑嫉妒情事。按近日在美京会议,曾言美、日联合借款中国,事或可行。而同人等现意此项国际协力,如能推广,事当更佳。至推广办法,铜人等以为可由英、法、日、美之资本家组织一四国银行团。各该国之团员,须由各该国政府承认。例如美国银行或公司其列入该团者,须由美政府承认,方能为该团内之美国团员。且同人等希望此项美国团员,足以代表美国全国。虽按照目前情形,英、法名下应出之款,须由美、日担任,但英、法团员之资格,不应因此减损。

  英、法、日、美资本家之加入新组四国银团,其条件之一,即务将现有之各种中国借款优先权交还中国或交与新团。且其中无论何国,如借款中国,须一律视为四国银团之交易,经英、法、日、美四国之通力合作,当于维持中国之主权及开放门户为效匪浅。且此项通力合作,亦可使中国之大宗收人来源,易于尽力发达,不至如中国现时之财源,其中仅寥寥数项,能给中国满意之收入。

  再我国之国际新地位,业使我国负有各种重任。设使现时及在欧战以后,我国虽尽此各项责任而不失败,则对于我国国际关系之变更,无论为外交或商务凡为此次欧战所作成者,我国政府于主义上似难置之不顾。

  (二)按照现在情形,能否应以无论何种条件诱导美国国民购买他国债票,系一大疑问。同人等深知发行债票时,若不由政府宣示公众,谓此项借款系由政府授意办理,则此项外国债票,无从销售。但如政府能照此宣布,则借与中国之款,倘非过多,其债票当可在本国销售。

  如上列两层重要办法,能得我国政府同意,同人等当随时应命,将所提之无论何种借款详拟办法,并与钧座协力切实办理。(山而)肃,敬颂钧绥。

  摩根银公司

  克伦银公司

  纽约国家城市银行总理文德列

  纽约第一国家银行协理沙平

  楷史国家银行协理丁克

  芝加哥大陆商务信托储蓄银行协理华卜德

  利益坚顺公司

  纽约保证信托公司总理史平

  同谨具 一千九百十八年七月八日

  照译美外部复摩根银公司等函

  迳密复者:接读本月八日来函,业经详加审度。兹将其中所载要点精端,依次说明如下,即:

  (一)此次欧战业已使英、法、日、美及其余若干国彼此和衷,以图共济。且关于国外利益事宜,各国本富于剧烈竞争之精神,而今则变为利害与共,而通力合作。所以能如是者,其一部分之原因,自在于欧战需款,现无余资,须向外国投放。

  (二)欲使所提借款得顺利发行,国际协力,似属必要。果尔即使此次借款所有英、法名下应付一部分,暂须由美、日担任,本总长亦赞成与英、法合办。无论何种计划,凡足助华自强,并使彼能加力与欧洲各国作战者,英、法、日、美均深为关心。日本现已拟以财力帮助中国,而目前在会议时所提各种可办借款,其中两起系与英、法人民之利益有直接关系,当然不宜迳自商办,而不与英、法相商。

  (三)按照以上情形,则由美、英、法、日合组一四国银团而办中国借款,事似可行。且本总长希望如此办理,可使中国财政全题,毕竟从大处人手办理。设使每次借款之各条件,均呈由本国政府暨共同借款各政府以及中国政府各加核准,则本国政府非特不加反对,并将视此项办法为保证中同之福利,与他国政府在华之正当利益,实有相互关系,而可由彼此亲密商办,以图互利者也。但本总长以为,尚有应明言者,即借款条件如侵及中国政权或损失中国主权,本国政府仍当反对。

  (四)来函询及本国政府是否愿于发行债票时向众声明,谓此项借款,系由本政府授意办理?本总长愿言本政府已有此项授意,且愿于发行债票时将此节正式声明。

  (五)美国银团之加入新组四国银团,须将现有各种中国借款优先权舍弃一节,似为各该团加入新团之公平条件。至于使他国银团舍弃此项优先权,非本国政府权力所及。但如美国银团谓宜一律舍弃,则本国政府愿就力所当为者,居间设法,以期办到。

  (六)此次欧战,现已使若干国政府及其本国国民与他国之民,发生一种公共利益,并已铲除原有障碍,而使彼此易于交接。本国之国外利益,因此推广。但借款与外国政府或投资外国,其合同条件之履行,须恃借款者之诚信及能力,不免带有冒险性质,此层是当考量。本国政府深知此中情形,且为鼓舞本国国民使易与外国合办互有利益事业起见,愿以正当方法相助,并迅速尽力交涉,而设法使本国国民与外国所订之公平合同,可以实行。

  (七)来函所言新组银团内之美国团员,须能代表美国全国,用意甚是。缘如此可免发生反对,美国各处其注意此种事业者颇多,谅于此次所提积极进行办法,当乐加人。美国银团组织之是否确当,关系甚大,希于确定成立以先,将所拟团员之名,开送本国政府。

  (八)贵公司现经表示愿通力合作,本总长甚为欣慰。本政府关心此事,凡可正当相助,以使此事得满意告成之处,自当尽力,此可向贵公司等声明者也。

  摩根银公司

  克伦银公司

  纽约国家城市银行

  纽约第一国家银行

  楷史国家银行

  芝加哥大陆商业信托储蓄银行

  利益坚顺公司

  纽约保证信托银行

  兰辛 一千九百十八年七月九日

  照译本馆复美外部照会

  为照复事:接准本月十日贵部密照一件,系关于组织国际银团借款中国事,并承抄送关于此事之本年七月八日纽约暨芝加哥某某等银行致贵部函及本年七月九日贵部复该银行等函各一份,俾本公使及本国政府得以分别接洽,无任感荷。为此照复

  美国外交总长

  顾维钧 一千九百十八年七月十二日

  照录驻美顾公使来函 七年十一月廿日

  敬密启者:美政府与美银行商组美银团,再与英、法、日三国银行合组国际新银团,办理我国借款各情形,业经随时电陈,并将美政府与美银行交换文件抄稿,连同汉译于本年七月廿日函送钧部察核,并请转致财政部。嗣奉八月六日财政部主稿电,以英国答复美国谓宜将实业借款一并交国际新银团办理一节,认为有侵中国发展实业之自由,不能赞同,希向美当局声明等因。复将遵电声明情形,于九月十五日函陈。各在案。兹准美外部照送关于组织国际新银团事分致英、法、日三国政府之照会、说帖抄件各一份,请转达政府等情。查美政府前向三国提议组织国际新银团时,仅将与银行交换文件抄送,未加详细说明。故英、法、日三国政府于所提议尚多疑问,如交还原有借款优先权,及新组之美国银行团是否重新加入原有四国银团,抑另组四国新银团之类。美政府此次之照会、说帖,即系将所有疑问加以解释,并据美当局密告:英、法、日三国政府,对于此项解释,当可满意。国际新银团三、四个月内,可望成立。云云。除照复美外部外,理合将该外部原送照会、说帖抄件各一份寄请钧部察核密存,并转致财政部为荷。专肃,敬颂钧绥。计附抄件

  译美国国务总理兼外交总长兰辛致驻美法公使照会

  为照会事:关于组织美国银团辅助中国经济一事,本总长曾于一九一八年七月十日将美国各银行致本总长往来密函数件,抄送贵公使鉴核在案。惟查上项往返密函,敝国政府之意,新组之美国银团应代表全国,无论现在在华已有投资之银行或尚未投资而愿加人本团之银行,只须敝国政府及在团之其他银行不加反对,即为本团组织之一分子。美国银团现为三十一银行,代表全国各地并合而成。所有团员前在中国曾有投资之优先权者,自经此次美国新团组成后,在团各银行应放弃优先,彼此平均分摊。将来所有在华之一切新借款,一经政府担保,无论政治借款或实业借款均应视为银团之共同借款。此为组织美国银团内部之大概情形也。若对外而言,则美团之各项借款,须经待组之国际银团组成后,共同出借。自经此次战后,某某数国政府及人民均承认对华投资有共同联合之必要,故美国切盼其他政府在中国极有利益关系并于此时实际上得资助中国者(英、法、日),可赞成敝国政府所拟办法,在各该本国先行组织同样之银团,以便与美国银团①[显有脱字。],因敝国政府深信惟有持此通力合作之原则,中国可获最优之结果,其有关系各国,亦可维持其共同利益也。设使四国政府各行其事,无论以前曾否在华投资均包括在内,自成一国之银团。将来对华投资,在各该团中之银行或能放弃优先权,共同分担,则在各该国之各银行自无竞争排挤之举。各该政府固亦毫无反对此项办法,如四国银团中甲国银团欲与乙国银团在华共同投资,而两团中之一团或在华有借款之优先权,如此情形,则中国之最优利益应予维持。因此美国政府出于纯全诚意,请各友邦之对于中国前途素抱和平发达希望者,协助此举。敝国政府主张此举,未尝不知五国银行团之存在。但敝政府之意,并非主张一国际新银团,欲千涉五国银行团之权利。不过将来组织之新银团范围极广,微特以前之五国银行团合并在内,即应行加入,而自请加人者,亦归入新团,以资中国重大之需要。总期各国银团以融洽协助为前提,而免竞争自利之种种举动也。上项主张,业经关系各政府叠次询问,兹将概要各节,另缮说帖一件,附请贵公使鉴核。并希转请贵国政府核准,实深盼祷。此照驻美法国公使

