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地下报业集团”连窝端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4日17:21  法制与新闻

  在全国大大小小的长途汽车站和火车站周边,一些流动摊贩兜售的各类报纸除了那些人们所熟悉的以外,还有很多“ 似曾相识”的报名,如《环球时讯》、《法治时报》、《亮剑》……这些名字听起来响当当的报纸,却刊载着一些闻所未闻的新闻和贩卖手机监听器、麻醉迷幻用品的信息,甚至还有“400万资金征集阳刚男共孕生子”的小广告。

  这些混淆视听的报纸杂志,正是警方“扫黄打非”活动中要重点打击的非法出版物。2008年7月,江苏徐州警方就成功捣毁了一个大肆制作、批销非法报刊的“地下报业集团”。

  (本刊记者)丁国锋(本刊通讯员)莫晓曼/文

  “报业集团”编印发一条龙

  关于这个“地下报业集团”的前世今生,应当从刘平毕业时开始说起。

  1985年出生的刘平,2007年7月毕业于安徽某大专计算机控制专业。来自徐州农村的她毕业后开始了自己独立打拼的征程,赶招聘会、各处投递简历。2007年9月份,刘平将自己的简历放到了网上,月底她就接到了一个陌生的电话,电话那头的人称,需要刘平去徐州工作,具体职责就是做账、接电话、收发传真和寄报纸样板,月工资800元,提供住宿。打电话的人就是刘平日后口中的“我老板”——刘庆启。

  对于一个面临巨大生活压力的大专毕业生来说,这无疑是个难得的好机会,刘平喜出望外,没有过多考虑,随即回到家乡来到了刘庆启的办公室。办公室是位于徐州市鼓楼区老营盘的一个十分普通的门脸房,门外没有挂牌。办公室虽然不大,但电话机,传真机,电脑等办公设备一应俱全,刘平觉得这里的工作条件还可以,便留下接受了这份工作。

  在刘平的眼中,30多岁、个头不高的老板刘庆启应该是个文化人,“刚开始他告诉我他是做报纸的,以前是《现代快报》徐州发行站的站长”。在公安局里,刘平这样回答民警的询问。

  正如老板刘庆启所言,刘平在这里做起了记账、收发传真等财务、后勤性质的工作。记账的工作是从一个名叫安荣强的人那儿接手的,在后来的相处中刘平得知,安荣强和老板刘庆启是连襟关系,2007年8月时来到刘庆启这里工作,他们的妻子也都在附近参与报纸的销售。

  最初,安荣强和刘平一样,受雇于刘庆启,每月工资2000元,然而,巨额利润诱使安荣强越陷越深,他将工作交给了刘平之后,开始负责更有技术含量的工作——用电脑给报纸排版。

  只有初中学历的安荣强刚开始并不懂得使用电脑进行排版,教授他技能的是只有初中学历但在北京学过报纸编辑排版的刘海红。

  刘海红是内蒙古赤峰人,30多岁,和刘平住在一起。而实际上,刘海红是刘平的另一个老板。

  2008年7月,在外打工的刘海红经无锡一名从事报纸发行的吴某介绍,认识了徐州的刘庆启,刘庆启很看中刘海红的报纸编排技能,很快,两人经过商量决定合作,依靠发行非法报刊来获得利益。具体分工是,由刘庆启全面负责日常工作,刘海红则专门负责排版和部分销售,两人按照一定的比例分成。就这样,一个“报业集团”雏形渐成。

  对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刘平从一开始就有所了解。因为刘庆启一开始就开诚布公地告诉她:“我现在就做些乱七八糟的报纸。”所谓“乱七八糟的报纸”,指的就是“报业集团”做的一系列非法刊物。“都是非法出版物,干这个违法但是不犯罪。”刘庆启这样给刘平解释道。

  事后刘平回忆说:“我当时也知道这是不对的,但一直找不到工作就干了。”可是刘平自始至终并没有想过退出,或许是法律意识的淡薄,或许是疲于寻找工作。总之,她“坚持”了下来,并且日渐成为这个“报业集团”的重要成员。

  随着刘平的加入,整个“报业集团”的运作慢慢“步入正轨”,职责的划分也逐渐明朗起来。

  在这个“报业集团”里,刘庆启是总负责人,主要从事联系印刷、销售和广告客户,刘平任会计,同时兼任助理和后勤工作。平日里,刘庆启和刘平都在位于老营盘的办公室办公,这里主要用于接待广告客户,也被称为“业务洽谈处”。

