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民建会员:把甲型H1N1防治知识纳入中小学课程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06日17:35  人民网

  最近几年,发热传染病暴发率很高。诸如非典(SARS)、禽流感,春夏之季多发的儿童手足口病、麻疹等传染型疾病以及现在世界多个国家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传染病,这些疾病的普遍特点是以发热为主、传染性强、儿童和青少年易感染、防治复杂。

  为了保障全民健康,促进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和抵抗疾病能力,提高我国疾病控制预防效果,民建承德市委组织部长杨建光对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应把甲型H1N1等发热传染病防治知识纳入中小学基本卫生保健课程

  从最近几年公共卫生发展上看,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问题的处治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中小学校应对公共卫生问题仍旧显得十分被动,加上各地区情况不同,公共卫生教育和综合防治问题也有不同表现。就此应该把发热传染病的病源、危害、处治方式、防范手段编写成适合中小学教育的卫生和传染疾病知识教材,并把该项教育纳入中小学基本卫生教育课程,普及预防和处治知识,进而提高全民应对能力。

  二、可以建立学校、医院、疾控部门联合卫生教育宣传和检查指导制度

  在校内有必要建立医校互动,实施中小学校医疗指导员或防治传染病“校外指导员”制度,开展中小学医疗卫生教育宣传指导活动。在校园周边要清理不健康的小饭桌、路边摊、外卖店,要把学校、医院、疾控部门联合起来,实现宣传联动、指导互动,共同应对校内、学校周边卫生问题,重点防范发热传染病等公共卫生方面的疾病。

  同时,还应该重视学生面对发热等疾病的心理教育,重视疫情流行期间的学生心理问题。及时做好心理帮助,避免出现心理恐慌,实现心理卫生。

  三、强化学校对甲型H1N1等发热传染病检查设备和报告机制的建设

  在公共卫生领域疫情多发或疾病发生变异传染时,应建立医疗机构派驻中小学校指导和检查制度。应强化学校方面的医疗临检、定期普检、发放药丸采取免疫措施,提供医学情报等方面进行医疗预防。要发挥医疗派驻制度的应急保障能力,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和通报机制。

  另外,国家财政应帮助各中小学配备甲型H1N1等发热晨检设备和发热传染病检查试剂,建立相应的医学检查报告和初诊控制报告制度。对一些特殊疫病,要建立观测站,进行“零”报告。国家还应在季节性多发传染病到来前及时发放给中小学校相应的药品,预防疾病产生和蔓延。

  四、加大校医固定岗位建设,推行常态化的中小学晨检制度。

  教育主管部门和医疗机构应该在中小学校建立起校医上岗与医疗技术培训制度,完善其执业资格考核与医疗技术达标,指导所在学校卫生防疫工作。

  各中小学校应该在校医的指导下建立统一规范的健康规则,要实施必要的学生晨检强化健康检查,要制定检查登记制度和发病监控制度。有条件的学校应该建立隔离区或公共卫生消毒作业区及观察室,要对发热学生进行第一时间隔离检查,及时处理病情。另外,考虑学校医疗诊断能力弱的现实问题,应该开设医院与学校联网的远程病例初诊和发热病人远程导诊平台。借用互联网,对病患进行初级医学分析,及时做出相应处治判断,有效预防传染病。(杨建光)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