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北京卫视天下天天谈专题 > 正文
主持人:天下天天谈,天天谈天下,各位好,这里是512特别节目,我是罗旭。截至到5月份,我们得到最新一个数字,四川地震灾区灾后已经有1641名妇女孕育出的新生命,252名新生儿健康出生。我们这儿还有一个好消息,就是今天这个日子,一对新人的婚礼引起了很多媒体的关注,这就是被誉为在地震中救人最多的志愿者的陈岩在这一天迎娶了彭露。巧的是,我们今天现场的嘉宾和陈岩志愿者曾经并肩战斗过,欢迎两位,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位是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联席会议办公室副主任,中国地震局的尹光辉。
尹光辉:主持人好。
主持人:另外一位是北京军区某部工兵团团长,国家救援队总队长王洪国。
王洪国:主持人好,各位观众朋友好。
主持人:我今天看到王团长穿非常鲜艳的橙色救护服,救灾现场很多人把这个颜色亲切称做是希望色,是吧王团长?
王洪国:是的,穿上这身衣服,对我自己来讲,仿佛进入一种战斗的状态,有的人把我们这种颜色称作一种希望色,也有的人把这种颜色称为一种生命色,总之来讲,当我们穿上这身衣服,我们就感觉到一份责任,背负着一种希望,当别人看到这身衣服,就充满着信心,蕴含着一种力量,所以穿上这身衣服,我自己感觉到进入一种状态。
主持人:尹主任当时也是穿这身衣服吗?
尹光辉:当时也是。黄色救援服。
主持人:您觉得当时在大家心目中什么样的形象,大家看待你期望的目光里面孕育什么东西?
尹光辉:当时我感觉在那种震撼的场面,只有抓紧时间克服困难抢救生命,其他没有过多的想。
主持人:来不及想,没时间想。有篇报道写得特别好,在这里给大家读一下,以举国之力拯救一切可以拯救的生命,已经成为全民族,乃至世界上,有大爱国家的共识,当时有很多国际救援队伍汇集在那里,大家有印象吗?
尹光辉:他们是很专业的救援队员,也穿着他们国家和地区的特有的救援服装,包括日本搜救队,在北川我们遇到过。
王洪国:救援承担的是一种国际人道主义一种救助,生命无国界,我想既然我们干的是救援这个事业,不管哪个国家的救援队,一旦进入救灾现场,他的任务都是一样的,多救人,快救人,拯救生命。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不管哪个国家和地区的队伍,进入到现场以后,都是一个目标,都是一种使命和责任,在生命的面前,是平等的。
主持人:相信二位对当时的情况都是历历在目,现在和观众一起通过一个片子回顾一下当时的情况。
(小片)胡锦涛总书记接见俄罗斯国际救援队成员
主持人:真是一支英雄的队伍,我们栏目在俄罗斯驻华使馆的帮助下,一年后找到参与汶川地震国际救援的俄罗斯队长叶夫根尼伟奇先生,我们现在跟他进行一个连线。
叶夫根尼伟奇:联线
主持人:所有的国际上面关心中国的人,所有的这些国际救援队员都在和我们并肩在战斗,我不知道二位当时和俄罗斯救援队的队员们接触多不多?王团长?
王洪国:在灾区,应该来讲也创造了国际多个救援队之间合作的一个实践吧。俄罗斯救援队在512汶川地震灾害中,成功搜救出一名幸存者,应该来讲,我们感觉到也应该值得表示祝贺,也说明这支救援队具备专业的经验,专业的技术,是一支专业的队伍。
主持人:哪一支给您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尹光辉:在北川县城,我们看到日本搜救队是非常敬业,因为我和王团长看到这支队伍在搜救,只要说当,我记得附近老百姓,当地的遇难者的家属,当时他的亲人已经失去生命了,但是他还希望进行搜救日本的搜救队员听说了以后,就主动地到家属所指定的区域展开搜救,利用他们的专业技术开展搜救。
主持人:日本救援队给您留下相当深刻的印象是不是?
尹光辉: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然后我回来以后,也是通过媒体了解到日本搜救队对于他们抬出来我们国家遇难同胞的尸体,他们整队竖立。
主持人:就是这张照片,这在什么地方?
尹光辉:这应该在青川吧。
主持人:这是日本的国际救援队。
王洪国:日本救援队,我们在绵竹东方气能机场,这是香港。
主持人:这是什么场景,能给我们解读一下吗?
