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资料:反对中日直接交涉山东问题和补签和约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22日10:38   中国青年网

  吴佩孚等反对补签和约并联络美国解决青岛问题通电

  (1919年7月13日)

  〔衔略〕驻湘直军各将领于本月佳日呈上徐大总统一电,文日:北京大总统钧鉴:治密。前奉院江电,谓此次德约,我国专条问题,力持保留,未能办到,当时未经签字,详情续布等语。师长等以词过简,当于微日通电,请布详情,迄未示下。兹接沪、汉函电,悉我国专使临时在欧会拒绝签字,甚有价值,仰见我大总统俯从民意,亦见我国外交尚有人也。然外交至此,非可以拒绝签字四字了之,势如临崖之马,万不可轻策一鞭,致贻后悔。大总统处此一发千钧之际,临大疑,决大计,当机立断,不俟终日。勿为众议所惑,勿为威力所屈,保我主权,还我故土,天下后世,咸被鸿庇。谨将管见所及,一一陈之:一、请速电饬专使再接再厉,坚持到底,并汇集各种理由,陈请列强为公道之主张,更联络美总统,恳其为公道之援助,以期必达目的。万一和会不能解决,应留作悬案,俟于国际联盟提起公诉,以待万国公决。一、请将拒绝签字情形,宣布全国,以平民气。此后如再有勾串外人,仍请签字割地者,以卖国论。一、请特任王专使正廷,为国际联盟会委员,因其拒绝签字,始终不挠。且中国条件多系陆长外交时经手,自箝其口,自制其肘,终感不便。与其使陆为难,不若令王始终其事,收效较易。一、日人对华,向用威吓手段,我政府应镇静以待,勿为所屈。西欧既开和平会,必不使德意志武力主义,再见于东亚大陆。彼如果以兵要挟,则请列强监视,划定战区,不妨以相当之兵力,作最后之解决。吾国数百万军人,数百员将领,岂尽皆勇于私斗,而怯于公敌,优于对内,而细于对外耶。师长等上年以全胜之师,遽尔罢战主和,休养兵力者,正为今日。且双方士卒,一闻对外,莫不同仇敌忾,跃跃欲试。谨励戎行,敬待后命,急难有用,敢效前驱。谨此肿叙禀陈,伏乞鉴纳为叩。师长吴佩事、旅长王承斌、阎相文、肖耀南同叩。佳。等语。谨以奉闻,伫候明教。吴佩孚叩。元。印。

  〔北洋政府督办边防事务处档案〕

  王光宇关于北京学生游行讲演反对补签和约报告

  (1919年7-8月)

  (1)7月14日报告

  步军统领衙门侦察长王光宇谨将各侦察员所查第五十一号报告缮单呈请宪鉴:

  计开:

  据祁荣寿报称:……午后二时,在米市大街,财政农业学生演讲,抵制日货,必须坚持到底。又云:安福派即是亲日派。现参战第一师用日本阪西力八郎为顾问,即系日本通消息之奸细云。

  中华民国八年七月十四日

  (2)7月16日报告

  步军统领衙门侦察长王光宇谨将各侦察员所查第五十三号报告缮单呈请宪鉴:

  计开:

  一、据李振邦报称:昨详东单牌楼扶桑馆来有日本人石川、九尾二名,查系由东京来京游历。又午后四时,在金鱼胡同口见有汽车一辆,上插国旗、白旗各一面,上书北京工业专门学校,并有五四国货制造社等字样,在街游行,并散传单。

  附呈大小传单五纸①[原附大小传单五张,有二张内容重复,故选用三张。]

  中华民国八年七月十六日

  同胞哇请注意吧!

  现在这个时候,是个什么时候呢?就是我国危急存亡的时候。因为什么缘故呢?就是日本要夺我们的土地;要侵我们的主权。同胞呀!要知道国家是三种事所成的。一个是领土;一个是人民;一个是主权。这三样缺一样,就不能成为国家了。若是一个不能独立、自由的国家,虽有人民,也就成了人家的牛马了;虽有土地,也就成了人家的土地了。这不是可羞可惨的事么?所以各国的国民都竭力的爱护他们的国家。我们山东省的青岛原是我们的,日本他要用强权夺去,并且以〔已〕经加入条约,单等着我们一签字,就算了他们的了。所以我们大家要求政府不签字。同胞哇!你们想想,日本就能够与吾们干休么?他必要用各样的法子运动我们的政府,背着我们人民,再送给他。中华民国是我们人民的。若我们人民再都不管,不就完了么?同胞呀!振起精神来,一齐力争吧!

  强强强,中华强,强国端赖民自强。民也强,国也强,谁敢轻视我边疆。仇货非吾好,敌他先要报。劝同胞,醒悟早,看人亡国真苦脑〔恼〕。好同胞,永不忘,齐心努力坚持牢。注全力,集群策,终须征服害我贼。

  青年会英文专门学校发

  尔忘五七国耻乎?

  君亦欲卫生乎?

  快用北京五四国货制造社所造国耻纪念牙粉罢!每包定价铜元三枚。

  总批发处暂假北京工业专门学校

  同胞哇!你们知道如何方能救国呢?欲要救国的方法有四种:(一)南北和议速开。(二)保守领土。(三)取消高徐、顺济铁路草约。(四)抵制仇货,挽回利权。若能如此,方能救国不亡哪!

  青年会英文专门学校发

  (3)8月4日报告

  步军统领衙门侦察长王光宇谨将各侦察员所查第七十二号报告缮单呈请宪鉴:

  计开:

  一、据殷达源报称:今查各学校学生,以安福派受日人指使,破坏大学,复又赞成补签和约。因此贩卖团、讲演团仍照常出发。现各繁盛之地,几有满街之势。……

  中华民国八年八月四日

  〔北洋政府步军统领衙门档案〕

  唐山天津各界联合会要求青岛不直接交回誓不补签和约呈

  (1919年7月23日)

  为请愿事:盖闻国家存亡,视乎人心,人心不死,国乃可兴。窃自欧战止戈,和平开幕,日人以种种横暴狡诈之手段,恫诱我政府,思欲得一实在证据,攫取青岛及山东一切之权利。海外列强,徇一时权宜之谋,不顾世间公道;国内巨奸,为个人营私之地,不思来日大难。青岛问题,几遂日人之欲壑。国人闻之,痛亡国之惨,惧灭种之凶,飞电力争,上书苦请。幸我大总统救国心切,俯顺舆情,我专使不畏强御,毅然决然拒绝签字,国内人民稍慰渴望。乃少数奸憝,恐失欢于日人,不遂其攘权夺利之初心,故为邪说,危辞耸听,率尔提出德约追签之议,查青岛之去留,非关一隅之利害,实山东一省之得失。中华全国之存亡所系。青岛失则山东亡,山东亡则全国沦,神州陆沈,华胄种绝,不待筮卜而可知。国内人士,吁天抡地,努力凝神,正思遏其横流于拒绝签字之后,作亡羊补牢之方。如霹雳一声,补行签字之电令一下,虽日权其利害,而适为利害所迷,岂可出尔反尔,贻笑列邦。况日人数年来,无事不欲亡我国家,廿一之苛条,军事之协定,已足制我死命。若复不权利害,速行对于德约追签,是更授日人以柄,不惟山东论亡,而廿一之条件,亦将实行,当此之时,即欲再思补救,亦无及矣!如日我国积弱之余,恐抵抗日人,势同螳臂,纵一时奋起群呼,亦不过作蛙腹之鼓。然数月以来,国民爱国之热度,弥漫天空,其持久之心,与进行之力,非一时狂妄者比。诚以签字为国死症也,不签字为国危症也,危症尚可救药,死症则坐以待毙,两害相权从其轻,正今日补行签字与不补行签字之生死关头也。虽然,不签字非即为外交之成功,不过以签字为饮鸩止渴,不签字乃扬汤止沸耳。釜底抽薪,根本救济,自有良方,请为我大总统敬谨陈之:

  一、利用时机也。今日我国之情势,犹大病之垂危,忽有转机。自青岛问题发生,人人愤慨,知大患之将临,心目中皆悬一救国思想,而又以德约未签,复知外交之将来,应付尤难,稍一放松,则大事立去,死里求生,尚可有为。故各界联络开会,思欲屏除佥壬,促息内争者有之;抵制日货,以塞漏卮,储蓄资本,以兴实业者有之;游说英、美,以牵制日人者亦有之。民气之蓬勃,遍于全国,而进行之速,操持之久,为从来所未有。此已足壮国人之胆,而寒日人之心。若我政府善导而阴持之,则乘其热度之高,以之练军,则有勇知方、敢死敌忾之士,必投袂而起;以之筹饷,则毁家纾难、输粟助边之人,必倾囊以资助。此时机之不可不利用者也。

  一、扫除障碍也。近数年来,各谋势力,结党营私,于今尤烈,已成为不可掩之事实。南北分裂者关于此,内政不修者关于此,使不设法以纠正之,党见持久,贻误大局。故宜一方以至诚,劝其消除党见,以大义责其党魁,俾以公忠体国,存一消极之心,解散其机关,将来统一国会告成,不愁无发展之余地。不然,党人方面,恃武者盘踞于外,奸佞者鼓簧于内,一言国内和平,则百端阻扰,一言外交折冲,则一味媚外,势不致同归于尽,终于未已也,遑论巩固国基,力御外侮。此障碍不可不扫除者也。

  总之,今日之时局,我不求强,而待外人之扶持,是自欺也。欲求强,不知利用时机,是自误也。利用时机,而不扫除障碍,是自困也。伏望大总统,当机立断,出于精诚之心,运以灵活之手,因势利导,上弭党见,下顺舆情,则中华之沉痛,未始不可以立起,从此转危为安,转弱为强,胥于此举卜之矣。代表等草茅下士,一介寒儒,不揣冒昧,将各界之心理,作刍荛之上献。大总统如肯不弃葑菲,垂加采择,务祈明令宣布:若不能将山东一切权利及青岛土地由德人直接交回,则关于德约誓不补签。并祈表示废除廿一条件及一切军事协定之决心。为此昧死上陈,祗候批示,代表等无任惶恐待命之至。谨呈

  大总统

  高乃宣

  唐山各界联合会代表  刘夕嘏谨上

  陆庭俊

  王醉生

  天津各界联合会代表  卢剑秋谨上

  〔北洋政府内务部档案〕

  王光宇关于日外务省参事官芳泽谦吉为鲁案直接交涉来华活动报告

  (1919年8月)

  (1)8月11日报告

  步军统领衙门侦察长王光宇谨将各侦察员所查第七十九号报告缮单呈请宪鉴:

  计开:

  一、据祁荣寿报称:兹闻本月八日,有日人方泽氏来京,系日政府派来京运动青岛问题,住东长安街北京饭店内,是日借乘东单牌楼大街三菱公司秋山昱禧之汽车,先赴日使馆叙谈。九日,赴四城拜会章宗详〔祥〕、曹汝林〔霖〕。十日,拜谒在京之日巨商。十一日,拜访前司法总长林长民,又拜日人栖崎观一、平井晴二郎、鹫泽与四、秋山是禧。又昨晚八时,闻东单牌楼三条日本居留民会内,有日人在彼开茶话会,系该会委员长小贯庆治等十余人,共同审查在京居留之日侨,男数七百九十六名,女数五百七十八名,关于捐金上之研究,政长上之办法,至九时半散会。

  中华民国八年八月十一日

  (2)8月12日报告

  步军统领衙门侦察长王光宇谨将各侦察员所查第八十号报告缮单呈请宪鉴:

  计开:

  一、据李振邦报称:昨详住东长安街北京饭店之日人方泽氏京有误,今细查系芳泽谦吉,为日本外务省参事官。昨晚九点,曹汝林〔霖〕赴该店回拜,斯时该日人已在小土地庙陆宗舆处叙谈,曹汝林〔霖〕亦往陆处面晤该日人后,又赴骑河楼前国务院秘书长张志潭宅。今日该日人赴财政部,及锡拉胡同英人李才,东单牌楼二条胡同公府顾问日人青木宣纯,东裱褙胡同正金银行各处拜会。闻明日上午十一时,有日本留京各界重要人物,在东单牌楼三条胡同日本大和俱乐部,为芳泽参事官开欢迎会。

