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老愚
赵半狄应邀在巴黎东京宫举办了一场熊猫社会时装秀,在国内引起争议一片。有人武断地认为:他身上背负着一个原 罪:劫持熊猫。从第一次使用熊猫标志起,这个罪名就如影随形跟着这个消瘦而结实的中国艺术家。黑白两色编织的这个图像 ,对应着中国人的某根紧要的神经。有对熊猫的热爱,似乎也有对自身所处这个曾经伟大文明遽速衰败的惋惜,自怜自恋,熊 猫似乎是一个最合适的载体。纯粹,纯净,天真。故此,不知不觉——其实是刻意营造,熊猫就成为神圣的符号,跟强大的国 家意志联系在一起。
熊猫一旦成为负载国家形象的符号,自然就不容戏弄或者准戏弄。在熊猫面前,中国人显得过于脆弱。但长期来,赵 半狄的熊猫艺术运用的是国际语言,是超越民族的,大家一看都懂。这一次法国巴黎的这场时装秀,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也都 具有极其强烈的感染力。
赵半狄肩扛一只线绒熊猫玩具走南闯北,给所有事物打上熊猫的印记,化庄严为一笑,那是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一笑, 却不是人人都能欣赏与体味的。他的一系列行为作品,尽管一出现便引得无数人兴奋不已,旋即成为一个热辣的话题,但也屡 屡惹起巨大的争议,甚至被四川一些官员视为眼中钉,必欲除之而后快。曾经企图通过立法禁止赵半狄恶搞熊猫的动议,在舆 论的压力下不了了之。
他贡献给世界的是一个趣味盎然、真实透彻、层次丰富的熊猫国度。他或许是中国艺术家中最接近巴尔扎克“人间喜 剧”境界的艺术家。他毅然放弃纯油画家的“高贵”艺术生涯,走上荆棘丛生的现实之路。或许因为天性敏锐,在社会的每个 敏感节点,他几乎都能发出独特的声音。即使反对他的人,也不得不承认其卓绝的洞察力。他与社会的亲密互动,使其担当得 起“弄潮儿”这个角色。有人讥讽说,赵半狄的作品缺乏艺术性。我不明白,他们所谓的艺术性究竟指的是什么?艺术是诱发 人心的力量的方式,微妙而生动。在激发中国人心性的维度上,他是独特的,且不可复制。
再从外交层面上说事,中法关系也不可能老是别扭着,最近不是出现了松动的迹象吗。在这敏感的时候,赵半狄也许 无意间撬动了僵硬的大门。他设计的“喜欢中国的法国人”,不正恰到好处地传达出法国政治家们难以出口的那点意思,并艺 术地传回国内?如果这是献媚,两个伟大国家都需要被媚。
至于他把在国内表现过的“二奶”、“三陪”、“钉子户”、“腐败官员”之类符号原封不动搬到法国,固然不如“ 长江”、“黄河”之类的符号崇高,但也并非出于“揭露阴暗面”的不良动机,老外对中国的了解早就深入骨髓了,无需经由 艺术家这种折射式的路径。我想,法国人欣赏的恐怕是赵半狄卓绝的洞察力,以及把社会元素和时尚完美糅合成艺术品的创造 能力。他把黑白色运用得令人大开眼界,欢喜之极。即使是令我们不悦的符号,依旧散发夺人的魔力。
本周的某一天,赵半狄在上海淮海中路香格纳画廊将进行一次“汇报秀”——《从巴黎到上海的熊猫时装之夜》,也 可以看作是对巴黎秀的一次呼应,他究竟如何表演,我们不妨看了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