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汶川大地震周年纪念特写:地震周年 映秀印象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2日11:13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映秀五月十二日电 题:地震周年 映秀印象

  中新社记者 张朔

  今天下午,纪念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活动将于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举行。

  周年祭前夕,再次走进震中映秀,不时会看到大大小小的蝴蝶在空中飞舞,似乎比去年此时更多。

  “买花吧!买束花吧!”通往“汶川五一二特大地震遇难者公墓”的山路上,不时响起的稚嫩童声,或许是其中一个答案。

  震后修建的石阶边,有不少映秀的孩子,面前摆放着盛满嫩黄野菊花的竹篮,向前来祭奠、参观的人们叫卖自己摘来的花朵。时常有人停下来买上几束,献给长眠于此的亲人、乡亲、同胞。

  六十四岁的映秀镇渔子溪村人马福羊,从去年五六月间就到这里打扫公墓。他说,这里以前是庄稼地,地震后成为公墓。“每天差不多都有一两百人来祭奠。今年春节和清明时候,每天要来好几百人。春节我们都没有放假,打扫起来好难。”

  在静默的公墓不远处,一排排活动板房内显得热闹许多。

  地震后,活动板房成为受灾民众临时的家。在距震中最近的自然村、小英雄林浩的故乡渔子溪村,九成以上房屋在地震中倒塌,很多村民都在板房中生活。在整洁划一的白色板房门前,几乎都挂着一个红色的灯笼。经过近一年的寒暑风雨,灯笼已渐渐褪色。

  林浩的舅妈金素花就住在这里,她的小女儿在地震中遇难。如今,她正孕育着新的生命,谈话间一直笑着。同村二十三岁的年轻妈妈李燕说,不少人的孩子在地震中没了,地震后这里怀孕的妇女很多,这对她们是一种安慰,也带来新的希望。

  与金素花的大女儿一样,住在板房区的彭怡萍和表弟也在山坡下的映秀小学读书。那里,地震前有四百七十三名学生,复课后,如今的人数是一百五十多。

  十一岁的彭怡萍笑起来很恬美。她说,今年自己上六年级了,以后还想接着上中学,上好中学。

  “这里的孩子都是从地震中走过来的,很多孩子还是从废墟中刨出来的。我不敢说完全从地震阴影中走出来了,但现在从整个学校孩子的精神状况来看,还是挺不错的。”

  把学生称为“我的孩子”的映秀小学校长谭国强说,去年八月二十七日复课后,学校的教学工作已步入正轨。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对映秀小学都很关心,孩子们正在爱中恢复。

  在映秀小学内的公告栏上,有一张地震前全体教师的合影,他们中的二十人已在去年的五一二地震中永远离开了。今年的五月十一日,老师们在这张合影前拍下了新的“全家福”。

  然而,在以全力抢救学生而广为人知的谭国强眼中,这或许还不是真正的“全家福”。

  “作为校长,救我的孩子、救我的老师是我应尽的职责。但有三位外省的志愿者,没有亲人在这里,却第一时间赶到学校,坚持在废墟上救人。这些志愿者让我感动,让家长感动。”他说,“我现在还在寻找他们。”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