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崔卫平:《南京!南京!》一部不及格的影片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8日15:21   东方卫视《深度105》

  非常道——崔卫平:《南京!南京!》一部不及格的影片

  【演播室1】非常道,非常人物,非常观点。这段时间,一部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影片《南京!南京!》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叫好声与指责声各执一词,形成两个迥然不同的阵营。一部影片,为什么会引起如此大的争议呢?今天的《非常道》中,著名影视评论家、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崔卫平将进行独家点评。早在1980年,还在南京大学读书的崔卫平就曾经给人大写信,建议建立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这段经历,使她对电影《南京!南京!》格外关注。

  【VTR】《南京,南京》片头+实况

  【同期】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崔卫平

  你这个是什么立场?这样的立场,如果陆川还说这是还原南京大屠杀,这是一个对南京大屠杀、对亡灵非常不尊敬的,甚至非常亵渎的一个表达。

  【定格+字幕】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崔卫平

  这部影片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有些是很尖锐的批评,其尖锐的程度,可以说超过了以往任何一部影片。我们知道近些年出现一些大片,比如说《英雄》《无极》《夜宴》《黄金甲》【VTR:相关影片的海报】也都有一些批评,但是这一次的批评激烈程度,是远远超过了以前。因为这个影片,从片名我们就可以看出,它所涉及的不仅仅是一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虚构的电影,是一个故事。而且它涉及到的南京大屠杀,这一段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是不堪回首的一个惨痛的记忆。你要拿出一个相匹配的一个电影的叙事,一个电影的故事,来满足观众这样的要求,要把它的难度充分地想好了,怎么样去对得起我们的历史,尤其是对得起在南京大屠杀中丧生的30万亡灵。

  【VTR】《南京!南京!》片段

  【同期】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崔卫平

  就影片本身来说,在观看过程当中,就会产生一些环节脱落的,或者自相矛盾的这样一种感觉。比如说影片在前面四五十分钟,主要描写了南京沦陷的过程,尤其是一些日军的残暴镜头,比如说虐杀俘虏。可是马上镜头一转,我们看到的就是一群在长江边上,处于军队修整状态,我们看上去像是一群旅游休闲的大学生,他们在比赛跳高,在互相搓背。他们在谈想吃妈妈做的山药汤,他们在跳他们的民间舞蹈,还伴有日本小调的那样一种民间音乐,看起来就像一群休闲娱乐的大学生。

  【VTR:《南京!南京!》日本兵在河边休闲片段】

  这个时候人们头脑中马上就会打架,因为刚才那样惨烈的镜头是谁干下的?是谁要负责任?肯定要有人负责,要有人承担这样的罪行!它转而就变成了把日本军队描写成一个多么可爱,多么年轻,多么富有人情味。人们就会想,这些事情是他们做的吗?为什么要有这样的转变?

  【VTR:《南京!南京!》放走两名中国的被俘者,然后拔枪自杀片段】

  【同期】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崔卫平

  就是角川,他是一个人性的所谓内部转变的过程,也就是说作为一个侵华士兵的一员,他最后要走到一个良心的发现,人性的苏醒,最后放走两名中国的被俘者,然后拔枪自杀这么一个过程。但是问题是,你要把他做得有充分的说服力,角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我们从影片中来看,我们看不出来有充足的理由。比如说角川是一个基督徒出身,再一个他和日本妓女之间有一段很微弱的关系,他愿意把那个妓女看成他的妻子,但是不管怎么说就这一点东西,完全不足以支撑角川这个人就人性复苏了,就良知发现了。他爱上帝也好,他爱日本妓女也好,并不意味着他能够同样也爱上或者同情中国人,或者对中国人采取一个平等的立场。我觉得侵华日军在南京做下的事情也是种族歧视和反人类的罪,这个东西就不是说一个士兵跟你爱上帝或者爱日本妓女,就把这个鸿沟,把这个尖锐的对立给消除了,是消除不了的。