尹光辉:我的解读应该是这样的,他们搜救出遇难者的遗体以后,他们进行了很好的一种处理,然后集体列队进行敬礼默哀,这种表现出了日本救援队的这种专业的救援精神,特别体现到了我们整个表现出什么呢?国际搜救队都有共同一个理念,在地震灾害现场,这种抢救生命,而且表现出人道主义救援,人道主义的精神,大爱无疆,这种理念,这种色彩表现得很明显。
王洪国:日本救援队清理出遇难者的遗体以后,全体队员默哀,这体现出一种对逝者的一种惋惜,对生命的尊重,反应出这支队伍有专业的素养,因为我们救援队提供的就是在灾害现场人道主义的救助,人道主义的救助更多体现在我们救助幸存者,去在废墟当中更多地拯救生命,当我们已经尽到最大努力,当我们尽到最大努力,生命的拯救我们尽最大努力以后,但是我们对逝者也提出一种应有的尊重,和逝者逝去的惋惜,和对生命的一种尊重。我这样解读。
主持人:我能感受到您心中所要表达的那一层意思,我们也知道在2008年的5月15号,在日本政府做出向中国四川震区派救援队以后,6个小时日本救援队已经出发。在日本国际紧急救援历史活动当中,这次出发速度是最快的,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片子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日本的国际救援队。
(小片)
主持人:王团长,看到国际救援队的队员,他为日本救援队最后没有救出生存者感到非常惋惜,您能理解他的这种情感吗?
王洪国:这种情感非常能够理解,当我们感觉到我们在这个救灾现场靠我们的装备,靠我们的技术,靠我们现在的人员,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流失以后,我们感觉到在这个救灾现场当中,救出来的人员逐渐越来越少,时间流失的越来越长,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也有一种惋惜,惋惜的是就是确确实实,天灾是任何人挡不住的,但是在天灾的面前,我们就是要发挥我们的技术,发挥我们的专业救援这份能力,怎么能够拯救更多的生命。当然了,所有的东西都是因人的意志力转移的,我们只有通过参加一次一次的救援,才能使我们的能力变得越来越强,使我们的技术变得越来越成熟,使我们经验的积累越来越多,我们相信通过参加这多次的地震灾害的救援,特别是512汶川地震灾害救援,不光使我们这支队伍,包括使国际救援同行们,更多积累经验,提高我们队伍的能力和素质。
主持人:尹主任,刚才王团长跟我们说的其实是一个国际救援的体系,我们知道国际救援体系在联合国的框架下,在灾难面前各国联手完成的这种救援行动,而在别的国家遇到灾难的时候,其实咱们的中国国际救援队也是走出国门,伸出我们援手,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片子,看一段震撼的画面。
(小片)
主持人:刚才是印尼海啸,很多观众跟我一样,被画面深深震撼了,当时中国国际救援队在哪?王团长?
王洪国:应该说印尼海啸破坏性也非常严重,它和一般地震还不一样,它更多一般地震是地壳断裂破坏性造成的,从陆路引起的,它更多从海底地震引起的,刚才从画面上可以看到,是不是,海水咆哮,巨大的冲撞力造成把楼房,汽车,行人所掩埋。
主持人:对人类来说确实是空前巨大的灾难,尹主任,当时我们中国国际救援队在第一时间接到命令,赶赴我们受灾印尼地区?
尹光辉:当时我们中国地震局监测到这个地震以后,预计可能发生海啸,这个时候我们就通知我们国际救援队做好出队准备,我们通过联合国灾害人道主义协调办公室和我们国家驻印尼使馆以及相关国家使馆,了解灾情
主持人:等于之前我们已经有一个预案了,快速的预案,做好了准备,随时会出发。
尹光辉:是,我们估计虽然地震没有在陆上,在海里面,我们估计可能造成了灾害,而且灾害以后,随着灾情了解,是空前的灾难。
主持人:用什么标准衡量,出现什么样的灾害,可能我们立刻有一个反应,会做出一个预案,我们要做准备了?
尹光辉:这个事情首先是我们有一个工作的预案,就是当国际商发生地震以后,包括我们国家我们不谈了。
主持人:只要发生地震就会吗?