  兰辛 一九一八年十月八日

  附说帖一件译美政府致英法日公使说帖

  查美国政府前将中国借款办法大纲,向各关系政府提议,业蒙见复,盛意可感。兹将各政府所询各节分别说明如左:

  〔第〕一〔条〕 美国新银行团无须加入旧银行团,现时应由美、日、英、法各银行另行合组一新银行团。查美国政府所拟此项办法,并非意谓旧有银团定须解散,但望各关系政府各自组织本国新银团,范围务求其广,将旧团各银行并旧团以外愿办借款之银行以及其他可以加入之银行一概纳之于本国新团之内。且美国政府提议此案时,并未拟定何项借款,仅对于将来投资中国之办法,应拟定大纲而已。是以关于将来应办借款之债额、押品及用途诸端,概未提及。因此种详细节目,应俟临时议定也。关于改良币制善后续借款,美国政府拟令美银团除担任此借款之一部分外,并会同日银团担任英、法银团所未便担任之款,且将来他种借款发生时,亦应仿照办理。

  第二条 关于银团团员应将其固有之借款优先权交出并付与中国,或付与新银团共同享有一事,系指美国银团及各银行与美政府所订之合同,规定各银行所得借款优先权利曾经政府保证者,均应交由银团共同享有之。此种交出利权,在美政府之意,如此办理,甚为正当。至将来各国银团内之各银行,似亦应仿照办理,将各该银行自身所得优先权,交由其本国银团享受之,方昭公允,否则恐妨碍新银团之办事也。

  第三条 美国政府提议,实业与行政借款均应包含在新定计划之内。因两借款界限甚难划分,两借款均为财政上正当需要,应免去不稳妥之投机及破坏之竞争。美国政府之意,欲各国银团彼此同意扩充范围,将国内多数殷实银行加入新团。凡单独借款未得政府同意者,一概不予赞助。当一九一三年九月廿六日巴黎银团会议,美国银团遵守合同,并不反对除去实业借款。因美国已先退出团外,亦无反对之资格。今若另行组织新银团,则实业借款并人行政借款之问题,似应另行议定也。

  第四条 关于借款之条件有妨碍中国之政权或侵犯其主权一节,系指将来美团之投资而言。至旧银团从前办法,与中政府所订或他国政府与中国所订办法,均与此无涉。至经双方订定,由外人管理收税或其他指定抵押之事,美国政府对之并不反对,即如某种借款条件、规定聘请顾问如聘请币制顾问之类,美国亦不反对也。

  第五条 关于俄、比银团并该银团从前在旧银团所得权利一节,是否应保留其在旧银团之资格,抑或迳行加人新银团内,刻下尚未熟计。但旧银团无解散之必要,而俄、比银团目下亦无力活动,前已言之矣。

  美政府之意,并非欲排除俄、比于各国银团之外,不过因战事之故,从事实上着想,暂时先就各国之与中政府借款有密切之关系者商订计划。至他国加人一节,俟将来临时协定可也。

  〔北洋政府财政部档案〕

  庄(王景)珂与国务院等关于日方对新银行团态度及中国政府意见往来电

  (1919年5月)

  (1)庄(王景)珂密电(5月25日)

  北京国务院。未密。钱总理、外交部陈部〔次世、财政部龚总长钧鉴:此间各报公表美国所提议新借款团各条件,略言之:(甲)打破势力范围,所有以前各国在我国所已得之矿山、铁路及一切之借款优先权,均归新团承受。(乙)举凡我国中央或在所保证之摊还,其性质不问政治成效,均以新团提前承受,由各团员分担。(丙)对于我国之主权绝对不许侵害及威吓。云云。各等情。想钧部院已有相当接洽。昨日高横〔桥〕藏相宴请各银行家,席间演说,始叙为借款团之沿革,次及新四条件亦与报载相同,唯竟以满蒙之优先权则属例外。云云。本日各报载,皆以美国之提议,英政府虽有欲加监督及其极妥之修正,唯该团一旦成立,日本必丧失权利不少。而对于满蒙优先权,则谓日、美间已能谅解,自可除外。等语。特闻备考。再昨在法大使馆茶会,得会与高横〔桥〕藏相有日内来馆便酌之约,此事如有应接洽之处,乞速电示,即可面商。代办庄(王景)珂。廿五日。

  (2) 国务院等复密电(5月31日)

  东京中华使馆庄代办鉴:未密。廿五日电悉。新银行团所提条件,系属片面意思,并未与此间接洽。吾国借款,除政治借款须以民国二年无复借款之规定外,其余并无商定,当然不受拘束。即希查照。如各方非正式晤谈时,亦可酌量谈及。院、外、财部。卅一日。

  〔北洋政府财政部档案〕

  容揆等与国务院关于新银行团组织办法往来电

  (1919年6月)

  (1)容揆电(6月17日)

  兹准美外部照送英、美、法、日银行代表上月十二日在巴黎议决组织四国新银团办法,并言美政府业已认可,并已照会英、法、日请转达中国政府等语。查该办法大致:(一)赞成上次美国照会及节略内开组织纲要。(二)除实业、铁路借款之现已确有头绪者外,所有将来及现有借款合同与优先权均归新团。如团外资本家订有借款合同或优先权,当设法劝其交出。(三)于四国承认俄政府成立后,当酌允俄国银团加入。(四)比国银团于新团成立后,可望加入。(五)新团内之各国银团各自成一国团体,自无代表他国利益。 (六)实业及铁路应统筹全局办理,新团内之各国银团应饬其代表及工程师拟送通盘计划,预备实行。(七)许日本银团平均担任湖广铁路借款。再美外部另抄补给新银团所订该团内部权利合同一件,文甚长,已一并钞寄。容揆。

  (2)国务院等复电(6月27日)

  华盛顿中国公使馆容代办鉴:申密。十七电悉。美政府对于新银行团曾有不侵中国主权之宣言,乃来电第二款系不分政治、实业、铁路,不论现在将来,均归该团承办;第六款实业及铁路应统筹全局,新银团饬其代表及工程师拟送通盘计划,预备实行。等语①[此复密电系北洋政府国务院致财政部函之附件。北洋政府财政部所拟该电原稿,“等语”以下有“美其名日通力合作,利害与共,其实则垄断权利,一网打尽,良多危险”数句。]。近于垄断权利,与美政府之宣言背道而驰。上年八月六日财政部致电顾使,以实业借款并交国际新银团办理,认为有侵害中国发展实业之自由,不能赞同,令向美当局声明。旋据复称,美政府亦已了解。各在案。兹事重大,院部会议佥以政府对于新银行团借款宗旨,宜将行政经费借款与实业及铁路借款划分为二。行政经费借款,俟新旧银团归并后应查照民国二年善后借款合同第十七条认新银行团为有该借款之优先权。至铁路、实业借款,我国认为不应包括在内。盖国民对于铁路、实业借款,若概由新银行团包办,以为此种办法,妨害行政主权,侵损经济自由,一致反对,是以政府碍难赞同,希向美外部婉切声明,并请其转致英、美、法、日银行代表知照。国务院、外交部、财政部二十七日。

  〔北洋政府财政部档案〕

  陈耀西译:上海对各国别贸易状况①[此件系陈耀西所译《民国六年日本对于上海贸易报告》中之“上海对各国别贸易状况一书。]

