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成果巨大 中央台记者重访灾区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1日09:15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北京5月11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7时35分报道,明天是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纪念日,那些曾经被夷为废墟的地方,现在怎么样了?汶川、北川、绵竹等曾经的重灾区,经过一年,有没有变得好一些?房子有没有建起来?学生们有没有一个宽敞的地方上课?人们的牵挂一直没有中断。

  昨天公布的一组数据令人振奋。目前,灾区98%的工业企业已经恢复生产,85.9%的工业、旅游、文化产业项目和75%的各类学校恢复重建项目已开工。国家累计向灾区下达中央基金1540亿元,安排国外金融组织和政府优惠贷款18亿美元。

  震后一年来,各个地震灾区整合、利用各种资源,采取银行贷款、产权置换、吸引社会资金和引导群众自筹等多种方式解决住房重建资金不足难题,废墟上,家园的重建正紧锣密鼓地进行。

  震区铁路建设如火如荼

  成都至都江堰铁路是铁道部与四川省签订的第一个灾后重建大型建设项目,建成通车后,从成都到青城山只需半个小时。现在,铁路已进入铺轨倒计时。在这个我国第一条市域快速铁路的施工现场,中铁二局五公司副总经理何建府告诉记者:“我们每天有1.2万名工人、1400余台机械设备日夜紧张施工。明年5月12日前,这条铁路将建成运营。”

  成都至都江堰铁路的快速推进,只是灾后铁路建设的一个缩影。灾后一年间,成都集装箱中心站、纵贯地震重灾区的成兰铁路等项目都陆续开工。今年,四川省还将新建和改造成兰铁路、成贵铁路等九个铁路建设项目,投资规模达1940亿元。在规划实施铁路建设蓝图的同时,铁路部门也注意到,目前四川灾后重建进入全面展开的关键时期,大量的石油、粮食、煤炭、水泥等灾后重建物资的运输重任急需铁路提高运输能力。为此,铁路部门又首次在穿越灾区的宝成铁道线上开行我国货车牵引力和技术水平最高的“和谐号”5000吨重载列车。成都北车站站长刘海珠说:这是铁道部为提高入川灾后重建物资的运输效率采取的强有力的最新措施。

  据了解,“和谐型”大功率交流传动货运电力机车可牵引5000吨的重载列车,比原先的机车提高货运能力近1000吨。

  汶川大地震一周年间,铁路运送入川物资10206万吨,共开行救灾和灾后重建物资专列19665列,帮助四川省经济走出困境,众多企业恢复生产。在四川德阳八角井镇的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新基地,记者看到一座座崭新的厂房正拔地而起,建设施工紧张有序。这个在大地震中几乎夷为平地的东汽公司再次新生,铁路部门功不可没。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运输处铁运工段工段长铁民说:“地震后,我们的厂房、车间、钢板库几乎都不能用了,铁路主动帮我们想办法。随着两条铁路专线修通,通过铁路到达救灾物资、生产物资陆续运到东汽,为我们抗震救灾和恢复生产提供了大力的支持。”

  在地震废墟上,铁路人一边要保障钢铁大动脉的通畅,一边开始建设自己的新家园。如今,80户铁路职工拿到了8度抗震设计的新的住宅楼的钥匙,铁路家属李群芳和她91岁的老母亲终于由板房搬入新居,老人家乐得合不拢嘴。

  中央台记者重访映秀

  一年前,中央台记者随救援部队水陆空三路挺进震中汶川县映秀镇,中国之声最早从震中发出“生命的电波”。昨天,中央台记者王亮、王璐、陈怡重访映秀。

  映秀,国道213线上一个美丽的小镇,大地震让这里的一切推倒重来,镇上绝大部分的废墟已经被平整,只有玄口中学几栋倒塌的教学楼还立在一片板房中间,作为地震遗址永久保留,映秀镇汶川5o12特大地震遇难者公墓就在渔子溪村与映秀镇之间的山坡上。在这里,我们看到两位老人,一人拿着竹编扫帚,一人拿着竹夹子,顺着山坡清扫祭奠者不慎留下的杂物。68岁的胡建国老人告诉我们:“活着的人要为活着的人生活,建设我们的家园。”

  一场地震改变了很多人原本的生活轨迹,但生活并未就此止步,来自每个人、每个家庭的复苏的力量开始让这里显现生机。映秀镇渔子溪村三组的李洪霞地震后失去了原来的导游工作,开始在在公墓门口摆摊卖限些纪念品。他告诉我们暂时还不出去打工,因为地震后像他一样的年轻人对家更多了一份牵挂:“我很担心家里的人,怕再来这样地震,再失去家人,现在都呆在家里。”

  公墓一旁的石板路上,有人在卖花,其中有个穿着映秀小学校服的女孩默默地坐在公墓前的空地上,面前摆着一大盆刚刚采来的野菊花,花儿很小,却很鲜艳。

  女孩告诉记者:“我叫古兴亚,在映秀小学读二年级,今天放假,我在公墓外面卖花。”

  地震发生时,古兴亚是被一名解放军战士从废墟里抱出来的。现在,她依然和灾区的同龄伙伴们去临时修建的映秀小学上课,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天天都能考出好成绩,成为一名医生,治病救人,而今天她最高兴的事儿,就是刚刚结束的期中考试了。

  记者:为什么高兴呀?

  女孩:因为我考到了九十几分。

  记者:太好了。你们老师上课,除了普通的文化课,还会开展其他的活动吗?

  女孩:会,上课的时候会放《乖孩子》。

  记者:是一首歌么?

  女孩:不是,那首歌是《感激在心》。

  记者:老师有教你们唱歌么?

  女孩:有。

  记者:能唱首给我们听么?

  女孩:可不可以唱《感恩的心》?

  记者:可以啊。

  灾后重建最新情况

  中央台驻四川记者周平为我们介绍了四川灾后重建的最新情况:

  中国之声:周平你好,你感觉在四川重建的一年当中,有什么的变化,什么样的困难或者是问题呢?

  周平:一年来,我基本在四川灾区采访,见证了灾后恢复重建的全过程,很有发言权,成绩非常巨大,甚至是创造了世界的奇迹。比如四川农房倒塌是136万户,城镇是110万户,上千万人流离失所,但刚刚一年,90%的灾区农民都住上了安全、宽畅、舒适的新房,这在一年前根本无法想象,让人非常敬佩和惊叹。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