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抗震救灾记者口述:记者的使命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0日17:46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5月10日电 题:记者口述:记者的使命

  新华社记者吴炜玲 郭磊

  编者按:在抗震救灾报道中,新华社记者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他们的镜头,他们的笔触,都饱蘸着与人民群众血脉相连的深厚感情。新华社记者在第一现场捕捉到了大量精彩生动、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的瞬间。新华社根据摄影记者照片和口述经历拍摄的《记者的使命》《生命的守望》《人性的光辉》《前进的力量》从四个侧面展现了他们一年来的所思所感。今天播发的是这四部电视片的解说词。

  【解说】现在回望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特大地震时,我们的脑海呈现的可能是这样的影像:这些影像定格了地震中那些难忘的瞬间,串联成了一条时间的项链。而在这些瞬间的背后是这样的一群人:记者。

  他们在第一时间奔赴现场。传递出消息是他们心中唯一的信念。

  陈建力就是其中之一。作为新华社摄影部的主任记者,他是最早从北京总社出发奔赴灾区的记者之一。

  【同期】新华社记者陈建力

  工作了这么多年,第一个反应就是:我是一个记者,我一定要上前线。差不多有半个小时,我就和何俊昌从新华社走了。我们是当天晚上十二点左右到达重庆的,然后连夜坐车赶到了四川的汉旺。抗震救灾的照片基本上就是从这开始的。因为我们去的时候比较早,所以拍到了救援人员从废墟里把一个学生救出来的整个过程。这个小孩叫杨琴,非常漂亮的小女孩。当时她是完全被埋在学校教学楼的楼梯口。当时我们什么都看不见,但是救援人员一点一点在挖,最后这个人就完全出来了。当她出来后看看周围,看到我拿着相机。我们俩的眼神对视了差不多两三秒钟。那时候让我心里一颤。

  【解说】在抗震救灾的日日夜夜,这些记者的身影出现在所有地震重创的地方!54岁的陈树根是摄影部的一位老记者,参加过无数场重要的报道。接到采访任务后,他和救援人员一起徒步走进了映秀镇。

  【同期】新华社记者陈树根

  我看到那些战士们都背着很重的包,都装着药品、紧急用品那些东西。我们背的是照相机。我记得那个路非常难走。人在上面只能爬或者跳。某集团军的一个军长徒步走进了映秀镇。我去采访他的时候,他看见我之后很吃惊。他就问我,你是哪个单位的,我说我们是新华社的。他说你多大了,我说54岁。他说:“我还以为我是徒步进来的年岁最大的一个人。”他年龄好像四十七八岁。

  【解说】如果说陈建力、陈树根以及其他记者跟这次地震的故事是从5月12日那天开始的话,那么同样是摄影记者的郑悦与地震的故事则要从5月12日之前讲起。当时结束了在郫县采访,她途经都江堰返回成都。但是没想到,地震就在那一刻发生了。

  【同期】新华社记者郑悦

  周围的人都很惶恐,都很惊惧。当时那种状态其实我跟他们是一样的,就是我也属于一个灾难幸存者。广场上当时就已经聚满了人,而且都是血肉模糊,很多人躺在地上。然后,我远远地看去,最醒目的一个颜色就是白色。当时白衣天使已经在广场上开始紧张地抢救伤员了。这个时候,我的角色可能在一瞬间就转变成一个记者了,不由得有一种责任感想记录下来。

  【解说】面对着惊魂未定的群众,目击一个个生死离别的揪心场面,记者们陷入了沉重的悲怆之中,也同样身处险境。他们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了这一切,因为外界需要了解发生的一切。

  【同期】新华社记者徐壮志

  我们有三路人同时走,就是希望一旦可能的话,确保有一路人能够在第一时间进去。

  【解说】作为记者,徐壮志很幸运。13日,他搭乘的直升机顺利飞往汶川,并成功着陆。这使得徐壮志拍摄下了震后汶川的第一组照片。而此前,这架直升机所在陆航部队每天都不断地起飞,但由于气候条件恶劣,没有一次能够进入汶川。

  【同期】新华社记者徐壮志

  说实话印象最深的就是灾难,特别是地震摧毁力确实太强了。我认为,做一个记者确实需要在新华社做记者,为什么呢?比如说我那张汶川的照片,如果我是一个报社记者的话,那么这张照片要到第二天才能跟读者见面。但人们着急尽快知道情况,在新华社工作,能为社会尽一点力量,可以表现得很迅速。

  【解说】如果有些灾难已经命中注定,至少风雨过后还能重见阳光。如果有些悲剧已经无法回避,至少悲伤过后仍会满怀希望。

  【同期】新华社记者王建华

  作为新华社的记者,我们在客观地采访、客观地报道的同时,我们的视角更加的关注一种精神、一种力量。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镜头、我们的笔,把这种力量,从地震这个重大的事件中挖掘出来,用它来激励人,在灾难上、在废墟上重新站立起来,去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

  【解说】在战争年代,最危险的职业是军人和记者。在和平时期,同样如此。在这场生死攸关的战斗中,我们记者崇高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集中迸发了出来。他们挺身而出、主动请战,不畏艰险、冒死突进,一直战斗在抗震救灾的最前沿。我们为新华社有这样一支能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队伍感到骄傲和自豪。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