  刘平和刘海红居住的地方,位于“业务洽谈处”附近的铁路某宿舍,那里也是刘海红和安荣强办公的“编辑部”,他们在这个编辑部通过几台电脑从不同的网站上下载各类文章然后进行编辑和排版。然而,刘庆启并不负责所有的客户联络工作,刘海红也承担其中一部分,二人的业务相互不干扰。他们的原则是:相互配合,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另外,在徐州火车站附近的某招待所内,有他们的“销售处”和仓库。刘庆启的妻子李艳侠和安荣强的妻子李艳娥负责与来自徐州地区的销售商进行交易。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平的工作性质也发生了转变,她由最开始的简单做账、接电话和发传真,到后来承担了“业务洽谈处”中编印发一条龙程序的协调工作,俨然成为了“报业集团”的“中坚力量”。

  “报业集团”的报纸种类逐渐增多,从最初的7种发展到被查封时的48种,发行地区也涉及全国26个省市90个地市县,生意越做越大。刘庆启是一个精明的人,大量非法出版物的印刷需要规模较大的厂家承接,同时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如果将所有的生产都集中在徐州,那么势必会“树大招风”。刘庆启经过了多方寻找,确定由南京广信印务有限公司为其承担印刷任务,由刘海红、安荣强等将版面排好后,通过互联网QQ以文件的形式发送到印刷厂。

  2008年3月份之后,刘平的账本上多了一家石家庄的印刷厂,在他们之间称呼为“石家庄”,除了刘庆启以外,没有人知道厂家或者负责人的名称和名字,刘庆启只是对他们解释说“南京的厂出事了,老板可能被抓了”。

  石家庄夏华制版印刷有限公司是刘庆启寻找的新合作伙伴。帮助他找到这家公司的是刘庆启在某次印刷展销会上认识的石家庄人齐淑英。除了介绍夏华印刷厂给刘庆启,齐淑英还在石家庄负责“报业集团”的发行事宜,即刘庆启将各地客户需要的报纸种类和数量告诉印刷厂,齐淑英从夏华印刷厂取出报纸后通过火车托运、快递等方式运送到全国各地。

  就这样,“报业集团”最终形成这样的格局:“报业集团”的“编辑总部”在徐州,负责人是刘庆启,刘海红为其合伙人,刘平是会计。印刷地点在南京,后移至石家庄,发行地区涉及全国各地。这个专业性强、组织严密、分工明确、技术先进的“报业集团”已经开始规模化经营,在全国的影响也日益增大。

  一网打尽涉案达全国26个省

  正所谓“树大招风”,就在刘庆启的事业“蒸蒸日上”,“报业集团”日渐发展壮大的时候,警方也注意到了这个庞大的“报业集团”。

  早在2007年9月,甘肃省文化部门在开展整治“四假”专项行动,查禁非法报刊时发现,有大量的非法报刊和江苏徐州一个名为刘庆启的人有关。甘肃文化部门初步了解到,经过刘庆启渠道制作、批销的这些法制类、军事类的非法报刊多达几十种,甘肃方面随即将案件上交至国家“扫黄打非办”。

  2008年2月14日,国家“扫黄打非办”将案件转至徐州,要求徐州市尽快成立专案组,彻底打掉刘庆启这个非法报刊团伙。3月3日,徐州市新闻出版局和徐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成立了“3·3”案件专案组,联合开展前期调查。

  面对这样一个规模庞大跨省经营的“报业集团”,民警们有这样两个选择:一是抓住其中一个,“顺藤摸瓜”将其他人查出来;二是蓄势待发,一网打尽。然而,“顺藤摸瓜”存在的弊端是,抓捕中会有时间差,容易打草惊蛇,使犯罪嫌疑人逃跑;可是“一网打尽”又需要掌握更多的资料,还要保证抓捕及时。况且民警目前只了解到非法报刊销往全国多个地区,但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网络,民警还不得而知,那前期的侦查就尤为重要。