  附呈中国夫役暗用铅笔抄录日本居留民会长平井晴一郎寄山东分会长人部正武原函文一纸〔原缺〕,并北京高等法文专修馆印刷传单

  中华民国八年八月十二日呈

  哎哟!不好了!山东的催命鬼到了!大家要留心呀!(冬心)

  列位同胞呀!我们为着欧洲和会解决山东问题,太不公道,政府做事,大不可靠。我们才罢市,罢工,罢课,牺牲了许多的精神和金钱,才得了个不签字的结果。不签字后,就应当准备今年阳历十月间在华盛顿(美国京城名)国际联盟会提出请各国公断的手续,才是道理。谁知政府里的事,全被那班狐狗一般的什么军阀派、安福派,把持住了,偏偏要和日本勾结,说山东的问题,要中日两国直接去办。现在,日本政府已经派了一个名叫芳泽谦吉的到中国来,和政府办理这事。这人已于本月九号到北京了,我且把这人的底细,说给诸君听听:

  芳泽谦吉,现在做日本外务省(就是外交部)的参事官。从前做过日本驻华公使馆的参赞,在中国的日子很久,和我国那班军阀派、安福派都是很要好的。

  诸位看了右边所记的这人的底细,就可以知道这人来中国的关系不小了。并且这人到我国来的时候,先到山东走了一躺〔趟〕,在山东把秘密事办好了(就是谋占山东的诡谋),才于九号到北京来。他一到北京,山东的问题,必有很大的变化,那中日两国直接交涉的妖言,必定要实行了。诸位不相信,可把这几天的《晨报》、《国民公报》、《时事新报》、《申报》拿来瞧瞧,实在有蛛丝马迹可寻哟!(日本报纸也说芳泽氏到中国来,是为山东事件)哎哟!国民呀!这事如果真由中日两国直接去办,那真是向狼口里抢肉吃,肉没有抢着,反被狼咬死了啦。唉!国民,国民!我们奔走呼号了几个月,到底是为的什么?当着这十二分危险的时候,反可以不拚死力去争最后的胜利吗?哎呀!芳泽谦吉来了!就是我山东的催命鬼到了!国民呀!你们要赶快醒来!和那班恶鬼,狐群狗党,拚个你死我活罢。北京高等法文专修馆印。八月十日第一次付印,十一日第二次重印,十二日第三次重印。

  (3)8月13日报告

  步军统领衙门侦察长王光宇谨将各侦察员所查第八十一号报告缮单呈请宪鉴:

  计开:

  一、据高俊仪报称:今在本城及前门外各繁华地面,见有北京法文高等专修馆并联合会各校学生,四路演说:现在日本九号派来芳泽谦吉参事官,阴谋山东诡计;并痛骂段督办、王揖唐、马良诸辈,均系安福派之毒虫,非将中国权力送与日人而后已,虽剥皮削肉不足以解其恨。演罢,痛哭流涕。又散布日昨所呈之传单,嘱国民同胞与政府力争,挽回利权方罢休。

  一、据祁荣寿报称:今查日本代表参事官芳泽谦吉之行动,闻昨午后六时余,有外交次长陈禄〔(竹录)〕同王秘书二人,赴该日人处晤谈,至七时回归。是时该日人送赴日使馆,至夜内一时回店。今午前十时二刻,有曹汝林〔霖〕至该日人处,述及中国现种种困难,全赖贵国维持等语。至十二时出店。午后一时,见该日人往东单牌楼三条胡同大和俱乐部赴欢迎会,有第一师参战军顾问阪西力八郎、中国顾问青木宣纯等四十余名同宴。会间讨论是否归还青岛问题,至三时余陆续散去。……

  中华民国八年八月十三日

  (4)8月14日报告

  步军统领衙门侦察长王光宇谨将各侦察员所查第八十二号报告缮单呈请宪鉴:

  计开:

  一、据祁荣寿报称:闻昨午后五时余,东长安街北京饭店之日代表参事官芳泽谦吉,借东单牌楼大街三菱公司汽车往财政部。又往崇文门内船板胡同内小丁香胡同住日海军武官大佐巴伯二郎、中佐沙阪悌三郎处拜访,至七时回店。今晨五时余,借三井洋行好富道明汽车,往东安门内南池子交通次长曾彝〔毓〕隽寓赴宴。在座有曹汝林〔霖〕、徐树铮、外交次长陈禄〔(竹录)〕等。据夫役云:座中谈论一切,系青岛交涉事件。该日人于今晚八时乘车由奉天及大连回国。又闻昨午后三时,日公使小幡氏带秘书船津往东堂子胡同外交部,拜访外交人员及该部陈次长等,要求青岛归日人独享权利,非他国人所得侵人等语。

  中华民国八年八月十四日

  〔北洋政府步军统领衙门档案〕

  江苏省议会反对鲁案直接交涉并补签和约电

  (1919年8月29日)

  二份。北京大总统、国务院钧鉴:山东问题,近闻有与日人直接交涉,补行签字之说,群情惶骇。万恳政府坚持初志,留待国际联盟之解决。迫切陈词,伏希采纳。苏议会叩。印。

  〔北洋政府国务院档案〕

  岑春煊等反对鲁案直接交涉并补签和约电

  (1919年9月5日)

  北京。龚仙舟先生鉴;华密。据谭湘督延(门岂)等沁电略谓:顷闻北方将与日人直接交涉,补签德约,人心愤激,应请严电诘阻等语。查此事前经电询得复,声称:并无其事。惟近日补签之说,又复轰传。并闻调回陆、王诸人,即为补签地步。前次拒绝签字,深合人民公意,且得友邦同情。今若补签,将何以自解于天下?希即示复,俾释群疑,是为至盼。岑春煊、伍廷芳、陆荣廷、唐继尧、孙文、林(艹保)怿。歌。印。

  〔北洋政府内务部档案〕

  吴佩事要求明白宣示决不补签和约通电

  (1919年9月5日)

  〔衔略〕前据鲁省会皓电称,有中日直接交涉补签德约消息,当即电询中央。据养日院电,文日:吴师长鉴:马电悉。德约现无补签之事,鲁电失实,希释疑虑。院。养。等语。师长以现无二字,语涉含混,复电请示。其文曰:北京。国务院龚代总理钧鉴:养电敬悉。德约现无补签之事,已据情答复鲁会,并转达欧会专使,谨遵钧院意旨而戴中央者,备闻斯言,言犹在耳,决不至为威利所动以失信全国也。我公于签字空气弥漫之际,竟能破除情面,不阿所好,一则拒签,再拒补签,非有强毅之魄力与果断之才识,曷克臻此。凛凛大节,全国钦仰。赫赫总揆,万民所瞻。惟细味原电现之一字,似有含蓄未尽之余意。与现字针锋相对者,则为将来。按诸外交文字、国际条约,均不能以现字认为最后之定谳,作永久之铁案。事关大局,不厌求详,可否由钧院将现无二字,易为决不补签一语,宣示全国,而定人心。值此群疑满腹,九鼎一言,立释疑团,全蚩者氓,则又何求,更何至罢工罢学两蹈法网也。区区管见,敬候钧示。冒渎之处,尚希鉴原。吴佩孚叩。有。等语。乃距今旬月有二日,迄未示复,显系龚代揆有难言之隐,别具会心,借示以含混之疑团,不肯作决绝之表示,似此模棱,惹人注意。曾忆了巳秋,各督电询中央有无军械借款情事,中央亦曾有现无军械借款一语之答复,不旋题而借款秘密告成,国权暗中断送。今日现无补签一语,不啻依样胡〔葫〕芦,此我国军民不可不特别注意者也。况龚代揆登台之初,祗声明负责十日。讵十日之后,竟据责任内阁重地,久假不归;并结合东日军阀芳泽之欢心,推任安福首领王揖唐为总代表,以潜移国民视线,特布疑阵,淆乱观听,而暗中实行其军械借款之故智。且二千四百万之大借款又将告成,安福系更昌言中日合邦不讳,此龚代揆不肯表示决不补签德约之隐衷也。为此仰恳大总统主持于上,无论该系如何跋扈,坚不盖印。并请全国军民监督于下,对于补签德约,必须根本推翻,以待国际联盟公决。再〔再字衍〕则外交前途,庶有豸乎。谨电奉陈,不胜悚惶待命之至。师长吴佩孚叩。歌。印。

  〔北洋政府内务部档案〕

  徐国梁关于上海学商各界集会请愿要求宣布外交方针代电

  (1919年9月8日)

  北京内务部警政司长王钧鉴:阳日午前,突据上海学生联合会函称:兹因外交问题,本日午后,商学各界假公共体育场开会讨论。厅长以来函简略,并未详叙宗旨、人数,当经饬派员警前往禁阻。及至该处,到会者已有四、五百人,势难禁阻,遂向该会询问宗旨。即据该会学界代表刘振群、何(艹保)仁、舒志侠,商界代表颜贤龄等面称:各界人士以外交问题,尚未得圆满解决,故令日在此开会。拟征集各界同意,请愿政府宣布外交方针,并请愿惩办不手民望之官吏。此外,并无逾越范围之举动,代表等可以负责。等语。派去员警,以人数众多,难以强阻,不得已遂取严厉监视主义。当时开会各代表演说之辞,大致不外上述诸端,并无其他言论。其余演说者,虽人杂言庞,宗旨不一,究因有员警监视在旁,尚无过于激烈之语。乃演说未几,至三时半亦即散去,地方秩序,尚属安宁,此当时开会之实在情形也。乃见今日各报登载,该会请愿条件甚多,多为当时开会所未议及。大率近日各处开会,均由少数之人预先私自议定条件若干款,作为进行办法,而所谓开会者,不过借开会名义为形式上之作用,可以表白并非私见。其实所议条件,不必一定于会场当众逐款宣布,而于散会后,无不广登各报,不日某种条件于会场经众公决,即日某种办法于会场经众通过,此盖近来各处开会之普通情形也。又当时到场人数不过四五百人,而各报登载或千余人,或四五千人,或万余人,其说不一,足征为故意铺张,以冀耸人闻听,尤与当时事实不符。厅长窃查该学生联合会等均自恃设于租界之内,为警厅权力所不及,不能取缔。每遇开会,并不先期呈核,必待至临时始以一函报告。适警厅得信往禁,则已人数众多,势难制止。民气之嚣张日甚,视治安警察法如并髦,若不亟谋补救之方,实于治安大受影响。应如何办理之处,应请转陈总次长指示机宜,俾有遵循。除仍随时侦查防范外,特此电闻。厅长徐国梁叩。庚。印。

  中华民国八年九月八日

  〔北洋政府内务部档案〕

  陈(竹录)关于日本提出中日直接交涉山东问题节略致段祺瑞函

  (1920年1月20日)

  督办钩鉴:敬呈者:关于山东问题,兹准日本公使提出节略,内容计分二条。此事关系甚巨,用将该件印就送呈钧阅。只请勋安。

  陈箓谨肃 一月二十日

  附印件一纸节略

  一、现在和平条约业已发生效力,日本政府为遵照历次宣言交还胶州湾,并解决关于山东之善后问题起见,欲与贵国政府开始商议,庶本案可以迅速诚实妥为解决。又此案拟由贵我两国特派委员在北京办理,似于彼此均属方便,不知贵国意见如何?

