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远去的煤城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04日12:42   SMG《七分之一》
远去的煤城
远去的煤城

  片花(一):

  解说:

  他们曾经无限荣光。

  (采访)

  我们现在有铁饭碗了

  我们挺起腰板了

  解说:

  如今却前途渺茫。

  (采访)

  如果弄不好

  可能会产生一个连锁反应

  甚至阜新成为一个火药筒

  解说:

  一群人、一个矿坑、一座城市,该怎样和过去告别?敬请收看本周《1/7》:《远去的煤城》。

  正片(上):

  (短实况 制高点阜新全景)

  解说:

  这是位于辽宁西部的一座小城。城里超过10层的高楼不多,马路上的车子也很少,平静之中,透着一股萧瑟。倒是市区随处可见的烟囱,提示着人们,这座城市和煤炭结下过不解之缘。

  实况3秒

  解说:

  这个巨大的矿坑,离市中心不远,曾经是一个露天煤矿,现在几乎完全废弃了。

  (随机采访 赵长清 原阜新市海州露天矿总工程师)

  您会经常到矿坑来看看吗

  有时候经常来

  每次再走到这里来 看到这个矿坑

  您的心情是怎样的

  心情比较复杂

  过去生产多繁忙啊

  现在到末期了 要结束了

  解说:

  这位老人叫赵长清,今年72岁。他曾经是这座露天煤矿的总工程师,在矿上工作了将近40年。尽管退休多年,但赵长清还是经常会来矿上看看。

  (随机采访 赵长清 原阜新市海州露天矿总工程师)

  这是电铲 也就是挖掘机

  这是99号镐

  这个99号镐有两任司机

  是全国劳动模范

  我们和司机都认识

  他们干活的时候

  都是一身汗那么干啊

  解说:

  赵长清老人对这些陈旧的机器,显得特别有感情。因为它们曾经代表的,是一个辉煌的时代。

  (叠化转入资料画面,短实况)

  解说:

  位于阜新的海州露天矿,建成于1953年,是中国第一个大型机械化露天煤矿,也是当时亚洲最大的露天矿。作为当时中国最先进、产量最高的露天矿,海州矿工作电镐的形象,还被选为1960年版5元人民币的背面图案。

  (采访 赵长清 原阜新市海州露天矿总工程师)

  海州矿有中学有小学/

  在市里头参加文体活动是最出名的

  阜新市开运动会海州矿是第一/

  各方面的职工想到海州矿来

  (采访 杨铁娟 原阜新市海州露天矿职工)

  那个时候你要挣二百块钱

  在矿上就得挣四百块钱五百块钱

  比别人高出一倍/

  想进矿上是非常难的

  解说:

  因为待遇比阜新其他的单位好很多,海州矿吸引了城里的许多年轻人。1980年,不到20岁的杨铁娟顶替父亲,成为海州露天矿的正式工人。

  (采访 杨铁娟 原阜新市海州露天矿职工)

  那天晚上我们就聚在一起

  在酒店喝酒 一直到一点多/

  一接班过来了就证明

  我们现在有铁饭碗了

  我们挺起腰板来 就是这种感觉

  解说:

  20世纪80年代,中国刚刚改革开放。各地的建设都需要资源,海州露天矿也随之进入了最繁忙的时期。杨铁娟在矿场担任会计,每天的工作,就是往煤票上盖戳。虽然工作简单而枯燥,但煤矿开采的兴旺,让年轻的杨铁娟鼓足了干劲。

  (采访 杨铁娟 原阜新市海州露天矿职工)

  早晨早早到了 晚上晚晚回来

  我一个人干四个人的活

  感觉特别好 特别高兴

  一天能盖多少个戳

  每天打上万张的煤票打 非常热闹

  那个时候 我们感到

  不管你是在矿上干什么工作

  你干什么活 你有安全感

  解说: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上世纪90年代。1988年,海州矿的产量达到了历史最高点。而就在这个高峰以后,情况却渐渐开始转变。

  (采访 赵长清 原辽宁省阜新市海州露天矿总工程师)

  露天矿也深了 煤储量少了

  工作场面也小了/

  产量逐年下降

  原来(每年)五百万(吨)的生产能力/

  就剩不到(每年)二百万(吨)了

  解说:

  在连续高产将近40年之后,海州矿几乎被消耗殆尽,现场满目疮痍,地表形成了一个8平方公里的大坑,最深的地方,已经被挖到了海拔以下175米,而且到处可以看到自燃的煤。开采的难度越来越大,收益越来越小。