尹光辉:任何一个国家发生地震,我们国家都会监测到时间地点震级,精确度都相当,有了震级以后,我们估计那个国家发生地震以后,他所在发生区域的一些灾情的情况有一个初判,这个时候我们就通过各方面的渠道了解灾情,而且联合国人道主义协调办公室灾害损失兵工团这时候抽掉相关国家的团员,然后到所在灾害国进行灾害损失评估,我们国家包括地震局系统也有一些队员是联合国灾害损失评估团的成员。
主持人:我们知道中国国家救援队是一直非常优秀国际队员队伍,下来通过一个片子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小片)
主持人:尹主任,刚才我们片子里面,之前说是中国国际救援队,片子里面听到是国家地震灾害救援队,这两支队伍有什么区别吗?
尹光辉:实际上是一套人马,首先队伍正式名称是国家地震灾害救援队,对内是国家地震灾害救援队,对外称中国国际救援队,也是第一支执行救援任务。
王洪国:一个对内称呼,一个是对外称呼。对国外的称呼叫中国国际救援队。
主持人:王团长,中国国际救援队对于咱们每一个参加救灾队员的要求,我这儿有一个,标准的橙色亮条纹防护服,就是您身上穿的这一套,非常漂亮的防护服,有急救包,有钢盔,有手套,要求他们不仅能够救人,而且能自救,您和尹主任当时在现场有没有遇到什么被灾难袭击的危险,给我们讲述一下。
王洪国:当然了,地震灾害发生以后,伴随着震后的余震,频繁不断,再加上震后一些废墟和灾害的现场,造成一些危房,险情随时可能发生。
主持人:您有没有亲历过?
王洪国:当然是,比方说在绵竹,汉望镇的东汽中学,是四层楼的中学,中间主楼全部塌下来,两边四层单墙立着,当然已经变形了,前面由两根钢筋混凝土搭拉下来连接两个单墙,就在两个单墙的废墟下面,我们从里面救出了,靠着先进的搜救设备和搜救犬,探测精确定位,救出十名幸存者,包括被媒体广为报道的,可乐男孩,坚强女孩等等十名,都是从下面救出来的,两名单墙,当时我记得发生最大的余震是六点零几。在东汽中学营救的时候,发生6.1级的余震,当时孤零零两面山墙往下掉,当时地表上面的队员发出信号,安全员发出信号往出撤,当时我们在营救马小凤的时候,打一个营救的通道,打了一个通道,当时我们队员就一下子钻进通道里去了,撤不出来,一撤出来上面就砸下来,地表上撤出来,正在通道口,灵机一动钻进去,这是一种经验。
主持人:截止到目前为止,咱们中国国际救援队到过哪些国家,参与过国际的救援?
尹光辉:首先2003年5月份,也就是SARS期间,我们救援队第一次买入过门,执行灾害救灾任务,而且是我们国家第一个发现幸存者,当时是我们一名队员带一条搜索犬,搜索到一名男孩。
主持人:这几次参与国际救援活动当中,您对哪一次印象最为深刻?
主持人:王团长,咱们国际救援队参加的国际救援活动当中,您对哪一次印象最深刻?
王洪国: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印尼海啸,深刻之一,这次海啸作为海底地震发生的海啸引起的巨大灾害,本身来讲和一般的陆地地震灾害从表象上来讲不一样,造成灾害后果也不一样,另外一个来讲的话,这次印尼海啸进行救援的时候,我们在那样艰苦的环境当中,我们两批持续的时间最长,并且我们所有救援队员也容幸得到了温总理亲笔签名的新年贺卡,所以这两次参加国际救援给我印象最为深刻。
主持人:尹主任,刚才王团长非常骄傲地给我们讲述了中国国际救援队光荣的经历,而且王团长用了两个词,一个一鸣惊人,第二个一炮打响,您怎么解读当国际上国家遇到灾难的时候中国派出国际救援队?
尹光辉:因为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三十年了,我们国力增加,而且我们国家地位为什么高,搞地震灾害救援,是我们国家救援队完成中国政府,受我国政府和人民的委托,到国外执行任务,表现我们国家是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有利于树立这种形象。
主持人:刚才我们说中国国际救援队是国际救援体系当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而这支队伍在汶川地震现场上让我们印象更深刻,来听一下当时电视新闻的采访,来回顾一下。
(小片)
主持人:当时您的语速还是非常急促,难道连接受几分钟采访的时间都没有吗?
