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甘肃公务员招考面试首设旁听席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25日09:24  法制日报

  甘肃开展阳光考录杜绝暗箱操作防“猫腻”

  方圆传真

  赵志锋 本报记者 周文馨

  长期以来,公务员招考面试这一环节中,除了考生和考官外,没有人知道现场的情况,因此,这个环节往往由于能够“暗箱操作”、“水分”太大、“猫腻”太多而备受公众诟病,但今年这种现象在甘肃将终结。

  记者从甘肃省人事厅了解到,今年6月份即将举行的2009年甘肃省公务员考试录用过程中,将允许有招考计划的部门,在部分综合职位面试中设立旁听席,允许考生亲属、媒体记者、群众代表等人员参加旁听并观摩笔试、阅卷等过程。

  据悉,这是甘肃省首次在公务员招考面试环节设立旁听席,也是首次进行开放式面试。

  甘肃省要求,在公务员的招考工作上,凡不涉及国家机密和工作秘密的,能公开的都要公开,实现“阳光考录”。公开的内容必须在有影响的权威媒体或网站上发布。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适当方式开放笔试、面试和阅卷现场。公开信息要合法、严谨,对社会和考生,一经承诺就要兑现,维护考录工作的公信力。

  同时,在不涉及保密、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要主动邀请媒体现场观摩、采访、报道;对扰乱考试录用秩序的虚假信息、负面报道,要及时发布声明,澄清事实;要加强舆情收集、研判、分析工作,及时反馈和调整宣传内容,正确引导舆论,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听到这个消息后,家住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的王先生对有机会能够旁听女儿参加公务员面试充满了期待。他告诉记者,女儿今年将报考基层乡镇街道公务员,如果女儿能顺利进入面试,他和老伴一定会去旁听。

  “允许群众到部分综合职位面试考场旁听,甘肃省人事厅无疑带了一个好头。”今年准备报考甘肃省政法系统公务员的大学生小韩认为,只有公开,才能公正,才能取信于民,群众旁听无疑是防止公务员面试“猫腻”的有效举措之一。

  据记者了解,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公务员法明确规定,“公务员的管理,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依照法定的权限、条件、标准和程序进行。”“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

  可见,设立旁听席允许群众到部分综合职位面试考场旁听是“公开原则”首先应该保障的一项重要内容。甘肃省德合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孙赓认为,这有利于公务员招考的公开、公平、公正、透明,有利于加强社会对公务员招考的监督,对促进面试环节改革无疑是一种积极而有意义的探索。

  “就这项制度本身而言,无疑是一个很大地进步,问题的关键是能不能实现实实在在的有效监督。”孙赓说,群众旁听后如何表达自己的意见、能不能进行有效的反馈、通过何种途径进行有效监督,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很可能就是一种形式主义的作秀。

  同时,面试是一种专业性的考试,面试过程中既有规范性更包含着科学性。允许群众旁听,如何普及群众这方面的知识、如何解决群众与考官的理解差异,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有专家甚至建议,除了允许群众旁听,公务员面试还要引入更多的“阳光”。比如:建立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代表、学者组成的面试考官库,随机抽取;面试整个过程录像留档,能力高低,以后可以比较等。

  “只要把公务员考录环节中的每一个环节公开透明,并制定操作性较强的监督反馈制度,我们有理由相信,公正的‘阳光’一定能照亮公务员考录的每个角落。”孙赓说。

  本报兰州4月24日电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甘肃 公务员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