  (采访 杨铁娟 原阜新市海州露天矿职工)

  没有煤了 打不了那些煤票了

  早上忙一阵以后 你就开始织毛衣,

  最困难的时候是什么时候

  1999年到2000年的时候

  是最困难的/

  半年没有拿到工资 已经不行了

  大家也深深地感觉到

  必须面临着走了

  解说:

  2000年,在海州矿工作了20年的杨铁娟下岗了。同样是在这一年,风雨飘摇中的海州矿,正式宣告破产。

  串场:

  我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辽宁省阜新市的海州矿矿坑。这里曾经是亚洲最大的露天煤矿。从1953年7月1日建成以来,这里一共产出了2.4亿吨煤,如果用载重60吨的卡车装载,可以绕地球赤道4圈以上。然而,煤炭终究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在连续高产40多年以后,这座曾经为新中国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煤矿,终于走向了枯竭。而对于阜新这座"因煤而生、因煤而兴"的城市来说,海州矿的命运变迁正是阜新发展轨迹的一个缩影。

  解说:

  因为煤的发现和挖掘,阜新从一个5万人的小镇,迅速发展成一座拥有70多万人口的城市。1953年,国家实施"一五"计划的项目中,有4个(煤矿?)在阜新,其中就包括海州露天矿。在建国后的五十年里,阜新一共生产原煤6.5亿吨。在海州露天矿走向衰竭的同时,阜新的其他煤矿也相继进入了开采末期。多年的开采,给这座城市留下一系列问题。

  (采访 刘文启 阜新市发改委主任)

  由于过去一百来年的采掘

  使得我们这个城市

  很多都出现了沉陷

  还有两万多户根本就没有房子住

  有的甚至住在日伪时期的劳工房里

  解说:

  由于多年挖掘造成的沉陷,让许多住房出现了裂缝,时刻威胁着居民的安全。而随着煤炭开采难度的增加,客观上造成了矿区事故频发。2005年,阜新市孙家湾煤矿发生矿难,214名矿工遇难。

  (实况一点)

  而在一系列的问题中,最严重的,还是随着煤矿企业的倒闭所无法回避的几十万矿工的生计问题。

  (采访 刘文启 阜新市发改委主任)

  这座城市和矿有关的居民有多少

  60%到70%

  当时下岗的职工有多少

  累计起来是十五万六千人

  到2001年的时候我们统计过/

  全市在156块钱

  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的人口

  有十九万八千人

  占城市的将近三分之一

  解说:

  对于没有技术又缺乏体力的下岗女矿工来说,生活显得尤其艰难。杨铁娟家就是一户典型的矿工家庭,她和丈夫都是海州矿的职工,丈夫在一次事故中受了工伤,精神受到影响,很早就病休在家,每月只有100多块钱的工资。一家人的生活全靠杨铁娟支撑,杨铁娟下岗后,全家一下子陷入了困境。

  (采访 杨铁娟 原阜新市海州露天矿职工)

  迷茫 一点方向都没有

  你想去干啥

  你没有什么能耐 你去干啥

  解说:

  而在当时,左邻右舍、亲戚朋友、乃至整个城市几乎和杨铁娟一样,也陷入了迷茫。

  (采访 刘文启  发改委主任)

  我那个时候是政府办公室的主任

  每天的工作任务就是

  协调上访的有关事 门口被堵住了

  前门被堵住了 后门也被堵住了

  这还好说 最严重的是截铁路/

  2001年的时候

  省里面对我们这儿做过调查

  调查结果认为

  阜新的问题如果弄不好

  可能会产生一个连锁反应

  甚至阜新成为一个火药桶

  解说:

  其实,对于阜新的资源枯竭问题,当地政府也曾经考虑过。早在1985年,时任阜新市委书记的马波就曾经上书辽宁省委,请求批准阜新工业转型。然而当时,这封信并没有引起重视。

  (采访 刘文启  发改委主任)

  由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建国前30多年

  我们一直是以煤电为主

  其他产业 国家计划不安排发展

  地方有的时候要安排发展

  还受到批评 认为是不务正业

  所以/形成了这么非常单一的

  一个经济结构

  解说:

  阜新是一座计划经济环境下发展起来的,典型的资源城市。单一的经济结构,严重制约着城市的发展。

  (采访 刘文启  发改委主任)

  2001年 经济社会发展到了

  这个城市难以为继的程度

  这个城市存在不下去了

  片花(二):

  解说:

  重新创业,要付出怎样的艰难?