  最初,民警在徐州火车站、汽车站附近共计66个报刊零售点发现了《环球军情展望》、《环球战略》、《法制报》、《天下武备》、《军事世界》等报刊。专案组的民警还仔细查询了这些报刊的刊号,结果发现这些刊号不是根本不存在,就是冒用了国内其他正规刊物的刊号。毋庸置疑,这些形形色色的报刊就是国家明令打击的非法出版物。

  另外,在这些报刊上还有很多五花八门的非法广告,例如出售万能钥匙,电表调校器、麻醉迷幻用品等,甚至还有8 0万元结交男士密友共享鱼水之欢等低俗内容。而这些广告居然无一例外地宣称内容经过了公证。徐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案查大队大队长陈树军介绍说:“当时民警就通过广告上留下的电话拨打了过去,居然有人接电话,还声称内容属实,但是需要缴纳金额不等的信息费。”显然,这些小广告和所谓的婚姻介绍所都是以此为诱饵,故意设下层层圈套引人上钩的。

  就在案件调查的过程中,一个频繁出入徐州火车站的老人进入了民警的视线。老人总是骑着三轮车,车上装着大大的蛇皮口袋,每天按时来到车站,然后拖着鼓鼓囊囊的大蛇皮口袋离开。于是专案组成员尾随其后,跟踪其到了徐州火车站附近的一个招待所。民警化装成旅客在招待所登记了房间,暗地里观察其动向。这次,民警有了意外的“收获”,他们发现总有徐州本地人来到招待所,离开时拎走厚厚几摞报纸,经问询得知是在“取报”。民警很纳闷,这个招待所里根本没有印刷厂,没有印刷厂哪来的报纸?民警意识到,那个出入车站骑三轮车的老头,应该是把某处印刷好的报纸运来,在招待所里再“分销” 出去。于是,民警把目光集中在“取报”的那间屋子,经过进一步侦查,确定骑车老人应该不是案件的主要涉案人员,而招待所里的这间屋子应该就是刘庆启集团的窝点之一。

  深入侦查后,专案组最终确定了刘庆启团伙在徐州活动的准确地点和人员结构。团伙的特点也渐渐被民警掌握。团伙的骨干成员都集中在徐州,“擒贼先擒王”,一举端掉这个“总部”是当务之急。

  2008年4月18日上午11时许,专案组兵分四路,对徐州市涉嫌制售非法出版物的4个窝点进行突击检查。第一组对鼓楼区老营盘某楼“业务洽谈处”进行检查,将正在办公的刘庆启和刘平抓获。民警立刻对“业务洽谈处”进行搜查。

  就在此时,民警发现办公室电脑的QQ还处在聊天状态。民警立刻翻看聊天记录,发现刘平用QQ发了一条短信给一个叫做“蝴蝶兰”的人,短信上说:“这边出事了,叫小安不要回来,不要联系。”

  谁是蝴蝶兰?谁又是小安?刘庆启团伙运用了较高级的联系方式,一定要小心,不能打草惊蛇。办案人员立即与其他实施抓捕的同事取得联系。

  然而,刘平没能得逞。第二组突击检查了徐州市鼓楼区铁路某宿舍的“编辑部”,当场将刘海红和安荣强等4名嫌疑人抓获。民警通过讯问得知,刘海红就是收短信的“蝴蝶兰”,短信中的“小安”正是案件四号人物安荣强。团伙用于编辑、排版的4部电脑、移动硬盘、电话机、传真机等作案工具也一并被查获。

  第三、四组迅速控制了徐州火车站附近某招待所院内的“销售处”和仓库两处窝点,当场抓获负责徐州市区零售报刊的嫌疑人李艳娥以及正在交易的嫌疑人8名,现场查获《新周报》、《法制报》、《亮剑》、《军事世界》、《天下武备》等非法报刊15000份,徐州市区客户名册1本,部分发货单据以及用于销售报刊的电脑、电话机、传真机等作案工具。

  徐州地区的抓捕人赃俱获,然而抓捕行动并没有结束。警觉的专案组成员开始仔细搜寻查获的电脑,密切注意QQ聊天等软件,通过前面的抓捕不难发现,QQ是刘庆启团伙用于联系的重要工具。

  果然,民警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在“编辑部”刘海红的电脑上,民警发现了“蝴蝶兰”和一个叫做“夏华制版 ”的QQ号聊天频繁。内容多为“文件‘世界军事纵横PS.rar’(27.7MB)已经发送完毕”、“文件‘环球军事展望PS.rar’(31.9MB)已经发送完毕”……经过专业软件提取后发现,这正是刘海红与印刷厂取得联系,将排好版的报纸版样送往“夏华制版”。