  大正六年,上海对外贸易额,输入二亿〔一〕千百〔八〕万五千九百九十两,输出一亿九千七百二〔三〕十五万四千六百五十九两,总额四亿七百四十四万六百四十九两。贸易国中占第一位者为美国,日本占第二位,英国、香港、印度、法国、加拿大、俄国等次之。

  大正三年,贸易位置之顺序,为英、日、美。翌四年,则为英、美、日。五年则对于美国因供给军用材料品多,英国输人减退,故英、美之地位颠倒,而为美、英、日。六年则日本跃进,不特夺英国之第二位,且较美国仅差二百万两。七年或超美国而上之,未可知也。

  就上海对主要国贸易额而言之:大正六年之计数,比战前大正二年,其增加率最大者,加拿大二十八成,美国九成,日本八成。如左表:

  国 名 输    入 输     出 总  额

  美 国 增五·六四成 增一○·九五成 增 九·○三成

  日 本 增五·九八  增 六·九八  增 八·二三

  英 国 减五·二○  增 六·五三  减 三·八六

  香 港 增○·七一  增○·八九   增○·七九

  印 度 减四·七九  增一·七○   减 四·○七

  法 国 减五·三五  减 二·九○  减 三·一四

  加拿大 增二·六一 增三五·三六 增二八·六六

  上海对外贸易之各国大势,如前表所陈。然欲知上海对外贸易总额之各同贸易额之成数,试观左表:

  美 国 二·六五成

  日 本 二·六○成

  英 国-一六五成

  香 港○·八五成

  英属印度○·六七成

  法 国○·六六成

  其 他 ○·九二成

  据右表观之:英国不过一成六分五厘而已,此为其本国之贸易率也。合属地、殖民地等而计之,则为一亿三千九百七万余,占上海对外贸易总额之三成五分九厘。

  再就输出人关系观之:输人超过者,为日本、英国、香港、英属印度、加拿大、英属、荷属南洋群岛、非律宾、澳洲、新西兰、瑞典、法属印度支那、挪威、荷兰等。输出超过者,为美国、法国、俄国、意国、土耳其、波斯、埃及、朝鲜、丹马等。比前年输出入额显有增加者,为美国、日本、加拿大、英属南洋群岛、土耳其、波斯、埃及、非律宾、澳洲、新西兰、丹马等。其显有减少者,为英国、香港、英属印度、法国、俄国、意图、荷属南洋群岛、朝鲜、瑞典、法属印度支那等。以下就主要贸易国,概说上海贸易之状况。

  美国(含檀香山,除非律宾)上海对美贸易总额,逾一亿七百万两,输出占输人一倍以上,比前年输出入皆增加,总额增八百八十一万两,与前年皆占第一位。以此计数,与战前大正二年对比,则输出入中,输出殊见激增,总额约倍加,此因战乱,军需品材料多输出于美国也。上海对美主要贸易之输入品,为煤油、烟卷、未制烟叶、棉花、怕拉芬油等。输出为安质母尼、蛋白、蛋黄、植物油、生丝、山羊毛、羊毛、茶、绢(幺由)等。

  日本(含台湾、除朝鲜)上海日本贸易,总额一亿五百八十余万元〔两〕,比前年增加千八百六十五万两。其输人额占上海外国输入额之三成以上。比战前大正二年,则输入九成九分八厘,输出六成八分九厘,总额有八成二分三厘之增加率。前年次于美、英两国而居第三位。大正六年,则不特夺英国而进于第二位,且较诸首位之美国,仅有二百十一万两之差。不两年间,可占第一位,当无容疑。由日本至上海之主要输人品,为绵布类(细洋布、粗洋布、细织花布、棉法兰绒、棉花布、织花棉布、棉织羽绫等)、砂糖、煤炭、绵织丝、烟卷、木材、火柴,及其他诸杂货。由上海输出之主要者,为棉花、麻、安质母尼、植物种子、铁类、兽皮、杂谷等。

  英国 上海对英本国贸易,输人四千六百七十三万两,输出二千七十一万两,总额六千七百四十四万两。比前年输出人,皆甚减退,以前年之第二位,让于日本,而降至第三位。以此大正六年之计数,与战前大正二年分对比,输入纵仅减五成二分,而输出则增加六成五分三厘,总额有三成八分六厘之减退。由英国输入上海之主要者,为绵织物类(细洋布、意大利毛羽绸、威尼司羽缎、羽绫、绵(纟由)、烟卷、胰皂及其材料类。主要输出品,为刚毛、生丝、绢纳、茶等。

  香港 上海对香港贸易,比前年输出人皆减少,总额减二百三十五万两。然比战前大正二年,则输入七分一厘,输出八分九厘,总额七分九厘。由香港输人上海之主要者,为皮革、砂糖等。由上海输出者,为植物油、绢织物、茶等。

  英属印度 上海对印度贸易,欧洲开战后,渐次衰退。以大正六年输出入总额,比于前年,则减少三万〔百〕六十七万两。然输出则有少许增加。比干战前大正二年,则输出增加一成七分,但输人减四成七分九厘,总额减四成余。英领印度之主要输人品,为绵花、绵丝等。由上海输出之主要者,为生丝、茶等。

  法国 上海对法贸易,渐次衰退,比前年输出人皆减退,总额减百四十一万两。比战前大正二年,输出人减五成三分五厘及二成九分,总额减少四成七厘。输入品之主要者,为绢织物、染料、洋酒类。由上海之输出品,为生丝、茶等。

  〔北洋政府农商部档案〕

  《时报》:英日在华贸易统计①[此件沿用原标题。]

  字林报云:兹查出英国近六七年中在华贸易实况,特与日本人所经营者相比,当知英人之生意,确能保守,并未被人所挤也。下列诸数,皆实在可考,且择定五月者,因日本与英国之生意,均立于稳固地位。其时欧战未开,英商自不受何影响,日商亦无恙。再下列诸货,乃择日商素与英商竞争者言,即疋头、呢绒、五金等。呢绒之中,包括防水布,以至纹帐罗。五金包括各种用器、机械、钉丝、条片等。又查日货之涨,自一九一四年五月至今年五月,均极有层次可见,并不侵及英货境内,日英货来源不绝,英商之能力,足以与日商竞轧。惟如一九一四年之五月与今年五月,英货市面之不佳,实无庸讳。七年前之五月,适以德人潜艇横行,又以政府收船运美兵,故船只大少,但尚有二英船来上海,运到五头定十万疋。同时,日本来三船,只有布二万八千疋。今年五月,英国因解散兵队,又有棉业罢工风潮,故生意上不免受影响。若六、七、八三月,英货日多,国内工厂一切恢复,日货受他影响日益减少,且数月中尚有香港来之疋头,其为直接来自英国与否,不得而知,且亦未列表中。以下皆录自海关报告,直接自英日运到者。

  就上表观之,四年间牛油自我国来美者增至五百倍,羊毛增至二千倍,烟叶增至一万倍,亦可谓闻所未闻矣。惟以中国之富源观之,凡一种物产之适用于美国者,一旦利用之,便可推广其产值,以供给其要求,不足为怪也。由是言之,中美两国间将来于商务上之发展,可不卜而知矣。自欧洲停战以来,两国间之贸易,业已大见扩张,其扩张之速度,为前昔所未闻。是盖受世界战后特别状况之影响也。有此特别状况,则战后中美间之商务,当较战时为更有希望,而其发展之程度,将为有史以来所未见也。

  ……

  〔北洋政府农商部《农商公报》1920年第7卷第2册〕

  刘树森调查英美烟公司纸烟销数及交涉专卖加税致熊希龄略

  (1914年2月)①[此件无年月日。据熊希龄档案所藏之汤姆司1914年4月15日致熊函有“二月前在京晋谒之时”语,推知此件当于1914年2月形成。]

