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地震一周年,从“生死”到“生活”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4日04:07  信息时报

  “无论再大的困难、再多的磨难,生命的意义,终将落脚于生活。一点一滴,细水长流。”

  地震刚发生时,人们的关注焦点集中在“生死”两个字,与时间赛跑,与死神争夺,每抢回一个生命,就是一场胜利。

  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震一周年来临,人们的关注焦点已逐渐转向“生活”。无论发生什么,每个人终归要回到自己的圈子,恢复常态生活。

  灾区人民的原有生活圈已支离破碎。如今需要重新搭建自己的圈子。衣食住行、柴米油盐,事无巨细,却又缺一不可。灾后重建注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浩大工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所有人都被打回同一个起点,无论富贵贫穷,权势草根,一场新的人生长跑重新开始。但有一些人,注定会输在起跑线上。地震造成的后天不公,甚至比先天不公更让人无奈和唏嘘。

  此次地震造成的上万名残疾人,正是其中的不幸代表。他们幸运地从死神手中挣脱,生命得到延续,却付出沉重代价,下半辈子要以残缺躯体面对人生,面临着屈辱、伤痛、诸多不便和不易。

  甚至,基于人性本身的弱点,人们对于他们的不幸遭遇,并没有足够的重视和尊重。一些灾区群众,会以“五十步笑百步”的侥幸心态,将地震致残者作为茶余饭后的议论焦点;而一些外界人士,会认为“所有残疾人都是一样,没什么特别的”,忽视对地震致残者的细微关怀和帮助。

  地震丧子家庭也是如此,丧子、再孕、二次流产,母亲们默默承受着生命中二次丧子之痛,身体和心灵的摧残,一般人难以想象。

  并且,中年丧子,更导致了家庭的矛盾升级乃至破碎瓦解。跟大多数中年家庭一样,孩子是维系家庭的唯一纽带。孩子没了,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地震丧子家庭的生活,仍在起跑线之外。

  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时间是最残酷无情的,无论发生过什么,它总是无声无息地走过,对于所有人都是如此。即使是那一瞬间的山崩地裂,也仅仅只能让那一面时钟停留。

  生活还得继续,即使几万人的生命终止于那一瞬间。“既然还活着,就要好好活下去”,这句简单的大实话,地震后曾经打动无数人心,至今激励着大家继续前行。

  无论再大的困难、再多的磨难,生命的意义,终将落脚于生活。一点一滴,细水长流。

  信息时报特派四川记者

  祝勇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