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杭州纪委监控网络反腐信息应对网友曝光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8日00:07  民主与法制时报

  杭州市纪委监察局首创网络快速反应机制,旨在第一时间应对“网络曝光问题”,监控网民对公职人员的反腐信息。有反腐专家称,这是新时期的舆论监督方法的创新,能有效解决政府监督与社会民主监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本报记者 孔令泉 发自杭州

  “也许谁也不会料到,我们的一篇博文、一个帖子,就可能破获一个大案,此项规定让人兴奋!”网民碧翰烽欣喜地说。

  碧所指的是最近杭州市纪委应对网上“反腐帖”的一项制度。从2009年4月起,杭州市纪委和监察局建立了网络监督信息快速反应机制,监控网民披露的杭州各级党政干部的腐败问题,并及时调查处理和公布。

  杭州市纪委表示,此举是纪委对网上反腐败渠道的创新,以便抢占舆论的主动权,及时介入,及时调查,及时发布,最大限度地减少网上“反腐帖”的负面影响。

  纪委监控网络反腐信息

  网络监督信息快速反应机制,针对的是杭州市各级党员干部及公职人员廉政建设等方面的网络监督信息。杭州市纪委、监察局通过及时收集社会上、媒体和网上舆情,若发现苗头,将启动该机制。

  杭州市为此建立了快速反应机制领导小组,组长由杭州市纪委副书记担任,一名市纪委常委和秘书长担任副组长。

  杭州市纪委宣教室主任吴凤莲告诉《民主与法制时报》记者,建立这个机制,要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监督信息;重大监督事件,应在第一时间发布准确、权威的信息,最大程度地避免或减少公众猜测和新闻媒体的不准确报道,以掌握舆论的主动权。

  为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监督信息,杭州市纪委已建立了四条收集渠道,其中部分渠道已发挥效力。

  2008年,杭州市纪委在该市媒体中聘请了13名一线记者,收集党风政风和党员干部廉政建设情况。

  杭州市纪委与杭州市外宣办网络处、市公安局建立了网络监督信息传递机制,后者为前者提供从网上监控的相关信息。

  杭州市纪委自己有一支网络信息搜集队伍,来自委局各个室(厅),被称为反腐倡廉舆情监控小组。“每个委局都有一名宣传信息员,他们经常上网,负责收集相关信息,及时报告。每个月都有一次例会,研究和分析,并制定下一步计划。”杭州市纪委宣教室也有专人浏览网络。

  这四个渠道的信息都汇流到快速反应机制领导小组办公室。

  吴凤莲说,领导小组会研判可能引起的网上舆情走向,决定是否启动快速反应机制,有些信息如果涉及重大事件、某个领导干部,将建立调查处理小组和新闻发布小组。

  事件调查小组调查后,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与些同时,新闻发布小组据此通过发新闻通稿、召开新闻通报会或网上跟帖等方式,及时发布相关信息,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澄清事件,批驳谣言,引导舆论。

  网络反腐舆情汹涌

  “去年以来,国内发生一些网络监督事件,由于有关部门处置不及时,比较被动,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吴凤莲说。

  2008年,中国掀起网络反腐热潮,南京“天价烟”局长周久耕、深圳“猥亵女童”局长林嘉祥、剑阁“节约”局长曹正直、“一夫二妻”区委书记董锋等十几名腐败官员均由网络反腐帖掀翻。

  网络舆情汹涌,昭示着民众并不缺乏反腐的热情。对于公权力机关来说,如何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尊重民意表达,并更好地吸纳、整合民间智慧来推进反腐,已是一个现实而紧迫的课题。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北大廉政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言在接受《民主与法制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网络监督是很好的手段,可以向社会公开,网民都有监督的权利,对监督就很有力,现在很多事实都证明了网络监督是很有效的形式。

  作为中国最高反腐败机构——中纪委、监察部也在了解网络反腐动向。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国家预防腐败局局长马馼日前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国家预防腐败局的网站里有一个网友互动栏目,每天会有专人对这些信息进行汇总和归纳,对网友提供的线索及时处理。比如曾经根据网友提供的线索,对几起公款出国(境)旅游案件进行了查处。

  吴凤莲说,进入2009年以来,浙江省连续发生两起网络反腐事件,更引起杭州市纪委的关注。

  一件是东阳市审计局局长韦俊图2003年公款支付娱乐消费,今年1月,其消费清单被网上发布,舆论哗然。当地有关部门调查后,证实情况属实,韦俊图为此被免职。

  今年4月,有网友在网上曝光了一份温州官员低价购拆迁安置房名单,引起轩然大波,经温州市纪委查实后,涉及“购房事件”的原温州市旧城改建指挥部党组书记、副指挥吴权书被“双规”。

  “这两起网络事件当地有关部门的处理还是及时和公开的,虽然当地纪委还没有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我们内部也作了研究,在这种情况下,纪检部门如何掌握舆论的主动权。”吴凤莲说。

  事实上,杭州市纪委已有这方面的经验。去年“5·12”汶川大地震后,5月19日是全国哀悼日,当一些热心市民来到临安市民政局捐献爱心时,却发现4名工作人员在打牌,冷落捐赠人员。有网友将此事发帖到网上,引起民愤。

  帖子被杭州市纪委监控发现,便跟踪网上舆情,马上着手处理。

  政府监督与社会民主监督

  在一系列网络反腐事件后,杭州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叶明就指示市纪委酝酿建立一个网络监督信息快速反应机制。

  吴凤莲说,在形成这个方案时,也有过担忧。有人提出,网上的帖子鱼龙混杂,如果把虚假的信息提供给领导,会不会误导领导的决策?