  谨略者:树森于上年十二月,奉密令委赴上海与各国纸烟公司商议专卖及加税办法。到申后即调查,全国纸烟、雪茄烟销数,每年约七千万元,而英美公司纸烟实居十成之八。其洋经理汤姆司向系熟人,先以私人资格谈判数次。该公司顾问律师白锡脱执据条约,词锋甚利。树森与之往返辩论,谓专卖系内国固有之权,不在条约限制之列。并告华董邬挺荪,晓以利害,谓政府财政困难,对于此事手牍久已预备,势在必行。况烟酒为奢侈害人品,各国多行专卖重税之法,若果英美公司反对此举,政府对于内地华商之售卖纸烟者,事事取缔,于销路必大障碍,乃时彼此必伤感情,勿谓言之不早。该公司始略就范。随开正式谈判,允许陆续加税,仿照美国印花税办法,而不允专卖。当即约其到京面谒商议,始尚不许,继则仅允作个人谈判。其律师白锡脱、华董邬挺荪、华经理赵晋卿一并同来,晋谒两次,谈判之间,极为融洽。并交去条款一纸,内开:纸烟千支,市价一元至二元者,收印花税二元;又市价二元以上至六元者,收印花税六元;又市价六元以上至十二元者,收印花税十二元;又市价十二元以上者,收印花税二十元。言明先行大致答复。窃幸汤君此来,以商人资格与政府私议,无外交团干预,实属大好机会。若能办理得法,必可成一大宗岁入。不意总理辞职,律师白锡脱即言总理去后,此项政策政府未必继续进行。言词之间,即多推诿。今日下午,又与会议,汤姆司提出两议:第一,要求政府设立烟草委员会,该公司洋商亦须加人二人。树森答以财政部已设烟草专卖筹办处,印花税为吾国内政,政府自有主权,与关税性质不同,未便外人干预云。第二,汤言予虽为公司中董事,权力尚小,交下条件,不能即行答复。拟请副总童阿衡君即日来华开议。此事未知政府意见若何?树森答以此层须请示后,再行回复云。但阿衡应否许其即日来华?来华后应如何对付之法?均须早为等备。约定星期四答复。如何?统祈酌夺速示,毋任盼祷。

  刘树森谨略

  〔熊希龄档案〕

  驻长崎领事馆:日本火柴工业与我国之关系①[此件系驻长崎领事馆《长崎之中国商务八年秋季报告》中之“日本火柴工业与我国之关系”部分。]

  (1919年)

  日本燐寸,即火柴,为出口商品中之一大宗。前因欧洲战乱,骤形发展。但其在战事未发生之前,外国火柴足为日本之劲敌者,以瑞典火柴为最。英属印度、南洋方面尽为彼国所独占,日本无从染指。自战争以来,因船舶不足与供给力减退之故,平日恃瑞典产品为挹注者,无不取给于日本。自钵萨、亚力山大各地以迄巴尔干诸邦,多为日本品所蚕食。即澳洲、南美、南非洲诸市场,亦莫不仰给于日货。诚属一时之盛矣。考诸战后第一年(即去年)输出之状况,瑞典产品因工价、原料、运费同时腾贵,成本太重,不能与日本品对抗于市场,且品质亦较劣于日货。印度、南洋各地,虽期望于战后复得瑞典火柴之供给,然以此之故,仍不能不需用日货,以济目前之急。远如巴尔干诸邦,至去年度尚有一万三千余吨之输出,其他可知矣。瑞典火柴一时难于恢复之原因,一则以原料所需之木材受战争影响,改充大陆诸国建筑之用,火柴制造原料速形缺乏。二则以原料所用之药品,价高货少,不克源源接济。三则以工人缺少,工价日高之所致也。今后巴尔干、南非洲各市场之情形如何,虽在不可知之列,然欲于东洋,南洋各地与日本制品竟争角逐,则断非所能者也。至于美国平日所需火柴,亦惟瑞典是赖。嗣因战事发生,供给杜绝,不得不自营自给,此项工业日见发展。然稽其现状,亦不过仅足供国内之用,以其工价之昂,不 〔?〕难输出于外与日本品抗衡于市场。日本所(忄栗)(忄栗)危惧者,惟我国火柴业之发达而已。查日本全国制造火柴之额,每年约八十五万吨,除国内消费者约十五万吨外,余皆输出于外。其中销路最大者,首推我国,年约二十七八万吨。次则印度,年约十九万吨。再次则南洋,年约十五万吨。然日本人心目中之“大华客,”仍注重于我。盖我国地广人众,将来文化日见发达,火柴之需用必更增加,实足以扩充其贩路也。惟制造火柴,本为简易之工业。他日我国斯业之发展,当在其他各种工业之先,盖可断言者。现查我国内火柴工厂,计有三十四处,每年制品约有十五万吨。其中由日本人经营者,北满洲四处、上海二处、广东一处、山东二处,共计九厂,每年出货约八万吨,占全产额之半以上。以目前而论,诚为我国工业界之羞。但自抵制日货之举发生以来,国人已渐觉醒,工业独立之观念,日盛一日。 倘能设法提倡,则以我国自己消费之大,材料之丰富,工价之低廉,此项简易工业之发展,必有日进千里之势。岂仅足以驱逐日货于国内市场,即与之争胜于印度、南洋方面,亦指顾间事耳。查最近日本对我输出之火柴数量,已渐见减少。惟轴木、药料、包装洋纸等之输出,反日见增多。日本人之以制造木〔火〕柴为业者,皆以为我国此项工业之发展,已见端绪,他日必足为其劲敌,汲汲焉日谋对抗之策。未知我国工业家闻此消息,亦有动于中否耳。

  〔北洋政府农商部档案〕

  潘鸿宾整顿东三省币制调查日俄发行纸币致财政总长节略

  (1915年1月)

  卸任东三省官银钱号及广信公司会办兼摄督办潘鸿宾谨呈

  今将奉命办理东三省币制始末情形,开具节略,敬呈钧鉴。

  计开:

  查前因东三省钱法毛荒,官民交困,南北两满洲均为外币势力所展布,三省金融消涨权,亦均提于外人之手,大局岌岌可危。三省将军、巡按使迭电向政府告急。经前国务总理熊希龄、前中国银行总裁汤前,在国务院邀集币制会议人员公同决议:在三省适中地点,设一东三省官钱号及广信公司督会办办公处,实行监督,并令会办兼中国银行东三省分行正经理,督办兼副经理,以期两机关互相联络,一致进行。就各省原有之款交给中国银行,由中国银行发行兑换券或汇兑券,将三省历年所发滥纸币,分期收回。特请大总统简任鸿宾办理其事。意在廓清地方恶币,推行国家银行新券,为挽救竞争之计,办法至为完善。鸿宾到任以后,从各方面调查考察,益知东省外币势力至为雄厚,官银钱号及广信公司内容至为空虚,非将恶币分期收回,国家银行新券断无进行之余地。兹将其中最要之点及三省币制,国家不能不赶速整顿之理由,分别条举于后:

  一、国家经济上之关系。查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在南满发行牛庄正金钞票四千三百余万元,又发行金票四百万元。朝鲜银行在南满发行金票六百万元。满铁株式会社发行帝国银行金票三百余万元。此外,尚有正隆、南满、北满三银行,虽未发行纸币,亦为正金、朝鲜两银行之辅助关键,进行不遗余力。俄国道胜银行在北满发行卢布四千余万元,在牛庄发行英洋票百余万元,势力虽不敌正金,而信用实较正金为优。此项钞票、金票、卢布,均以汇兑上海规元为本位,当地不能取现,其汇价之涨落,汇款之多少,均由正金、道胜两银行自由操纵限制,不能听东省商民之自由,暗中已受无限之损失。国家无事,则以空纸币换取东省实货,有事则停止汇兑,与不换纸市无异。金融周转不灵,直接影响于商民之资财,即间接影响于国家之经济。近如此次欧洲之战,俄国在北满增发卢布,购取米、面、牛、羊及军用棉衣、裤等物,接济前敌各军。青岛之战,日本在南满增发钞票,吸收东省现金,运往燕〔烟〕台、龙口,为开付军用票之用。是日,俄之战费、军粮,均无异由东三省人民为之担负。万一中外有事,情形与此相同,直是以东三省人民供给外人战费、军粮,自残同类,危险何可胜言。且前因奉天官银号准备不足,张上将军向驻奉日领借款,日领允许借给日金五百万元。惟须要求三条件:一、推广鸭绿江森林。二、全省矿产开采权。三、中日农民合办农田水利。以后借款虽还,条件仍在,张上将军以条件过苛拒之。日领遂生金融上之野心,暗嘱日本各银行及在奉居留民,搜集官银号纸币,纷纷向官银号取现,为逼成借款之举。近又有中日合办银行,公出纸币之议。俄国道胜银行,亦在英国伦敦订印东三省通用小洋票一千万元,拟与中、交两行所发小洋券竞争。我不急起为之,此后三省金融权将尽落于外人之手,足以制国家缓急之死命。此因国家经济上之关系,不能不赶速整顿币制之理由一也。

