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来凤土家摆手舞文化旅游节:一片缠绵摆手歌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8日11:08  荆楚网

  荆楚网(通讯员洪业前)

  5月24日,来凤?中国土家摆手舞文化旅游节将在原生态摆手舞之乡――来凤隆重开幕。届时,将有数十支原生态摆手舞队伍齐聚庆凤山下、酉水河滨,万人摆手,激情再现“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盛况。

  八百里酉水,几千年文明,摆手舞源远流长

  巍峨武陵,有凤来仪。神秘美丽的来凤与湖南省龙山县城同处的方圆数十公里盆地,位于武陵山区腹地、八百里酉水源头,物华天宝、商贸繁华,民族文化、文明在这里沉淀、升华。

  世居于此的土家人自称毕兹卡。商、周称“蛮蜒”,后汉至南宋续有“五陵蛮”、“五溪蛮”、“酉水蛮”等多种称谓。

  土家族虽无本民族的文字,但是有本民族的语言,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艺术。各地聚居的土家人均保留着本民族的风俗和文化艺术。摆手舞是土家族最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活动,歌随舞而生,舞随歌得名,有“东方迪斯科”之誉,土家语叫“舍巴”、“舍巴日”、“舍巴格痴”或“舍巴巴”,在来凤县百福司镇极为盛行。清朝土家族诗人彭施铎描写了盛极一时的土家歌舞恢宏场面:“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

  《后汉书》称摆手舞起源于古代的巴渝舞,《晋书乐志》认为舞曲四篇中就有“矛渝”、“弩渝”,故为古代一种战舞。巴人跟随周武王伐纣,“歌舞以凌,殷兵大溃”;秦末刘邦反秦,巴人以巴渝舞勇挫秦兵;明嘉靖年间,土司兵抗击倭寇,大跳摆手舞,乘倭寇不备,大败倭寇,立下了赫赫战功。后来,这种战舞逐渐演变成土家族庆典、祭祀活动,动作也以模仿农耕渔猎为主,各土司辖地纷纷建摆手堂。

  来凤县百福司镇舍米湖村地处湘鄂渝三省市交界的群山中,是该县原生态摆手舞的发源地。全村170户600多人都是土家族人,其中90%的人家姓彭。村里人世代事农,民风淳朴,不沾赌、不沾毒,唯好摆手舞。村西南有一摆手堂,内奉土家先祖彭公爵主、向老官人和田好汉塑像。据堂前石碑文字介绍,该堂曾于清同治二年进行过第二次修复,仅此依据,该堂也称得上我国现存的最早的摆手堂之一,因而被誉为“神州第一摆手堂”。

  跳摆手舞不拘人数多少,少则数百,多则上万,摆手时以击大锣、鸣大鼓呼应节奏,气势恢宏壮观,动人心魄。每年新春佳节和牛王节,舍米湖寨内热闹非凡,人们披红戴绿,男女老少齐聚摆手堂,场内松树上张灯结彩,群众围绕松树跳舞,鸣锣击鼓,通宵达旦。清咸丰年间陈秉钧在《题土王祠》一诗中形容:“五代兵残铜柱冷,百蛮风古洞民多。而今野庙年年赛,里巷犹传摆手歌。”

  近几年来,来凤县大打土家民俗旅游牌,启动了舍米湖民俗村建设,目前已完成摆手堂的修复、公路黑色化、民居改造、院落石板道的铺设和旅游文化接待中心建设等各项工作,一支专业摆手舞队伍正由此地走出,活跃在鄂、湘、渝三省市边区。

  民间普及、院校研究,携手传承土家遗产

  来凤摆手舞表现的内容主要是挖土、撒种、扫地、拉弓射箭等农事、狩猎活动,具有鲜明的生产、生活气息和质朴、原始的原生态特点。

  舍米湖人是最执著的舞者,上至古稀老人,下至蹒跚孩童,人人热爱摆手舞。八旬老人彭昌松从小就跳摆手舞,把土家人乐观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土家舞蹈家”。彭昌松是第四届、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担任过国家民委委员,他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弘扬土家族文化,展示摆手舞风采。

  “摆手舞好看又好跳,我们这里的娃娃刚学会走路就会跳摆手舞了。”摆手舞第27代传人、“土家鼓王”彭承金说:“只要有贵客来,随时都可以组织一支队伍表演。湖北、湖南、重庆等地都有土家族同胞来这里学过摆手舞。”

