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遗留“气弹”可能性不大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8日04:03  信息时报

  信息时报讯(见习记者 王志海 记者 李慧燕 张昊)地铁三号线北延段地下施工现场突遇不明气体袭击,3名施工人员受困死亡(详见本报5月17日A2版),信息时报记者昨日专访广州地铁地质灾害防治小组组长莫庭斌,他否认了“气体是由盾构机引起的”的说法。另据了解,3名死者家属昨日已抵广州,其中一名死者刘松的亲属在施工方中铁十五局相关人员陪同下,已前往广州市殡仪馆辨认尸体。

  气体并非由盾构机引起

  记者昨日从广州地铁公司获悉,导致“5·15”事件三名施工人员死亡的气体究竟是何物和死亡原因,到记者截稿时为止,仍未有结论。对于媒体和网友的种种猜测,记者采访了广州地铁地质灾害防治小组组长莫庭斌。

  莫庭斌介绍,一般情况下,地铁施工人员在正常开工之前,都会按照安全规范进行气体检测,主要是检测周边环境是否缺氧,或者是否有可燃气体等等。在事发当天,施工人员是正常打开盾构仓门,按照安全规范进行气体检测。在事发前,“九标隧道已经挖掘了几百米,均没发现异样。” 至于施工人员是因为什么气体产生中毒死亡的,目前广东省职业病防治研究所已经取样,“我们也在等待结论,在没有结论之前,我们不好说。”

  对于媒体称气体主要是由盾构机中的气体产生的,对于这种说法,莫庭斌给予否认,“这是对盾构机常识的一种误解。”据介绍,盾构机的操作主要靠电运行,主要通过电机带动盾构机中的刀盘转动,利用刀盘一圈圈地“削”掉地质。“整个盾构机是由钢铁组成的,怎么说是由气体推动呢!”

  遗留“气弹”可能性不大

  “广州地铁在施工过程中,也曾遇到过气体的袭击。只是这次最严重而已。”莫庭斌告诉记者,地铁挖掘过程中,不单是广州,在其他城市也同样会出现此类现象。“有的气体也会起火,火是随着气喷出来的。”经常遇到的气体主要是一氧化碳和甲烷等气体。

  他介绍,事故发生地九标地段,该地质主要是沉积岩,这种地质在挖掘过程不排除会产生气体。对于有人称是由于历史遗留下来的“气弹”引起的,莫庭斌表示,不太可能,因为事发地的不明气体是在竖井700多米的地方产生的。“气弹是不可能藏如此深的。”

  相关新闻

  九标工地停工不影响

  三号北延线明年开通

  据了解, 广州素有“地质博物馆”的说法,地铁三号线北延段30多公里的线路所经之处,约有8.6公里的范围内有孤石,约9公里长的区域会碰到溶岩,线路北段还要穿越流溪河、机场高速,线路有一段还与华南三期的桩基擦肩而过。

  出于安全考虑,事故发生地的九标工地目前全面停工排查。这是否会影响地铁三号线北延线明年亚运之前的开通?地铁方面表示,不会。由于此次事故不会发生滑塌事件,施工隧道并没有因此而受损,因此不会影响明年的开通。

  至于该工地何时复工,地铁方表示,这有待于查明事故原因,做足安全措施之后再进行复工。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