  二、山东铁道沿线之日本军队,日本政府不但遵照以前之宣言,俟贵我两国间关于交还胶州之约章成立后,即当撤退。即在约章成立以前,亦拟从速撤退。惟贵国政府宜于此项军队撤退后,从速着手组织贵国巡警队并完成之,以负警备铁道之责任。盖日军撤退后,倘巡警队尚未组织完备,则交通之安全自难确保,不惟日本受其害,即合办其事利害相共之贵国政府,亦当受不利之影响。果至如是情形,则为警备铁道起见,迫不得已,惟有仍将日军留存,望贵国政府体谅斯意,速速组成巡警队为幸。

  〔北洋政府督办边防事务处档案〕

  天津警察厅关于学生万人游行示威呈

  (1920年1月27日)

  敬禀者:顷接天津警察厅电话云:现有学生约万人,聚集南开学校操场,即刻全体出发游行,手持白旗,书云为争青岛、福建等事,并奉省长电传不必干涉等因。除严饬警队妥为防范免生事端外,并嘱就近代呈。理合陈明总长鉴核

  杨以俭谨代呈 一月廿七日

  〔北洋政府内务部档案〕

  广州参众两院反对鲁案直接交涉通电

  (1920年1月28日)

  〔衔略〕两国宣战,所有条约,概行废弃,此国际之公例。我国自对德宣战后,中德间一切条约,当然无效。德根据一八九十六〔一八九八〕年三月六日所取得山东之权利,亦即丧失。前对于巴黎媾和条约中之一百五十六、一百五十七、一百五十八条拒绝签字者,职是之由,该和约所关山东三款,我国既未承认,复得英〔美〕国上院决议保留,英、法默认。是条约上山东各种权利,德国既无权转移,日本更何自取得。乃日本挟其强权,蔑视公法,对于山东权利,强欲承继,我国人民誓死不能认。日本竟通牒北庭,借交还青岛为名,诱我直接交涉,彼之狡诈百出。前此二十一条之胁迫,军事协定奸谋,丧权辱国,痛犹未已。今若再堕狡谋,自铸大错,匪特拒绝德约之前功尽弃,并失友邦主持公道之同情。况国际联盟业已开幕,正宜根据该会约章,提交公判,则山东主权或有挽回之一日。一发千钧,事机危迫。用特电恳我全国父老兄弟,同心抗拒,协力匡救,以绝后患,而保国权,不胜盼祷之至。参议院议长林森、众议院议长吴景濂、副议长褚辅成暨参众两院议员同叩。勘。印。

  〔国民党政府外交部驻云南特派员公署档案〕

  京师警察厅第一分所巡官关于北大学生讨论声援天津被捕学生办法报告

  (1920年1月30日)

  第一分所巡官陈恒泰、黄端祺、南文厚谨呈报事:于一月三十日据第五段巡长白桂亮等报称:闻得界内大学第三院,于今日下午一时有开学生全体大会情事,业经电报本署在案。巡官遵即带同长警前往照料。至一时余,有文、理、法等科学生到校,随即开会,至三时余毕会,共到会者约一千余名。询系今日开会,因天津学生反对山东直接交涉被捕,讨论互助对付方法。并询得要求政府收没章宗祥、曹汝霖、陆宗舆家产。提倡商会罢市,并罢课全体出发大讲演情事。在彼照料,余无事故。为此呈报署长员鉴察      

  一月三十日

  学生会万急通告

  我们抱牺牲主义的同学!

  我们讲互助同学!

  我猛勇奋斗同学!

  山东直接交涉问题到了万急了,我国民当亡国奴的时候快要到了,我们再不起来奋斗牺牲,天津的惨剧转眼就到了北京来了。天津被捕学生就是反对直接交涉大障碍。请你们快快来开大会,讨论个对付方法,万望奔临为要。

  一月三十日

  今日停止出发讲演。卅一日下午十二时至一时在第一院开四年级同学会。

  〔北洋政府京师警察厅档案〕

  天津学生会反对鲁案直接交涉电

  (1920年1月)

  内务部鉴:山东交涉,现文阁议,望力持到底,万勿通过。本会誓死愿作后盾。天津学生会。

  〔北洋政府内务部档案〕

  王怀庆关于北京四十二校游行声援天津被捕学生函稿

  1920年2月3日)

  复谢张大帅姚道尹

  雨亭星五仁兄大人麾石阁下:连上两函,谅麝签阁。外违謦(亥欠),渴想良深. 顷承厚爱,惠赐白鱼、山鸡、银丝粉、哈什蚂,多仪,祢领拜嘉,感愧交并。比维鼎(衤因)笃祜,勋福增崇,载欣载颂。弟索绾九门,惭无寸善。近以津潮扩大,都门学子,群趋一致。本月一日,四十二校举行游街大会,幸事前戒备严密,地方秩序安静如常,堪以告慰。肃此鸣谢。敬请勋安。

  如愚弟王○○拜启 二月三日

  〔北洋政府步军统领衙门档案〕

  卢永祥关于上海各界联合会为反对鲁案直接交涉等集会游行密电

  (1920年2月10日)

  北京国务院钧鉴:统密。庚日,据探报:本埠各界联合会近以京津摧残教育,鲁案直接交涉等问题,定青日在西门公共体育场开会,并结队游行演讲等情。经分别谕令厅县设法劝阻无效。至青日下午一时,各团体约数千人齐至体育场集合开会,当饬警察、宪兵协同监视。其会议大旨系在要求中央驳回日本通牒,废除中日间一切密约,及恢复集会言论之自由各节,议论纷坛,即由军警妥为制止。三时许各团体复推举代表来署,要求将公议各案代电中央,俯赐照准。正派员切实开导间,据报:各团体数千人已列队游行至龙华使署附近,但秩序颇整,其意拟随同各代表赴署要求等语。不得已酌派军队前往阻止,一面仍派员根据中央迭次来电,向各团体剀切宣示,并详为解释,奈彼辈人众言杂,殊难一律了解,纠缠多时,始各散去,尚无其他逾轨行动。除仍饬军警随时严防,并遵照中央迭次明令体察情形相机办理外,谨此电闻。卢永祥。何丰林代。蒸。印。

  〔北洋政府参陆办公处档案〕

  江苏教育厅奉令制止学生爱国运动公函

  (1920年2月)

  (1)2月11日公函

  公函 年公字第三一号

  迳启者:案奉教育部歌电内开:青岛交涉,政府正在考虑之中,将来应付方针,自当以全国民意为从违。各校生徒职在求学,即令迫于爱国之忧,有所表示,亦应取沈著稳健之态度。如行动逾越范围,以致内妨秩序,外损邦交,尔时地方官厅行使职权,加以裁制,倘或彼此冲突,发生意外,于国家外交政策与生徒爱国之本意,试问有何实济。青年学子,意气激昂,不避险难,所以爱护而扶持之者,本部暨各校实应共尽其职责,设或稍受危害,则维护之谓何?言念前途,可为痛心。应由各校长查照迭次训令,剀切诰诫,对于各该生徒激烈言动,均应切实禁阻。专校以上生徒,如有主张,无妨就学理知识所得,在校内为理论事实上之研究,借以陈述政府,唤醒社会,慎勿再行联合大队游行讲演。至于干涉商店,检查货物种种越轨之举,尤应一律严加阻止,以免抵触,旷废学业,是为至要。本部为爱护指导学生起见,不惮反复申诫,以期亮解,务希剀切宣布,一体知照。等因。奉此。除分行外,合亟函达,即希查照,明白晓谕,剀切诰诫,是所至企。此致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中华民国九年二月十一日

  (2)2月13日公函

  公函 年公字第三二号

  迳启者:奉教育部佳电开:京校各生于本月四日,因青岛交涉结队讲演,致滋事端,业经军警强制解散。并奉大总统明令,责成教育部督饬办学各员,恪遵迭令,凡学生有轶出范围之举,立予从严制止。等因。本部职责所在,对于迭次学潮,文电劝告至再至三,诚以维持教育,须由教育界全体负责,尤在实施教育各员训诲生徒,专心学业,恪守范围,乃为根本维持办法。所有干政排外,以及市民运动,政治集合,内访学业,外滋反感,均应严切禁止。吾国受教育之生徒,与生徒求学问之光阴,能有几何,长此扰攘,浪事牺牲,如何忍言。务希严令所属学校各员,遵照明令,执行校规,约束生徒,不得再有越规举动。其有放任责务,庇护生徒,废学滋事各情,当惟各该校员是问。长官监督,亦惟有执行职权,以肃学风,而维教育。除另文申明校规暨取缔办法外,先此电达,即希令行为盼。等因。奉此。除分行外,相应函达,即希查照办理,并传谕诸生,一体知照。此致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中华民国九年二月十三日

  〔国立中央大学档案〕

  江苏教育会等声援京津学生反对 鲁案直接交涉电

  (1920年2月12日)

  大总统、国务院、外交部、内务部、陆军部、教育部钧鉴:鲁案既拒签德约,全国民意,一致主张拒日通谍。而媚日者,仰承日人意旨,高压学生,先后纵令京、津军警,枪刺交加,致重伤而无数,哗传或已毙命,全国大愤。沪南曾罢市志痛,经各方婉言劝导,方暂开市。国家法律必官吏先能自守,乃可责之人民。政府方戒学生以逾轨,而军警动辄蹂躏学生,是遵何法?且军队以御外侮,学生又非故国,警察蹂躏之不已,更益以军队之包围,又遵何法?外交要政,不由当局负责,而听少数人与日密谋,召卖国之嫌疑,激国民以仇日。即论邦交,亦岂得计?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先哲固有明训。同处漏舟,不敢不效忠告。尚望幡然觉悟,宜拒鲁案直接交涉,并速释被拘之学生,严惩不法之军警,以平众怒,以延国命。江苏省教育会、上海县商会、上海县教育会、寰球中国学生会、中华职业教育社、上海欧美同学会、华侨联合会、基督教救国会、上海救火联合会。文。

  〔北洋政府内务部档案〕

  江苏教育厅传达国务院严饬制止各界爱国行动训令

  (1920年 2月 14日)

  江苏教育厅训令 第三一一号

  令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校长

  案奉督军、省长尤电内开:顷接国务院鱼电开:近以山东问题,群言庞杂。在京则有纠众阻断交通之举;在沪则有要挟停纳赋税之通电。凡此行为,动逾法轨,极其所至,适使秩序不保,外侮乘之,使国家益陷困难之境。须知山东问题关系重大,政府既负完全责任,自必熟思审处,务期于国家有利,断不至掉以轻心,胶以成见。自此项问题发生以来,政府亦尚在详慎考量之中,且将容纳各方意见,蕲得正当之处置。惟是远道传闻,恐滋误会,希就近晓谕各公共团体以及地方各界,俾知以国家为重,当镇静勿扰,以俟政府之策画。俟策画既定,亦必有以昭示国人。设有不退之徒,利用时机,希图煽乱,各军民长官有维持治安之贵,应即遵照迭次明令,分别制止逮惩,勿稍弛纵贻误,是为至要。等因。除分电外,仰即剀切晓偷,并转行所属一体遵照办理,随时具报。等因。奉此。除分行外,合行令仰该校长剀切晓谕学生一体遵照。此令。

  中华民国九年二月十四日

  江苏教育厅厅长胡家祺

  〔国立中央大学档案〕

  北京大学学生周刊:北京学生运动后之情形①[此件选自1920年2月15日《北京大学学生周刊》第7号。沿用原标题。]

  (1920年2月)

  1。天安门围困时之状况 本月四日,北京各学校学生有〔在〕前门一带举行大讲演,被军警全数拘捕,囚在天安门内,至夜深始行释放,并扣留数十人送往卫戍司令部惩办。前期也曾说过,现在我且把该日的情形说一说。学生自被拘入天安门后,即至城楼上大声疾叫,“山东问题反对直接交涉”,“惩办暴吏曹锐、杨以德”。后又被军警逐下来,并把学生重重围困,学生即乘机向之演说,晓以爱国大义,军人多受感动,且说这个国家是人民全体所有的,不是几个人的,我们现在固为没有团结力,以致倒行逆施,望诸君原谅。可见甘心卖国者只属几个军官,多数军人经已觉悟,军阀倒闭的时候快要到了!

  2。政府之戒备 自学生大讲演后,政府异常戒备,即由南苑调来四营军队,散布于各马路上,以致交通为阻碍,人民敢怒不敢言。凡有学生结队游行,必即嗾使军警乱行殴打,以至路人和学生受伤者,难以数计。并逮捕学生代表,刑讯,侦缉学生会诸干事,把各学校电话线割断,以致消息不通,政府扰乱治安之程度,可谓已达极点了!