  ……   

  ……所有办理东三省币制始末情形理合开具节略送请总长鉴核销差施行。

  〔北洋政府财政部档案〕

  李启琛陈报东三省日币盛行华币日促致财政总长摺①[此件系李启琛1915年10月16日致财政总长函所附之摺呈。]

  为敬呈管见以备采择仰恳鉴核事:

  ……   

  ……日本在东三省发行之票,现有三种:一、正金银行钞票。凡南满铁路所通之处,中国大宗出产之粮石贸易,均以此为媒介,总数当在一千五百万元以上。一、日本银行金票。其初为国家银行发之纸币,日人贸易均以此金票为本位,其在东三省行使之数,当在千万元以上。嗣以供求不给,正金银行与朝鲜银行要求政府特别允许,在东三省发行金票,其票额朝鲜银行六百万元,正金银行四百万元,此数者皆不兑现者也。不能兑现而能通行无阻,其故又安在?

  一、正金钞票虽名以元计,票面英文所署,在牛庄付当地通用银一元。当地并无此种银元。往兑之时,定有一种合上海规元之价格,随时涨落。假如定价为七百二十两,付以此项钞票千元,不加汇费,在上海即可得规元七百二十两之用,是以商家亦觉其便。

  二、金票以金币为本位,随欧西先零为涨落。此间商民利其涨落,价落则收,价涨则卖,视为一种货物,用逐什一之利。于是有预定日币空盘,买空卖空,彼此倒把者,亦其活动纸币之原因。

  三、日本经营东三省商务,以南满铁路为枢纽,以大连为归宿,轮轨交通、水陆货栈及交易商场,均设备完全。自大连经日人竭力经营之后,营口商务已吸引殆尽,即华商运贩出口货于日本者,亦无可立足,货币安得不扩充其势力。至于铁路所通之处,即其货市所到之处,往来乘客,货物运输,均专以日币计算,他种货币不能适用。

  四、大连海关,山海、新钞两关各税款,均归正金收存,东三省盐款,亦正金、道胜二行各半分存,亦足为该国各币之后盾。

  五、该国各票印纸精良,绝少伪造。至官银号及兴业、商业备行之纸币,文粗纸劣,匪徒作伪,民间往往受累,一经收有日币,不觉欣然色喜,乐为保存。

  凡此种种,皆足为日币增进其势力,为我币促减其范围。彼之澎涨力愈大,我之抵制力愈微。若不通盘筹画,设法变通,以图自立之地,金融之权将尽人日人之手,至于公私出入,非日币不得通行,我之生命绝矣。并非故作险语,考之币制之原理,现在之大势,其趋向之方,实有可以怵目惊心者也。

  ……

  吉林官银钱号监理官

  李启探

  兼东三省官银号监理官

  〔北洋政府财政部档案〕

  财政部关于日本政府议设满蒙银行统一满蒙货币密咨函稿

  (1915年11月4日)

  财政部为密咨事迳密启者: 据报载:本政府近正制定中日银行法案,预备对于满洲及蒙古方面开金融疏通之途,故有设立满蒙银行之计划。但现在南满铁路沿线,所用货币种种不同,如日本银行金货及兑换券、正金银行银券、中国银货、俄国卢布,杂然混用,故日政府现议设立满蒙银行,制限此等货币,中国银货及俄国卢布,均行禁止使用。且此次货币统一,不限于南满一隅,即最近加入日本势力范围之蒙古一带,亦包含在内。等语。 查该项计划如果属实,殊于我国币制前途大有妨碍。相应咨请函告贵公使行查照,

  就近密探实在情形,咨复本部。设法预防,并将办理情形见复。此咨驻日公使致中国银行

  财政总长

  财政部启

  〔北洋政府财政部档案〕

  财政部为日商龙口银行滥发钞票谋筹抵制密函稿

  (1915年4月15日)

  迳密启者:据筹办龙口开埠事宜委员蔡国器陈递说帖,内称:前详请于龙口设立分银行或兑换所一节,是否可行,尚未奉大部核示。 查银行兑换所为营业性质,我国自有设立之权,无关交涉之件。且山东济宁州周村,亦已设有中国分银行,何况龙口之为重要商埠。若谓各地方分行一时难于遍设,则先其所急,似可特别施行。若谓分行组织亦非旦夕可期,则兑换所事务似较简单易举。现查日人所设龙口银行,资本仅十万元,而发行铜元纸币,合中银已达十万元以上。加以彼国他种纸币、军用手票,以及银元、铜元之流通于本埠者,均能得一般之信用,而我国北洋银元价格反为低落。至东省中国、交通两行之纸币,则虽耗折,亦不能通行。循是以往,将见利权愈失,挽救愈难,自非设有金融机关,不足以资抵制。等情。查此件业于三月二十四日,由本部函知贵行筹议在案,迄今尚未见复,请即酌核见示,以凭办理,是为至要。此致

  中国银行

  〔北洋政府财政部档案〕

  中国银行报告武汉地区台湾道胜银行钞票流通数目函

  (917年1月16日)

  迳启者:前奉钧部一千零零一号训令,饬查武汉一带外国银行钞票流通数,并有无抵制方法等因。当经转饬汉口敝分行确查详议去后。兹据该分行复称:查汉埠外国钞票尚属无多,前曾报告在案。上年五月间停兑问题发生,汉埠台湾银行钞票颇乘势行用,现在该行流通在外者约拾肆万元。道胜银行钞票约肆万元。德华虽有无多。其余如汇丰、正金、花旗、麦加利、东方各银行,市面现均未有钞票流行。至承询有无抵制方法以保利权之处,鄙意窃谓以统一而论,各国银行本不应在我国推行钞票,然此必须由政府与之正式交涉。若暗中抵制,为治标政策,则惟有我国所办银行于信用求其巩固,使人民深其信仰,譬犹人身无病,则外邪自元由侵入。闻前次京津中、交两行停兑之时,天津中法银行即乘机发行钞票不少,岂非明证。管见所及,是否有当,尚希鉴察。等因。相应函达,即希钧部查核是荷。

  敬致财政部

  中国银行启

  中华民国六年一月十六日

  〔北洋政府财政部档案〕

  翁文灏:铁矿纪要(续)

  一、汉冶萍公司 大冶铁矿现所采者,为铁门坎、大石山、野鸡坪、狮子山等处,均用露天采法,惟龙洞已开坑井。民国六年,大冶共产矿石六十三万余吨,平均含铁百分之六十,其中供给汉阳铁厂者约二十八万吨,出口往日本者(以枝光制铁所为主)约三十二万吨。照民国二年借款合同之规定,四十年内(即一九一三年至一九五三年间),汉冶萍公司除现已允订者外,应售与日本制铁所头等铁矿石一千五百万吨。现闻自明年(一九一九年)起,应将供给日本之矿石,每年增加五万吨,加至每年五十万吨为正〔止〕。汉阳铁厂化铁部,现有老化铁炉二座,每座每日能产生铁一百吨。又有新化铁炉二座,每座每日能产生铁二百至二百五十吨,内新造一座尚未开炉。民国六年,产生铁共约十四万九千八百余吨,出口往日本者约六万余吨,行销国内一万数千吨,余供本厂炼钢之用。制钢部现有西门司马丁炉六座,每座每日能出三十吨。民国六年,约炼钢六万吨。现在大冶新建化铁炉二座,每座每日能出四百五十吨,大约明年可以完工,每年可产生铁二十八万余吨。照民国二年借款合同,四十年内应售与日本生铁八百万吨。去年与日本订立中日合办炼钢厂,厂设日本九洲之黑崎,汉冶萍方面担任每年供给生铁六万吨,俟大冶开炉后,可以实行。