  经审讯团伙成员得知,“夏华制版”正是刘庆启联系的印刷厂,然而该厂并不在江苏省内,而远在河北石家庄,同在石家庄的还有集团内的“发行总监”齐淑英。

  至此,刘庆启团伙的特点和总框架浮出了水面,其骨干成员大多是从事过图书出版和印刷行业的人员,对于报刊的出版、发行过程十分熟悉。同时,团伙内部组织严密,运作有序,相互之间联系紧密。更加重要的是,这一团伙跨省经营,范围涉及全国。

  那么,当务之急是远赴石家庄,控制“夏华制版”并将齐淑英抓获,案情方能进一步明晰。

  此次打击非法出版物行动涉及几个地区,需要得到当地新闻出版部门的支持。同时,嫌疑人来自内蒙古、甘肃等地,抓捕行动还涉及邻省河北,这一系列复杂的取证、抓捕工作更加需要相关地区的密切配合。

  出于这个考虑,专案组迅速和相关地区的有关部门取得联系。为了形成司法合力,专案组还与检察院、法院等多次召开联席会议,确保依法严惩犯罪分子。至此,“扫黄打非办”、公安、新闻出版、检察院、法院等多个地区、多个部门已紧密配合,进一步抓捕的时机又一次成熟。

  专案组民警按照刘庆启提供的相关信息,迅速奔赴石家庄。22日下午3时许,在石家庄警方的积极配合下,警方在石家庄市桥东区某大厦4楼查获了“夏华广告有限公司”,将夏杰民,也就是石家庄的印刷厂老板抓获。当晚23点,专案组连夜查获了该广告公司下属的位于河北省栾城县楼底乡霍家屯村的“夏华制版印刷有限公司”。23日上午10点多,专案组民警又抓获了这一“报业集团”的发行总监齐淑英。

  经过调查,专案组了解到,“夏华广告有限公司”是经当地工商部门注册的合法企业,法定代表人为夏杰民。然而夏杰民却打着经营广告业务的幌子,于2007年9月在栾城县楼底乡霍家屯村租赁2排厂房,购买2套印刷设备,开始承揽印制非法出版物业务。警方查证后得知,“夏华制版印刷有限公司”从未经过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属于典型的地下印刷厂。

  5月8日,江苏省“扫黄打非办”召开专题会议。13日,专案组赶赴南京,对南京市广信印务有限公司涉嫌印刷非法报刊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先后对涉案人员进行了讯问取证,他们对刘庆启等印刷非法报刊的事实供认不讳。至此,参与刘庆启“地下报业集团”从事“编、印、发”一条龙非法活动的犯罪嫌疑人全部归案。

  经统计,刘庆启团伙通过编辑、制版、印刷、发行、销售等环节,在短短六个月的时间内,先后在南京、石家庄等地印刷了48种非法出版物共计413万多份,除在徐州市区66个报刊点进行分销和零售之外,还销售到全国26个省市90 多个地市县,涉案金额高达120多万元。这样一个规模庞大,报刊种类繁多的非法出版团伙,堪比任何一个正规的报业集团。

  徐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队负责人介绍说,到目前为止,徐州警方已经先后捣毁了徐州、石家庄两地的制售非法出版物的编辑部、分销处、仓库和印刷厂等六处窝点,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7人,刑事拘留5人,监视居住1人,取保候审1人,刑事传唤2人,移交文化主管部门处理8人。而其他城市大的批销户也已经按照相应原则,交给了当地有关部门进行查处。

  刘庆启案件终于水落石出。一个私人的地下报业团伙,何以能辗转多个地方,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成长为一个涉案金额高达120万的“地下报业集团”?除了高额利润为它增添动力,巨大的销售市场为它提供契机之外,人们也不得不反思相关部门的监管缺失是否也为其提供了可乘之机?

  2008年12月19日,徐州市云龙区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决,被告人刘庆启犯非法经营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10万元。刘海红犯非法经营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8万元。刘平、安荣强、夏杰民因非法经营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相应罚金。齐淑英被判有期徒刑两年并处相应罚金。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