尹光辉:确实很难挤出来,因为当时情况紧急,自己心里比较焦虑,比较着急,尽快把所有队员和我们的装备完整安全的装载到飞机上去,另外还有跟空军方面进行一些,办理一些相关的必要的登机手续,时间不够用,特别紧张。
主持人:14点28分,汶川县地震发生以后,12分钟以后,当时您所在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联系办公室,启动一个应急的机制,能不能告诉我,一旦启动这个应急机制,意味着发生接下来那些工作程序?
尹光辉:一般来讲,我们启动应急机制以后,包括我们三方的组成单位,他们有各自的工作预案,也立即进入这种战备状态,进行人员装备的集结,随时听从我们组织者的指挥和调遣,也可以说听从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调遣。
主持人:但是所有救援队员必须在规定时间到达集结地,这个时间是多长时间?
王洪国:我们从接到出动的命令到我们全队集合完以后离开,我们团出动150个人,从团里面接到命令要出动,到我这150人走出这个营门用了14分钟,这得益于什么,就得益于第一时间我们从联系国家地震灾害联系会议各方,从国家地震局了解各方面的信息,他们通报这个信息,同时命令的下达也非常及时,战备的水平也非常高,一有情况及时出去。
主持人:应该说当时我们是150名的国家救援队的队员?过程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队员?
王洪国:作为我们团里面来讲,我是的是我们团里面接到命令到出动用了14分钟。
主持人:咱们救灾除了人之外,还必须有装备,有物资,当时有15吨的物资,第一批,190人加上15吨物资,在4个小时之内准备完毕,准备奔赴灾区,这个反应速度什么概念?
尹光辉:从我们集结,在装机,装载工作量非常大,其中像我们消防车辆是一个救援的专用车,运到空军1276上去,技术要求难度比较高,而且还有那么多物资,还有搜索犬,还有那么多队员,我们登机又到四川,经历了四个小时。
主持人:整个救灾过程是一个很大的一个体系,救灾一个体系,很复杂的过程,需要大量的协调。当时我们说的四个小时,算飞机快的,这个反应速度就是国家的反应速度。
尹光辉:可以这样说,我们190人,携带的物资,还有搜救犬,从集结到到达机上,已经坐在飞机上等待这是非常快的了。
王洪国:可以说叫启动快,运转快,准备快。
主持人:我们这样一个反应速度,是不是为救人节省更多的时间?
王洪国:那肯定是。我们准备时间越短,我们启动时间越早,我们到达灾区的时间越短,那么就为救人赢得更多的时间,我们平常所讲的,黄金救援时间是72小时,三天的时间,我们在前面消耗的时间越少,就为黄金的72小时赢得的时间就越多。
主持人:当时这个时间对我们来说,就是生命,当时您从每一个救援队员他的眼睛里面看到了什么?
王洪国:焦急,这种焦急就是恨不得第一时间赶到灾区,恨不得让时间过得慢一点,甚至停留下来,我们到达灾区以后时钟再转起来,当时就这么一种状况。
主持人:所有人眼里面透露的信息都是一样的吗,一样的眼神,一样的焦急?
王洪国:不用语言,心领神会在那个时候,说实在人家说灾情就是命令,特别是当我们在本土上发生地震灾害了以后,可以说从感情上来讲,除了使命和责任,当然从感情上来进,更让人焦急,更让人揪心,更让人刻不容缓,迫不及待
主持人:到现场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事?
王洪国:第一件事情就是告诫我们队员,我们已经到达现场了,遇难者就是我们的同胞,我们大家首先要保持一颗理智和冷静的心态,做一个心理上的准备。因为我们队员到现场看到灾害破坏程度这么大,现场房屋倒塌也严重,第一时间在现场发生了以后,对我们队员的心理上,也是一个很大的冲击。作为专业的救援队员,就是让我们队员进入现场以后要冷静,要理智,要清醒。
主持人:如果提一个名字,陈道东您一定非常熟悉吧?
尹光辉:他是我们冒着大雨搜救出来一名幸存者。
主持人:当时您在现场吗?
尹光辉:当时我在现场,当时大雨很大,我们到达都江堰大约在12点左右开始正式的救援行动,当时配合我们有当地的公安消防,以及武警部队的战士。
主持人:当陈道东被救出来之后,他眼睛被蒙上的?