  “这种担忧来自我们第一道关的筛选和甄别,压力是有的,但叶明书记要求尽快建立。网络反腐是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形成方案初稿后,杭州市纪委寄给杭州市党风廉政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部分委员征求意见。

  在李成言主任看来,这个机制很有意义。李说,以前,一些纪检机关设立了网络举报机制,因为是匿名的举报,在查证核实过程中也有一些问题不太好落实。杭州市纪委的做法开辟了另一通道,有利于逐步形成一种网络监督机制和全民参与反腐的网络文化。

  事实上,为监控政府官员的不良行为,杭州市纪委监察局之前已设置了多种途径,如设立举报信箱、全国统一的举报热线12388等。

  早在2003年,杭州市廉政网就开通了网上举报,“但效果不明显,有效的举报信息不多,尽管只要举报人留有电话或邮箱都会有反馈。”吴凤莲分析,这可能是与举报人心存顾忌有关。

  吴凤莲表示,杭州市纪委监控“反腐帖”,不局限在杭州市的网站,只要是网上涉及杭州市各级党政干部和公职人员有关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效能等方面的信息都在监控范围。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反腐败与廉政建设研究中心(筹)主任毛昭辉很关注杭州市纪委这一举措,他指出,网络舆论监督是监督的一种形式,但非权威性非正式,现在通过快速反应机制,能够将网络舆论监督转化为政府体制内的监督,就解决了过去社会民主监督薄弱的现象。因此这个机制从其可操作性、完整性来看在全国具有首创性。

  毛认为,快速反应机制是一种矫正机制,能矫正网络舆论监督的异化。现在网络也存在网络暴政、虚假信息,此举既能发挥网络舆论监督的作用,还能够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起到引导作用。

  在毛看来,过去政府决策上的失误、腐败,是与民意不对称造成的。通过快速反应机制,能够一定程度上拓展政府决策的视野,了解民意,也可以把政府的决策方案放在网上,提高政府决策行为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我们这个发展型的社会中出现了各种矛盾,而网络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这个机制最核心的内涵是解决了政府监督与社会民主监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而且因为参与主体较多,能有效整合政府公共治理的资源,避免社会各个群体之间的矛盾冲突。”

  反腐专家:不能当成政府管制手段

  杭州市纪委这一举动引起网民的喝彩。有网民认为杭州市纪委从网络上寻求腐败线索,是信息时代反腐的必然趋势,也是正视民意监督的积极体现,值得肯定。

  网民碧翰烽说:各级政府针对网民“反腐帖”,不主动应对,也得被动应对,总之,你不能不应对。这是网络时代的新要求,而且是成本低、见效快、威力大的反腐新方法。

  网民中原草民称:杭州市纪委派专人监控“反腐帖”的新举措,与“跨省抓捕”“因言获罪”事件形成了鲜明对比。

  网民云上飞则发出了自己的质疑声音:此举仍逃不脱体制内监督的窠臼,有作秀之嫌,还可能是“官官相护”的需要。如果是貌似“重视”,葫芦里卖的还是旧药,那么监控的就只能是帖子而已,所谓的快速反应机制,也可能是“擦屁股”、“补好台”的代名词,而这对于发帖者就可能是危险的信号。

  还有网民怀疑,杭州市纪委这一做法是不是专门监控和搜集“反腐帖”,然后删除或屏蔽。

  吴凤莲回应道,包括市纪委的领导都没有这种想法,删帖和屏蔽不是根本办法,再说市纪委也没有这个技术。我们的出发点是主动应对,及时回应。

  不过网民们发现,在杭州市纪委办公室发文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不到一个月,由浙江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杭州市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保护管理条例》5月1日正式实施,要求网络论坛、博客、网络游戏和其他即时通信实行实名登记,并且“严禁恶意评论”,违者个人最高可处5000元罚款,单位最高可处5万元罚款。

  有网民将此条例与杭州市纪委的网络监督“反腐帖”联系起来,认为既然杭州市规定网民实名制,那么谁敢署名在网上发布“反腐帖”?杭州市纪委似有反监控之嫌。更有人称两者一前一后,一唱一和,把网民忽悠了。

  杭州市纪委否认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没有关系,市纪委没有参与条例制定,而且这不是我们的初衷。另外,杭州市出台的实名制是针对杭州地区,而互联网是跨区域的,杭州市纪委的网络监控反腐帖是针对整个互联网,条例并不能涵盖。

  快速反应机制建立至今已1个多月,吴凤莲表示还没有启动快速反应机制,因为没有遇到这方面的事件。

  显然,无论是媒体还是网民都对快速反应机制的运行效果抱有很大期望。网民“会飞的猪”认为:网络监督若没有体制内的力量帮扶,充其量只是表面文章,成为一场表面华美的盛宴,而要将它打造成为网络时代反腐败的一支奇兵,则不是广大网民一厢情愿就能实现的,这需要更多的政府部门学习杭州市纪委,将网络监督与制度反腐建立链接。

  在毛昭辉教授看来,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快速反应机制在对舆情判断上树立了一个理性、科学的判断办法,过去通常做法是总想把社会的矛盾扼杀在萌芽状态,但这些矛盾只针对具体问题。

  毛昭辉提醒道,不要把快速反应机制当成一个把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的手段,应当通过这个平台,让不同的利益主体在这个平台上反映意见,然后政府加以分析、综合、决策,而不能当成为了防范社会问题蔓延扩展的政府管制手段,这应引起注意。目的是通过构建这个利益协调的平台,通过诉求整合达到平衡。毛昭辉认为,这个机制是杭州市纪委颁布的,当然目前还有许多待完善的地方。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更多关于 反腐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