  3。被捕学生之苦况 各学生被囚在卫戍司令部,已有数多天了。据内中传出来的消息,很受虐待的,每日仅给饭一顿,异常粗劣,有如饲畜,各学生愤而不食,宁自饿死。他还说:你们还敢爱国吗?爱国就要受苦。唉!盗憎主人,这是当然的道理。

  4。国民大会之禁止 京师总商会和二十几个团体,原定本月六日开国民大会,征求国民对于外交问题的意见。乃军警各机关,一闻得这个消息,便恐慌异常,把足以容纳群众的地方,密布军警,以至国民大会开不成功。国民呀!中华民国岂不是我们国民的吗?我们为了爱国,政府对待我们如妨〔防〕大盗,禁止我们的自由,我们还不起来吗?

  5。教育界之态度 学生因讲演被拘数十人,北京各专门以上学校校长对于此事,很抱不平。兹把他质问教育部的呈文录下:

  呈为请示办法事:查昨日各校学生道旁讲演,当晚即被军警拘留三十余名,迄今尚未释放。今晨工业专门学校学生夏秀峰赴校上课,忽被逮捕。北京大学学生公寓有巡警指索学生三名。午后四时,前门一带讲演学生,横被军警殴打,多受重伤。查学生均系青年,激于爱国热诚,举动虽不免有过分之处,然政府既以息事宁人为主旨,而拘留多人,至今不放,且有陆续逮捕之势,实足使校长等穷于劝告。且今日军队之举动,似属逾越常轨。应请转咨军警各机关查明,究属是何军队,是否奉有长官命令,迅予答复,以释群疑。至于业经先后拘留之学生,大部究有如何办法?亦祈明白宣示,停有遵循。谨呈教育部。蔡元培、陈映璜、毛祈伟、王家驹、洪(钅容)、金邦正、汤尔和、张谨、郑锦、姚憾、王我臧。

  教职员亦即行开会讨论,议决办法四条:(1)呈请政府对于山东问题,拒绝直接交涉,以后外交须公开。福州及天津事件,应尊重民意,从速解决。(2)请政〔府〕将欧战后中日间一切密约,一律废止。(3)致电南北当局,从速谋和,一致对外。(4)通电国内各团体,述明学潮情形并协力援助,以挽危局。兹把他的电文照录如下:

  上海王专使,时事新报、申报、新闻报转各报、各团体,商会转各省商会,江苏教育会转各学校,并转各省教育会、各学校、各教职员联合会、各团体鉴:江电计达。山东事亟,北京各团,力谋补救,尚无效果。前昨两日,学生因讲演被捕,并受军警殴击,受重伤者甚多。今日各校附近皆有军警探捕,横于出入。本会代表往谒靳阁,亦被禁阻。似此情形,政府将以严厉手段,达其直接交涉之目的。外交问题,既绝希望,教育前途,将演惨剧。本会同人,各本血诚,誓竭棉薄,尚望全国各界诸公,并起力争,以挽危局,则北京教育界虽糜烂粉碎,为之前驱,亦所甘心。专此亟达,幸速图之。北京小校以上学校教职员联合会。鱼。

  〔北洋政府内务部档案〕

  胡利纯:评卫戍司令部的布告①[此件选自1920年2月15日《北京大学学生周刊》第7号。沿用原标题。]

  (1920年2月)

  昨天学生被捕后,京畿卫戍司令部特发出一张布告,引了许多条治安警察法,来愚蒙各界,制造学生的罪。我想稍有点智识和略明法律的人,断不被他欺骗。因为他所引的保〔治〕安警察法,是洪宪皇帝袁世凯想做皇帝的时候,恐怕国民反对他,所以定了这些专制人民集会、结社、言论、出版自由的警察法,实不是中华民国的法律,我们是共和国的人民,断不承认这非法、专制、叛反民国的法律!

  我们依照中华民国的法律,自然是有演讲、集会、出版、行动自由的权利,现在他们卫戍司令部、警察厅等,竟敢公然违反中华民国的法律,禁止我们演讲,无故拘禁我们,伤害我们的身体,试问这等违法的举动,照刑法上该得什么罪?请你们大家评判,是谁超越范围,危害国本?是谁应该有罪呢?

  我想我们的商界、劳动界及各界的同胞,一定明白不受他的欺骗,一定发起良心,激昂前来帮助我们学生的爱国运动。我还望我可爱可怜的警察和兵,不要昧良心,反〔?〕他们非法的命令,背叛中华民国,来杀害同胞,防害学生。大家快快醒起来,和我们一块去干那爱国运动,抵御外侮,殄灭内奸,巩固我们中华民国的国本,发挥真正共和的精神!胡利纯

  〔北洋政府内务部档案〕

  王怀庆关于军警联合巡防学生演讲散布传单致靳云鹏函

  (1920年2月)①[此件收文日期为2月16日。]

  敬肃者:查各校学生结队演讲、散布传单,自军警联合游行以来,未见该生等有以前举动。或有一、二名在军警未到地点,暗布传单,迨至军警赶到,即将传单夺下,强迫驱逐,不使集合演讲。惟查该生等暗布传单,词旨悖谬,且有蛊惑军警语气,此等情形亟宜特别注意,认真禁阻。除密饬派出游缉、侦缉各队,会同卫戍司令部、警察厅军警加意防维,以免淆惑而保公安。兹将近日经过情形,用特专函奉闻。敬颂勋绥。

  王怀庆谨肃

  〔北洋政府国务院档案〕

  江苏教育厅转达大总统令镇压各界爱国运动公函

  (1920年2月26日)

  公函 年 字第四四号

  迳启者:案奉督军、省长代电内开:顷接内务部虞电开:本月六日奉大总统令:秩序安宁,立国所重。现行治安警察法于一应保安事项规定綦详,凡属国民不容(亻面)越,而欲以保护公安,维持法纪,尤在该管官吏之实力奉行。近顷学风日糜,妨害秩序之举不一而足,而不逞之徒又往往附会煽乱,以冀牵动社会,恣其侵扰,人心不靖,积患相乘。各地方军警长官负有弭乱保安之责,宜如何悉力防遏,以维大局。须知法律之设,初不因人而异,其有凌蔑法纪,扰乱公安之行为,即在学生亦应执法究惩,不容有所徇纵。况莠徒假借名义,纠众暴行,极其所为,不惟贻社会之危机,抑且陷国家于兀臬。职责所在,岂容稍假。在京著责成内务部、卫戍总司令暨步军统领、警察厅总监、京兆尹;在外著责成各督军、省长、都统暨警察长官,嗣后于保安事项,均应切实执行。凡有干纪构乱者,不论何项人等,一律依法惩处;其应如何分别制止逮惩,即遵照迭次明令体察办理。该管官吏责有专属,倘稍涉疏弛,贻误地方,法纪具存,不能为之曲谅也。将此通令知之。此令等因。奉此。特电达。希转饬遵照,随时认真办理为要。等因。除分电外,仰即分别咨行,一体遵照,认真办理,随时具报等因。奉此。除分行外,相应函达。即希查照,剀切晓谕诸生,一体遵照为荷。此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中华民国九年二月廿六日

  〔国立中央大学档案〕

  江苏教育厅奉令以学校管理规程压制学生爱国集会公函

  (1920年2月26日)

  公函 年公字第四五号

  速启者:案奉教育部训令第六七号内开:学生在校集会,以研究学术及有益身心之事为限。案照学校管理规程第三条,应经校长之允许,并由职员督率。又第七条,学生有违背校规者,应予以相当之儆戒。第八条,学生有因犯学规退学者,非确有悛改之保证,不得再入他校。各等语。迩来各校生徒任意集会,内则干涉校务,借端要挟;外则抵触警章,滋生事故,实于学业校规多所妨碍。应由各校员查照管理规程,实行查察,如有违反校规及逾越轨范之集会,应即严切责令取消;其有不遵训告擅自集合者,应由校照章严切制止,分别惩儆;并查明倡首抗拒各生,令其退学,以资取缔,而重校规。除通令外,特此令行该厅,仰即转令所属各校一体遵照。此令。等因。奉此。除分行外,相应函达,即希查照办理为荷。此致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中华民国九年二月廿六日

  〔国立中央大学档案〕

  高君宇:我们为什么要反对直接交涉①[此件选自1920年3月 7日《北京大学学生周刊》第10号。]

  (1920年3月1日)

  山东问题究竟应当怎样解决?--和日本直接交涉呢?还是提交国际联盟会公决呢?--这是中国人目前顶紧急的一个问题。在人民一方面,我们看月来的报纸,不是这边开会反对直接交涉,便是那边打电要教政府把日本通牒原封驳回,--他们的意见都是要把山东问题提交国际联盟会公决。在政府一方面,虽然对于这事没十分明白的表示,但我们从(一)他们和日本财阀大仓喜八郎的秘密周旋,(二)极力摧残反对交涉的人民和(三)靳云鹏对山东代表说:“直接交涉,不见得不利”的话,我们可以晓得他们对于这事的趋向是直接交涉,--不是提交国际联盟会公决了,原来政府不过是“舆论的执行者”,不能在舆论之外,再发生什么本身的主张;想不到中国的政府居然会在舆论之外,又生一个主张、--而且还是一个极端反对的主张!退一步说,假使人民的主张丝毫没理,在今日教育不完全的中国,政府另来一个主张,还可以勉强的说下去;但人民的主张却是十二分有理,而政府的主张除替日本的“老头票”和“三十年式”毛瑟枪说话外,却再没一可说。我是人民的一份子,我敢代表大家说我们为什么要反对直接交涉的理由。

  据我个人的意见,第一对于这个问题先要比较提交国际联盟会眼直接交涉的实际的利害,第二,再去研究种种应付的需要和方法,决不可因方法困难,便不计较利害;--总应当循着“对的”主张向“是的”那方面走去。如果直接交涉能把山东一切物权和宗主权都收回来,--不让持暴力主义的日本军阀再能在山东扩张势力,我们都可以无夙 但我们在事实上着想,觉得日本政府决不是那样和蔼易与的,要借着直接交涉来收归权利,这个世界上决没有那回事,--要主张这样的,我看,不是盲人谈天,跟着人家瞎说,便是那些以卖国为事业的大政客的投机了。据我的观察,觉得提出国际联盟会公决,有多利益。容我把他们和直接交涉的害处通写在下面--

  第一日本通牒要求北京政府和他直接交涉,他先说他承继德国在山东的权利。但据我们看来,他要直接交涉的根据丝毫没存在的理由--

  (一),中国对德宣战时,已宣言废弃中德间一切条约,山东一切物权租让都收归了,--有是宣战以前,德人在山东的一切权利到宣战以后,已都回归中国了。山东那里还 〔有〕德国的权利,可以转让?

  (二),就是退一步,说山东的权利还是德国的,按1898年胶澳条约胶洲租借地中国保留宗主权,德国也没权可以转让给另外一个德国听!

  (三),英法不能为了夺回比利时来分据比利时,日本便也不能因为有攻取青岛的“功劳”便占有青岛。

  (四),不能根据1915年“二十一”密约,因为这约根本没有存在的理由:

  (A),他是密约,--威尔逊十四条宣言和万国同盟会约法(The1eague of nations covenant)都不承认密约的存在(参看盟约总纲和第二十条)。

  (B),未经国会承认,不能发生效力。

  (C),强迫订的--不是双方同意的,是日本乘列强不暇东顾,以“哀的美敦”威胁中国缔结的。

  (D),屡次国民大会都宣言废弃。

  (五),不能拿1918年军事协定做根据,因他

  (A),是密约。

  (B),是草约。

  (C),未经国会通过。

  (D),约中虽有允许延长胶济铁路等款,亦不得认为即系转让德人在山东权利之意。

  (E),况欧战已毕,这约早该废弃了。

  (六),不能以日英,日法等密约做根据,因为他们是两国间私行,不能强令第三国受其拘束。

  (七),不能根据巴黎和会对德和约,因为我们没在这约上签字,虽然他有三强国批准就可实行,我们也不能承认他对我们发生利害的规定现在就发生效力。所以日本人不能拿我们没承认和约未〔来〕强近〔迫〕我们奉行。

  我在上边说了这么许多话,完全是要证明日本“承继山东德人权利”的没法理的根据,也就是要证明日本人要求直接交涉的没根据了。这样没理由的要求,如果我们承认和他直接交涉,是不是我们便先承认他无理由为有理由的了?是不是就是承认那些密约还可以存在,可以拘束我们?