  (采访)

  你得生活你得生存 必须你去打拼

  解说:

  一座煤城的重生,能带来怎样的启示?

  (采访)

  这是阜新拿几十万人

  十几年 几十年的痛苦经历

  换来的教训

  解说:

  稍后请继续收看《远去的煤城》。

  正片(下):

  解说:

  阜新面临消亡的境遇,引发了中央和辽宁省级政府的关注。2001年,阜新作为当时全国唯一的资源枯竭试点城市,开始了转型工作。

  (采访 刘文启 阜新市发改委主任)

  那个时候最紧迫的

  就是解决大家的生活问题

  还有一个就是解决大家

  那个时候大家对阜新很失望

  觉得阜新没有希望了

  解说:

  要想让大家燃起希望,就先要让下岗职工有生计。2001年,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杨铁娟和另外13位下岗女工,开始尝试在街上卖馒头。

  (***如果总片长超出,建议把以下这一段剪短,因为做的是经济转型 是战略层面的 政府主导的,而非下岗再就业 微观层面的 个人的。 不可能让几十万煤矿工人都去卖馒头 即使他们能转变观念***)

  (采访 杨铁娟 原阜新市海州露天矿职工)

  大伙儿都特别好奇

  哪儿来这一帮这样的人

  这是干吗的 然后你瞅我 我瞅你

  谁也不喊第一声

  其实我也不敢开口

  那时候我也不敢开口

  没卖过 也不知道怎么卖

  后来我一看大伙儿都瞅我

  我就喊第一声了/

  第一声的时候是我喊出去的

  喊完以后呢

  哭了 喊完以后我就了

  低头就流泪了

  想怎么能走到今天呢

  出来卖馒头来了

  解说:

  当初创业的艰难,杨铁娟至今仍然记得很清楚。

  (采访 杨铁娟 原阜新市海州露天矿职工)

  我们这些女工自己要去搭坑

  自己要去盖房子

  自己要去做酱菜厂的池子/

  男人没干过的活我们都干过

  房顶上漏了 烟囱需要抹

  墙需要抹 我们都自己整

  解说:

  经过几年的艰苦创业,杨铁娟终于熬过了最艰难的时光。如今,她开了一个豆制品作坊,她的产品,在阜新的食品商店和超市都有销售。从杨铁娟的作坊望出去,就能看到海州矿矿坑。在杨铁娟她们改变自己生活的时候,这个矿坑也在悄然地发生着改变。3年前,这里正式被确定,改建为工业遗址公园。

  (随机采访 陈琦 阜新市旅游局副局长)

  现在我们所在的地方主要是

  第一大板块 就是生产体验区

  主要是让游人体验煤炭生产

  和矿工生产的

  那么在这个方向现在有机器在作业

  我们要形成一个十万平方米的广场

  主要是展演矿工生产生活的场景

  解说:

  在资源枯竭以后,将工业遗址改建为公园发展旅游,国外也有成功的先例。德国著名的煤铁产区鲁尔区,如今就已经成为欧洲著名的旅游区和创意园区。这也让海州矿的改建有了参照目标。

  (随机采访 陈琦 阜新市旅游局副局长)

  把废弃的地方重新利用

  重新变成一种资源 一种财富

  也是符合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解说:

  海州矿的改建,也是整个城市转型的一部分。从2001年起,阜新市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开始相继引进新的产业,这些产业最重要的考量标准,就是可持续发展。

  (采访 刘文启 阜新市政协副主席 发改委主任)

  我们是受资源枯竭城市衰落

  这个影响最深的城市

  大家印象教训太深刻了

  在新的产业谋划发展中

  我们注意到这个问题

  注意到一定要实现这个城市的

  可持续发展

  不能再过20年我们又转型了

  解说:

  根据地理位置的优势,阜新开始发展风能发电。在煤藏丰富的年代,这种清洁并且可以再生的能源,从来没有受到当地人的重视。现在,阜新希望用20年的时间发展风能,并达到替代1000万吨煤炭发电的目标。而大型食品加工行业的引进,既调动了阜新的农业养殖优势,同时又解决了大批人口的就业。

  (采访 刘文启 阜新市政协副主席 发改委主任)

