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影院进商场:“联姻”十年难共荣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8日06:53  沈阳网-沈阳晚报

  

  5月14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抚顺被曝全市无影院 市民开车到沈阳看电影》的报道,文中称,“除了沈阳、大连、鞍山几个大城市,辽宁其他11个城市,都存在着严重的看电影难的问题。沈阳周边地区的人们,为了看电影,都要开车到沈阳。”

  事实上,不仅看电影需要到沈阳,沈阳作为东北中心城市,其商业中心及聚集人气的地位,周边城市无可替代,来沈采购商品的外地人数,要远远大于来沈看电影的群体。而沈阳的商业发展,正逐步迎合时代需求,融入越来越多的影院因素。

  影院进商场,并非一朝一夕造就,在全国范围内,磨合达近10年之久,在此过程中,双方是否存在利益分配纠纷?是相互竞争还是互利互惠?沈阳华臣影城总经理孙乐祥昨日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指出,影院进驻商场,已成为影院自身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成为商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影院进商场已是必然

  在沈阳市场上,影院入商场已完成初步布局:华臣进华府,中影百老汇进东舜,中影新东北进百联、中兴,永乐进中街新玛特。可以说,新型商业模式,影院都成为其中不可或缺之因素。据记者了解,沈阳目前新建6—8家影院,无一例外,全部依托于大型商场。

  据统计,沈城各大商场影院2008年票房销售额逾3000万,已占全沈阳市的80%以上。传统的独立影院,正面临市场份额被逐步蚕食的局面。孙乐祥说:“随着经济发展,传统的商业模式正发生巨大改变,电影院进商场已成为必然,进场则活,不进则衰。另一方面,商场有电影院能聚集巨大人气,降低经营风险,而没有电影院的商场,相比缺乏竞争优势。这是被欧美发达国家商业发展史证明的成功商业模式。”

  据孙总介绍,全国各地的商业影院发展史表明,带有影院的商场,其经营业绩都明显好于不带影院的。而一旦商场经营不佳,有影院能聚人气的还能勉强维持,没有影院的,则基本无法逃脱失败的命运。

  曾经沧海难为“利”

  影院进商场的发展初期,可追溯至2001年,当年大连影院率先进入商场,开此先河。翌年,上海等地开始效仿,影院大规模入驻商场。此后的8年里,影院进商场,经历了从尝试到拒绝,从被接受再到被认可的过程,可谓好事多磨。

  据孙总介绍,商场最初难以接受影院的根本原因,是影院向商场缴纳的租金仅为商业店铺的1/10,这种租金模式是国际惯例。因为影院投入大,回报周期慢,同时它对商场的人气带动作用可与大型超市相比。不过,寸土寸金的商战战场,如果让商场拿出较大面积给影院,意味着商场要牺牲一大块租金收入。

  最初的商场经营人士,承认影院对商场带动人气的作用,但又因租金及观念问题,意识不到商场牺牲局部收入,可以靠影院带动人气,在其他商铺实现弥补。因此,商场给予影院的面积较小,或者是楼层、位置较差,限制了影院的发展及其产生的连动作用。在周边二线城市,时至今日还有许多商界人士对影院进商场持拒绝态度。近两年,一线城市的商场逐步认识到影院对商场聚集人气的作用,影院才得以形成商场主力店的规模。

  影院轻舟已过万重山

  按照商业与电影院发展理论,双方相互带动人气,促进销售,这种良性循环已经在其他地区得以实现,但在目前沈阳商业领域,却是一派电影院火过商场,商场仍未从中受益的局面。华臣与华府,中影与百联,莫不过如此。

  从去年圣诞节到今年情人节,清明节,五一小长假,看电影的人需要排长队,夜场甚至一票难求,而影院之外的商场却冷冷清清,同一领域,两者形成鲜明的反差。本是同根生,但同气却未能连枝,不能不说是商界的一种遗憾。

  目前,沈城商场影院脱离商场,走出了独立发展的步伐,如果华府、百联及新开业的众多商场能经营成功,双方将形成良性互动,共同推动沈城商业及文化消费市场的发展。即使在今天这个特殊历史时期,影院的成功,实际上也起到了拯救商场于危难之时的功能。

  本报记者 黄进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