  二、本溪湖公司 系中日合办,日本方面系大仓组承办,现采奉天庙沟铁矿。第一化铁炉建于民国四年(一九一五年),民国五年产最富,矿石七万余吨,生铁约五万吨。第二炉亦于五年年终完工,每炉每日能出一百五十吨。本年闻拟附设一二十吨之小炉,每年产铁总额当可达十万吨,大多数供给日本。又为利用贫矿石起见,近在南坟站附近,设有磁力选矿机,选出之矿,闻将运至广岛,另行设厂一制炼。

  三、振兴公司 根据民国四年新约,中日合办开采辽阳安山站一带铁矿,日本方面系南满铁道会社承办。另于立山站附近,设立炼厂。 第一化铁炉本年将次完工,第二炉定于明年告竣,每座每日能出生铁二百五十吨。该厂计划,尚拟加添炼钢设备,期能每年出钢十三万吨,并风闻数年后再行逐渐扩充,至能年产生铁八十万吨云。

  四、山东金岭镇铁矿 该矿照光绪二十四年胶澳条约及宣统二年收回山东矿权合同,应归德华矿务公司开采,但得由中德合资开设炼厂。青岛战后, 日人继续试采,并修造铁路,闻有年采二十万吨输出日本之计划。但自对德宣战后,所有条约及合同既已作废,此矿矿权,自当与胶济铁路及其附近权利、产业一例交还中国。所有矿业计划,亦自应俟和议大会决定后,方能确定也。

  五、华商自办之冶业 近年华商自营铁矿者,颇为不乏。惟设厂炼铁,多尚在计划之中,未达出产之日。业已兴工者,如直隶之龙烟铁矿等,余如晋、豫、苏、皖、赣各铁矿,亦多有设炉化铁之计划。又有开设小炉,买砂炼铁者。如上海和兴公司收买安徽当涂宝兴公司矿砂,有炉一座,每日能炼八吨至十吨,于七年六月开始化炼,尚拟添造三十吨之炉一座。此外,尚有收买浙江砂铁改良制炼者,产额并不甚多。

  六、订约售砂之铁矿 安徽繁昌裕繁公司,于民国四年与中日实业公司订立售砂合同,期限四十年,每日交砂以一千吨为限。现在桃冲铁矿设备已完,自矿地至江边,运矿铁道亦已告竣,明年可以开始交货。在日本设有东洋制铁厂,有二百五十吨之炉二座,每年需矿石约三十万吨。当涂宝兴公司开采东山、凹山等处铁矿,除供给华商和兴公司上海化铁炉外,又与日商高昌公司陆续订售矿石十万零二千吨,自六年九月起至八年七月交清。又与日商铃木洋行订售矿石三万二千吨,八年五月至八月间交清。当涂福民及利民公司开采小姑山、扇面山等处铁矿,与日商小柴商会订售矿石五年,每日以五百吨为限。浙江长兴宝兴公司开采景牛山铁矿,亦与日商高昌公司订售矿石三十万吨,定于三年内交清。以上所述,虽未能尽必其与事实无忤,然于中国新式铁业之现状,亦可见一班〔斑〕。……

  …… 

  〔北洋政府农商部《农商公报》

  1919年第5卷第11册〕

  山东金岭镇大铁矿之发达①[此件系北洋政府农商部剪存之报刊资料,沿用原标题。]

  (1915年)

  山东金岭镇之铁矿,为胶济铁道附属事业,今正决定明年二月起着手开采。其开采经费三十万元,已由参众两议院通过,加入于大正五年之预算案内矣。按此矿在一千九百零九年间,始由德人发见。翌年即行延请矿学专家,详细调查,实地试验,及至一千九百十二年,即实行开采,曾挖洞十二,掘井二,横矿及试锥亦有数处,盖已判决为确有铁山之价值者也。于是由德人决意设立胶济路矿柏林监查总会于青岛,旁则设一制铁厂,即原茧丝厂旧基,筑有三百吨容量及一百五十吨容量之鎔铁炉二座,更建造厂屋种种设备,力将完成,即钻洞亦已深至□百八十密达,倘再进四十密达,即可得铁。讵正在努力经营,而欧战之风云已起,日人已乘机来袭。及至去年十一月七日,青岛方面全归日手,金岭镇之铁矿因胶济联带关系,亦遂属战利品矣。令据日人若松制铁所之技师于今春二三月间,会同守备军福知山工兵队,更招募华工一千二百名,实地试验,将四十密达之障碍挖除,而目的物竟实现。当即试验其品质,分析其含积,携回东京,历经专家品评,今已断定含有铁份百分之七十三,乃至百分之七十五,且品质良好,较诸湖北大冶铁山更为佳。况大冶矿质之含铁量,不过百分之六十六,今金岭镇所采出之矿质,含铁量竟达百分之七十三,一般日人忻喜逾恒。查得该铁矿地点,在金岭镇张店之中间,胶济铁路之北,两端有二百密达之间,中间阔约八百密达,形式狭长。周围有三千一百密达之面积,婉蜒起伏,矿脉绵长,矿石铁量之总数,测得足达一万万吨。按诸年前德国所调查,甚觉符合。然在谷地以上,投以廉价容易开采之矿,亦达四千万吨。若努力以经营之,或能出铁五千万吨,亦非难事,是真最丰富之大宝库也。据预算表上所列矿石贩路言之,嗣后但视内外情势,以需用缓急为断。至偷运费,自铁矿达金岭镇八华里内,已筑有双轨轻便铁道,早已完功,运往胶济路以输达青岛,合诸各种搬费,车费,苦力费,每吨平均不过洋七角,运费之廉,亦以该矿为最。尤可喜者,左近黄山、淄川、坊子之煤,就地炼成焦炭,以之就地熔铁、炼钢,更觉功省费廉。即坊子之末煤,亦可因此而得一大出路。盖向日无法行销之末煤,及今竟供双方之利用焉。该矿现正赶速经营,在日人眼光,视其结果,不但为胶济铁道发展上之必要,及经营山东时势上之必要,实为现今供应欧战需用钢铁上之必要也。云云。

  〔北洋政府农商部档案〕

  财政部对众议员关于质问中日实业公司组织及股份情况答复书

  (1923年5月18日)

  谨将议员陈邦燮等关于中日实业公司一案质问各端,分条答复如左:

  一、原书内称近日报载,文群勾结刘恩源、彭解等,推倒中日实业公司总理李伯芝,私将该公司官私股概行过户,改填文、张、李、彭、王请人股份一节。

  查中日实业公司组织情形,据民国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该公司中国股东会干事李士伟等来函声称:中日实业公司由中国兴业公司改组,系中日两国人一同组织。原定股本日金五百万元,中日各半,中国方面出资日金二百五十万元。民国二年,政府因中国兴业公司之中国股东人志不一,商邀政事堂杨左丞与日本方面各董事协议,改组为中日实业公司。所有股本,除旧股东朱佩珍等已缴过日金四万九千五百元外,其余由杨左丞与士伟等出名担任招股,组织中国股东会。在股本未募集以前,呈蒙批饬先山贵部拨给其股票等件,除实在缴过股本之朱佩珍等名下均发交本人收执外,其余均暂由中国股东会收存。等语。又民国五年五月十九日该股东会来函声称:分作对内对外两种办法。内部组织,系由政府选任向办实业数员作为股东,设立中国股东会。所有中国方面股款,均由政府拨给,一切盈亏,均由政府享受。股东会代负经理公司之责,每届结帐,报告政府查核。对外办法,股东权利义务,则由被选任之股东出面担负,以对待日本方面之股东,与华洋商人组织之机关无异,政府不当其冲,而隐握监察之权。等语。又民国六年三月十四日杨前左丞士琦来函声称:此项华股,当由政府如数垫拨,表面上称系商股,由士请出名担任集合向办实业者数人承办其事,政府免当其冲,借留操纵余地,以符商办之旨。等语。各在卷。是此项公司华股,本由政府拨给,其杨士琦、李士伟等不过政府选任出面代表之股东,应否改选,政府自有主权,无所谓推倒。至私股一节,仅有股东会四年十二月间来函所称朱佩珍等已缴之日金四万九千五百元一部分。嗣于五年二月间,据股东会来函:以该旧商等愿将股票出售,敝会密议,拟请贵部准将此项旧商股本日金四万九千五百元,照数拨交敝会具领,接洽收买,以归一律,仍用中国商人名义,以符改组本旨。等语。经部核准,于四月十五日向中国银行借款拨交,又在案。此系民国五年之事。至于现在,已无所谓私股。所有报载一节,核诸原案,已多误会。