  无论直接交涉的结果怎么,一来我们便先遭了这么一个大失着。我要向〔问〕这些主张直接交涉的大老们:“是受日本贿赂入的多呢?还是承认直接交涉损失的国权多呢?”据我看来如果真和日本直接交涉起来,有许多害处明明显显地在〔我〕们面前排着--

  (一),“日本直接交涉”就是放弃租借地主权的一个别名。原来各国在中国的租界,都是租界性质,--不是割让,中国保留着主权,各国都不得任意转让。如果承认德国可以转让青岛给日本,那是表示对于租借地中国情愿放弃主权。放弃主权,失青岛一块地其害犹小;愿〔?〕各国都要援例,沿海各处的租借地都失了主权,成了他人的领地了。

  (二),既经拒绝签字,又要来和日本直接交涉,“自埋自掘”,中华民族之体面何存!

  (三),失各国的援助和同情--美国上院之山东条款保留案不日就要排〔批〕准,英国首相亦宣言可承认此项保留案,听说法国对于保留案也狠表同情。可见各国多要援助我了。如果我真不长进,要和日本直接交涉,他们要怎样轻着我们,不是他们要把他们对我们的一凡〔番〕热心都抹没的一点一儿也没了么?人家要来帮助我们,我们反不要人家帮助。将来我们有急难的时候,就是去求人家帮助,人家还肯来帮助吗?固然“依人成事”,不是正当;但这帮助的同情,无论如何,万不可失呀!

  (四),我中国是弱国,日本是强国,弱国和强〔国〕的外交总是吃亏,那里还能够凭着他去收归多少的权利?

  (五),日本既愿意把山东一切权利交还中国,何不在巴黎和会坦坦白白的交还中国?--既可得各国赞扬,又可以使中国人感谢,更何不直接交还,还要费什么手续来交涉?他在巴黎和会肯卖那大力气,甚至讨各国的厌恶都不顾,我们还不可以知道他对于山东的野心么?他要和中国直接交涉,那里是奉还青岛和山东一切权利?要再抢寻些权利去是真的!

  上边说的是直接交涉的种种害处。也曾找去想他究竟也有什么好处没有?但我想了好久,却找不出丝毫,最后忽然想到一件,就是诸位大老们都可以借此大发洋财了。

  如果我们把山东事件提交国际联盟公决,究竟可以把山东完全全〔收〕回来吗?固然我们不能在事实上做十分的担保,但据理论上的确察,争回山东都狠有些把握,要比较直接交涉的危险利益多了。我说有把握,可以从〔下〕列各段看来--

  (一)巴黎和约所以规〔定〕把山东转让给日本,并不是各国甘心愿意,是日本利用义大利退出和会的一个时机来威吓各国,说各国要不许把山东德人一切权利都让给他,他也要退出和会。各国正理义大利的麻烦还没完,又凭空添了这么一个麻烦;而英法又为了英日和法日两密约的掣肘,不能公然的反对日本,威尔逊又怕退出和会的多了把和会破坏,所〔以〕大家都〔无〕奈何,口〔只〕得把这个让给日本,但日本人的狡诈,他们却恨到万分了,现在国际联盟也成立了,一不怕有人破坏了,各国又都有明显的舆论来攻击日本抢夺山东权利的不当,如果把这事提交联盟公决,得各国的帮助是显而易见的了。

  (二)各国常想保持在华的均等--他们不愿意无论那国在中国比别国占点优势,欧战起后,日本乘列强不暇东顾,在中国抢夺了许多权利,破坏均势的地方实在不少,各国都忌恨他极了,若再把山东给日本,在他们眼里,那还不是给虎添翅吗?各国在和会为了种种困难未得帮助我们,在联盟会为了他们的私利,也要帮助我们了。

  (三)有人说日本虽然是利用个时机威吓和会把山东让给日本,但若没有英日和法日两密约承认他有承继德人权利的规定,也不至于完全那样。在和会,英法为了密约,不能不帮日本争夺山东权利,到了联盟会,难道英法两国就会不受那约的拘束,马上变个态度来帮助中国?殊不知国际间的来往总是以利为归,“信义”实在是一件靠不住的东西。况这两个密约义务在巴黎和会已经履行过了,英法还能再给他履行第二次?

  (四)日本果有好意把山东一切交还中国,即在国际联盟亦可交还。

  (五)就是退一步说,公决不能得胜利,其结果至多不过与直接交涉所失相等罢了。

  如果我们把山东事件提交国际联盟公决,内有人民的努力,外有各国的援助,总会有个好的果子把山东权利收了回来。

  以上我们说反对直接交涉,还只是就争回国一方面说,假使我们任听政府的鬼混,和日本人去直接交涉,将来山东完全丧失之后,日本军阀势力的澎涨多少?日本军阀势力的澎涨便是日本军阀作恶程度的澎涨;日本军阀对我们的作恶,我们已经享受够了,有他们供给军械,便闹成了舞刀弄枪南北战;有他们供给金钱,便产生了寡廉鲜耻的安福鱼。到了现在,弄的全国到处日夜不宁。难道说我们就是这样的垂手待毙?我们应当起来追究这些造恶的成因。防止恶,第一当从不使恶蔓延起。这直接交涉,我们为了国权,为了人道,日〔自〕应当起来反对。

  高君宇(三·一·一九二○)

  〔北洋政府内务部档案〕

  赵倜关于豫省各界请愿反对鲁案直接交涉电

  (1920年3月4日)

  北京大总统、国务总理钧鉴:各部总长鉴:窃山东问题自日人提出通牒,要求直接交涉以来,已数旬于兹矣。政府迄无明确表示,虽日尚在慎密考虑之中,而人心惶惶,不无疑揣。各界奔走呼号,其主张拒绝之声通于全国。豫省虽风气朴塞,而办异口同声,如响斯应。昨得衡州吴师长通电,传诵歌泣,气势益高。迭据各界纷纷请愿,佥称直接交涉与夫留待联盟公判,孰得孰失,当拒签德约之时,早经决定,至今日而已无讨论余地。况重以美国保留,英国谅解,外人犹思为我转圜,我国何可遽图反汗。即就利害而论,我与日本实处相反地位。直接交涉如果于我有利,日本何以先我提出;要求留待联盟公判,如果于我有害,日本何转以直接交涉之言来相诱胁,此理至显,岂真政府未之知耶?知耶知之,而犹迟迟不决,岂真有难言之隐耶?陆总长、陈次长之相继辞职,亦以众怒难犯也。若政府竟一切不顾,漫然承认要求,既负友邦之同情,并违全体之民意,必至全国鼎沸,大局动摇。势迫时危,恳请转达。等语。伏维共和国家,以人民为主体,外交趋势,以舆论为从违。得乎民,则虽败而亦共谅其心;失乎民,则虽成而优群议其后。民气既应机而发,官力亦有时而穷。况国家兴亡,匹夫尚有其责。众情激越,疆吏岂可无言。既未便壅于上闻,亦何敢安其缄默。务恳我政府俯顺民意,毅力坚持,公理所存,强权无主,稍纵即逝,后患奚追。敢掬微诚,伏乞鉴纳。河南督军赵倜叩。支。印。

  〔北洋政府陆军部档案〕

  闽南国民大会等反对鲁案直接交涉通电

  (1920年3月23日)

  上海救国日报并转全国各界联合会、学生联合会总会、各报馆、各省各机关、各社团公鉴:山东问题且得直接交涉,福州事件故意延宕不决,京、津学生爱国运动拘禁杀戮,民国运命危亡在即。北廷毫无觉悟,甘心卖国,违反民意,至于此极。我闽南各界于本年三月二十三日,在漳州开国民大会,到会者万余人。全体表决,倘北廷对于以上三项,于旬日时间,无完满之解决,适合民意,即当依左之对待,一致进行,不达目的,誓不反矣。(一)请护法政府出师声讨北廷以卖国之罪;一面由各地方组织工、农、商团、学生军,作实力之后盾。(二)请北方爱国诸人,以及农、工、商、学各界联合同时并举,抵抗卖国政府。(三)请全国国民于举事之先,宣布北廷罪状,通告友邦,主张正义,严守中立。(四)条件解决后,亦以相当手段,一致对待日本政府,打破主〔?〕谋世界之和平。闽南国民大会、闽南学生联合会、龙溪国民大会、龙溪学生联合会暨五十四个团体同叩。漾。

  〔国民党政府外交部驻云南特派员公署档案〕

  中华民国学生联合会总会反对鲁案直接交涉代电

  (1920年4月10日)

  各地学生联合会鉴:本会昨日依据评议部议决案,致电北庭,限其四日内驳回日本通牒,宣布军约无效。原文日:北京总统府、国务院鉴:国人痛外交失败,切齿于公等之卖国久矣。鲁案之不能直接交涉,阅案之万难让步,军事协定之亟宜废止,国人早已坚决表示。又民国四年以来,中日间私订之条约:如二十一条,胶济路换文,济顺、高〔徐〕、满蒙四线合同,以及其他借款契约,妨害我国领土及军事、警察、交通、财政等权者,亦国人所一致誓死不能承认,已一再宣言,公等想亦闻之熟矣。吾侪自五四以来,牺牲神圣之学业,从事于奔走呼号,无非为救国自卫计。今鉴时机急迫,国势颠危,用本初衷,作最后之忠告:兹限四日之内,先将日本通牒原封驳回,通告军事协定无效,以固吾领土,而保主权。倘再推诿延宕,是公等甘作石敬塘、李完用第二,吾侪学生断不忍令庄严灿烂之中华民国,断送于吾公等之手,纵极孱弱,誓以赤手空拳与公等周旋。公等勿以外援至为可恃,勿以为暴力为可凭,勿以人民为可欺,勿以学生为可屈。传日:时日易丧,予及汝摺亡!语日:宁为玉碎,勿为瓦全。愿公等熟审之。中华民国学生联合会。佳。该电措词既已表示吾学生界最后之奋斗之决心,则吾全国学子,此后自当团结一致,为愈猛之对抗,虽牺牲一切,亦所不计。诸君须知处在国贼横行,法纪扫地之秋,若国民再事容忍,非特示人以怯,抑且使国事将败坏至于不可收拾。故吾人数日以后之奋斗,不仅关于吾学生界之生死存亡,实有关于国家之命脉。吾学生界同志而不欲国家之生存则已,否则其速各事预备,以从事于最后之奋斗,庶几大难一发,如响斯应,则化黑暗为光明,转危亡为安固,或犹有一线之希望耳。其亡其亡,系于苞桑!愿全国学生界共起图之。中华民国学生联合会总会。灰。

  〔北洋政府内务部档案〕

  (十二)1920年4月10日中华民国学生联合会总会反对鲁案直接交涉电

  李纯等报告沪宁各地学生反对鲁案直接交涉罢课游行电

  (1920年4月20日)

  北京国务院、参谋本部、内务部、陆军部、教育部鉴:统密。据上海道厅县电称:寒日沪校学生,因交涉问题,全体罢课。复于是日午后,在公共体育场开会演说,不外山东问题反对直接交涉,旋又各执旗帜,结队游行片时。并据宁垣各署日报告:省城中学以上,因受沪潮影响,亦于删日停课,皓日分队游行,表示与沪一致行动。并闻苏、锡、澄、然各属罢课情形,大致相同。节经严饬该管官厅,剀切晓导,克期上课;一面会督军警,严密防范,地方安谧如常。恐劳廑注,谨此电闻。李纯、齐耀琳。号。印。

  〔北洋政府陆军部档案〕

  天津警察厅报告南京学生为青岛问题罢课游行呈

  (1920年4月)