  这些年我们动态地安排了

  二十多万人就业/

  有二十多万人

  从棚户区里面搬出来/

  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

  转型初期我们是四千块钱

  现在到一万一千多块钱了

  解说:

  然而,转型之路并不一帆风顺。由于整个阜新的经济规模在辽宁省排名最末,GDP水平只有辽宁省平均GDP的40%,财政收入非常有限。因此对于已经开展转型试点九年的阜新市,今后依然长路漫漫。

  (采访 刘文启 阜新市发改委主任)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问题

  是50年形成的

  而且近百万人口这么一个城市

  对问题的解决 绝不是十年八年

  就能够彻底解决完的

  还要作出很多的努力

  串场:

  在阜新市中心的红树广场,矗立着这样一个特别的标志,它是阜新的露天煤矿使用的第一代机械化采煤电镐。在过去的许多年里,它曾经用自己的方式展现着这座城市的力量。如今,属于它的时代已经渐渐远去,它默默地矗立在这里,见证着这座城市的艰难转变。而它本身,也承载着一段城市不应忘却的历史,提醒人们去思考,这座资源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解说:

  杨铁娟的豆制品加工厂,最近搬到了新的地方。现在的厂址,就在她最早工作过的选煤厂的旁边。空闲的时候,杨铁娟常常会到她以前工作过的厂房去看看。

  (随机采访 杨铁娟 原阜新市海州露天矿职工)

  那时候您在这个车间什么位置啊

  就在那个位置 就那个小房子

  那就是我的小房子

  我刚一参加工作就在这儿

  那我们可热闹了

  我师傅是看这个槽的

  他等到我们都困了

  夜班 零点班 困了

  我师傅会抱个凳子 在那边跳舞去

  解说:

  尽管已经过去了许多年,然而回忆起从前的时光,杨铁娟依然神采飞扬。毕竟,这里曾经留下过她最美好的青春年华。

  (短实况)

  在距离旧厂房不远的地方,工人们正在海州露天矿遗址公园的一座纪念碑下铺地砖。再过几天,遗址公园就要正式开放了。

  (随机采访 陈琦 阜新市旅游局副局长)

  您希望游客来到这里的时候

  带给他们最深的感受是什么呢

  那就是一种思考

  就是人和自然怎么样地和谐共生

  解说:

  在曲曲折折中,阜新这个城市终于获得了新生。而像阜新一样等待新生的资源枯竭城市,在我国还有很多。目前,我国一共有煤炭、森林、石油等各类资源型城市118个,许多城市都已经走过了它们的盛年。从2008年到2009年,国务院先后公布了44座资源枯竭城市的名单,这就意味着,这些地方70%以上的资源已经被采完,或者凭现有的技术手段,最多只能再开采5年时间,这其中包括抚顺、景德镇和大兴安岭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地方。

  (采访 刘文启 阜新市发改委主任)

  在最兴旺的时候

  就想到它衰竭的时候/

  要实现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

  这是最重要的一个教训

  这是阜新拿几十万人

  十几年 几十年的痛苦经历

  换来的教训

  解说:

  根据资源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这些城市必定会经历从建设到繁荣、再到衰退的过程。而转型是否及时、是否成功,直接决定着,这座城市的发展结果,最终是振兴,还是走向消亡。在刘文启看来,阜新是一个标本,它不仅可以为其他城市的转型提供参考,更是未来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前车之鉴。

  (采访 刘文启 阜新市政协副主席 发改委主任)

  现在回头来说

  当时如果考虑到煤炭资源枯竭以后

  我们要转向 提前做一些工作

  阜新也不至于

  今天这么多的困难问题/

  一个城市的发展

  一个城市 一个产业的规划

  看50年不行 要看100年

  甚至看得更远

  (短实况 居民扭秧歌)

  解说:

  傍晚的时候,在阜新市一个居民小区的门口,人们聚集在这里扭秧歌。

  这些居民都来自矿区。他们曾经都住在采煤造成的沉陷区里,并深受其害。2005年,伴随着城市的转型,沉陷区的改造工程也相继启动,这些矿区居民们陆陆续续地搬到了这座新建的小区里。

  (短实况 扭秧歌,敲锣打鼓)

  解说:

  这是一张张矿工特有的、被沧桑岁月刻画过的脸,在这些脸庞上,传递出的是他们,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记者:陆熠新 记者:朱川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