  摆手舞作为一种民间集体舞蹈,不论男女老幼都可以参加,已经发展成为城乡居民的健身休闲活动。来凤县城的原生态摆手舞队让这一舞蹈艺术走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去年10月,该队表演的摆手舞《舍巴、舍巴》一举荣获第一届湖北舞蹈“金凤奖”(非职业舞蹈)大赛中老年组表演二等奖、全省中老年健身舞大赛“梅花金奖”两项殊荣。2008年,来凤县文体局编排了一套广场摆手舞教学光碟,有效地推动了摆手舞的普及和推广。

  如今,在农村,每年的正月初三至正月十五,群众自发地在摆手堂跳摆手舞;在城镇,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就有数以千计的市民闻歌而动,连袂起舞。

  今年3月8日,来凤?中国原生态摆手舞文化旅游研究中心在武汉挂牌成立,研究中心成员由省社科院和有关高等院校的11位知名专家组成。在挂牌仪式上,省社科院与来凤县政府就原生态摆手舞文化旅游研究工作签订了合作协议,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原生态摆手舞展开研究:

  ――以来凤原生态摆手舞理论研究为重点,系统研究来凤原生态摆手舞的起源,酉水流域土家族的迁徙发展史,土家族人的饮食、住宅、服饰文化,土家原生态摆手舞的音乐、舞蹈、美学、康体学、伦理道德、土家曲艺和工艺美术等,编辑出版《来凤?中国原生态摆手舞文化旅游研究》专著,提升来凤作为中国土家第一县、原生态摆手舞发源地和土家族艺术之乡的文化旅游形象。

  ――为来凤原生态摆手舞提供理论支撑,在土家族居住地区形成原生态摆手舞的“寻根”热,扩大原生态摆手舞的国际国内影响,在国内推广原生态摆手舞,力争把来凤原生态摆手舞申报成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来凤原生态摆手舞理论研究为突破口,推介旅游资源,包装旅游产品,发展旅游产业,扩大文化影响,丰富旅游经济内涵,实现旅游与文化的有机融合、和谐发展,进而增强来凤全面发展的软实力,使来凤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真正具有“艺术土家、有凤来仪”之美誉。

  ――从健康美体的角度对原生态摆手舞进行研究,把原生态摆手舞打造成为全民武术舞蹈。

  据省社科院副院长、来凤?中国原生态摆手舞文化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刘玉堂介绍,研究中心将通过每年组织召开一次高层次、高水平的原生态摆手舞文化旅游论坛等活动,全方位宣传推介土家族原生态摆手舞。

  摆手颂盛世、酉水耀明珠,边城再现“红灯万盏人千叠”盛况

  如何利用“原生态摆手舞”这块得天独厚的文化品牌,谋求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决定以承办来凤?中国土家摆手舞文化旅游节为契机,求贤引智,招商引资,借力发展,努力把来凤打造成“武陵山区的增长极、土家文化的集成区、展示湖北的窗口县”。

  经省政府研究同意,来凤?中国土家摆手舞文化旅游节由省民宗委、省文化厅、省旅游局、省广电总台、省体育局、州政府主办,来凤县政府承办。

  县委书记肖作文说:“举办摆手舞文化旅游节,旨在通过展示来凤摆手舞艺术,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增加来凤旅游的文化内涵,体现土家族的精神风貌,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进一步扩大开放,搞好招商引资,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创造机遇,为民族文化传承搭建平台,为来凤旅游业的发展奠定基础,为建设湖北‘西大门’凝心聚力。”

  据了解,此次摆手舞文化旅游节主要有武陵山区摆手舞比赛、摆手游行及万人摆手、土家文化论坛、土家狂欢夜、故乡行、招商酒会、省政府来凤经济社会发展现场办公会、大型土家歌舞晚会、民族产品展销和书画、摄影展览等内容,活动时间为6天。土家狂欢夜,在酉水河畔空旷的原野将生起10堆熊熊篝火,点燃万众狂欢激情。

  目前,全县50多支队伍正日夜演练原生态摆手舞、地龙灯、三棒鼓、挑花灯等各具特色的地方文艺精品节目,参与干群近万人。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