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广州去年发生各类地质灾害1270宗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24日00:53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广州四月二十三日电 (记者 陈建)记者二十三日从广州市房管局获悉,去年广州共发生各类地质灾害一千二百七十宗,其中规模较大的三百八十九宗,共造成一人死亡,二十间房屋倒塌,避险转移安置群众达一千三百多人次,直接经济损失一千五百多万元。

  其中崩塌是广州市突发地质灾害的主要灾种,地面塌陷的发生机率也大幅提高,在已调查的三百八十九宗地质灾害中,崩塌三百六十宗,占总量的九成二,地面塌陷十七宗,占百分之四点四,所占比例虽然不高,但比前年增长了七点五倍。从发生区域来看,从化市、南沙区及萝岗区是广州市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多发区,全市十区两市中,仅从化市、南沙区和萝岗区占全市的八成六。白云区、荔湾区等老城区由于人口、建筑物和地下管线密集,是地面塌陷地质灾害的多发区。

  据介绍,在广州市的各类地面塌陷中,以岩溶地面塌陷的分布最广、危害最重。据统计,从二00三年到二00八年上半年共发生近百宗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其中岩溶地面塌陷约占九成五,主要分布于从化市、增城市、花都区、白云区和荔湾区的隐伏石灰岩地区。边坡无序开掘、大量抽排地下水等是广州市地面塌陷的主要诱发因素。

  广州市相关地质专家表示,广州因其独特而复杂的地质、构造、水文条件,被地质专家们称为“地质博物馆”,它具备四个孕灾环境:多雨的气候背景、活动的断裂构造、广布的淤泥质地层,以及剧烈的人为活动。其中,人为活动已成为越来越明显的因素。如何加强人为地质灾害的防范与控制,是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面临的最紧迫也是最复杂的任务之一。

  广州市地质调查院的孙光芒院长介绍,荔湾区大坦沙桥中中路和西海南路段以及金沙洲武广客运专线中轴(隧道沿线)两侧是广州市地陷成灾危险区,其中荔湾区桥中中路和西海南路是近期地面塌陷的多发地带,从今年四月八日开始在这个地区已经发生了七次地面塌陷事故,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冬季土地干旱,雨季到来之后,土层的重量加重,引起了多次的塌陷。

  另外,广州市建委已牵头会同市发改委、 国土房管局、规划局及地铁总公司制定了有关方案,尽最大的努力避免因工程建设引发地质灾害。 目前该方案已印发实施,其最大亮点便是重视城市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与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衔接。(完)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广州 地质灾害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