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访欧阳哲生:继承五四 超越五四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05日18:58   央视《新闻会客厅》

  【深度访谈:继承五四 超越五四----专访五四运动研究专家、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欧阳哲生】

  导视:

  90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个划时代的历史事件,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起点,对20世纪中国的政治、文化、思想以及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今天《新闻会客厅》特邀五四运动研究专家、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欧阳哲生,一起探讨五四精神和当代中国的关系。敬请收看。

  李小萌:今年是五四运动九十周年,今年3月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报以随机调查的方式对于北京、上海、山西、安徽等地11所高校的学生进行了一次五四知识的调查,调查结果统计,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凡是在初中、高中课本里边讲过的五四常识知识,正确率都很高,比如说当问到五四运动发生于哪一年,五四运动导火索是什么,新青年创办人又是谁,这个答案的正确率都达到70%,但是当涉及一些课本上没有强调过的具体人,比如说起草北京学界全体宣言的人是谁,五四运动负责打旗的人是谁等等,这样问题的时候,正确率就降到了30%,今天我们就请到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欧阳哲生跟我们一起探讨五四精神和今天的关系,欧阳教授欢迎您,刚才我说的这样一个调查结果,您看到之后做什么样的评价?

  欧阳哲生:我个人感觉还是比较正常的,因为关于五四运动发生这一天的一些细节的事情,大家可能了解非常精确的这种细节,可能不太多,但是刚才提到的第一个,高举大旗走在前面的第一个人物,这属于细节性的问题,这个人物是傅斯年,还有起草《北京学界全体宣言》的起草人是罗家伦,第一个冲进赵家楼是匡互生,这几个人物可能大家对他们了解可能少一点,这个完全有可能。

  李小萌:您觉得这个没什么关系,不用了解这么细节是不是?

  欧阳哲生:这种细节当然能够了解得更多更好,但是没有了解,但是你对五四运动有一个基本的印象也可以。五四运动一个基本性质是学生的爱国运动,他是为了抗议巴黎和会,将德国曾经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是为了抗议这么一件事情,大家能够了解这个背景就可以。

  李小萌:90年前的今天发生的事情,有哪些是人们并不熟知,但是应该去了解的真相?

  欧阳哲生:这一场运动的基本过程其实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它的导火线当然是巴黎和会。 短片1: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法、美等国家于1919年1月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中国北洋政府派代表参加会议,向和会提出,希望帝国主义列强放弃在华特权,要求取消日本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二十一条”,收回大战时被日本乘机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权利。1919年5月,“巴黎和会”无理拒绝了中国作为战胜国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正当要求,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不法权益全部授予日本。

  欧阳哲生:中国代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非常失望,因为中国人当时对于美国是抱有很大的希望,特别是对美国总统威尔逊,认为他是主持世界和平的一个象征,但是没有想到当时他们会做出这么一个决定,所以非常失望,所以中国代表团就把这个消息告诉国内,林长民先生,就是林徽音的父亲,他把这个消息就告诉当时北大的校长蔡元培先生,蔡元培先生知道之后,5月2号他大概就知道这个消息,然后他告诉北大的学生。

  短片2:

  1919年5月4日,北京各大学的学生约三千余人集合于天安门,举行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学生大示威游行,以“外争国权,内除国贼”为口号,向总统府请愿,但遭到当时军阀政府的镇压,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慨,全国各地为了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行为,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户罢市,迅速发展成为全国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

  李小萌:有一种说法就是说,对于五四运动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和对中国的影响,怎么评价都不为过,但是我想在90年后的今天,我们更关心的是对于今天五四运动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欧阳哲生:五四新文化运动,我认为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现代化运动是从19世纪中期开始,洋务运动是一个物质层面的现代化,就是主张中国在技术层面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军事技术、工业技术,经过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之后,来了一场甲午战争,甲午战争中国败于日本,这个战争的结果使中国认识到,仅仅在技术层面学习西方是不够的,仅仅技术性的现代化也是不够的,必须在制度层面进行改革,所以有了戊戌变法运动。戊戌变法运动是一场比较温和的改良,带有改良性质的一场变革,但是当时也遭到了慈禧太后的镇压,后来又出现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建立了共和国,中国的政治改革到这个时候就告一段落。民国初年为什么会发生这么一场新文化运动?这里面有一个历史的逻辑,我们的现代化是从技术层面到制度层面,然后再纵深发展到精神文化,到伦理这个层面,到思想这个层面,这是一个纵深的发展,是一个逻辑的发展。这个里面有一个触发点,就是在民国初年,虽然中国已经进入了共和时期,但是出现了两次复辟帝制的反复,这两次复辟帝制引起国人的一个思考,特别是当时的先进知识分子的一个思考,为什么在共和制时代还有人想复辟帝制,他们在这个思考过程中感觉到,最大的问题还是人们心目中那种传统的政治理念、思想观念没有跟从,所以中国需要一场思想的变革运动,这是他们发动新文化运动的一个出发点。从广义上来讲,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中国现代化运动逻辑发展的一个结果。

  李小萌:对我们今天的现实意义是什么呢?

  欧阳哲生:我个人感觉,五四新文化运动把中国现代化运动推进到精神这个层面,但是这个层面他们的改革也仅仅是一个开始,是一个伟大的起点,还没有完成的一个过程,就是今天我们还有待于继续延续发展推进的过程,我们中国人在人的现代化方面,在思想观念的现代化方面,或者说思想解放方面,仍然有很多工作要做,就是民主和科学这两大要件,就是这两大思想要件,我们中国人还有待于继续建设,而这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给我们今天留下的一个很重要的历史遗产,他们提出了很多问题,他们提出来很多让我们思考的问题,但是他们没有给我们一个现成的或者完整的答案,这些答案还是需要我们今天继续去探索。

  李小萌:现在的年轻人对于五四运动,对于五四精神抱一个什么样的态度?

  欧阳哲生:应该说现在的青年学生,他们基本上还是认同五四的精神和传统,五四的精神和传统的一个基本表述,大家还是认为它是民主、科学,当然大家也认识到这是一场爱国主义运动。

  李小萌:其实当时五四运动发生是因为当时国家民族有危难的情况之下,催生了这样一个运动,也可以说那是一个导火索,所以爱国的精神、爱国的追求也是这段历史留给我们非常宝贵的一个历史遗产。但是在和平年代里面,在现在,怎么去继承那个时候关于爱国方面的历史文化遗产?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