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晨检”书记如果调离了呢?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8日15:20  北京晚报

  张丽

  前些天的人民日报报道了这样一件事,自2003年起,吉林省松原市有了一项不成文的晨检制度:每周一至周五5时20分左右,“晨检”队伍在市委门前集合,随机择路线走两个小时。参加“晨检”的有市长、建设局局长、公用事业局局长、城管办主任等。

  松原市委书记蓝军说,“6年来,我们通过‘晨检’,共解决了近6万个问题。”而这一惯例的发轫,也是在蓝军就任后的第一个早上。当天,为了熟悉情况,他由主管城建等部门的同志陪同开始“走街”。

  6年,不好再说这是作秀。根据“秀”的规律,“晨检”第一天就上当地报纸头条,然后再无下文才对。6万件事,估计还是小事居多,仨瓜俩枣鸡毛蒜皮,也许就是市长或者相关委办局领导一句话便得以解决。但群众利益无小事,君不见多少大事都风起于小事的青萍之末。如若报道中提及的事实皆禁得起推敲,那么真是要替松原人民高兴。但是,本着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规则,不免也替松原人民有些发愁。

  《沙家浜》里有句话是“人一走茶就凉”。蓝书记已经干了6年,不知道任期还能有多长。“晨检”这杯茶现在还是热的,可如果发起人走了呢?既然这不是制度,只是依据个人意愿倡导的一种自觉行为,那么蓝书记的继任者不再天天早起,不再走街串巷也不为过。退一步说,即使将来所有的松原市领导都能做到“黎明即起,万机待理;勤政爱民,事必躬亲”,毕竟,个人的力量还是有限的。只有人治,而无制度,除了能把人累趴下,更可怕的是人们会因此而消磨意志,失去热情,变得疲沓、麻木。这是人之常情。

  必须承认,我们的领导也是人,通常状况下很难逃离上述规律。要么把“晨检”落实成制度,要么建立更好的下情上达渠道,只有这样才能既解放领导又服务市民。希望,包括蓝书记在内的,还想为人民做事的领导们在今后的“晨检”路上,好好考虑一下这个问题。J173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