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揭开“神秘顾客”的面纱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9日01:20  新文化报

  每天上班的内容就是进餐馆、逛商店、到4S店修趟车、到加油站加个油,甚至在娱乐场所游玩、坐头等舱、住五星级酒店,不但可以全部公款消费,还能得到报酬,世界上有这样好的工作吗?记者调查证实,在北京至少有数千个人正在从事这样的工作,他们就是“消费特工神秘顾客”。

  体验 吃顿饭跟特工似的

  记者联系到某一家外贸公司员工赵先生,他白天过着白领生活,下班后却摇身一变为“消费特工”。

  记者和赵先生约见在一家餐厅,这家快餐店正是“神秘顾客”调查的客户之一。一进餐厅,记者注意到赵先生四处观察;排队等着买餐的时候,赵先生几次看表计算时间;等到把饭摆到桌上了,他又轮番摸了一遍所有食品的温度;吃完饭走人,赵先生还特意等在一边看服务员多长时间之后开始收拾。

  吃这一顿饭,赵先生完成了一次“神秘顾客”的执行任务。他告诉记者,公司给他这次任务提供的消费额度是160元,此外还有一点劳务费。

  任务 “挑刺儿”是个技术活儿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神秘顾客”这个职业其实在欧美等国家早已经风行数十年,还成立了世界性的行业协会,“神秘顾客”的定义是:他们受雇于一家与商家签约的神秘购物公司,平时以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身份,应一些企业的要求到他们的商店踩点“购物”,通过实地观察体验,了解产品在市场上的受欢迎度及清洁、服务和管理等诸多方面的问题,然后将这些“情报”整理成报告,交给这家企业的老板。

  “做‘神秘顾客’虽然白吃白喝但是并不轻松。”赵先生说,扮演“神秘顾客”最重要的是观察力,另外,由于委托的任务细节很杂,执行任务前要牢记问卷问题,这就需要超强记忆力。

  成员 不乏教授、律师

  据了解,雇用“神秘顾客”为企业做检测已经成为很多世界500强公司的通用做法,但是在中国,“神秘顾客”还是一桩新鲜事。

  目前,北京京辰市场咨询公司是中国地区的惟一一家MSPA常任理事会成员,它就是人们所说的“神秘购物公司”。记者采访了该公司总经理李晓雷。“其实这个行业没什么神秘的,只不过人们对它还不太了解。”李晓雷告诉记者,他们在全国都有业务,在北京聘用的“神秘顾客”就有几千人,绝大多数是兼职的。

  李晓雷说,为他们工作的“神秘顾客”从18岁到60岁的都有,大多数是公司职员,也有律师、教授这样高学历高素质的雇员。

  收入 高端任务酬劳数千

  “神秘顾客”的工作看似自由随意,实际上“神秘购物公司”内部有一个庞大的系统来指挥协调这些“神秘顾客”,有时为了完成一项客户委托的检测任务,他们要同时出动几百名“神秘顾客”。

  据李晓雷说,“神秘顾客”担当的一些简单任务报酬通常只有一二百元,或者仅是提供免费加油、免费用餐等,但是一些高端任务,报酬有的高达数千元。据《北京晚报》

  “神秘顾客”也许就在你身边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