  (1)4月22日呈

  天津警厅现据驻宁探报南京学潮情形,兹谨将原单择要照录,恭呈钧鉴:四月十七日上午十二钟,有第四师范学生、第一工业学校学生、商业学校学生、锺英中学学生、金陵神校学生、金陵大学学生、基督教学生、中华圣公会职员、高等师范学生,各有三五成群,先后在夫子庙、贡院街等处,演说山东直接交涉、苏州枪毙兵士问题,先后所演,大致相同,至三钟散去。又下午二钟,有学生十余人,手持白旗,上书南京甲商分会,在钓鱼台讲劝国民自强,挽回青岛等语。又下午三钟半,常府街南京联合会开会,到会者,宁城各学校学生代表五十余人。首由大众提议:下星期一全城男女各学校学生,结队游行街市,不避风雨,如官厅阻止,亦强制游行等语。又宣布执行部教育科长王德熙,因赴上海全国学生联合会充任理事,不能兼顾本会科长,应另选举。经执行部长黄曝禀提出,高等师范学校学生夏承枫为该科科长,经众赞成,至四钟四十分闭会。又查该会副会长许哲,昨晨同李暮航,赴苏、常、芜、镇、扬、通等处,联络各界,取一致行动等情。

  呈 四月廿二日

  (2)4月22日呈

  天津警厅现据驻宁探报南京学潮情形,兹谨将原单择要照录,恭呈钧鉴:四月十九日上午八钟,各校学生游行,共分南北两队。南队在八府塘集合出发,所到者第一中学、第四师范、第一工业、锺英中学、南京中学、甲种商业、求实学校、基督中学、法政学校、金陵女子大学、第一女师范等,共十一学校,约有学生五百余人。各生手持旗帜,上书驳回中日通牒,取消军事协定,废除密约等字样,由八府塘至考棚西巷、常府街、西〔四〕条巷、大行宫、吉祥街、花牌楼、中正街、府东街、省公署、贡院街、淮清桥,至犁头尖分队各回本校。北队在乾河沿集合,到有金陵神学、明德女学、高等师范附属中学、赫德女学、汇文女学、华中公学、金陵中学、德胜女学、金陵大学、高等师范、来复女学、暨南等校,约有学生八百余人。由八钟四十分出发,道经钟鼓楼、北门桥、新街口、大行宫,南北队相遇,鱼贯南行至内桥、三山街口。北队分路至黑廊街、仓巷,各校始行分散,时已十一钟。沿途秩序,尚属整齐,并未发生事故。各校所散传单,另由邮局寄呈。等情。

  呈 四月廿二日

  (3)4月24日呈

  天津警厅现据驻宁探报南京学潮情形,兹谨将原单择要照录,恭呈钧鉴:四月二十日下午三钟,学生联生〔合〕会开会,到会南京城内男女各学校学生四十余人。首由评议部长李庆图提议:执行部交议:金陵中学学生顾克用,充教育科副科长;高等师范学生王庆衍,充经济科副科长;第一农业学校学生虞景翔,充调查科正科长;河海工程学校学生梅成章,充交际科副科长,经众赞成。又提议:南京体育师范学校加入本会,经众赞成。又提议:各校罢课业已五日,由明日起,仍继续罢课。除来复、河海两学校代表未出席外,所有出席男女学校计二十七校,内有二十校赞成继续罢课,其余教会女学校七校,均不赞成继续罢课。当经委托各校代表回校疏通。又提议:派一人赴上海总联合会质问,何以现在各省未能一致罢课由。并再派一人,赴长江、上海一带,联络各学校一致进行。经众议决,由执行部长派人分别前往。至六钟闭会。等情。

  呈 四月廿四日

  〔北洋政府内务部档案〕

  卢永祥报告上海学生等提出组织平民政府办法密电

  (1920年4月24日)

  北京国务院钧鉴:统密。漾二电计已达览。昨晚复据探报:学生等顷在法界各界联合会开紧急会议,提出办法四条: (一)推倒南北两政府,驱逐武人官僚政客。(二)组织平民政府。(三)要求各公使承认。(四)不承认政府借款。以上各条,准明日下午一时在西门体育场开国民大会表决。等语。当以学生等此种行为,显有奸人从中主持,勾结煽乱。即饬军警按照戒严法,严加取缔,妥为戒备。本日清晨,即酌派军警于各马路轮流梭巡,华法交界处各重要地点,均增设岗位,西门体育场亦派队驻守。华商电车由军警保护开车,商店已照常营业。至下午一时许,果有学生及流氓多人,意图闯入西门体育场集合开会,当由军警驱散。旋华法交界处,并有男女学生多名流氓手执旗帜,分为数组,每组约二三百名不等,徘徊路侧,意欲拦入华界,经军警将旗帜夺毁,分别驱走。有欲登开往华界电车,以期混入者,亦被军警随时推下。幸未发生他故,地方皆称安静。除仍饬军警加意严防,并商法捕房协同维持外,谨闻。卢永祥。何丰林代。敬。印。

  〔北洋政府内务部档案〕

  江苏教育厅转饬防范学生响应上海学生总会发动全国一致罢课训令

  (1920年4月24日)

  江苏教育厅训令 第六五七号

  令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校长

  案奉督军、省长(竹固)电内开:顷接教育部筱电开:报载上海各校学生因外交事件,结队游行,并运动全国学生同时罢课。已由京局检获学生联合会总会通电,词极暴烈,内有推翻政府等语。应请饬属严密防范。该联合会系属非法集合,迭经奉令查禁。所有该会及其他同类之书、报、函电等,均请加意检查,一并扣留。其有号称该会或各校代表到处勾煽者,并请立予驱逐,或解送回籍。一面责成主管校员谆切诰诫各生,务各安心向学,毋得随同附和,致干法纪,而废学业。至现时各项交涉,前经政府途电布达,并表示决无违反民意损失国权之举,希随时宣布,以免借词煽惑。又准倏电开:本日午电计达。顷准内部抄送驻沪探报,沪校各生罢课,齐集西门外体育场开会演说,各书旗帜,语多激烈,并簇约各商,恳求罢市,尚未邀允,学生亦有反对,因受压迫随同到会。等语。查上年学潮迭起,赖地方长官暨军警各界苦心维持,始获稳就宁息。兹复肆行构煽,置学生学业地方秩序于不顾。查察内容,实系有一部分阴谋内乱之人,利用血气未定之青年,借词外交事项,加以鼓吹激刺,以供其初步革命之牺牲。现值工、商联络未遂,租界取缔甚严之际,务希督饬所属并转令淞沪长官及驻在员警等,设法制止,严密防范,以消隐患,是为至盼。各等因。除分电外,仰即督饬所属一体遵照,晓导防范,依法办理,随时具报为要。等因。又奉督军、省长首电内开:顷接国务院、内务部、教育部筱电开:电局检扣上海学生总会电,有本会评议部议决,自本月十四日起,全国一致罢课,与卖国政府决斗。上海、浙江已如期实行。等语。查此等举动,意存扰乱,亟应设法严切取缔。除北京方面已饬严密防维外,希即督饬所属切实劝诫,令其照常上课;一面严行防范,勿任滋扰,设有逾轨行为,即时依法制止,以重公安。等因。查此案昨接教育部电,业经分别电令遵办在案。兹准前因。除分电外,仰即督饬所属按照电内各节分别切实遵办,勿稍大意。等因。奉此。除分令外,合亟令行该校长仰即分别切实遵办,报候核转。此令。

  中华民国九年四月廿四日

  江苏教育厅厅长 胡家祺

  〔国立中央大学档案〕

  国务院为上海各界反对鲁案直接交涉酝酿罢工罢市宣布临时戒严公函

  (1920年 4月25日)

  国务院公函 第九百十号

  迳密启者:准卢护军使漾二电称:罢课学生结合流氓数百名,打毁电车,鼓动罢工、罢市,并拟于五月一日大举。拟宣布临时戒严,以资防范等语。除电复准予备案外,相应抄录往复电文,函达贵部查照可也。此致

  内务部

  中华民国九年四月二十五日

  龙华卢永祥来电 四月二十三日

  国务院钧鉴:统密。漾电计已达览。罢课学生昨夜自兵工厂散后,当欲鼓动罢工、罢市。今日竟有学生多人,结合无业流氓数百名,分投华界各市场,胁迫各商店罢市。各商店以血本所关,初尚未允,只因畏其强暴,不得不暂将店门半掩,但并未停止营业。该学生及流氓等复欲断绝交通,将电车打毁数辆,阻止通行。华商电车,业已停驰。查阅各日学生会所出传单、日刊,内有推翻政府,另建民国,罢工、罢市,抗捐、抗税等字样,形同内乱。现正鼓动工人一致罢工。学生流氓偏布街市,秩序颇形骚乱,商民极为惊惶。并闻学生等拟于五月一号开俄国劳动纪念会,乘机大举。英法两界均已戒备,华界形势,尤为吃紧。兹为保全地方安宁起见,拟于敬日宣布临时戒严,以资防范。仍一面派员向商学各界妥为开导,劝令开市、上课,以期早复原状。所有水电各厂,业经派兵保护,各街市已加派军警梭巡,足资镇压。谨先电闻。卢永祥。何丰林代。漾二。印。

  致卢护军使电 四月二十四日

  龙华卢护军使鉴:统密。漾二电悉。防维周密,至佩荩筹。沪埠关系重要,学生流氓既勾结一气,阻断交通,鼓动罢工、罢市,复拟于五月一日大举,非亟从严戒备,无以杜扰乱而保公安。尊处拟宣布临时戒严,自为保全秩序起见,应准备案。希即督饬军警,加意防范,以资镇压。仍一面派员向商学各界切实开导,劝令开市、上课,体早复原状,无任企盼。院。敬二。印。

  〔北洋政府内务部档案〕

  卢永祥关于上海学生发动罢工罢市实行戒严密电

  (1920年4月25日)

  北京国务院钧鉴:统密。迥二电敬悉。查此次沪上学生罢课,借口外交问题,旬日以来,迭次派员设法疏导,原期消患无形。虽该生等每日游行演说,散布传单,言词激烈,逾越范围,官厅随时相机制止,力持镇静,并未稍事操切。讵该生等甘心受人利用,必欲借端寻衅,以达其构乱目的。马日下午,即有学生多人,手执旗帜,上书革命、罢工、罢市等字样,结队游行,至龙华驻军地点演说,意在挑衅。本可即时拿办,第念此辈青年,受人愚惑,遽绳以法,情殊可怜,且恐借词号召,另生事端。当饬妥为解散,未予深究。乃该生等以无隙可乘,复于养日下午,胆敢纠集多人,乘高昌庙兵工厂工人散工之际,迳至该厂门前,露天演说,意图煽惑罢工,言词尤为激烈。驻厂十六团军队,职责所在,上前劝阻,抗不遵从。该生等旋复回校,号召各学校学生蜂拥前往,再图寻衅,仍由该团官长婉言解散。当时兵士与学生等虽不免稍有龃塘,但并无将学生殴打拘捕情事。各商店亦未因此罢市。事后该生等于是日晚间,即捏词鼓煽,翼〔冀〕图激动商界罢市,各商店均不附和。次日清晨,该生等复纠合流氓数百人,短衣持棍,随同前往各商店,迫令闭市,有不允者,立将其招牌打毁。各商店畏其凶焰,不得不暂将店门半掩,以避其锋。学生去后,仍照常交易,此系当时确实情形。杨特派员所称:因军士与学生冲突,遂致城内西门、小东门、高昌庙等处商店关闭等语,殊与事实不符。所有学生捏称各节,恐滋商民误会,业经明白出示晓谕在案。此间自实行戒严后,经军警协力维持,本日市面颇称安谧,学生等结队游行,散布传单等事,已严行禁绝。仍一面派员向商学各界妥为接洽,剀切晓谕,日内当可次第恢复原状。此次风潮,所幸早经密与南北商会,及省县教育会选次接洽,晓以利害,故工商各界,均不为所惑。各校校长及教职员,亦均不赞成。一般舆论,多不以学生举动为然。因事前早有防维,所以风潮不至扩大,办理尚易著手。知关廑注,特电谨陈。卢永祥。何丰林代。有。印。

  〔北洋政府内务部档案〕

  江苏教育厅转达省立二师学生到高昌庙兵工厂演说被镇压情形训令

  (1920年4月27日)

