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家海洋局局长:海洋文化竞争决定海洋竞争的成败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7日11:41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舟山5月17日消息(记者陆敏)国家海洋局局长孙志辉在17日举行的中国海洋文化节开幕式上表示,海洋经济、科技、资源、海权力量的竞争,实质上是海洋文化的竞争。不同的海洋思维、海洋意识、海洋观念等海洋文化因素,决定着竞争的成败。

  孙志辉说,当今世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的资源紧缺、环境污染和人口激增三大问题,使越来越多的国家把目光转向海洋,一场向海洋要食物、要淡水、要能源、要空间的“蓝色革命”浪潮迅速席卷全球。世界各海洋大国之间在海洋经济、科技、资源、海权力量等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海洋事务的发展变化日趋错综复杂,国家间现实和潜在的战略利益争夺,相互交织,愈演愈烈。集中反映和体现在:围绕公海及国际海底资源的竞争日趋激烈;各国更加注重对海洋能源等新兴高新技术产业的培育和扶持;在大力向海洋要空间要资源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联合国及相关国际组织呼吁各国建立和完善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综合管理体制,重视对海洋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以达到对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此外,由于近来索马里海盗的猖獗,非传统海洋安全问题也开始受到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然而,种种激烈竞争的背后,实质上是各国海洋文化的竞争。不同的海洋思维、海洋意识、海洋观念等海洋文化因素,决定着竞争的格局和态势,决定着竞争的成败。

  我国作为一个海洋大国,有着18000公里的大陆岸线,14000公里的岛屿岸线,6500多个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和30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近年来,国内的海洋形势也发展很快。据初步核算,去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超过2.96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87%。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有更多的代表委员关注海洋。陈明义常委在全国政协二次全体会议上的发言中呼吁:“我们要像抓航天事业那样,大力推进海洋的探测与开发,做大做强海洋产业,努力建设海洋强国。”去年以来,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的重大影响,沿海许多省市纷纷出台各项政策措施,其中很多就是把海洋经济作为扩内需、保增长、促发展的重要平台或突破口。

  中国海洋文化在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数千年中,由于种种原因,基本上是一种处于自然状态的潜文化,对海洋文化的研究几乎无人问津。新中国成立以后,一些沿海省市在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才陆续开展了一些海洋文化工作,但大多局限在对传统海洋文化的发掘、整理、保护和利用上。从整体看,海洋文化还没有引起社会各界的足够重视,在建设、开发和研究探索上还有很大差距。海洋文化建设与我国海洋经济的蓬勃发展相比,海洋文化的建设仍是短板。在学术界,海洋文化研究还没有形成主题学科领域和完整的理论体系,海洋文化研究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地区发展也不平衡,学术成果还不丰厚,不能形成足够的影响力。在社会上,人们的海洋意识还相对淡薄,媒体的宣传力度不够,海洋文化也远没有成为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在国际上,中国海洋文化的竞争力、影响力还不强,缺少自己的海洋文化品牌。此外,缺乏全国性的统筹规划和有力的保障措施、经费不足,队伍单薄,力量分散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海洋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总之,现阶段我国海洋文化发展水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进程还不相适应,与实施海洋开发战略、建设海洋强国的宏伟目标还不相适应,海洋文化产品的数量、质量、品种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因此,面对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大潮,面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文化发展的要求,面对社会文化生活多样活跃的态势,如何建设、传承和弘扬海洋文化,提高国家海洋文化的软实力,是摆在面前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做出共同努力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