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形似“蚂蟥”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9日00:06  海峡都市报

  N本报记者 陈金兰 文/图

  形似“蚂蟥”

  当地村民用陈醋灭“怪虫”

  本报讯 这几天夜里,晋江英林沪厝安村一块荒地出现一个怪象:形似“蚂蟥”的怪虫突然成群出现,当地村民很心慌。

  怪虫出现在沪厝安村中的一处荒地,最早发现的是村民柯长途。15日晚8点多,柯长途外出时,用手电筒照明时,意外发现荒地及周边地面上,密密麻麻爬满了黑黑的、像树叶的爬虫。一些闻讯赶来的村民认为这是蚂蟥。因为荒地附近共住了十几户人家,村民发现“蚂蟥”还成群地往房屋墙脚逼近,纷纷紧闭自家门窗门。

  奇怪的是,第二天早上,村民起床后,这些“蚂蟥”又集体消失的无影无踪,到了晚上又陆续爬了出来。

  “怪虫”成群出没,引起晋江市农业局植物病虫防控中心的关注。防控中心王站长比对记者拍摄的照片后,认为这些“怪虫”叫蛞蝓(kuò yú),是一种植物害虫。

  蛞蝓俗称鼻涕虫、黏黏虫,乍看之下,外观和蚂蟥确实有些相似,尤其是在晚上。蛞蝓头部明显有两根触须,而蚂蟥没有,体形也不同。王站长解释说,蛞蝓为长梭型,柔软,长约4.5厘米,背面淡褐色或黑色,腹面白色,头部前端有触角2对,其感觉灵敏,触之立即蜷缩,栖于阴湿处,多见于潮湿的墙脚及树枝间,匍行时,喜舐食植物茎叶的表皮,是一种农业害虫。

  此外,王站长推测,5月至7月为蛞蝓在田间大量活动为害的时期,估计该荒地周边的生活条件较为合适,导致蛞蝓大量繁殖。不过,也有可能是村民以前没注意观察。据介绍,蛞蝓怕光,强光下2-3小时即死亡,因此均夜间活动,从傍晚开始出动,晚上10至11时达高峰,清晨之前又陆续潜入土中或隐蔽处。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