尹光辉:我们专业队员进行搜救行动都很专业,当有的队员被搜救出来的时候,白天时候给他蒙上眼睛,当时夜间还下着大雨,我们对他进行很好的保护,除了搜救队员在进行搜救这种找人,同时医疗救助队员协助他的行动,进行医疗保护。
主持人:王团长,当时我们到达现场以后,可以说救人是很核心很核心的任务,这个任务是所有环节中的,所有我们到现场以后的一个中心的一个工作,那是所有工作环节中的一环吗?还是工作的全部?
王洪国:救人是我们的中心任务,当时到现场以后,我们专业救援还是要把自己的感情掩藏在心里,保持冷静一保持理智,因为现场环境那么复杂,随时面临那么大的危险,头脑不清醒,对现场的救援,安全分析判断就容易有失偏颇,所以特别有的队员,我们在营救幸存者的过程当中,当一些遇难者的尸体阻碍了我们营救幸存者的营救通道的时候,我们顺便把这些遇难者的遗体清理出来,老队员经历场面多,把这些尸体把他抱起来,或者两个人把他顺顺当当地把他完整无缺地把他清理一遍,而有些新队员,我说的新队员是指没有参加过实际的地震灾害的救援这些人,刚才我说毕竟我们从来没有全队出动过,面对这些场面难免从心里上来讲的话,可能就有些紧张,有些惊慌,或者心里上,或者叫心里一种失衡吧。所以要进行心里调试,心里安抚,或者心里慰藉,使他们激动的心,紧张的心平和下来,融合到现场当中,你始终要记住你是一个专业的救援队员,你不能紧张你不能激动,你一紧张你一激动就可能影响你安全救援,顺利救援。所以应该当时来讲的话,我们更多从我们自身角度,对救援,对我们队员进行心里调试,进行安抚,让他尽快把心态平静下来。
主持人:我们知道救援黄金时间是72小时,这72小时之后,我们救援队伍会怎么办?王团长?
王洪国:从国际惯例上来讲的话,只要是搜救行动不宣布结束,我们就得一直以拯救生命为主,超过了72小时,作为一个专业的救援队,仍然会按照我们救援指挥部也好,按照我们专业救援队从专业的要求上来讲的话,也仍然会,越到最后,我们应该来讲,对生命应该显得,营救生命的难度越大,但是我们可能付出的努力会更多,包括我们来讲,我们这支救援队营救被压埋100小时以上的幸存者,我们营救出来四名,被压埋100小时以上的,比方北川县城最后一名幸存者,一位老人,61岁了,是我们营救出来的,被压埋164小时,这是北川先生最后一名幸存者,被誉为生命奇迹的,178小时,也是我们在印秀营救出来的,100小时以上的。所以相对来讲我们说黄金的72小时,是指可能营救的从生还机率,从营救的难度来讲,从各方面来讲,在72小时之内,我们搜索发现营救幸存者的可能性最大,我们抓的时间要更紧一些。超过72小时可能发现的难度会更大,营救难度,付出努力更多,营救出来生还可能性会更小。
主持人:王团长有一则新闻这样报道你们的,我这里读一下,温家宝总理在都江堰新建小学的救援现场对救援队做出指示,你们这支专业化救援队伍在这场地震灾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你们发扬不怕困难的精神,科学施救,能多救几个就尽量多救几个。提到了专业化救援队伍和科学施救,你们平时在训练当中有什么独特之处吗?
王洪国:当然有独特之处,搜救队员是直接在灾害第一时间去搜索发现幸存者,然后营救队员,我们从这么多官兵里面就挑选170多号人,包括我们征兵的时候,特别注重,作为一种特殊的标准,对我们国家地震灾害救援队这个新队员的选拔,包括文化程度,包括心理素质,包括反应能力,当然政治素质,体能,他都有一个标准,应该说采取达标升级的办法,采取全程淘汰的办法来进行,系统进行训练,随时进行淘汰,当发现一个队员,由于他的体能下降,或者是身体上来讲,心里上来讲,包括个人,包括有些家庭对个人的心里一种反应,引起变化,有些对这些队员采取,下来以后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重新再补充上去。
主持人:尹主任,总理说的科学施救,除了训练之外,是不是我们有很多先进的仪器,装备?
尹光辉:是的,我们现在救援队拥有当今最优良,最先进的搜救装备,包括生命探测系统,破拆,机械,电子系统都在这里面,通过人和机的有机结合,达到最好的效率和状态。
主持人:越好的仪器,意味着救出更多的生命?