  一、原书内称该公司成立于项城时代,原为敷衍日人而设,垂十一年,屡易总理,名为中日各出资本二百五十万元,实则搁置不曾进行,亦未有何项经营事业一节。

  查该公司并无总理名目,所有总裁一职,向由李士伟担任,自成立起截至此次本部改选以前止,并未易人。其公司股本,中国方面应交日金二百五十万元,系分四期缴纳,每期应缴日金六十二万五千元。第一期系于民国四年六月间,由交通银行垫拨银元十七万七千元,中国银行订借银元四十五万元,共银元六十二万七千元。按一零八九四九折合日金五十七万五千五百元。又于五年四月间,据股东会函请收买旧商股,复由中国银行订借日金四万九千五百元,合共日金六十二万五千元。各有订借合同在卷。第二期系于六年六月间,第三期系于八年六月间,先后由中国银行续借付缴,亦各有合同在卷。第四期系于九年六月间,即由本公司借款付缴,有中国股东会收条在卷。均系照数实付,部案可稽。至于公司进行事业,则有矿务、电气、棉业及借款等项。见于历届报告书者,如桃冲铁山,井陉煤矿、中华电气制造所、中国棉业公司、京畿水灾借款、山东实业借款、交通部电话惜款等。截至第九届报告止,所列资产部内,大宗计矿山六十六万余元,有价证券一百八十万余元,贷付金三千二百六十万余元。既有投资,自非搁置不曾进行,即不得谓之未有何项经营事业。

  …………

  中华民国十二年五月十八日

  〔北洋政府财政部档案〕

  中日实业公司第二次至第六次营业报告书

  (1914一1919年)

  (1)中日实业公司第二次营业报告书(1914年4月 1日一1915年3月31日)

  本公司自改组迄今,行及一年,所有营业事项,例当为约举之报告。按两国共同营业,必持两国国民之感情和洽水乳,而后可以发达。去岁初夏,涩泽男爵来京,谈论营业方针,磋议数条,归宗于中日两国共同利益,尤为洞见底蕴。不意曾无几时,欧战陡起,将谋东亚和平方法,转以维持扩展公司营业,而日本又有攻击青岛,假道山东之举。近日交涉纷生,影响更榻,中国舆论哗然,若任公司逆水行舟,几无回旋周转之地。然篙橹所得,犹堪列举。如财政部售钢合同、江西鸣山煤矿、安徽大凸山煤矿、裕繁铁矿售砂合同,及江西乌港邻近矿区,是此皆大利所在,他公司所欣慕艳羡而不可得之事。虽手续尚有未尽完全者,苟两国国民之感情得以早日回复,而公司对于以上各项切实经营,无所阻滞,已足征发达之境。兹再分别缕述之。其谈判中止与谈判方始之营业,不赘焉。

  中国各造币厂应用钢斤,向由日美两国输人,每年约数计值贰百余万元。近以各厂自购,办法不一,移归财政部经理,本公司遂得于财政部承受此项特权。去年十二月订立合同,双方签字,虽目前暂无购铜之处,而合同二年期限之内,所需必多。倘遇币制改革,为额允钜,承转获利,亦自不在少数也。

  江西鸣山煤矿,日本技师调查报告误为明山。先与他处共请探矿,农商部以区域太广,批令减少,遂由孙董事出名请领四区,部中方准备案。而矿务监督署初为鸣、明之辨,继又查得有谢商大锡请领四千余亩给照在先,拟予驳回。谢商原系森董事所派,代本公司办事,支过旅费,乃擅自为谋,几经磋商,迄少效果。不得已告之于部,部为调停,统监督署通知本公司,除谢商原领外,余归孙董事具领。现先照部意,为注册领照之预备,而谢商出尔反尔,当由森董事续与交涉。

  安徽大凸山煤矿,于上年七月,由本公司请采五千亩。商人顾(钅皇)先此禀采四十余亩,监督署批令扩充,农商部因派人会同划分,准顾(钅皇)扩充至贰百柒拾亩,余归本公司承领。九月事请开采。本年一月禀请增区叁千余亩,但顾商不服部饬,上诉至平政院。本公司现奉院命,参加诉讼,延请律师,一再声辨〔辩〕,理由充足,必可达胜利之目的。待讼事解决,当再收买顾商矿业权产,以期统一。

  裕繁铁矿公司售砂草约,为森董事与该公司代表霍守华所订。当时铁矿国有之说甚行,合同虽归本公司,几遭驳斥,犹幸裕繁得照在先,免于取消。增区一层,则已无望。中经多少波折,合同方得承认。而安徽绅士反对陡起,声言专拍霍商,决不侵害本公司之利益,本公司自不能不稍作观望,以期于我无伤。森董事因手订原约,迳付定砂银贰拾万元,此举系履行条约,或尚不至为所借口。

  江西乌港官矿,煤质最佳,前闻有招商承揽之意,而顺济公司谋之至急,本公司虽已落后,仍竭力图之。因该矿一部分本为江西政府所有,不宜正式请领深采。内部、外省商议再四,极费唇舌,始经农商部定出办法,划分六区,官家、本公司与顺济各得二区,尚未见诸公牍。不意中日间交涉日亟,江西绅士遂得以维持官矿,拒绝外款为言,一律反对。本公司素采和平二字为营业之媒介,至此亦难以置辨〔辩〕。

  总之,本公司之营业,非寻常贸易之比,其不能咄嗟立办,不待言喻。对于应行之手续,应派之人员,尤宜审择时机,辨别良窳,否则未得其益,先受其害。此当注意者一也。公司既由两国资本家合资设立,任事者自应于营业事项,择其确有把握者,方与商量,不应贪多务得,细大不捐,一朝蹉跌,损及股本。此当注意者二也。办事须有统系,否则责任不清,或多隔阂之弊,或滋差误之生。本公司营业多在中国,总行设于北京,在华事项一经各方定妥,当然由驻在总行专务董事执行之,事理事势未能或外。此当注意者三也。商业由和平而兴盛,两国共同营业,由两国国民感情融洽而进行,乃能无阻。本公司对于乌港矿务,裕繁合同,苟无外界风潮,逆料不至有反对之举,即反对,亦必有以处之。此为本公司计,而深望夫国民感情之早日回复者又其一也。兹因报告营业,遂并推论及此,尚乞股东诸君公鉴。

  中日实业有限公司

  (2)中日实业公司第三次营业报告书(1915年4月1日一1916年 3月 31日)

  第一、业务之概况

  自大正四年四月一日至大正五年三月三十一日,第三营业期间内,关于业务上之磋商事件,计共二十八起。其内关于借款者十起,计日金二千四百七十万元、银元九十三万元。关于事业上者十八起, 计达日金数千万元以上。 自前期以来继续中之各事项,与应进行或有磋商之必要者,简略报告之如左:

  一、矿山事业

  矿山事业,本期中有应磋商须交涉者计九件。矿之种类,为金、银、铁、满俺、亚铅、石炭各种,业已一一派遣技师实地调查,目下正在诠议之中。其外,如安徽繁昌县之桃冲铁矿,本社曩与矿主双方缔结铁矿贩卖契约,此次业已接到中国政府农部认可之批令。又前期中,本社请愿试掘之江西乐平县之明山炭矿(矿区面积四百余万坪),大正四年十二月已得有试掘许可证书,目下正为试锥机械之准备,试锥之期,当在不远。又安徽怀宁县之炭矿,不久亦可得试掘之许可,渐次可以着手试锥。至其他安徽、江西各地与本社有关系之请矿山,正施以适当之措置也。

  二、电气事业

  本期中关于电气事业之借款,磋商交涉之件四起,在日金一千二百五十万元、银元十三万元以上。客年九月,本社参加中国政府所设之武昌汉口电话局诸般设备之投标(日金百万元),与各国投标者竞争之结果,本社获中,目下正从事于诸般施设中也。

  三、其他之事业

  除上所述之外,本期中本社磋商以待进行进〔进字衍〕者,为铁道、土木、银行、与其他各种事业。其中关系于借款者六件,日金一千二百二十万元、银元八十万元。关于事业者八件,既经调查者有之,正在调查中者亦有之,月下均在诠考中,尚不能为具体之报告也。

  ……

  中日实业有限公司

  (3)中口实业公司第四次营业报告书(1916年4月1日一1917年3月31日)

