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经济周刊:我们为生者祈福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1日01:12  中国经济周刊

  生 者

  文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繁易

  短短一年,四川人和所有中国人都经历了太多太多,再一个5月12日到来时,我们每个人一定对过去的365个日夜有自己的感悟,灾难震垮了我们的城市,也震去了我们的浮躁;灾难夺走了我们的亲人,却让我们生的信心更加坚定;灾难让中国流泪,中国带着泪的呐喊却让世界震撼。

  过去的一年里,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断断续续的在那里生活,3次灾区的采访,经历了很多甚至在想像中都不曾出现过的场景,照片中松散地记录了那里的恐慌,挣扎,蛰伏,改变和希望。

  对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来说,我和我的同事终究是过客,每次朋友问起我在灾区的经历,我都不愿多说,因为作为一个过客,我对那片土地上的一切认识的都还肤浅,地震一周年到来之际,我把镜头对准那些依然坚守在那片土地上平凡的人们,他们才更有资格去讲述,但灾难毕竟已经过去,如何整理伤痕重建生活,远比经历那场瞬间灾难更需要勇气和毅力,我不想去打扰他们,不想用直白的对话和文字去表达我们的关注,因为他们此刻最需要的是一份安静和尊重。

  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最普通的人,困难中他们渴望帮助,悲伤中他们拥有一份尊严,让我们把我们的关怀和爱变得更自然平静,因为他们已经足够坚强,他们的平静就是最有力的坚强。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脸上微妙的表情变化让我欣慰,他们的眉宇舒展了许多,表情不再僵硬,孩子们慢慢扬起了头,露出了笑,合影中很少有完整的全家福,但即便是街坊们站在一起,都靠的很近,好似一家人。在我们的报道中出现的每一个人都是英雄,能活下来本身就是英雄,在这里,活着的人比逝去的人需要更多的勇气。此刻,我们让平凡的人安静的站在读者面前,相信每个读者从那些目光中都可以读到不同的、来自那片坚强土地上的故事。

  “5·12”,不应被忘记,因为我们失去了太多。

  “5·12”,值得去铭记,因为民族的新生从那一刻开始。

  “5·12”,我们为生者祈福

  都江堰 

  2009年1月21日,一位72岁的老大娘在废墟中找到一块可以用来铺地的毯子,她告诉记者,要过年了,板房里的水泥地面灰尘大,捡块毯子把地铺一下。巨大的垃圾堆和老人孤单的背影让记者直到现在都无法忘记,老人慈祥的目光,“孩子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过年了回家吧,回家陪陪父母”的话语,让记者每次打开这幅图片时心里总有一丝酸楚,地震让老人失去了儿子,现在她和老伴依然生活在过渡板房里。

  映秀 鱼子溪

  2009年4月25日,映秀小学12岁的马红秀无疑是幸运的,她是班里4名幸存者之一,被埋4小时后,被父亲从废墟中救出。她很勇敢,被压在废墟里时还帮助一个同学成功脱险,1月份第一次遇到她时她的左臂还无法动弹,那时她告诉记者,她睡觉时一定要开着灯,总是梦见自己的同学,只要提起和地震有一点联系的话题,她脸上都有轻微的抽动。再次去鱼子溪见到她时,他正在和小朋友们在班房的广场上做游戏,左臂的骨折已经基本治愈,嬉戏的孩子脸上挂着笑,她告诉记者,已经敢一个人睡了,以后她要去广州发展,要出去闯。

  5月4日,记者收到她的一条短信“哥哥,你好,等你下次再来我送你一幅画。”

  映秀 二台山变电站

  2009年1月22日,春节前的映秀很冷,映秀二台山变电站工地上只剩下这几个留守的工人,这几个工友中,有当地人也有外地人,甚至还有一个参与地震抢险后不愿离开的志愿者。他告诉记者:“舍不得这里,在这里打打工还有一定的收入,等新映秀建好了再走。”

  汶川 雁门

  汶川雁门安置点依山而建,一眼望不见尽头。龚建国一家4口,受伤的他震后开起了一家板房小卖部,1月23日记者来到他家时,她的妻子带着两个女儿刚进货回来。对于现在一个月一千多块钱的收入,龚建国显得很满足,他告诉记者,地震后他眼里只有家人平安最重要。

  禹里

  1月24日,在禹里遇到7岁的何普明时,他正趴在废墟里的破旧条凳上读书,他当时的新年心愿是想有个新书包。

  4月27日,记者再次来看他时,他已经背上了新书包,上次读书的地方已经搭起了几顶窝棚,由于唐家山堰塞湖的险情一直无法彻底排除,禹里的灾后重建迟迟无法展开,不知小普明什么时候能搬进自己的新家。

  北川  永兴

  记者和北川志愿者古米蓝已经是老朋友了,印象中她的嗓子从来都是沙哑的,她每天都在忙碌着,好像一个上了发条的机器,居民点的孩子们都亲切地叫她蓝姐,同为母亲的她无意间走上了公益的道路并一发不可收拾,面对家人的从理解到不理解,面对志愿者工作的窘境,她说“我走了,这里的孩子和老人怎么办,每个有爱心有责任的人都会选择坚持下来。”就在记者结束采访时,她还在为志愿站的经费问题发愁。

  德阳 东方汽轮机厂

  工人们身后是即将交付的一台风力发电机,“震不垮的东汽人”面对镜头朴实而腼腆,他们谈得最多的是自己的工厂,每个走进东汽的人都会被这里的精神所感动。

  绵阳 北川中学临时校址

  不愿去惊扰他们来之不易的平静,只希望北川中学的孩子们永远平安快乐!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