尹光辉:首先是人,人的素质,其次才是装备,首先是人,后是物。
主持人:如果是被救的一方,如果我是受灾一个群众,现在我在地震灾害现场,我被埋了,我怎么知道救援队伍抵达了?
尹光辉:这个时候我们通过各种手段,比如说喇叭,或者喊话,进行心里的安抚,对他一种讲话,这次在汶川好多这种案例,比如在东汽,当时有些专家被压埋在废墟下,我们对他进行喊话,进行安抚,后来回忆他在废墟下的场景,他说如果上面对我们喊话或者怎么样,给我们一种鼓励,外面想着我们,给我们想办法在救,我生命就有希望,如果有一段沉寂,哪怕五分钟,他心里恐惧感就来了。
主持人:实际上对心里强有力的支持,有人来了,我知道这个信息了。这种情况下,被救群众有力气发出声音,敲打或者发出声音,就能被救援了?
王洪国:可以这样讲,任何一次对生命的营救,或者对幸存者的营救来讲,都需要我们营救者和被营救者之间的沟通和配合,首先在搜索的过程当中,就是在搜索时发现幸存者的一种过程,什么时候才能发现他,我们包括有人工搜索,人工搜索通过喊的方式,或者敲击的方式,下面听到上面的敲击声,下面幸存者敲一个石块,传递上面的声音,我们知道下面有活着的人,他有一种交流,一种互动的问题。在营救过程当中发现他有活着的人,我们在营救过程当中我们要进行安抚他,你不要着急我们一定会把你救出来,让幸存者树立一种对生的一种信心,感觉到我们营救队伍说了,我们一定把他救出来,给他一种肯定的答复,同时安抚他,通过对他的行为知道他哪个地方被压着,哪个地方不舒服,压的部位在什么地方,我们从被压的部位来寻找救援的办法,哪个地方不舒服,我们队伍里面配的有医护人员,来采取跟他临时的一些医疗救护,所以说,任何营救的过程,都是营救者和被营救者一种交流和互动的过程,包括我们在东汽中学进行救援的时候,营救被媒体称为可乐男孩,在那同时在这边,被称为坚强女孩的马小凤在这边,关于营救他们俩谁的问题,当时薛肖压埋比较重一些,马小凤空间相对比较大一些,当时薛肖压埋时间比较长,压得重一些,他几乎说我对生命不行了,当时我们说你一定行,我们一定把你救出来,只要你坚持你一定行,并且旁边他的同学也鼓励他,你要坚持,这样我给你唱坚持到底。
主持人:唱歌。
王洪国:唱歌,坚持到底,心灵的力量是一种无穷的力量,只要精神不到,意志就不会垮,只要意志不会垮,任何困难都能解决,所以我说营救的过程,任何一个对生命的营救过程,都是营救者和被营救者心灵的沟通和相互配合的一种过程。
主持人:正因为有了这种沟通,有了这种配合,我们才救出那么多的人,我们记得1976年的时候,国家投入三百万的军民投入到救灾当中去,那现在我们不靠人海战术了,我们靠的是高科技的装备,我们靠的是专业化的人员队伍,但是在王团长他们有一些很特殊的地方,大型机械设备进不去,我们还是靠铁镐,靠双手救援,您觉得原始这些救援手段,我们靠双手,跟我们现在高科技的救援手段,他们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是相辅相成,还是说其他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尹光辉:从这次汶川抗震救灾这场斗争来看,专业化的救援队伍,以及公安消防部队,和矿山救护队伍,他们携带比较先进的装备,发挥了很好的作用,特别是在大面积坍塌的,钢筋混凝土搜索营救最有效的,但是在四川汶川特定条件,伴随着次生灾害,很多解放军,包括武警部队,他们在转移安置群众当中,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当时第一时间解放军部队赶到灾区,有镐,有锹简易的工具,浅层搜救任务,抢救生命也是很有效的,除非在深埋在废墟下,在没有大型机械和这种专业设备情况下,搜救难度非常大,是这么一种关系,如果我们专业救援队在这种特别深埋的废墟下,如果没有机械吊废墟,搜救时间也是很长很长的时间,最好将来面对这种突发的地震灾害进行,通过这场抗震救灾,我们国家随着这种应急能力和应急机制建设的加强,各方协同,物资装备,人员配备,应急资源进行有效的配制,以后我想再发生这种灾害,这种抢救生命,抗震救灾,可能效率就更高,而且更快,效果也更好。
主持人:问两位嘉宾比较私人的问题,在现场二人有没有流过泪?
