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北川中学重生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3日00:48  21世纪经济报道

  阳光酷烈,大地荒芜而静寂;人群静穆,或有屏息静思。

  5月12日下午2点15分,北川中学,学生穿着土黄色的校服列队站在这片旷野之上,依次排开的是负责北川中学重建工程的中铁二局施工队伍和观礼的企业家队伍。

  这里是牵头北川中学援建的中国侨联和搭建活动平台的网易公司等联合举行的“援建北川中学奠基仪式”现场。因为这所中学曾经承载了太多的苦难,又背负着太多的期望,这个奠基仪式成为5月12日当天众多纪念活动中的一个焦点所在。

  仪式场所的23公里之外,是已经沉睡的北川老县城,它在5月12日这天终于面向前来祭奠的公众开放。人们在望乡台上俯望已经成为废墟齑粉的故园,只能依稀辨认它们从前的样子,填补已经荒芜的记忆。

  而现在,先期开展的北川中学重建将成为整个北川新县城重建启动的引子。中国侨联主席林军说,北川中学的重建,我们控制在两亿元以下。

  作为5·12大地震之后唯一需要异地重建的县城,新北川县城也即将在地震一周年之际开工,负责援建的山东省将投资60亿元左右。新县城驻地已经定名永昌镇,位于安昌河畔。

  规划方案博弈

  历经十余次规划方案评审,由香港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以及最后胜出的北京建筑规划院同台竞争的新北川中学,无疑将成为这座新城中最炫目最坚固的建筑之一。

  负责北川中学设计的北京建筑设计院(BIAD)主设计师王小工说,北川中学要承载很多东西,一年的施工期很短暂,我们要在今后的时间内一点点把它要承载的东西通过建筑表现出来。

  作为主编单位之一,BIAD正在修编国家的中小学建筑规范,原来的规范是20年前编制的。

  “通过这么多年国家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应该加入很多东西,在这次的修编过程当中,已经把一个中小学未来要面对的一些理念和基本的东西都加进去了,包括人文的或者是安全的。”王小工说。

  BIAD的设计方案在会场上首次向公众公布,有建筑业界的人士评价说,该方案糅合了前三个设计团队的方案,如港大的组团理念,清华的羌族特色,同济的实用功能,并做了大胆的创新,参照西方院校的风格,分为三个功能区:教学区、生活区和运动区。

  投资2亿元左右,占地225亩,将于明年9月1日全面投入使用的新北川中学将是一所真正的“超级中学”。

  2亿元怎么用?

  北川中学位于北川县曲山镇任家坪,全校师生2900多人。2008年5月12日地震发生后,学校两栋五层教学楼垮塌,1000多名学生在地震中遇难,随后1300余名幸存师生被转移到绵阳安置。温家宝总理先后七次看望北川中学师生,并为他们题字“多难兴邦”。

  2008年8月25日,四川省教育厅发来文件,代表省政府正式确定由中国侨联顺应广大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和归侨侨眷的援建北川中学。

  2008年8月27日,中国侨联召开新闻发布会,林军主席在会上宣布援建北川中学的项目正式启动。9月,开始着手进行北川中学的规划设计工作,陆续有许多热心的设计团队报名,在中国侨商会常务副会长、怡海集团董事长王琳达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下,联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香港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具体进行方案的设计工作。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安全牢固’几乎是所有学生们对新学校的第一期待。由于北川县城的选址确定得比较晚,北川中学的设计工作去年12月底才全面展开。”中国侨联主席林军说。

  这所备受瞩目的中学的设计方案曾经前后经过十多次论证。

  “归侨侨眷、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希望把北川中学建成爱国爱乡的标志性建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抱着精益求精的态度,把北川中学建设好。尤其是规划设计方案,既要符合国家关于中小学建设的有关标准、符合抗震的烈度,又要具有当地的民族特色,和符合北川中学师生的意愿。”林军说。

  目前的北川中学的设计方案已经呈现在公众面前,将建成一所可容纳5000人的“大学校”,学校打破原有的格局,分成3个区域,将以往的一栋大教学楼变成一组教学楼群,有教室和宿舍,引入社区建设的模式。