  江苏教育厅训令 第六七三号

  令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校长

  案奉督军、省长敬电内开:顷准何代使漾电开:昨日下午五时许,正值高昌庙兵工厂散工之际,忽有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学生多人拦入厂门,露天演说,意图煽惑罢工。当经驻厂十六团军队劝阻不服,小有冲突。该生等旋即纠合各校学生蜂拥前往,希图寻衅。当由该官长婉言劝散,并无将学生等殴伤拘捕情事。当时并由王团长接见学生代表,妥为劝谕。惟该学生等自兵工厂散后,游行街市,散布传单,捏称学生受伤被逮,工人被车轧毙,危词耸听,号召罢市、罢工。所幸地方安静,工、商尚未附和。诚恐传闻失实,谨先电闻。等因。除电复外,业经谕令该厅长转令该校校长严重约束,毋任滋生事端在案。诚恐各地传闻,易于失实,仰该厅长即便通令各校,使明真相; 一面并饬各校长对于学生行动妥慎管理,毋紊秩序,是为至要。等因。奉此。除分行外,合行训令该校长仰即遵照宣布,俾释群疑,并妥慎管理,毋稍疏忽,是为至要。切切。此令。

  中华民国九年四月二十七日

  江苏教育厅厅长 胡家祺

  〔国立中央大学档案〕

  卢永祥等报告上海市面恢复原状密电

  (1920年4月26日)

  北京国务院钧鉴:统密。有电计达冰案。此间本日各商店已一律照常开门营业,市面完全回复原状,工界亦称平静,罢课学生已无游行演讲之事。现正商由教育会转知各校长,设法切实开导,劝令上课。仍一面分别出示,诰诫工、商、学各界人等,晓以利害,令其各安生业,以免再滋事端。知关廑念,谨此电闻。卢永祥、何丰林。宥。印。

  〔北洋政府内务部档案〕

  江苏教育厅转达胶澳问题并无直接交涉之议训令

  (1920年4月27日)

  江苏教育厅训令 第六七七号

  令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校长

  案奉督军、省长敬电内开:顷接国务院哿电开:近日沪、杭各校纷纷罢课,沪会且有与政府决斗之通电。似此举动,恐系别有作用,亟宜力图防弭。在各校所摭为口实者,无非外交事项,中央对于胶澳问题审慎筹维,并无直接交涉之议。闽案亦正商议进行。何可贸然废学,为人利用,致自误以误国。希以此意晓谕周知,俾祛误会。如实不遵约束,敢为逾轨行为,即查照前电,依法制止,以遏乱萌。等因。查昨准院部筱电业于(竹固)日分别令遵在案。准电前因,仰即妥速分别办理,随时具报为要等因。奉此。查此案前奉督军、省长首电,准院部筱电,饬分别依法制止等因,业经转行遵照在案。奉电前因,除分行外,合行令仰该校长遵照晓谕周知,俾祛误会。如有不遵约束,敢为逾轨行为,应即查照前令办理。此令。

  中华民国九年四月廿七日

  江苏教育厅厅长 胡家祺

  〔国立中央大学档案〕

  江苏省议会质询上海军警镇压学生运动电

  (1920年4月27日)

  上海何代护军使鉴:上海军警殴伤学生多人一案,远近闻知,莫不愤慨。夫学生牺牲其求学之光阴,以奔走国事,行动虽不无过当,然而无金钱,无武力,激于爱国热诚,致邻感情作用,其心良苦,其志可嘉。如谓受人唆使,利用时机,夫岂其然。若因之宣布戒严,甚且调军填防,如临大敌,已未免张皇(忄匡)怯之嫌。况挟军警之力,蹂躏此多数之青年,谁无子女,何能忍此。且宁垣学生爱国运动何尝稍后于浙、沪,只因我军民长官雍容坐镇,化导有方,并未宣布戒严,亦未滋生事变,此其故可深长思矣。沪地同属苏省,沪校学生同隶一省军民长官(巾并)檬之下,何独忍令摧残若此?闻此次肇事军队系属浙督管辖,近读卢督漾电,陈义甚高,爱国之忱,溢于言表,以今日之所行,证前日之所言,贴累盛德,实匪浅鲜。顾往事已矣,惩前毖后,惟贵代使是赖。究应如何处置肇事军警,以儆将来,而维人道,俾不至再演惨剧。敬乞裁夺施行,无任祷盼。至学生方面,各校教职员及本会现正设法劝解,且有民政长官主持,请释廑系,言词憨直,诸维亮察。苏议会。感。

  〔国立中央大学档案〕

  齐耀琳转达国务院关于鲁案并无直接交涉事复江苏省议会函①[此件收文日期为4月28日,原件系印件。]

  (1920年4月)

  迳启者:顷准国务院沁电开:接南京省议会漾电称:苏、浙各省学生以请求废止中日军事协定、宣布中日密约、驳回直接交涉通牒三事罢课。应请将上列三事意旨若何,克日宣布,以慰民望。又我国法界现状颇不利于世界人士之口,为收回领事裁判权之障碍实多,窃愿有以促法官之反省,而拯斯民于水火。等语。查军事协定系以驻俄军队撤退之日,为效力终止之时。现在我国驻俄各队已饬陆续撤回,一俟全队撤尽,该协定当然失效。中日一切密约,前已完全宣布,此外并无何种密约。青岛交涉正在考量之中,现在并无直接交涉之事。至司法问题,关系收回领事裁判权至为重巨,自应极力振刷,已饬主管部切实办理。希即转告,以释疑虑。等因。合行函达,即希查照为荷。此致

  〔国立中央大学档案〕

  国务院关于鲁案并无直接交涉密电

  (1920年4月29日)

  济南田督军、屈省长鉴:统密。感电悉。鲁案政府并无确定直接交涉之议,与舆情并不相违,提交联盟时机未熟,通牒自难遽尔驳回,目前仍应取考量主义。至军事协定,中国驻俄军队现正从事撤退,与各国取一致行动,不久撤尽,该协约当然失其效力。总之,政府虽尊重民意,而于职责所在,轻重缓急,自不能不熟与权衡。深愿各方共体苦衷,勿因误会致滋憧扰。否则,外交未理,内乱先呈,国家之忧,抑岂地方之利。此次沪上莠民借口外交,煽动罢市、罢工,倡言改组民生政府,实属别有作用。吾鲁人民,素极爱国,拒可盲从。希以此意,剀切劝导,俾明真相,倘或徒激意气,敢有越轨行为,应即查照前电,严行取缔,依法制止,是为至要。院。艳。印。

  〔北洋政府内务部档案〕

  江苏教育厅饬各校学生复课函

  (1920年4月29日)

  迳启者:查本省各校学生借端罢课,已届二周,长此不变,于国事究无裨益,而学业转多牺牲。本厅长不忍使莘莘学子废时失学,特颁布告,晓谕诸生,深冀翻然改悔,早日照常上课,以重学业,是所厚望。除分发外,合检布告一通,随函附发,即希查收,代为宣布。并祈油印多张,分散各生,咸使周知。至限期上课一节,应请尽力劝导实行,是为至企。(山而)此,并颂公绥。

  附布告一件

  江苏教育厅启 四月二十九日

  江苏教育厅布告 第一号

  为布告事:前因各校学生,力争外交问题,有议决罢课之说,曾经分函各校校长转行诰诫劝阻,方冀诸生翻然悔悟,一致上课,潜心力学,蔚成大器,为异日根本救国之图。不谓旬日以来,各校仍多以罢课见告。本厅长自维德薄,诚信未孚,负疚既多,空言何补。然目睹此爱国青年,因一时愤激,致不惜牺牲其宝贵之光阴,神圣之学业,寸心耿耿,殊抱不宁,故再掬诚为诸生告焉。 夫吾人之天职,譬之第二生命,万无轻于抛弃之理,上课求学者,诸生唯一之天职也。去年欧洲和会,当签字与不签字未经解决之时,所谓存亡呼吸,一发千钧,学生相率罢课,奔走呼号,犹可谓迫不得已,而学业之损失重若邱山,事后追思,犹有余痛。今则对日交涉问题,政府正在审慎考虑之中。近奉国务院哿电内开,中央对于胶澳问题审慎筹维,并无直接交涉之议。闽案亦正商议进行。等语。政府于办理外交情形,不惮推诚布告,冀国民之谅解,岂宜坚持罢课,出此自杀之策而不悔。况现在世界各国竞以学战,故富力不如人不足忧也,武力不如人不足忧也,惟此学术不如人,乃为国家根本堕落之主因。诸生于世界大势素有讨究,方当日夜淬励,以求与各国学术界争一日之短长,岂可废弃学业,徒借消极之举动,以表(礻暴)其爱国之忱,舍本务末,所失滋多,使常此不改,必致他人之学术一日千里,吾国之学术一落千丈,其为危殆何可胜言,所愿爱国青年根本觉悟也。总之,爱国不忘求学,求学所以爱国。因爱国而罢课,不啻因卫生而绝食,诸生自思,当亦无以自解。本厅长以护惜学生之故,不惮反复诰诫。各校校长于指导学生,尤具热诚,幸本斯旨,剀切劝告,期于一星期内先后照常上课,安心向学,不胶成见,勿吝转圜,此先儒阳明子所谓本今日之良知而行者也。此布。

  厅长胡家祺

  中华民国九年四月廿九日

  〔国立中央大学档案〕

  杨思关于沪租界特许中国武装长期通行镇压爱国运动致内务部函

  (1920年5月1日)

  敬肃者:沪上学潮,近日虽归平静,惟奸人煽惑工界,尚留一逞,定五月一日在公共体育场开劳动大会。经晟会商地方官厅及两租界切实查禁,并面嘱各机关各领袖妥为劝阻。但租界既五方杂处,华洋交界,尤为匪徒出没之区。闸北一隅,地方辽阔,防范更属难周。原有军队人数太少,不敷分配。经淞沪护军使抽派步兵一营暨机关枪两挺,前往协助防缉,期安市面,而定人心。此项兵士往来,必须由法租界及公共租界通过,方称便利,而限于租界章程,偶然经过,尚须先期商允,若常川往返,既无办过先例,殊党为难。经切实面商领袖比领事、法总领事,告以此举,关系中外商旅治安,维持地方秩序,不得不破例通融。两领竟允照办,并发特别执照,准予长期通行。自有上海租界以来,此次殊为创例。可见两领笃念邦交,非仅恃晟(竹固)人私谊。至斜桥一带及打铁滨、南阳桥、方板桥一带,又沿民国路至大东门一带均系租界与内地交界,极关紧要,并已商允法领多派巡查。似此布置周密,军行顺利,当不致再起变端,堪以上纾廑系。专肃上陈,敬叩钧绥。

  杨晟谨肃 五月一日

  〔北洋政府内务部档案〕

  卢永祥与国务院等关于镇压学生运动办法往来密电

  (1920年5月)

  (1)卢永祥密电①[此件字下所加之点系原有,以示电码有误。](5月1日)