  【VTR:《南京!南京!》日军祭祀片段】

  【同期】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崔卫平

  所谓祭祀那一场戏,你到底要想释放什么东西?前面你积累什么样的内容,到这里必须要释放了。祭祀的是日本的战死者,这个祭祀是不是要在南京举行?南京是不是让日本战死者抚慰他们灵魂的地方?历史上好像也不一定有,你为什么要安排这一场戏?为什么南京大屠杀那么多亡灵还没有得到安置,你却要安抚日本的战死者?很简单,这个不应该是中国人干的,不是中国人在影片里面,在南京一定要释放这样的能量的。我在谈到这个影片的时候,我真的不能用工作语言和工作经验来表达,因为它超出了一个常理常规。这样的立场如果陆川还说这是还原南京大屠杀,这是一个对南京大屠杀,对亡灵非常不尊敬的,甚至非常亵渎的一个表达。

  【VTR:报纸、网页:陆川表示从日本的视角拍摄影片】

  【同期】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崔卫平

  我要说一部影片它不能从概念出发。这个完全从概念出发,说我现在要拍一部让日本人接受的影片。这个理由让人觉得很纳闷。况且,现在很多日本人不承认南京大屠杀,不要说他们接受这样的影片了,连这样的历史、事实,铁板钉钉的事实,在当时战后的东京审判上,至少写上了南京20万人被屠杀,他们自己承认过的事实都想推翻。我现在要想去给日本人拍一个南京大屠杀,为什么?我们什么时候看到一部影片,一个犹太人说,我要为当时的纳粹施害者,我为他们拍一部影片?你到底为中国亡灵拍一部影片,为受害者拍一部影片,还是要为侵略军拍一个影片?这可是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哪怕我们思想再解放,一些基本的大是大非,基本的立场,一个基石是不能动摇的,有关历史的基本事实不能动摇。

  【VTR:《南方周末》对陆川采访的报纸及网页】

  【同期】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崔卫平

  其中还有一个令我非常诧异的,就是陆川对于批评的态度。从他接受《南方周末》的一个访谈中来说,他把很多的比较尖锐的批评,都打包成另外一部南京题材(影片)的营销的策略,认为对方是在用渠道收买也好,舆论绑架也好,政治谋杀也好,用这样一种阴谋论的语言,来对他的批评作出种种反应,应该说是非常的狭隘和没有根据。你把电影拍出来,拿到电影院里面卖60块钱一张票,你没有说因为我是电影学院学生,我只拿20块钱或者35块钱,你卖了60块钱,你不是和张艺谋、陈凯歌卖的一样价钱吗?那我为什么不拿要求张艺谋、陈凯歌的标准一样来要求你呢?现代社会是一个批评自由的社会,一个人要习惯于听不一样的声音、五花八门的声音。当然有的时候,别人说话说得尖刻一点你也要听,你也不能马上把它归结为仅仅是一场阴谋。

  【VTR:《南京!南京!》片段】

  【同期】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崔卫平

  我前天听到我们电影学院一个老师,他对影片有一个评价:这个影片135分钟,他的评价是120分钟都是片花,只有最后15分钟有叙事,这个是来自专业人士的立场。我觉得起码从专业上,你的叙事不管是故事叙事也好,镜头叙事也好,你得中规中矩像模像样,就这点,我可以说是达不到60分。

  【演播室2】随着《南京!南京!》在全国各地的公映,观众和业界都对影片评价不一,不过这部电影的影响力的确不容忽视。据《广州日报》报道,广东中山的观众姜先生在看《南京!南京!》时,由于情绪失控,突然向银幕扔出一瓶饮料,造成金属银幕损毁,直接损失9000多块。这位姜先生事后说,“以前也看了一些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电影,但都没像《南京!南京!》这么让人压抑。这部影片主要讲述是对人心理的一种摧残。”鉴于《南京!南京!》题材的特殊性,影城对姜先生的过激行为表示理解,决定免除他的赔偿。

  好,今天的《非常道》就到这里,接下来是《说旧闻》。

  编导:王晓明     摄像:傅力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