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5·12汶川大地震周年祭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2日04:05  燕赵都市报

  谨以此特刊追悼地震死难同胞

  汶川大地震周年祭,我们踏上重访之路

  曾经满目疮痍的大地,丝毫阻挡不了生命的顽强

  鲜花、绿色、嘹亮的歌声、重建……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让我们在哀痛中汲取力量,携手前行

  刹那之后的漫长,也许一年可以成为一个节点。

  关注不是只要不忘记那么简单,生命的力量,在一年的时间里改变着你,改变着我,改变着一座城市甚至一个国家。因而,在“5·12”汶川大地震周年祭之际,有了我们的《回汶川》,来传达我们这一年来种种难以表达的复杂情感。

  踏上重访的路,我们心中满是期待。

  去年大地震发生时,我们曾第一时间辗转在各个重灾区的最前线,目睹并记录了山崩地陷之惨烈,生灵涂炭之悲怆。然而,更撼人心魄的是废墟之上的生命呐喊和全国驰援的坚韧勇毅。救人、抗灾、重建……那时,我们曾经祈祷和祝愿,祝愿逝者灵魂安息,生者在迷途中重获希望,在破碎之地慢慢消去苦痛。

  今天,我们重回灾区,生怕再次触碰到人们心底的伤疤。我们“回汶川”,不是为了纪念而简单旧事重提,也不是将此视为新闻盛宴,认为自己不可缺席。这一年来,始终萦绕在我们心头的,是一些无法按捺的牵挂和期待。

  每天,跟在漫天飞尘的大型运输车流中,我们开始探寻希望,感受顽强。每天,盘山公路两侧蓊蓊郁郁的树木,在阳光里变幻着的色调也一再表明:这片曾经满目疮痍的大地,却丝毫阻挡不了生命的顽强。

  在去往映秀的盘山路上,在一些地势险要的路口,我们先后见到十几个“汶川地震危险观测哨”的白底红字警示牌,温馨的提示,让包括记者在内所有的外来者心底平添一股暖流;

  在汶川特大地震震源点牛眠沟,我们见到了万大娘的孙子“高兴”,地震那天小家伙才出生28天,这个村里最小的幸存者如今已蹒跚学步能喊“妈妈”了;

  在汉旺街头,我们看到了地震中失去儿子的母亲孙爱莲,正穿着宽松的孕服,迈着不大的步子在广场上散步,她在小心翼翼地孕育着新的生命;

  在白墙蓝顶的板房映秀小学,我们听到了嘹亮的歌声飘到很远,仿佛一直穿过了依然满目疮痍的远山;

  在崇州“邢台村”灾民安置点,我们见到来自鸡冠山乡苟家庄的刘丽,正拿着针线做十字绣,名字叫“万紫千红总是春”。我们还闻到了从板房里不时飘出来的“川菜”特有的浓香;

  ……

  灾难淬炼出的力量,源源不断,生生不息。从患难中新生,在患难与共中前行,有一种力量在新生,在凝聚。

  心贴心,手拉手,灾区里凝聚的力量叫感恩?叫理解?叫人气?……这种力量内生于灾区群众之间,也来自五湖四海。

  一年前,我们用自己的脚步丈量燕赵大地到地震灾区的距离,用眼睛和心灵记录一个巨大伤口的痛楚和挣扎;一年后,我们期望用自己的脚步缩短这个距离,用眼睛和心灵描绘伤口愈合、焕发生机的进程。

  尽管生活在过渡板房里,人们依然能用垃圾桶、纸箱当花盆,在门口种花养草,杜鹃、月季、万年青……一簇簇生命的绿色浸染在仍然充满艰辛的板房生活里。重访的日子里,我们几乎每天都要收获这样的感动。

  在被地震彻底摧毁的北川县老县城,废墟中开满了鲜花,虞美人、雏菊、映山红,在微风中摇曳,像是纪念逝去的亲人,也像是预示着北川的未来——一个全新的、更高标准的、更安全的北川县城,正在崛起。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当上课预备铃响彻映秀小学巨大的板房校区时,100多名穿着鲜艳校服的学生像一群燕子一样冲进教室时,我们想起了这句话。

  恢复的过程注定漫长而艰辛,但毕竟,一些积极的信号和乐观的迹象正在不断宽慰着人心。

  我们力图通过我们的所见、所思、所想,来展现灾难折射出的人性光芒,来见证社会的成长。

  周年之祭,是为铭记,更为重生,让我们在哀痛中汲取力量,携手前行。若把这一切归结为一个词,我们希望是“祝福”,一年过去,我们都要以各自的方式生活,唯有祝福不变。

  祝福你,汶川!

  本报特派记者 静冬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