尹光辉:流过,首先说一些遇难的学生,而且有的学生即将参加高考了,我想起我的女儿,当时也是高考,花季这种青少年失去了生命,因为他正好上课的时候,这样流过泪。
主持人:王团长,您应该是一个特别坚强的人吧?
王洪国:怎么说呢,当面没有流过,我战士,我部队没有看见我流泪,但是我的泪都在眼里都在心里,没让它流出来,当他们没有看见的时候。
主持人:为什么不让它流出来,为什么不像尹一样,我跟尹一样,当看到一些孩子要参加高考了,我感同身受,这是我的女儿,我会流泪,为什么你不让自己的泪流出来?
王洪国:我觉得在救灾现场来讲,那个现场我们的百姓,我们的人民,他想看到的不是我们的眼泪,如果,怎么说呢,其实来讲到现场,我的脚一踏进,一和灾区地面一接触,一接地以后,看到那个场面以后,当时心情就是一惊一颤,但是我强忍着,为什么?给我的队员们,一定让他经受住这次责难,让他承受住有泪不能流出来,不能让我们现场,我们的百姓看到,把泪含在心里,包括我们有两个队员都是汶川的,就是震中汶川,我们有两个队员都是震中,都在汶川,他们本来是不准备带他们去的,当时他们听说我们全队出动的时候,他们主动的,当时我跟他们营里面讲,这两个队员可以不去,因为我知道他们俩是,这两个队员是,一个是叫杨阳,一个叫张健波,他们家就是震中汶川的,但是他们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坚决要求去,他们把这种痛埋在心里面,始终默默的在一线,在那种艰苦的环境当中,把心中的那份痛藏在心里,用那种连续的工作来表达自己对幸存者那种生命那种渴望和期盼。
主持人:我能感受到王团长对于生命的敬重。尹主任,刚才目开始的时候我们曾经提到过,现在灾区不能叫灾区了,新区已经是欣欣向荣的景象,而且有很多新的生命正在孕育,您设想一下在十年以后,十年以后您的女儿也许会成为一位母亲,那个时候怎么向女儿的孩子描述十年之前这个故事?
尹光辉:主持人是这样的,今天来之前看到一个字幕,一个系列节目还是什么节目,重回重建重生,三个重,我联想到抗震救灾正好后天一周年,我们国家各个地区各部门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活动,我利于提高全民族的这种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遇到危机时刻这种逃生的,自我保护的技能,而且是非常好的一种形式,今年是首个防灾减灾日,我想起来了,通过汶川伟大的抗震救灾这种斗争,而且恢复重建,我们党和政府以及国际上一些援助,进程非常快,这样的,不久将来我们四川灾区有新的面貌展现给大家,忘却过去的伤痛,憧憬美好的未来,四川加油,中国加油。
主持人:王团长,您怎么跟您的孩子描述512?
王洪国:应该来讲,512留在我们世人的记忆当中,除了那种悲惨和惊心动魄的场面以外,我想更多的对我们的子孙也好,包括对我自己,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讲,更多的我感觉到就是要珍惜生命,生命很伟大,生命最可贵,要好好地活着,要活好每一天,要活得有价值,有意义。老天给了我们活着的机会,让那么多本想活着,渴望活着的人他们失去了活着的机会,老天给了我们这些人活着的机会,我们要好好地活着。
主持人:好活。
王洪国:要过好每一天,要做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的人。
主持人:谢谢王团长。
王洪国:好好活着。
主持人:另外今天我们有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一个纪念品,这是我们刚刚拿到的,二位可以闻一下,您猜猜是什么东西,给王团长闻一下,猜一猜。
王洪国:很香。
主持人:非常香。
尹光辉:这是胡椒吧。
主持人:胡椒,这是从茂县,我们一个观众给我们寄过来的胡椒,非常香。
尹光辉:很珍贵。
主持人:很珍贵,我们觉得它非常珍贵,而且更珍贵的是,他给我们寄来的包裹背后,写了这样一行字,他说和往年一样,我们这里的胡椒花又开了,我们这里是春天。
尹光辉:很有意义,春天代表着希望,代表着未来。
主持人:是。在我们希望和未来的憧憬当中结束我们今天的谈话,感谢两位嘉宾参与我们今天的天下天天谈,天下天天谈,我们明天接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