  大总统、国务总理、外交部、内务部、教育部钩鉴:统密。沪上风潮,近日已暂就平静,所有详情业经先后电陈在案。查此次学生肇事,初则借口外交,继则昌言革命,最后竟着手暴动,其行为已媾成内乱罹〔罪〕状,与以前屡次学潮性质迥不相同,究其内幕,确有奸人主持,阴谋颠覆政府。闻预定计划分为三部:第一步,全国学校大罢课,利用学生借外交问题,游行演讲,冀激动国民公愤,以作鼓吹罢市罢工之准备。第二步,运动商人全体罢市,为学生后援,扰乱金融,摇动市面。第三步,煽惑工人同盟罢工,断绝水火交通,破坏秩序,并抗纳各种捐税,以绝政府财源。同时召集国民大会,组织平民自治政府。以上三步办法之进行,以上海为发难地点,内地各省乘机响应。业经推举代表,分赴各处接洽妥协,以全国学生联合总会、全国各界发〔联〕合会为统一机关,并另定有全体办法,其诡谋密计,异常周至。当时先后据密探报告,虽未能尽信,然事关重大,不敢不加以防范。节经密饬上海县,分别向商学各界,设法探询,晓以利害,详加疏导,并于绅商领袖诸人来署接见时,亲为解释,多方譬喻。该各界人等因平时与官厅感情素□均能了解,于期可以弭患无形。不料四月寒日,沪上学上〔生〕果有罢课之举,是奸人预定计划,业已著手实行。幸官厅早经布置接洽,故素持稳健各校,均未附和,即经各〔罢〕课学校之教职员,亦均不赞成,商工各界更持□〔旁〕观态度。奔〔奸〕人以无隙可乘,遂怂日〔恿〕学生,迭次向军警强衅,借以据词耸听,号召工商罢市罢工,以遂阴谋诈。军警力持镇静,计无可施,情急智穷,乃利用学生公然揭革命旗帜,实行暴动,为孤注一掷之举。所幸戒严迅速,托庇威福,得以立时敉平。事后思除,学生之所以肆行无忌甘冒不韪者,其由来皖〔已〕渐。溯自去岁五四运动以来,迭次学潮均系始终以外交失败为由,全国舆论,亦表同情。故虽有暴乱行为,官厅因其以爱国为护符,不能予以严励〔厉〕之处置,一再姑容,逾演逾烈,一若学生之群众运动可以为所欲为,毫无顾忌。奸人之利用学生者以此,学生之首受奸人利用,敢于暴动者亦以此。不知爱国运动,因未可日加抑制,而实行内乱,决不能再予克假。此次沪上得以从严办理,实因其行为已入内乱范围,自戒严令下,风潮遂告一结束。似宜乘此时机,由中央明令,根据沪上学生图谋内乱情形,通饬本省取缔学生行动,并将学生联合会及各界联合会等机关,一律严行解散,以期学潮为根本之口除,未始非目前防乱治标之策。至于外交问题实为学潮起因,现护事虽平,隐忧未已,仍望中央对于外交问题顺全国之舆情,为适当之表示,俾人民无所借口,学潮可以永息。谨就管见所及,据实详陈,伏乞裁夺。卢永祥。何丰林代。东。

  (2) 国务院等复电(5月6日)

  龙华卢护军使鉴:沛密。东电悉。所陈解决学潮办法,至为扼要,已通令各省切实取缔。至外交问题,关系较重,阅案现正严重抗议,鲁案并无直接交涉之说,业经院于哿日通电查照,少缓自当宣布,以释群疑。希先晓谕周知,体免误会。奉谕特达。院、内务部、教育部。鱼。印。

  〔北洋政府内务部档案〕

  江苏省教育界同人处置罢课学生之宣言①[此件沿用原标题。]

  (1920年5月3日)

  本日我苏省中等以上各学校教职员,聚集江苏省教育会讨论收束学生罢课问题。佥以此次学生罢课,激于政府办理鲁案无明确之表示,固与去年之罢课同为爱国热诚。惟抗争外交,为全国人民所应共负之责。学生爱国应用积极方法,勤求学术,淬厉知能,方为救国之根本。罢课为消极方法,不过表示一种悲痛之态度,于国家社会所担负之教育费方面,一日中不知受几多之损失,于学生本身之精神时间方面,亦多无形之消耗。爱国其名,而实隐伤国家之元气。职司教育者,谁无爱惜青年之心,愈不敢不尽指导青年之责。夫学生之名义,本为在校受课而成立,既罢课而废学矣,谓之爱国之国民可,谓之学生则不可。查此次罢课之初,各校学生不主张罢课者实居多数,徒以束缚于全国学生评议会之议决案,而于国家前途,本身学业前途,未暇详加考虑。今经再四讨论,全体议决:外交问题,宜由负责公民抗争。学生方面,宜求两全之道,凡愿上课之学生,均应即日上课,以求学达其爱国之目的;凡不愿上课之学生,顾名思义,当然取消其学生资格,即日离校,以自遂其校外爱国之行动。至离校诸生之年龄及能力,是否已适宜于爱国行动,应听家长制裁,学校不负其责。谨此通告,诸维公鉴。江苏省教育会副会长黄炎培、驻会办事员沈恩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郭秉文,附属中学校职员邹秉文,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职员刘天成、沈炳寿,中国公学职员刘秉麟,同济医工专门学校校长阮尚介、职员张志鹤,暨南学校校长赵正平,法政专门学校校长钟福庆,医学专门学校校长蔡文淼,水产学校校长张谬,南菁学校校长袁希洛、职员薛德炯,第一师范学校校长王朝阳,第二师范学校校长贾丰臻,第三师范学校校长顾倬,第四师范学校校长仇采,第五师范学校职员叶惟善,第七师范学校校长郑为霖,第一商业学校校长黄(西廴)穆,第一工业学校校长陈有丰、职员高士光,第二工业学校职员李寿彤,第二农业学校校长王舜成,第二中学校校长汪家玉,第三中学校校长杨鼎复,第四中学校职员陈传德,第五中学校校长童斐,第六中学校校长蒋乃昌,第七中学校职员黄祖温,第八中学校校长李荃,第十中学校校长张倚,中华职业学校主任顾树森,浦东中学校长朱叔源,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校长杨达权,务本女子中学校校长张杏娟。

  〔国立中央大学档案〕

  江苏教育厅转饬开除罢课学生并严禁集会训令

  (1920年5月5日)

  江苏教育厅训令 第七二○号

  令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校长

  案奉省长训令内开:案准教育部卅电开:此次沪校学生借口外交,倡首罢课,肆行骚动,京外各校受其影响,多有罢课之举。青年学子意识未坚,甘心为人利用,废学盲从,至可痛惜。其实闽案尚在严重谈判,鲁案并不直接交涉,取消军事协定业经阁议通过。足征政府顺从民意,何所用其争执。学生爱国,尤应奋力民生,以图振兴,废学爱国,等于不爱,且适以自误而误国,务恳剀切宣示,并饬所属责成各校长促令学生刻日上课,其不肯上课各生,即属自甘暴弃,应予查明,开除学籍,以免害群。至于私行集会,推派代表往来煽惑诱胁罢课之举,无论外来或本籍学生,均应饬由各校长遵照迭次令行严切查禁防止,并希密饬军警协同侦察禁阻,以杜外诱而肃学风,至为跂盼。等因。准此。除令各道尹、全省警务处外,合行令仰该厅长转行各校校长遵照。此令。等因。奉此。除分行外,合亟令仰该校长遵照。此令。

  中华民国九年五月五日

  江苏教育厅厅长 胡家祺

  〔国立中央大学档案〕

  江苏教育厅勒令继续罢课学生出校代电

  (1920年5月6日)

  第53号

  法政专门校长鉴:查本省各校学生因外交问题多数罢课,叠经令饬剀切诰诫,并布告各生限于一星期内照常上课在案。现据各校函电,恢复上课者已有数处,其他学生尚意存观望,未即上课,虚抛光阴,尤可痛惜。本厅为整肃学风,维持教育起见,合再严切诰诫,除未经罢课及恢复上课各校外,仰该校长于电到之日,立即传谕诸生一律上课,期以求学达救国之目的。倘仍抗不遵从,不啻自愿脱离学校关系,丧失学生资格,即由各校长通知学生家长限期领回;如逾期以后,既不归家,复不上课,惟有勒令出校,以维学纪,并准由各校长会商省会警察厅强制执行,毋稍宽纵。除分电外,仰即查照办理。江苏教育厅长胡。鱼。印。民国九年五月六号发

  〔国立中央大学档案〕

  山东单县各界要求驳回日牒公布外交方针电

  (1920年5月7日)

  大总统、国务总理、外交总长、各部总长、参众两院议长钧鉴:拒留日牒,吾国存亡所关,全国一致力主驳回,未蒙采纳。东省痛切剥肤,逖听之余,惶骇万状。倭奴狡诈,心怀叵测,与其直接交涉,俾国民为死后求活之高丽国,何如驳回日牒,俾国民为生中求死之比利时。民等良心未泯。非不酷爱和平,惟祸迫眉睫,难甘缄默。恳请钩座俯顺舆情,驳回日牒,取消军事协定,释放代表,明示方针,而安人心。势迫情急,不胜惶恐待命之至。山东单县绅商学各全体同叩。虞。

  〔北洋政府内务部档案〕

  江苏教育厅奉令严行取缔罢课罢市罢工训令

  (1920年5月21日)

  江苏教育厅训令 第八○三号

  令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校长

  案奉督军、省长文代电内开:顷准国务院、内务部、教育部语电开:奉大总统令,年来学潮迭起,近日各处煽惑,工党隐患尤深。昨据淞沪护军使电称:此次学生肇事,初则借口外交,继则昌言革命,最后竟著手暴动,其行为已构成内乱罪状。究其内幕,确有奸人主持,阴谋颠覆政府。闻预定计划,为次第运动罢课、罢市、罢工及扰乱金融、断绝交通、抗纳捐税各种办法,以上海为发难地点,内地各省乘机响应,业经推举代表分赴各处接洽,以全国学生联合会、全国各界联合会为统一机关,其诡谋密计异常周至,请通饬各省严行取缔。等语。比年国家多故,事变纠纷,若再任邪说播腾,为害何堪设想。应由各省区军民长官督饬所属严行取缔,如有学生联合会及各界联合会等非法机关,一律勒令解散。倘不遵约束,敢有逾轨行为,应即依法制止,分别逮惩,以遏乱萌。我国商、工、学界皆不乏明达之士,尤望设法剀切指导,俾晓然于此等谬说,实为扰乱治安之阴谋,勿为所惑,致妨职业而干罪戾。至外交问题,关系较重,阅案现正严重抗议,鲁案并无直接交涉之说,少缓自当宣布,以释群疑,并先晓谕周知,俾免误会。等因。希即遵照办理。等因。除分电外,仰即遵照办理并复。等因。奉此。除分行外,合行令仰该校长剀切指导,毋使诸生误入歧途,是为至要。此令。

  中华民国九年五月二十一日

  江苏教育厅厅长 胡家祺

  〔国立中央大学档案〕

  江苏教育厅转发外交部关于鲁案交涉答复日使节略训令

  (1920年7月19日)

  江苏教育厅训令 第一二四四号

  令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校长

  案准江苏全省警务处公函开:本年六月二十九日奉督军、省长公署训令内开:本年六月十八日准外交部函开:关于日本请求解决交还青岛及其他山东善后问题一事,前准日使来文,业经本部于五月二十二日备文答复,相应将该项节略稿印送尊处查照,借资接洽,并请酌量宣布,以免人民误会。等因。并附件到署。准此。除分行外,合行令仰查照,酌量宣布为要。此令。等因。并附发抄件。奉此。除分行并遵照宣布外,相应抄粘函请贵厅查照办理为荷。等因。并附件。准此。除分行外,合行抄粘令仰该校长查照办理。此令。

  计抄粘

  中华民国九年七月十九日

  江苏教育厅厅长 胡家祺

  致日本小幡使节略 五月二十二发

  关于解决交还青岛及其他山东善后问题一事,准四月二十六日照开等因。查此事前准本年一月贵公使面交口上书所述,贵国因条约实施之结果,拟为交还青岛及在胶济沿线撤兵之准备各节,本国政府均已了解。无如中国对于胶澳问题在巴黎大会之主张未能贯彻,因之对德和约并未签字,自未使依据德约迳与贵国开议青岛问题。且全国人民对于本问题态度之激昂,尤为贵公使所熟悉。本国政府基于以上原因,为顾全中日邦交起见,自亦未便率尔答复。至续准送交改正口上书译文,益见贵国政府愿将胶济沿线之军队撤退,本国政府正与地方官筹商,抽调他路警备队,以任保护全路之责。又准照开前因,当经本部长将上述本国政府不能遽行与贵国开议各情形面达在案。惟根据目前事实上之情状,对德战争状态早经终止,所有贵国在胶澳环界内外军事设施,自无继续保持之必要,而胶济沿路之保卫,从速恢复欧战以前之态状,实为本国政府及人民最所欣盼,自当为相当之组织以接替贵国沿路军队,维持全路之安宁。此节与解决交还青岛问题纯为两事,想贵国政府必不迟延其实行之期,致益滋本国人民及世界观听之误会也。贵国政府如将战时一切军事上之设施从事收束,以为恢复和平之表示,本国政府自当训令地方官与贵国领事官等接洽办理。相应奉复,即希查照为荷。

  〔国立中央大学档案〕  

  《五四爱国运动档案资料》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