  第一、业务之概况

  自大正五年四月一日至大正六年三月三十一日止,第四次营业期间内磋商事件共计四十二起,其金额达金六百余万元、银七千七百余万元,又银二百十万余两以上。关于是等状况,报告如左:

  一、矿山事业

  关于本期矿山借款商酌事件,共计有五,其他则已派遣技师,从事调查。各省之矿山,以石炭山为最多。又采掘呈请中之安徽怀宁县大凸山炭矿(矿区面积一百六十余万坪),于大正五年四月六日,得采掘许可之命令,业已试锥。至大正五年十二月下旬,已达到无烟炭层。目下炭层,计五尺二寸有余。又大正五年十一月中,与奉天省复兴煤矿公司,缔结资金供给之契约。至于河南省豫昌炭矿,业已试锥矣。

  本社曩与裕繁公司缔结铁矿卖买条约之桃冲铁山,对于采掘种种事务,正在进行。由桃冲山下至荻港堆货场之距离,约英六哩,其间矿石运搬轻便铁道,虽为裕繁公司所敷设,而其材料,均为本社所供给,业经运送该场。又关于采掘设备,矿石运搬及堆货埠头建设资金,亦由本社所措筹,其金额约七十五万元。

  二、电气事业

  本期中关于电气事业磋商进行之件,共十四起,其金额为金叁百万余元、银一千四百五十万余元、银六十五万余两。前年九月,本社承办武昌汉口电话局(金额约一百万元)之工事,以次进行,竣工者已达七分。

  去年四月,北京电话局扩充工事之投标,本社获中,其材料购人之数,约日金二十二万元。又七月,北京及其他地方电话材料之投标,本社亦告成功,其金额为金四万五千元。

  本期内借款契约之成立者,为大正五年八月交通部之第一次借款(金一百万元),与大正五年九月之第二次、第三次借款(各金一百万元)。在契约期限之内,对于中国全国电信、电话材料之供给,我社有优先特权。又河南省彰德电灯公司与江苏省南翔电灯公司,亦有本社供给资金。

  三、其他之事业

  关于银行、铁道、地方整理借款,及其他之制造事业者,计二十三件,其金额为日金三百万余元、银元六千百余万元、银两壹百五十余万两。

  ……

  中日实业有限公司

  (4)中日实业公司第五次营业报告书(1917年4月 1日一1918年3月31日)

  第一、业务概况

  一、继续事业

  继续事业中,以裕繁运矿铁路之工程最为主要。本营业年度内,对于此项工程之筹划,力祛障碍,而策进行,决计于七年七月间完成一切设备,并于同时开始输售矿砂。此外,安徽省大凸煤矿试锥,已于一、二处所试见煤层。次则武汉电话工程,已于本营业年度内,以最好之成绩而告全部之竣工。次则基于电话借款上之电料承办优先权,对于交通部所需电料,前后六次,均经本公司投标承购,约共计值日金六十万元,均获有相当之经手费。次则上营业年度内,所供给江苏省南翔电灯公司之资金,亦于本营业年度内,斟酌情势,收回本利而解除契约矣。

  二、新事业

  甲、矿山事业 现于设法取得矿业权,正在着着进行中者,计有三处,均属极有希望,可作为下营业期内之矿山事业。

  乙、电气事业 本公司自上年度以来,对于中国电气事业,即经从事注意研究,入本年度后,愈益求其进行,并先从中国中部之各地为人手之调查。就中已成事实者,如湖南省衡州电灯借款,计日金八万元。浙江省嘉善、镇海、嘉兴及平湖各处电灯借款,共计日金二十五万元。湖南省湘潭电灯借款,计日金十五万元。所有一切开办工事,均经本公司代为承办,并推荐技师为指导。此外尚有十数处,亦均正在磋商进行中。由是观之,下期电气营业之发达,将于是乎卜之也。

  丙、其他借款及各种事业 本营业年度内之主要借款,为京畿水灾借款,计日金五百万元。又山东省实业借款,计日金一百五十万元。惟前项水灾借款,经交涉结果,系用本公司之名义,以代表银行团者。又直接关于事业上之借款,就中纺织业借款,计日金一百五十万元,而金属精炼业借款,计银五万两。此外,关于自来水、森林、油房、轮船各种事业,亦均正在磋商调查中,将来可望成功者,为数正复不鲜。本公司于本营业年度内,对于投资事业,如东洋制铁公司、东洋盐业公司及中华汇业银行,均附有相当之股额,并下期急待成立之东洋运矿公司,亦拟一并创办经营之。查盐业、运矿两公司,均系经本公司所提倡发起者,计本公司所投入于该两公司之资金,各约占其总资金额之三分之一之数。

  …… 

  中日实业有限公司

  (5)中日实业公司第六次营业报告书(1918年4月1日一1919年3月31日)

  第一、业务之报告

  一、桃冲铁山及卖矿事业

  本社多年对于裕繁公司与以援助,苦心经营之桃冲铁山,迄至本期,关于采矿运矿之诸种设备,业已完成。兹将开始卖矿之各种概况,述之于左:

  关于桃冲铁山诸设备,就中ユンドス〔循环链〕、イソクライソ〔倾斜面索车〕及运矿铁道,前者已有本社供给多额之资金,排除障碍,极图工事之进行,至大正七年九月间,铁道建筑已经完竣,十月十五日,已开始运矿矣。

  本社关于铁矿石之买卖,与日本各制铁业者交涉之结果,大正七年三月缔结第一次之卖矿契约,其总额为四十五万四千顿。然桃冲附近,自去年十一月至十二月间,大降霖雨,于矿石采掘及铁道运输上,大与以障碍,不能如预定之额数,以供给卖矿各会社,此本社深弓为遗憾者。人本年一月以来,俟天气回复,为工事之修复,图设备之完整,现正从事讲求出矿运输力之增加也。

  又自荻港至内地各港,为矿石运搬便利起见,本社与东洋制铁株式会社、裕繁公司,共同组织东洋运矿株式会社,自同年十月起,已开始营业矣。

  二、矿山及精炼事业

  本营业期间内,关于矿山及精炼事业,借款之主要者,为湖南、湖北之石炭及金属矿山二者,计四件,合计日金八十五万元。该同方面关系于本社之事业,今后益形发展。大正七年十一月,设分派所于长沙,且拟新设化学分析所,目下正在准备之中。

  又本社对于コ-ケス一クス(炭)制造,最为适宜,正注意于有名之直隶省井陉炭,与该地正丰、民兴两公司,缔结石炭归日本一手贩卖之契约,并获得同地コ一クス制造权。关于制造所之设立,目下正在协议进行中也。

  此外,关夫矿山权利之取得,或在极力运动中,或担任借款,或组织合办。已缔有临时契约,及在试掘中者,计共八起,均有成功之希望,而尚未达报告之时期,兹略之。

  三、电灯事业

  对于中国之电灯事业,本社于数年前,从事调查,复加以研究,前期中既得有相当之成绩。至本期借款之成立者,计八件,金百九万七千元。合前累期计之,共十五件,达金百六十三万九千元以上。现在关于借款正在交涉中者五件,今后本社益图发展,以期中国电灯事业之统一。客年来,与支那兴业株式会社互相商议,于本年一月,以资本金三百万元,创立中华电业株式会社,本社受股份之半额。

  四、其他之借款及事业

  交通部借款金一千万元,山东省借款金三百五十万元,在本期中为本社经手借款成立之最主要者。两者均为偿还旧债或供新事业之用者,而交通部借款,则更注重于电话扩张之用。本社根据该契约之附带条件,与日本有力制造业者相结合,为电话材料之供给,已与该部为具体之交涉,已达所期之目的矣。

  又本社调查研究之结果,正在计划交涉中者,为铁道、水道、森林及铁道材料、铜、硝石、棉花等诸事业,或已结得临时契约,有成功之望者不(甚少)。此下期本社事业之重要者也。

  至于投资之方面,以前记中华电业株式会社为最昭。又对于东洋盐业株式会社、东洋运矿株式会社,及在上海兴发荣裕记铁厂,亦有相当之投资,其股款总额达日金五十六万九千七百五十元。

  ……

  中日实业有限公司

  〔北洋政府财政部档案〕  

  《五四爱国运动档案资料》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