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五四答卷——新国民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04日14:47  新京报

  五四精神,不仅是一个口号

  ●90年过去了,作为五四运动后的新国民,他们的记忆中还有关于那场运动的影子吗?

  本报记者随机采访了社会上不同行业不同年龄段的几十位新国民,以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五四运动在今天对广大群众的影响。

  ●现代人一提到五四运动就说学生游行,但五四运动最主要的意义是启蒙。五四精神,不仅是一个口号,而是意识形态、是人们发展着的思想意识。

  刘恩军

  (34岁,国家公务员)

  我个人的理解还是将青年人的“小”和国家的“大”联合起来,这是任何时代都需要的。但是五四精神在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从青春的张扬上去看,五四精神一直在传承、并渗入了每一代青年人的血液里面。

  陈翔 

  (40岁,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业务部主任)

  现代人一提到五四运动就说学生游行,但五四运动最主要的意义是启蒙。五四精神,不仅是一个口号,而是意识形态、是人们发展着的思想意识。

  史晓菲

  (28岁,室内设计师)

  五四精神我们有的做到了,有的还要努力。我认为,任何时期都需要五四精神,可是,现在的青年对社会很难起到那样重要的作用,似乎比五四时期的青年晚熟。

  韦先生

  (28岁,IT行业)

  五四运动提出的口号,对现在也是必要的。“爱国”,从四川大地震这个事件来看,中国人的爱国热情还是很高的。“进步、科学”是相辅相成的。“民主”在中国是最难的,也是风险最大的。

  张勇

  (53岁,下岗工人)

  五四精神对现在的现实意义也是很重大的,特别是“科学”,在中国甚至世界范围都是需要发扬的。但是对于现代学生,我认为不能过分强调五四运动这样一个90年前的事情,时代不一样了,你现在再那样做就不是进步而是倒退了。

  黄小姐

  (24岁,政府咨询业)

  五四运动是一场启蒙运动。历史上的任何启蒙运动在最初都是吃力不讨好,但是无论如何,它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开始,一次历史进程的破冰。

  丁大刚

  (29岁,销售)

  我家住在红楼边上,所以我在上学以前就知道五四运动,但到现在也就只知道五四运动是在五月四号。我觉得那是一些有学问有思想的文艺青年在看破红尘后干的事,其他没什么感觉。五四的精神是好的,但是也没必要去提倡它。

  李先生

  (25岁,纪录片《五四》剧组演员)

  五四是那个时代的大学生搞出的创新型的活动,象征着年轻一代在当时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对于五四精神,我觉得主要的应该还是爱国、强大自己。

  王玲

  (48岁,技术员)

  不太了解五四精神,但是现在应该还是需要五四精神,对年轻人来说更要理性爱国,并且能够做好每一件小事,不要那么盲目激情。

  张斌

  (40岁,销售人员)

  五四是一件挺好的事,民主得到了发展,中国人也开始觉醒了。但是现在的时代不同了,人们的诉求方式变了,所以爱国的形式也需要跟着变化。现在不需要老是提起过去的事,会让人觉得很奇怪。

  张胜

  (34岁,食堂员工)

  五四精神,我觉得现在还没有做到,理论上肯定还是需要的。如果要做到的话,最起码要遵纪守法,要有科学的眼光看待事物发展,要有创新精神。

  朱林东

  (68岁,退休技术人员)

  现在的年轻人没有五四精神,因为现在的年轻人有更多的事情要去做,他们要升学、要就业、要贷款买房、要评职称,他们有很多事情要做,压力很大,你再来拿这些事情要求他们就没法活了。

  郑秀姗

  (70岁,退休工程师)

  感觉现在的人们忧患意识不强,他们没经历过任何运动,没有政治头脑,所以也不会去了解什么叫五四精神。

  王峰

  (30岁,营销)

  现在大学生没有那个素质去爆发五四那样的运动,他们只是在形式上显得激进爱国,实质上自己干的什么也不是很清楚。

  张兴荣

  (70岁,退休工人)

  五四的那种爱国精神是需要一直保持下去的,这个是不能变的。

  李东

  (50岁,个体经营户)

  五四精神是值得发扬的,现在社会也需要爱国,而且现在青年人做的也还可以,和那时也没有很大的差别。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