  “教学楼一般设计为3层,宿舍为4层,在考虑建筑防震要求的同时,低矮的楼群更能给刚经受灾难的学生以心理抚慰。”王小工说。此外,设计中将引入绿色建筑理念,起到冬天采光保暖、夏天自然通风的效果。

  “5所国际、国内最顶尖的大学联手为一所中学进行设计,这是一个别具创意、没有先例的行为。”曾经参与了北川中学规划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周榕说,这是他20年工作中最具挑战性的设计。

  北川中学不仅是一个建筑,还承担着社会、文化、心灵重建等多种使命。在设计中有很多矛盾需要解决,如体现国际化、开放的理念时,还要兼顾北川的民族地域特色。同时,学校作为新北川标志,既要让人们记住这段历史,又要抚平地震所带来的心灵创伤。

  位于绵阳遵道镇由万科、思科等企业援建的遵道镇小学,一期工程耗资约2000万元左右,学校二期工程(包括实验楼、操场、宿舍和食堂等)耗资1800万元。

  遵道学校所用单元钢筋量超过常规,一般建筑每平方米只需五六十公斤钢筋,而遵道学校每平方米的钢筋量达到110到120公斤。

  而达到9度地震设防级别的建筑,全国也仅有700-1000栋左右。像遵道学校这样要求超过国家抗震烈度的新建校舍,在四川将超过3000所。据悉,目前该省已下拨近120亿元用于灾区学校恢复重建。

  “我们那里现在已经没有小学了,我家的孩子,一个在西昌异地就读,一个在成都。”来自汶川县威州镇牛脑寨前来观礼的毛庆贵说。

  北川中学这一年

  在去年的地震中,北川中学的2800多名师生里有上千人遇难。除了一栋老教学楼,校舍全部倒塌损毁。

  地震后第二天,学校的很多师生就转移到了绵阳市九州体育馆。后来在长虹集团的帮助下,北川中学于5月19日在其培训中心复课。复课仪式上,长虹集团送来了从学校废墟中找到的校牌。

  北川中学常务副校长刘亚春介绍说,学生们是于去年7月16日全部搬进培训中心的。最早由于缺少板房,有关方面调集了83顶军用帐篷给师生们居住。现在,学生们已经住进了272间结实整齐的板房中。目前,长虹培训中心已完全交给北川中学使用。

  现在,这里一共有3000多名学生,61个班,140多位老师。此外,还有36位绵阳市支援教师和一名来自香港的志愿者教师。为了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学校还开办了美术班、音乐班等课外兴趣小组。

  目前在校的学生都免除学费,而学校的资金来自财政拨款和长虹专项资金。对于条件困难的学生,国家也有补助措施,其中:孤儿终生每月补助600元,一级和二级伤残学生终生每月分别补助800和600元,三级和四级伤残学生到25岁前,每月分别补助400和300元。此外,学校还积极开展爱心助学活动,通过奖学金的形式帮助品学兼优的困难学生。

  建成后的新北川中学将能容纳5200名学生,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抗震强度为8级。刘亚春介绍说,新校园除融合羌族文化元素外,同时考虑设立“多难兴邦”题词建筑及北川中学遇难学生照片墙等。而未来的发展计划,则是用9年时间打造一流名校。

  对于这个目标,他的心态很平和。他说,北川中学只是一所普通学校,远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名校”。要达到“一流”的目标,今后需要“吃苦,必须挑战压力”。但是,北川中学师生“5·12能挺过来,发展压力也挺得住”。

  刘亚春也不希望外界总是对北川中学“另眼相看”。他认为,“常态化”对学校很重要。只有在平和塌实的心态下,才能“把人摆在首位”,真正达到目标。

  师资依然是个需要多方努力的问题。刘告诉记者,如果未来学生队伍扩大到5200人,教师人数至少要达到350人,其中还要有一支骨干力量。他希望有更多的教师能来支援北川中学建设,这是他目前最大的心愿之一。

  记者 吴鹏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